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研究_李明旻.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205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48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T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研究_李明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HT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研究_李明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T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研究_李明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T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研究_李明旻.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要 质量管理是各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 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实现产品创新、服务提升、品牌创立的有力保障。 本文以 HT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权变理论、 PDCA循环理论、激励理论、知 识转化理论、零缺陷理论等质量管理及优化的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调查收集 HT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状况等资料,对该公司质量管理 体系的内容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揭示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存在问题的 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提高领导对质量管理的重视度和参与度、建立奖惩激励制 度、完善企业培训机制、加强文件的管理、重视采购环节、建立公司知识库、塑 造公司质量文化等方面提出 HT

2、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对策。 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需要形成由领导带头的 支 持型 风格;设置合理的激励制度与质量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基于 PDC.A循环的 人力资源培训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文件管理的效率;采用供应商审核制度、 采购监督制度、物资采购分级制度、 PDCA采购管理规范采购管理;建立知识库, 塑造企业质量文化,积累优化成果,实现公司质量创新与管理提升。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 PDCA, 优化对策 Abstract Quali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3、,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enhance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but also a powerful guarantee of enterprise product innovation, service promotion, brand creation. This paper takes HT compan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y the contingency theory, PDCA cycle theory, motivatio

4、n theory, knowledge theory, zero defect quality management theory and optimization theory as a guide, HT company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documents and company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status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survey, existence and operation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he company、

5、problems in the analysis, reveals the reasons of the problems the companys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based on the improved leader of quality management attention and participation, establish the reward and punishment system, perfect the enterprise training mechanism, strengthen the file managem

6、ent, procure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mpan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knowledge, shaping the companys quality cultur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HT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This paper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quality managemen

7、t system, formed by the leadership of the need to support style; set up incentive system and the quality of a reasonabl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establish PDCA human resources training mode based on the use of information means to improve efficiency; file management; the supplier audit system,

8、 supervision system, material procurement purchasing PDCA purchasing management classification system, standardize procurement management; establish the knowledge base, shaping the corporate quality culture, accumulation of optimization results, to achieve the company quality innovation and manageme

9、nt improvement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PDCA,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目录 第 1 章 绪 论 . 1 1.1研究背景 . 1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1.3研究现状 . 2 1.4研究内容与方法 . 7 1.5技术路线 . 8 第 2章质量管理体系综述 . 9 2.1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及特性 . 9 2.1.1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 . 9 2.1.2质量管理体系的特性 . 9 2.2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 10 2.2.1管理职责 . 10 2.2.2资源管理 . 11 2.2.3产品实现过程 . 11 2.

10、2.4测量、分析与优化 . 12 2.3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 . 12 2.3.1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手段 . 12 2.3.2企业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需要 . 12 2.3.3提升广品品质与服务质量 . 12 2.3.4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 12 2.4质量管理体系八项原则 . 13 2.5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的理论基础 . 13 2.5.1权变理论 . 13 2.5.2 PDC.A 循环理论 . 14 2.5.3激励理论 . 17 2.5.4知识转化理论 . 19 2.5.5零缺陷理论 . 19 第 3章 HT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 21 3.1公司简介 . 21 3.2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容

11、 . 21 3.2.1管理职责 . 21 3.2.2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中的职能分配 . 22 3.2.3资源管理 . 25 3.2.4产品实现 . 26 3.2.5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 28 3.3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 28 3.4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问题及原因分析 . 30 3.4.1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 30 3.4.2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 第 4章 HT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优化对策 . 37 4.1影响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关键因素 . 37 4.1.1领导作用 . 37 4.1.2激励制度 . 37 4.1.3培训机制 . 37 4.1.4文件管理 .

12、 38 4.1.5采购管理 . 38 4.1.6知识管理 . 38 4.1.7质量文化 . 39 4.2优化对策 . 40 4.2.1提高领导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和参与度 . 40 4.2.2建立奖惩激励制度 . 42 4.2.3完善公司培训机制 . 44 4.2.4优化文件管理 . 46 4.2.5优化采购管理 . 48 4.2.6建设公司知识库 . 53 4.2.7塑造公司质量文化 . 56 第 5 章 结 论 . 58 if . 59 参考文献 . 60 附录 . 62 个人简历 . 62 第 1 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德国推行了 用质量来促进品牌建设,以品牌助推产

