XX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研究_朱同超.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214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91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研究_朱同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XX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研究_朱同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研究_朱同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研究_朱同超.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研究 中 文 摘 要 _ 遇求质 *管理体系标准化的发展,使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国际贸易、国 肩贸易不可缺少的凭证。随着体系种类的繁多,如何吸收和引用不同体系的优点, 如何并 k化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这都是许多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首先介绍了 IS09000和 TS16949质量會理体系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以 及质量管理体系问题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严重性,说明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的必 ; 要性。而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是实现体系对企业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优化必要方 ; 法。 本文根据 XX公司目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到企业现场调 ;研和专家访谈,在结合企业

2、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找出影响公司的质景管理体系的 三项关键问题:体系文件问题;实际操作与文件不符 ,质量管理体系不能优化质 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对这三项关键问题进入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然后 针对这些问题,运用权变理论,SPC理论, PDCA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等理论, 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和优化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措施和对策,并进行了验证:先对质 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优化,然后对质量管理体系流程进行优化,最后保持对质量 管理体系持续优 化。 本文通过以上工作,以期达到改进和优化 XX公司质景管理体系,提升企业 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使得质量体系能不断持续优化质量管理和产品质 量,降低企业成本,增

3、加企业收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还期望通过对 XX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改进和优化研究,能够对我国目前使用质量管理体系的企 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和有效运行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质景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优化, 续改进 The XX Company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ptimization research ABSTRACT The global quality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makes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uthentica

4、tion becom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domestic trade indispensable certificate.With various kinds of system, how to absorb and references to the advantages of different system, how to optimize and fusion of the enterpris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his is many enterprises facing problems and challeng

5、e.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d the IS09000 and TS16949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s well as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n product quality problems of the seriousness of this problem, explain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o the necessity of enterprise. And optimize the

6、quality of management system is to realize the system enterprise quality management and product quality optimization necessary metho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o XX company currently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enterprise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

7、d expert interview,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enterprise, based on the impact on the companys find out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three key issues: the system files; not actual operation and documents;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cant optimize the quality of management, improve

8、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 key problems in the tho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and then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use of contingency theory, SPC theory, PDCA theory,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heo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

9、on of enterpris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measures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validated: the first to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documents is optimized, and then to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process optimization, finally keep to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continuously optimize. This article thr

10、ough the above work, so as to improve and optimize the XX company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omote the enterprise quality management level,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make quality system can continuously continuously optimize quality management and product quality, reduce cost, increase the busi

11、ness income, and promote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ve 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expect to XX company through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improve research, capable of Chinas current us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enterpris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ptimization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have

12、certain guidance and reference. Key words: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continuous improvement 目录 一 引言 . 1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 (二) 研究内容和思路 . 3 二 、 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的理论基础 . 5 (一) 权变理论 . 5 (二) SPC 理论 . 6 (三) PDCA循环理论 . 8 三、 XX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 13 (一) XX公司概况 . 13 (二 ) XX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现状 . 14 (三 ) )

13、0(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存在的问题 . 14 (四 ) XX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存在问题的分析 . 21 四、 XX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优化方案设计 . 23 (一) 强化一体化管理培训,提高全员参与 . 23 (二)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优化 . 24 (三) 质量管理体系流程的优化 . 25 (四) 不断对质量体系持续优化 . 33 五、 XX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优化方案的实施 . 34 (一) 实施步骤与前期准备 . 34 (二) 实施难点与解决措施 . 37 (三) 实施方案的改进与完善 . 39 六、 结束语 . 40 (一) 主要内容和结论 . 40 (二)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 41 参

14、考文献 . 42 if . 45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198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TC176技术委员会颁布 IS09000系列质量保 证体系标准。它是一个系列标准的统称,而不是单指一个标准。由于该标准吸收 国际上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采用 PDCA循环的质量哲学思想,对于产品和服 务的供需双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所以, IS09000系列标准一经问世, 立即受到世界 100多个国家的普遍欢迎。有 70多个国家直接采用或等同转为相 应的国家标准,有 50多个国家建立了质量体系认证 /注册机构,形成了世界范围 内的贯标和认证 “ 热 ” 。 1992年,中国开始采用 I

