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PE管施工组织方案.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2064732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5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气PE管施工组织方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燃气PE管施工组织方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燃气PE管施工组织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气PE管施工组织方案.pdf(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WORD 格式可编辑 XXXXXX 天然气利用工程 审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编制时间:xxx 年 9 月 10 日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该工程为 XXXXXX 气利用工程,工程位置:XXXX.工程起止:北起南城十六路,南至哈南万达地块;设计范围:哈南工业园区南城十一天然气管道工程中压配管;设计管径:De110、长度约 2050 米.该工程计划开竣工日期为 XXXXXXX.二、编制依据 2.1、甲方下达的施工任务书要求.2.2、甲方提供的 XXXXXXXXX 图纸一份.2.3、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2.4、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纪要.2.5、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件 2.6、燃气用埋地聚乙烯

2、管材 2.7、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8、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2.9、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三、施工组织 3.1、项目经理:1 人 负责施工组织、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监督、工作协调实施工作.3.2、施工队长:1 人 负责组织安排施工人员、设备、机具和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3.3、安全、消防小组:2 人 负责施工的安全检查与监督和消防工作.3.4、材料领用:1 人 负责工程使用材料领用 3.5、质检人员:1 人 负责工程质量检查、监督 3.6、质量保证体系:3.7、人员及岗位:3.7、人员及岗位:项目经理 施工队长 质检员 材料人员 力工人员 焊接人员 设备操作 资料员 资料员

3、.3.8、施工机械设备:四、施工前准备 4.1、项目经理袁素洁负责联系设计人员、监理、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4.2、施工队长 组织落实施工人员,设备、机具、安全防护用品配备到位,保证关键岗位人员具有资质和设备的正常运转.4.3、施工用水、电及临时材料仓库由杨春朋协调并已落实.4.4、袁素洁负责工程材料的领用,确保材料领用齐全及时供应.岗 位 人数 岗 位 人数 项目经理 1 工 长 1 质 检 员 1 PE 管焊工 2 安 全 员 2 材 料 员 1 消 防 员 1 力 工 8 机 械 名 称 数 量 型 号 电熔焊机 1 台 DH-II 电焊机 1 台 BX6-200 空压机 1 台 2F-

4、0.3/8 电夯 1 台 RSH90L-2 空心水钻 2 台 100 型 冲击电锤 2 台 IC-KP01-38 全自动热熔焊机 2 台 AFN-250.4.5、项目部负责协调施工中与各方关系.4.6、开工前由项目经理负责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方案的交底及施工安全教育.五、施工进度 5.1、该工程埋管道从开工到竣工移交有效工期共需60 天.5.1.1、开挖沟槽 20 天 5.1.2、管道焊接、组装、管道敷设 20 天 5.1.3、吹扫、试压 2 天 5.1.4、铺设警示带一次回填 10 天 六、管道施工 6.1、管位放线:6.1.1、根据施工图的管位进行放线,撒白灰线.在地形起伏地段和转角地段应特

5、别标注.6.1.2、当管道沿线遇到地下构筑物或其它隐蔽工程时,放线应在交叉范围两端作出明显标志.6.2、开挖管沟:施工前,根据管道占地宽度的范围的树木、石块等障碍物清除干净.其沟、坎、陡坡等应予以平整,不得影响施工机具通行.6.2.1、管道沟槽应按设计所定的平面位置进行开槽,管道埋深一般不小于 2.0m.6.2.2、开挖管沟时其断面尺寸应准确,沟底应平直,沟内无塌方,无积水,无各种油类及杂物,转角应符合设计要求,其管沟检查应符合.以下标准:管沟中心偏移允许偏差100 毫米 管沟标高 +50 毫米 -100 毫米 管沟宽度 100 毫米 6.2.3、开挖管沟土石方不可两边抛土,应将开挖的土石方堆

6、放到布管的另一侧,且堆土距沟边不得小于 0.5 米,管沟应保持顺畅.6.2.4、挖管沟遇地下构筑物及其它障碍设施时应及时与其主管单位协商指定安全技术措施,并派人到现场监督.6.2.5、管沟沟底宽度:沟底宽度=PE 管公称直径+宽度余量 按图纸要求,宽度余量取 0.6.6.2.6、开挖管沟后,应及时检查验收,不符合要求应及时修正,并做好竣工测量和记录.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办理交接手续.6.3、管道焊接、安装:6.3.1、管道在沟槽上进行连接后,下管时应采用软带平稳下移防止管材划伤、扭曲或过大的拉伸和弯曲.6.3.2、PE 管道应在沟底标高和管基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准敷设.下管时应防止划伤、扭曲或过大的