13、品 出口 的质量政策,他们正是靠着这种对质量品质严苛不懈的追求,塑造出了一 批享誉全球的 德国制造 ;六十年代,二战后的日本为了应对 洋品牌 入侵,实 施提出 质量救国 战略,通过一代人的奋斗,努力强化质量,让 日本制造 成为 高品质的代名词;七十年代,韩国实施质量赶超计划,依靠技术革命与创新、降 低能耗与成本、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运营效率,从而成功打造了三星、现代、大 宇等民族优质品牌;八十年代,美国为了应对来自日本的市场挑战,通过制定质 量提高促进法、设立 国家质量奖 ,促进了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促 使美国在多个市场领域重新成为全球霸主。当今世界各国都靠质量来调整产业结 构,转变经济

14、发展方式,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 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中国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必须遵 循各国发展质量战略的规律,把质量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质量振兴战略, 实现 以质取胜、以质兴邦 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面对人民对品质日益增长的 需求,国内企业通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了品质增强、产品创新、服务 提升、品牌创立等目标。但是,需要清醒认识到的是,中国的质量管理发展的时 间短、底子薄、总体水平还不高,质量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以 及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国 内制造业每年因质量问题 而导致

15、的直接损失高达一千七百多亿元,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与能源损耗,更 严重的是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想要做到节约与环保,最直接最有效的方 式就是提升质量,同时,这也是保障和改善国计民生的有效的手段之一 2。 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由二十世纪之初的质量检验阶段,逐渐发展到的统计质 量控制与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随着信息大爆 炸时代的来临,对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和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 期,涌现出诸如六西格玛管理、 FEMA管理模式、 8D工作方法、 零缺陷质量管 理、戴明循环等一系列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 3。 HT公司是一家从事卫星应用领域关键技术研究以及

16、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发、 生产销售、系统集成与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2006年,公司取得了中国新时代 认证中心颁发的 ISO 9001: 2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但公司里普遍存在着员工 执行力差、有制度没有执行、有标准没有遵从的现象;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流于形 式,质量管理体系脱离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时好时坏;对质量管理工 作注重表面形式,而忽视真正要 达到的效果,没有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完全融 入到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去;公司全员缺乏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以零缺陷 为标准、以持续改进为手段的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加上公司全员质量考核激励管 理办法不健全,以及对企业质量文化建设不重视,企业经常因

17、质量问题蒙受损失 4 O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分析 HT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调查研究的结 果,提出 HT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对策,使得公司进一步实现规范管理,建 立健全激励制度,强化文件管理与采购制度,实行知识管理,塑造公司质量文化 ; 这对保障该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规范公司内部管理,减少质量管理体系 运行中的 两张皮 现象,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提髙公司运营能力, 持续有效的满足客户需求有着重要意义。 1.3研究现状 1.3.1理论研究现状 运用理查 “ 斯考特的演化理论来描述质量管理理论的变迁,质量管理理论的发 展有如下四个阶段:阶段一,休哈特博

18、士 统计过程控制 ;抽样技术;阶段二, 朱兰博士 质量控制理论 和他的 朱兰三步曲 ;石川馨的 质量管理七工具 ;阶 段三,戴明博士的 质量管理十四点 ;费根堡姆博士的 全面质量控制 ;田口博 士的 质量工程 ;阶段四,克劳士比的 零缺陷 管理以及汤姆彼得斯的 追求卓 越 。5以下对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以及其代表理论进行概述。 (1) 休哈特的 统计过程控制 美国统计学家休哈特将统计学、工程学与经济学相结合,开创性的提出统计 过程控制方法,简称 SPC, 通过分析将影响过程质量的系统性因素或者随机波动 性因素通过制定相应措施来尽可能的减消,并利用控制图对过程进行监控,通过 对过程中某些质量特征值

19、进行测量、标定、评估、监控,鉴定监控过程是否处于 有效控制之下,对监控中出现的异常状况及时告警,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不良影 响,实现保证产品质量的目标 6。 (2 )朱兰的 质量控制理论 和 朱兰三步曲 朱兰博士认为质量问题的出现大多是管理层的失误而非工作层的问题,由管 理层失误所造成的缺陷占所有质量问题的 80%还要多,此外, 80%的质量问题是 在 20%的环节产生的 7;依据他的 质量三部曲 ,首先要明确目标客户以及客户 需求,并制定满足质量标准的工作程序与质量计划,然后通过各种质量控制措施, 例如:生产现场的管理,生产过程的节点控制等,消除在质量过程 中可能引起质 量缺陷的因素;同时,为