15、S09000系列标准, 1996年,我国政府部门要求将 通过 IS09000认证作为政府采购的必要条件之 _ 从此 IS09000质量体系在我 国迅速发展。 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汽车行业的技术规范,是基于 IS09001的基 础,加进了汽车行业特殊的技术规范。为了协调国际汽车质量系统规范,由世界 主要的汽车制造商及协会于 1996年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 ( IATF) 国际汽 车工作组。 IATF的成员包括了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ISO/TC176以及德国汽车工业协会。 LATF对 4个欧洲规范:德国的 VDA6,意 大利的 VSQ, 法国的 EAQF和北美的

16、 QS-9000进行协商。在 IS09001: 2000版 标准的基础上,在 ISO/TC176的认可下,制定出ISO/TS16949:2002这个规范。 国际各大汽车制造商的纷纷采用,并对外宣布,将 TS16949的认证作为采购的 必要条件, TS16949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 随着国际标准化的发展,在这个视质量为企业第一生命的国际环境下,没有 办法保证质量的产品,是不被本国和国际认可的。质量问题的出现可能会导致企 业巨额的损失,甚至倒闭。中国 08年三鹿奶粉的 “ 三聚氰胺 ” 事件 ,一 个硕大 的企业 夜之间因为质量问题而轰然倒了,同时还引发了国民对所有国产奶粉质 量问题的恐慌。只要

17、是国产的,无论有没有质量问 题,一律受到波及,销量急剧 下降,造成巨大损失。作为食品行业,尤其是给婴儿的食用的,安全要求和质量 要求比其他体系要高的多,何以 “ 三聚氰胺 ” 能通过安全体系和质量体系的检 查,主要是中国大多数企业质量体系的意识单薄,只是形而上的为了认证而认证 , 加上第三方外审的宽松,最终导致企业质量全面失控。由于国外进口奶粉严格的 质量管理,一夜之间成为了紧俏产品。三鹿奶粉造成的恶劣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都还存在。这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的三鹿奶粉事件,它反映的是中国大多数企业 目前的质 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的现状。 如果说三鹿奶粉只是国内现象,那么 2010年日本丰田汽车的脚踏

18、板事件, 则是一个国际事件,虽然仅仅是一个脚踏板质量问题,但由于销售面向世界,汽 车招回带来了巨额经济损失。同时,造成大量顾客对其他车型的质量何题的担心, 直接影响整体销量,企业经济出现巨大亏损。 在 21世纪,国际标准化的今天,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出现国际热潮。我国 经济的快速发展,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我国也迅速成为一个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大国。但是中国大多数企业,只是为了认证而认证,没有认真执行和贯彻质量管 理体系。宽松的审核以及企业没有获得过质量管理体系带来的利益,使得中国大 多数企业,包括 XX公司,对质量管理体系只是一味的在编写文件,或是造假文 件,体系运行和实际管理脱节,出现两张皮现象

19、,质量管理体系未能融入企业的 质量管理中,产品质量存在许多隐患。 2、研究意义 随着国际标准化,企业使用质量管理体系成为必然趋势,通过质量管理体系 认证,产品才能与国内、国际市场接轨。只有认真的贯彻和执行质量管理体系, 才能避免产品质量的全面失控。如何更好的使用质量管理体系,使之优化企业质 量管理,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企业成木,提高企业收益,提升企业的整体核心竞 争力,一直是各个企业在探索的问题。 由于质量管理体系在我国发展晚,起步比较慢,再加上中国企业对质量标准 意识的单薄,大多数企业都认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浪费 人力和物力,不但不能给公司带来收益,还给公司增添了部分负担。