7、拉伸和弯曲.6.3.3、PE管连接时,管道应洁净.每次收工时,管口应临时封堵.6.3.4、直径小于 90mm 的燃气管道采用电熔连接.聚乙烯燃气管道和其它材质的管道、阀门、管路附件等连接应采用法兰或钢塑过渡接.头连接.6.4、聚乙烯管道的电熔、热熔连接:6.4.1、电熔连接机具与电熔管件应正确连通,连接时,通电加热的电压和加热时间应符合电熔连接机具和电熔管件生产厂的规定.6.4.2、电熔连接冷却期间,不得移动连接件或在连接件上施加任何外力.6.5、地下燃气管道穿过排水管、热力管沟、信息管沟以及其它各种用途沟槽时,应将燃气管道敷设于套管内,套管伸出构筑物外壁不小于施工图中燃气管道与构筑物的水平净

8、距.管道两端应采用柔性的防腐、防水材料密封.6.6、管道的吹扫和试压 6.6.1、管道的吹扫:管道试压前应进行吹扫,吹扫介质采用压缩空气,吹扫口宜设在开阔地带并加固.压缩空气温度不宜超过 40.吹扫应反复进行多次,并且做好记录,确认管道无污物.吹出的气体用白布检查无变色为合格.每次吹扫的长度应根据吹扫介质、压力和气量来确定,一般不超过500m,流速一般不大于 20m/s.6.6.2、管道的试压:6.6.2.1、管道宜用压缩空气做试验介质.中压管道强度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 1.5 倍,即为 0.6Mpa.管道进行强度试验时应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应稳压一小时,然后仔细检查,无降压为合格.6.6

9、.2.2、中压管道气密性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 1.15 倍,即为.0.46Mpa.在气密性试验开始前,应向管道内充气至试验压力,保持一定时间,达到温度、压力后稳压 24 小时,无压降为合格.6.6.2.3、压力试验分段、全线进行均可,根据现场情况来定.6.6.2.4、试验过程中遇到的其他情况应按工程设计及管道使用部门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进行,或双方协商解决.6.7、管沟回填 6.7.1、管道应在试压合格后回填.管沟回填前,应与甲方、监理共同对管道进行检查.一次回填、铺设警示带、二次回填.6.7.2、管道埋深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顶标高测量完毕,资料应齐全、准确;6.7.3、管道在沟内不得有悬空现象,

10、应清除管沟内积水.6.7.4、回填应先用沙土或素土将管底空隙填实,然后从管道两肋开始回填至管顶以上 0.5 米处并分层捣实夯实;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 米内的回填土,不得含有碎石、砖块、垃圾等杂物.最后可用原土回填.6.7.5、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为 0.2-0.3 米,当填土超出管顶 0.5 米时,可使用小型机械夯实,每层土厚度 0.25-0.4 米.6.7.6、距管顶 0.5m 处埋设警示带.警示带颜色为黄色,警示带上应标注醒目的字样.七、质量控制 7.1、工程所使用的管材、管件、管道附件及密封填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7.2、管材、管件、管道附件及其它材料应具有出厂合格证.7.

11、3、施工用材料需监理方认可合格,在保质期内的方可使用,使用环境和焊接温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7.4、所有关键工序由专业人员持证上岗,专业设备由专人负责按安全规范操作.7.5、施工方法和检验方法必须符合规范要求,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人员认可后方可回填.7.6、单位工程验收合格率 100%,确保合格工程,争创优良工程.八、安全措施 8.1、组织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学习国家颁发的有关安全管理条例,增强安全意识.8.2、所有施工人员了解施工方案.8.3、所有施工人员戴安全帽,穿安全防护用品.8.4、连接施工电路时,必须按电业安全规程有关规定认真作业.8.5、施工临时用电,电缆架设必须安全可靠,手持电

12、动工具应设置漏电器,要严格要求,符合一切规章、规程.8.6、设置安全警示标志.8.7、无防护措施不准高空作业.8.8、施工现场各种材料应分类堆放整齐,做到文明施工 九、冬季施工须知及措施 管道热熔或电熔连接的环境温度应在-5+45范围内,风力应小.于 5 级.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应采取保温、防风措施,并应调整连接工艺;炎热的夏季进行操作时,应采取遮阳措施.管材、管件存放处与现场温差较大时,连接前应将管材、管件在施工现场放置一定时间,使其温度接近施工现场温度.本工程在冬季施工时采用搭设防寒帐篷进行保温、防风措施.十、应急预案 目的: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

13、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及时采取措施迅速的组织开展事故的抢险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维护工程的正常施工.依据安全法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工程具体实行情况制定该项目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原则: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救人第一的方针,有项目经理统一领导、各施工班组安全员自救为主、加强协调、依靠科学、快速准确、有效地处置,防止事故扩大为原则.一旦事故发生应根据事故情况分析险情大小否则立即启动救援预案.实施应