20、了进一步提升质量,还要不断的实现突破性,改进产品 质量与服务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3)戴明的 质量管理十四点 与费根堡姆的 全面质量控制 戴明博士认为管理水平关系着 85%的变化,管理上所有事情都与减少变化有 关,只有减少变化,才能提高质量 8。他认为建立以客户满意为宗旨的质量型企 业,必须关注 十四个要点 9,包括:树立持续改善质量的目标,并不断的实践 新的管理哲学;健全领导体系,保证其致力于改善企业根本,以清晰的品质理念 推进质量目标的实现;破除部门间的障碍 ,消除员工的畏惧心理,通过团队配合 实现个人与企业的 双赢 ;重视但不依赖检验环节,通过持续优化流程实现质量 提升;废除采用最低标

21、准制度,避免采购人员只关注采购价格,却忽视材料品质 ; 通过领导管理实现品质提升,取消针对员工的训示标语以及仅重视数量的目标管 理制度;建立教育培训计划,健全在职培训制度,让管理层全面了解从进料到客 户的各个环节,保证全员参与并共同努力采取行动实现企业管理转型; 费根堡姆作为 全面质量管理 的创始人,他主张用系统、全面的方法管理质 量,要求所有职能部门都参与质量过程的管理,在产品形 成初期就严格重视质量, 而非事后再通过质量检验来控制 1。他认为质量是涉及全公司全过程的一个系统 过程,必须作为全员共同承担的责任,必须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为最终目标,而非 仅仅为了提高市场份额与经济效益的需要,通过持

22、续创新以及方式方法的改进实 现提高,并且要以制度的形式让每个人明白质量对企业的意义,这样才能真正实 现企业全面的质量管理 11。 (4 )克劳士比的 零缺陷 管理与汤姆彼得斯的 追求卓越 克劳斯比作为 零缺陷之父 ,他认为绝对不存在任何理由在任何产品和服务 中出现任何差错与缺陷。零缺陷强调预防和过程控制,必须统一的看待客户、员 工以及供应商三方面的需求,要求每个人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和坚持一次就 做正确,站在客户的角度审视最终的结果是否既可用又可靠,使结果既满足给客 户承诺的要求,又满足客户未来的期望。推行零缺陷管理,可以提升全员对产品 与服务品质的责任感,坚决不让缺陷发生或流转到下一个工序

23、或其他岗位,从而 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 12 汤姆彼得斯认为卓越企业必然是崇尚行动、贴近顾客、自主 创新、以人助产、 专注本行、精兵简政、宽严并济的。企业的管理者应当着迷于质量,有一套适合 于企业自身的管理体系和思想方法作为指导;坚持质量是可以用来衡量的,提高 质量的就受到奖励,并以此不断地刺激员工、供应商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努 力发挥自身的作用;每个员工都应该在技术上受到充分的培训,以便有能力评估 质量,充分利用企业跨部门或者跨系统的团队,建立一个致力于质量优化的平行 组织结构,通过提高质量来降低成本,并且将这种提高质量的优化过程不断进行 下去。 D3 (5)从以上不同学者对质量管理理论的

24、研究可以看出 ,随着研究的推进 , 质量管理所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广,从 产品 逐渐扩展到 服务 、 顾客 、 过程 和 价值交换 等领域,并且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绿色生产 和 安全 等领 域也被逐步添加到质量管理的范畴,质量管理也由要求技术符合性逐渐发展到关 注顾客满意度,由事后监督的结果管理转变为事前预防的全面质量管理和要求以 客户为中心的全过程管理。这一切都源于企业迫于外部市场的快速变化、紧迫 的生存压力而做出的质量管理的进化。 1.3.2应用研究现状 (1) 质量奖 戴明、朱兰、克劳士比等人的理论思想通过 最佳实践 的方式为各国的管理 者们提供了指导和智慧,设立了一批评价质量准则应

25、用效果的奖项和证书,对世 界质量管理实践影响最深的是口本戴明质量奖、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欧洲 质量奖如今,中国借鉴上述美、欧、日三大奖的标准,结合国内的经济发 展特点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也设立了中国国家质量奖。 日本戴明质量奖始创于 1951年,企业通过申请戴明质量奖,建全和完善了 企业管理体系,推进了企业的标准化进程,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质量意识, 提高了全员参与质量优化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生产效率 和企业凝聚力,使质量优化和标准化活动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截止 2011年, 共 228家组织获得戴明应用奖,其中日本 188家,海外 40家,日本的松下、丰 田、美国

26、的佛罗里达电力等都曾获得戴明应用奖,多年来,获奖企业的质量管理 方法被推广到许多其他企业,有效推动了其他企业的质量优化。 美国马尔科姆 “ 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于 1987年设立,对提高质量和追求卓越 绩效的美国组织, 给予他们崇高的荣誉,并将获奖企业的成功经验为广大企业所 分享;引导广大企业应用卓越绩效模式进行自我评估,促进企业持续进步,提高 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截止 2011年,共有 90个组织 95次获得这一荣誉,其中 5家组织两次获奖。 欧洲质量奖由欧洲委员会、欧洲质量组织和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共同发起, 每年颁发一次。它面向欧洲每一个高绩效的组织,重在表彰卓越企业,并帮助所 有申请者追求