20、企业运行质 量管理体系,也只是为了通过认证,并没有认真的执行、贯彻过质量管理体系。 再加上质量体持续改进的精神和中国第三方评审之间竞争造成的审核宽松,企业 对于每年审核出现的问题也不以为然,反而认为问题多 点好,多了就可以挑些问 题来年优化以应付的审核。许多企业为了肓目的追求产量,认为产量就是效益, 一切的运作都是按习惯和经验来,对质量问题只要客户不反馈就算好,对质量管 理体系,平时都不做,到了认证的时候,就动用员工加班加点造假以应付认证。 这些问题在中国己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由于三鹿奶粉事件,国家也充分 认识到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的重要,取消了所有食品行业的免检制度。 本研究以调查

21、XX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点,以期促进质量管理体系全面优 化,提升企业质量管理 水平,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不断持续优化,使得企业成本 降低,效益上升,提升整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期望通过对 XX公司质 量管理体系的研究,能够对我国目前认证质量管理体系的企业有一定借鉴意义和 指导作用。 (二)研究内容和思路 1、 研究内容 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 IS09000和 TS16949国内外发展现状的研究,以及产 品质量失控的严重后果,说明质量管理体系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说明企业质量 管理体系的优化存在必要性和必然性,不断持续改进和优化也是质量管理体系精 神的所在。通过对 XX公司现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

22、况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利 用权变理论、 SPC理论、PDCA循环理论等理论和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优化。 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相关理论综述。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的研究,以及质景 失控的严重性,说明质量管理体系在现代公司中的重要意义,说明根据公司要素 进行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理论基础。 2)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现状和原因分析。通过对公司现状以及质量管理体 系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和调研,找出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三点问题: 是体系 文件使用、管理 、新编、增编和修订混乱;二是实际操作与文件不符;三是质量 管理体系不能优化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23、并对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3)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优化方案的设计。论述了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目的,以及 使用和遵循的方法。并对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解决方案。 4) 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的实施步骤。为了确保优化的顺利进行,对优化中可能 出现问题和难点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并对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做了一些补充、 说明。 2、 研究思路 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思路如图 1所示:研究思路和方法图。由于质量管理体 系侧重于应用型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 1) 文献研究:对质量管理体系 IS09000和 TS16949工具书、相关书籍以及 相关标准的研读和查阅,进一步的整理和分析资料。 2) 现

24、场调研,专家访谈:为了更好了解 XX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和问题 , 采用到公司现场调研,面对面讨论,访谈人员涉及公司的各个层面和各个工种。 3) 体系的优化采用了多种理论和技术工具:权变理论, SPC理论 , PDCA 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等。 图 1 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的理论基础 随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的发展,质量管理体系的编写越来越标准、规范 并趋于统一化发展,这使得不同的质量管理体系之间可以融合。并且质量管理体 系的认证精神也是要不断利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工具使得体系不断持续优化。 (一)权变理论 诺斯豪斯 ( Northouse, P. G.美)著王力行,王怀英译 .

25、卓越领导力: 十种经典领导模式 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3。 1) 权变理论是 20世纪 60年代末, 70年代初在经验注意学派基础上进一步 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是西方组织管理学中以具体情况及具体对策的应变思想为 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 以往的管理理论大多都在追求一种普遍适用的、最合理的模式与原则,而这 些管理理论在解决公司面临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时又显得无能为力。正是在这种 情况下,管理者们不再相信管理会有一种最好的管理方式,而是必须随机制宜地 处理管理问题,于是形成一种管理取决于所处环境状况的理论,即权变理论, “ 权 变 ” 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 权变理论认为,每个组织的内在

26、要素和外在环境条件都各不相同,因而在管 理活动中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情景的原则和方法, g卩: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公司所 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而随机应变,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普遍适合 的管理方法。管理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对组织内外状况 的充分了解和有效 的应变策略。表 1:权变理论中的环境变量和管理变量。 表 1权变理论中的环境变堂与管理变童 环境变里 営醒 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 管理 g程变星 决策计駭量 行嫉是 系臟 一般环境 特定环境 计划 组织 指珲 _ 控制 决策 经济批量 排 _型 棋拟模型 组织开发 学匀 激励 团队建设 企业文化 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设计与分析 mm 社会文