14、急救援,向上级汇报要求增援.范围:工程施工中的伤亡事故主要发生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和机械伤害四个类别.事故应急救援责任制: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和.各个班组负责制,若安全事故发生各有关班组成员在项目经理指挥下按照救援预案要求履行职责,分工协作、快速、有效、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对不服从指挥、不履行职责的,项目部给予罚款或扣除工程款.对于各项责任制要落实到位.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事故救援指挥部.指挥:项目经理 副指挥:技术负责人 成员:安全员、技术员、资料员、施工班长指挥部设在工地办公室.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组:指挥部要求一旦发生事故,由施工班负责抢险组,

15、技术员、资料员负责救护组,材料设备员、材料员负责后勤保障组,正副指挥长、安全员以及抢险小组成员负责事故调查和上报.1.1 职责:发生事故时指挥部发布启动和解除事故救援命令,组织指挥安全事故的抢救,对抢救时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抢险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抢险救援以救人和财产为主.医疗救援组:负责现场抢险物资设备供应和后勤保障.后勤保障组:负责现场抢险物资设备供应和后勤保障.事故调查组:负责搜查有关证据,初步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止事故扩大的安全措施,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事故调查报告:1.2 通讯联络:当安全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用最快捷的方式拨打救护具体联.系如下:市内急救中心:120 火警:119 报

16、警:110 1.3 项目部应急救援资源管理:项目部配置足够的有针对性的设备来保证事故发生时能起到应有作用,如:消防工具、砂土等,制定项目部管理制度,加强日常性的维护、保养、检查.1.4 应急救援经费:根据实际情况,项目部支出 1 万元作为应急经费,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理由挪用,由项目财务统一管理,并有管理制度,确保应急救援.2、重大危险源,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救援措施:根据本工程特点施工范围等情况: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应急救援策划,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列出危险源、指定消除或减少危险性的安全应急救援监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基本情况分析以下几类:2.1 高空坠落危险源:从临边、洞口、沟槽边等处坠落

17、.2.2 坠落预防监控措施:当工地施工现场发生高空坠落事故时,立即组织人员保护现场,当伤者身体某些部位出血时应简单包扎、防止失血过多、引起昏迷然后拨打急救如伤者已昏迷,立即拨打急救在救护人员未到之前,不得贸然移动伤者,防止伤者骨折病情加重.尽可能、尽快地控制事故,营救受害人员和调查事故原因,消除以后事故的发生.2.3 物体打击危险源:.机械伤害应急措施:如果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应先关闭电源,抢救伤员,检查伤员的受伤情况,先将受伤部位予以包扎止血并固定,然后拨打急救做进一步治疗,组织检查机械问题立即维修,消除机械伤害再发生.2.7 触电危险源:对经过或停靠施工现场的外电线路没有或缺少防护,在搭设的

18、钢管架,绑扎钢筋或起重吊装过程中碰触这些线路造成触电事故,使用各类电器设备触角,电路破皮、老化有无开关箱等触电,触电预防监控措施:在建工程不得在外电架线路正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物料机具、材料及其他杂物等,在建工程与外电线实施强制隔离,并需要在隔离处悬挂醒目的警告标示牌,加强对工人的安全培训教育,正确穿戴劳保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胶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各类电气设备以防触电事故发生,在建工程施工临时用电严格执行TN-S系统,做到三相五线制、三级漏电二级保护,并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所有开关电器必须是合格产品,不论选用新电器或者旧电器必须完整无损,动作可靠,绝缘良好,严禁使用

19、破损电器.触电应急措施:一旦发生触电事故,首先切断电源,禁止人体接触电源,将伤员抬至潮湿平整的地方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同时拨打 120 急救,做进一步的治疗,检查事故发生的根源,以防止事故再发生.由安全员根据上述分析,结合本工程特点、施工范围等情况的基础.上从物质、工艺、设备危险性入手分析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以及事故的影响范围、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综合评价重大危险源的宏观监控与管理.三、事故现场保护和报告:施工现场发生事故后,事故发生地应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同时抢救伤者及财产需要移动现场部分物品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上报公司救援指挥部,事故现场应采取有效措施组织自救,防止事故扩大,写出事故报告上报公司,公司应向有关部门上报,将事故解除调查完毕后恢复正常施工.四、工作需求:电工负责人经常检查电源、电器的运行情况,发现有异常情况时需及时整改.高空作业时要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发生事故后,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要及时赶到现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协助救援组长做好救援工作,组长和成员不能善自行动,需听从统一指挥,对违反规定擅自行动从而造成重大伤亡和事故的要追究其个人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