27、化 科学技术 经济 法律与政抬 供应商 顾客 竞争者 进入壁垒 组织綱 决策程序 协 _!1 技术状况 权变理论从系统观点来考虑问题,以系统观点为理论依据。它的理论核心就 是通过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 境之间的联系,来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 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 模式、方案或方法。 2) 权变理论的中心思想。 1. 公司组织是社会这个庞大系统中的一个开放型的子系统,受环境的影响。 因此,必须根据公司组织在社会系统中的处境和作用,采取相应的组织管理措施, 从而保持对环境的最

28、佳适应。 2. 组织的活动是在不断变动的条件下以反馈形式趋向组织目标的过程。因 此,必须根据组织的近远期目标以及当时的条件,采取依势而行的管理方式,即 组织、系统的设计必须符合它所存在的特殊环境。 3. 有效组织不仅与其所处环境相适,组织内部的次级系统之间也存在这种 适应性。管理的功效体现在管理活动和组织的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因此, 必须根据组织的各要素的关系类型及各要素与管理活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一定 关系来确定不同的管理方式。 3) 权变理论的研究的三个方面。 1. 是组织结构的权变理论:这类理论把公司组织作为一个开放性系统,并试 图从系统的相互关系和动态活动中考察和建立一定条件下最佳组

29、织结构的关系 类型。 2. 是人性的权变理论:认为人是复杂的,受多种内外因素的相互影响,因 而,人在劳动中的动机特性和劳动态度,总要随其自身的心理需要和工作条件的 变化而不同,不可能有统一的人性定论。 3. 是领导的权变理论 :认为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领导者、被领导者、 环境条件和工作任务结构四个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不存在普遍适用的一般领导 方式,好的领导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管理。 在本文中,作者采 用权变理论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流程的优化提供理论依 据。包括文件编制时应根据企业实际要素编制,流程优化中对于企业员工和领导 力的优化。 (二) SPC理论 通过以前在 XX公司对 TS16949

30、五大工具书 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 制计划、 PPAP生产件批准、 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 SPC 统计过程控制、 MSA测量系统分析的学习,以及参考文献:王希曾 .IS09000 质量改进技法 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丨简称统计过程控制。 SPC是全球范围内制造业所信 赖和采用的质量控制技术,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科学的 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 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 达到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

31、的。 1) 传统观念把检验作为质量保证的手段,只能事后判断,而 SPC的应用, 能够把握先机,预防不合格品的出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SPC强 调全过程监控、全系统参与,并 且强调用科学方法:统计技术,来保证全过程的 预防。正是 SPC的这种全过程、全系统参与管理质量的思想,实施 SPC可以帮 助公司在质量控制上真正作到 “ 事前 ” 预防和控制。 SPC不仅适用于质量控制, 更可应用于一切管理过程如:产品设计、市场分析等。 2) 统计过程控制是一种借助数理统计方法的过程控制工具。它对生产过程 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发现系统性因素出现的征兆,并采取措施消除 其影响,使过程维持

32、在仅受随机性 W素影响的受控状态,以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 它认为;当过程仅受随机因素影响时,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简称受控状态; 当过程中存在系统因素的影响时,过程处于统计失控状态,简称失控状态。由于 过程波动具有统计规律性,当过程受控时,过程特性一般服从稳定的随机分布; 而失控时,过程分布将发生改变。 SPC正是利用过程波动的统计规律性对过程进 行分析控制。因而,它强调过程在受控和有能力的状态下运行,从而使产品和服 务稳定地满足顾客的要求。 3) SPC实施过程一般分为两个步骤: 1. 过程分析,绘制控制图等。分析阶段的主要目的在于:一使过程处于统 计稳态;二使过程能力足够。分析阶段首先耍进

33、行的工作是生产准备,即把生产 过程所需的原料、劳动力、设备、测量系统等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准备。准备完成 后就可以进行,注意一定要确保生产是在影响生产的各要素无异常的情况下进 行。然后就可以用生产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计算控制界限,作成分析用控制图、直 方图、或进行过程能力分析,检验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统计稳态、以及过程能力是 否足够。如果任何一个不能满足,则必须寻找原因,进行改进,并重新准备生产 及分析。直到达到了分析阶段的两个目的,则分析阶段可以宣告结束,进入 SPC 监控阶段 。 2. 用控制图对过程进行监控。控制图是 SPC中最重要的工具。目前在实际 中大景运用的是基于 Shewhart原理的传统控

34、制图,近年来又逐步发展了一些先 进的控制工具图,如对小波动进行监控的 EWMA和 CUSUM控制图。生产过程 中的数据会及时绘制到控制图上,并密切观察控制图,控制图中点的波动情况可 以显示出过程是处于受控或失控,如果发现失控,必须寻找原因并尽快消除其影 响。监控可以充分体现出 SPC预防控制的作用。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中,对于每 个控制项目,都必须经过以上两个 阶段,并且在必要时会重复进行这样从分析到 监控的过程。在本文中,作者将采用 SPC理论中均值 -极差控制图,对质量管理 体系流程优化中提到的设备优化采用控制图进行分析和监控。 SPC理论也是体系 流程中方法优化的重要技术工具。 本文中,对于

35、过程、流程的优化,将使用 SPC控制图,这里侧重介绍 SPC 理论中的均值一极差控制图。 (三) PDCA循环 爱德华兹 .戴明著 .钟汉清,戴久永译 .戴明论质量管理 M.海南:海南 出版社,2003. 7。 质量管理体系 PDCA持续改进循环又叫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 明博士提出的。 1) 它是全面质量管理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 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 PDCA循环,不停 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如图 2: PDCA循环。 图 2 PDCA循环 P、 D、 C、 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 P-Plan计划。方针和目标的确定

36、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 ; D-DO执行。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 C-Check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 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A-Actkm行动或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 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 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 PDCA循环中去解决。 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运转,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也就是说,改进与解决 质量问题,赶超先进水平的各项工作,都要运用 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不论 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减少不合格品,都要先提出目标,即质量提高到什么程

37、度, 不合格品率降低多少 ?都要有个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目标,而且也包括实现 这个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计划制定之后,就要按照计划进行检查,看是否实现 了预期效果或是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和原因 ;最后就要进行处理, 将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 2) 这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朿, 而是周而复始的进行,一个循环完了, 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将进入下一个循环, PDCA循环就像爬楼梯一样, 阶梯式上升的,不断前进、不断提高。一个循环运转结束,生产的质量就会提高 一步,然后再制定下一个循环,再运转、再提高。如图 3: PDCA阶梯式上升。 3) PDCA循环是一种合乎逻辑的工

38、作程序,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 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DCA循环在制造过程中对于质量改进 的作用,按照“ 四阶段、八步骤 ” 的提法,创新过程中 PDCA循环的运用可以 参考图 4: PDCA四阶段、八步骤。在实施中应注意任何结论的获得都要以事实 为依据,运用统计工具进行合理的分析。 1. P阶段。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 过程。 步骤一 . 分析现状。夸大的是对现状的把握和发现题目的意识、能力,发现 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分析问题的条件。新产品设计开发所选择的课题范 围应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前提,企业获利为目标的。同时也需要根据企业的资源

39、、 技术等能力来确定开发方向。 步骤二: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准问题后分析产生原因至关重要,运用头 脑风暴法等多种集思广益的科学方法,把导致问题产生的所有原因统统找出来。 步骤三:要因确认。区分主因和次因是最有效解决题目的关键。 步骤四:拟定措施、制定计划; 5W1H, g卩:为什么制定该措施 ( Why) ? 达到什么目标 ( What) ?在何处执行 ( Where) ?由谁负责完成 ( Who) ?什么 时间完成 ( when) ?如何完成 ( How)措施和计划楚执行力的基础,尽可能使其 具有可操性。有了好的方案,细节同样也不能忽视,无论计划的内容如何完成好, 都需要将方案步骤具体化,

40、逐一制定对策,明确回答出方案中的 “5 W1H” 。使 用过程决策程序图或流程图,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将会得到分解。 2. D阶段。即按照预定的计划,在实施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预期目标的过 程。 步骤五:实施对策、执行措施、执行计划。高效的执行力是组织完成 目标的 重要一环。对策制定完成后就进人了实验、验证阶段也就是做的阶段。在这一阶 段除了按计划和方案实施外,还必须要对过程进行测量,确保工作能够按计划进 度实施。同时建立起数据采集,收集起过程的原始记录和数据等项目文档。 1. C检查效果。即确认实施方案是否达到了目标。 步骤六:检查验证、评估效果。方案是否有效、目标是否完成,需要进行效 果检查后

41、才能得出结论。将采取的对策进行确认后,对采集到的证据进行总结分 析,把完成情况同目标值进行比较,看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如果没有出现预 期的结果时,应该确认是否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对策,如果是,就意味着对策失败, 那就要重新进行最佳方案的确定。 2. A阶段处置。 步骤七:标准化。对已被证明的有成效的措施,要进行标准化,制定成工作 标准,以便以后的执行和推广。 步骤八:问题总结。对于方案效果不显著的或者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 行总结,为开展新一轮的 PDCA循环提供依据。 2) PDCA大小循环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运行,如图 5: PDCA大小循环理论。 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 PD

42、CA循环作为质量管理的基础方 法,不仅适用于整个工程项目,也适应于整个企业和企业内部门,班组以至个人。 各级部门根据企业的方针目标,都有自己的 PDCA循环,层层循环,形成大环 套小环,小环里面又套更小的环。大环是小环的依据,小环是大环的分解和保证。 各级部门的小环都围绕着企业的总目标朝着同一方向转动。通过循环把企业上下 或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彼此协同,互相促进。 本文中,将使用 PDCA循环对质量管理中的质量关键点,过程,文件,体 系流程问题进行优化。保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 、 xx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 XX公司概况 XX公司成立于 2003年,是一家国

43、有控股公司。公司拥有两条先进的汽车 内饰材料生产线,年产内饰材料 3500吨。由于生产的内饰材料在产品设计、开发 方面本着“ 以人为本,崇尚自然 ” 的理念,被加工成内饰件产品具有良好的吸音 效果,较强的可塑性,耐冲击,产品绿色环保无污染。由于材料性能优异,被广 泛用作卡车,豪华 客车,商务车与轿车内饰件的基材。公司经过 5年的发展,到 2007年己经有 10多家稳定的汽车内饰材料销售客户,汽车内饰材料产量、质量 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随着汽车市场前景一片大好,汽车内饰大量需求,公司为 了发展,获得更大利润空间,决定扩大生产经营,投资两条汽车内饰生产线,进 行汽车内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增设汽

44、车内饰销售部。公司先后获得了南汽 优尼科轿车的内饰供应商资格,芜湖奇瑞轿车、卡车内饰供应商资格,山东凯马 卡车内饰供应商资格以及丹东黄海客车内饰供应资格。 XX公司的组织结构如图 6: XX公司组织结构图。 图 6 XX公司的组织结构图 MBA学位论文 XX公可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研究 (二 ) XX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现状 作为生产型企业,公司的生产环境必需符合生产要求,因此公司在 2003年 创建伊始就建立并通过了 IS014001: 1996环境管理体系。为了满足市场和顾客 的需求,公司: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同时建立并通过了 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 2007年,由于汽车行业前景一片大好,公司为了发展,获得更大利润空间, 决定扩大生产经营,投资两条汽车内饰生产线,进行汽车 A饰的研发、生产和销 售。无论国内或是国外,只要从事汽车及其零配件生产的,都必须要通过 TS16949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各国(包括中国)汽车厂将通过 TS16949认证做为其采购 的必要条件,只要是其采购的一级供应商,都必须要通过认证。因此, 2007年 , 公司在原有 IS09000体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