27、卓越。欧洲质量奖授予被认定最好的企业,获奖企业可以在信签、 名片、广告等上面使用欧洲质量奖获奖者标识。 中国的全面质量管理奖通过学习借鉴 上述三大奖项的评选标准,特别是借鉴 了美国波多里奇质量奖的标准,结合了国内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的 现状,对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并取得卓越质量、经济、社会效益的企业或组织,授 予其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最高奖励。中国的质量奖更注重那些培育社会责任与公民 义务、重在结果和创造价值的管理创新型的组织和个人。 (2) 戴明循环 戴明循环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优化方法,它包括四 个循环递进的步骤,即计划 ( Plan)、 执行 ( Do)、 检查 (

28、 Check)、 处理 ( Act), 通过大环带小环的阶梯式上升,最终实现持续 优化。 15戴明循环在个体或者团队 的项目管理、供应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新产品开发管理、流程测试管理、生 产管理、质量管理、费用管理、企业培训管理、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等各种企业口 常管理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 六西格玛管理 六西格玛品质管理起源于摩托罗拉公司,旨在通过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生 产流程的缺陷次数,降低产品变差的可能性,提升产品品质。西格玛是统计学里 的一个单位,表示与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六西格玛管理意味着百万次的操作中只 允许三到四次失误,实施六西格玛管理能够大幅提升企业管理能力、节约企

29、业运 营成本、増加顾客价值、优化企业服务水平、塑造精益求精的企业文化。六西格 玛管理已经渐渐发展成为企业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也 同样成为企业严格把关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等一系列过程的重要工具。六西格玛管 理是在总结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提炼了其中流程管理技巧的精华和最行 之有效的方法,从家电行业的 Whirlpool, GE, LG, 电脑行业的戴尔,物流的 DHL, 化工行业的 Dow Chemical, DuPont,制药行业的 Agilent, GSK, 通信行 业的沃达丰 , Korea Tel, 金融行业的 Boa, Merrill Lynch, HSBC, 到

30、美国陆海 空三军,都引进了六西格玛管理模式。 (4) FMEA管理模式 FMEA是由美国国家宇航局形成的一套分析模式, FMEA是一种实用的解决 问题的方法,用来确定潜在失效模式及其原因的分析方法,通过实行 FMEA, 可 在产品设计或生产工艺真正实现之前发现产品的弱点,可在原型样机阶段或在大 批量生产之前确定产品缺陷,避免事后补救,以此取得想要的最佳结果,目前世 界许多汽车生产商和电子制造服务商都已经采用这种模式进行设计和生产过程 的管理和监控。例如 , 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作为一家主要的电子制造服务商提 供商,已经在生产工艺计划和控制中使用了 FMEA管理,通

31、过在早期确定项目 中的风险,不断完善工艺,缩短产品的面市时间,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 (5) 8D工作模式 8D工作模式起源于美国福特公司,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建立一个相互配合、 共同努力、信息共享的团队协作模式。这种模式适合于解决当工序能力指数低于 整个生产过程所应有的质量保证能力值时,通过监测 ,发现导致工序能力降低的 真正因素,并能够采取针对性地消灭措施避免该不利因素在未来的生产过程中再 次出现;通过实行预防措施,把对整个工作环节不利的因素控制在工序的起始阶 段。除此以外,在解决不合格产品、客户投诉以及相同质量问题反复发生时都有 很好的效果。 (6) 零缺陷 管理模式 企业实行 零缺陷 的管理

32、模式,是希望能够实现员工积极主动地努力使自己 职责范围内的工序、业务、产品没有缺陷,并自发的要求自己不让有缺陷的工作 结果流转到企业生产经营的下一个环节,同时要求自己努 力实现更高的质量标 准。 零缺陷 要求人们树立 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做正确的事、并且正 确的做事 的信念,不再抱有 工作是难以十全十美 的想法,通过合理的安排工 作,实现产品质量、成本、能耗、工期等各个方面都达到最佳状态。 零缺陷 管理特别要求全过程的控制与预防工作,而不是依赖最终的检验再回头纠错,特 别强调通过提高全体员工的责任心来保证质量。 零缺陷 管理最先是美国马丁马 里塔公司奥兰多事业部为了解决保证质量与确保交付

33、期的矛盾而实施的办法,最 终在他们的制造部门最先实施并取得了成功。后来,越来越多 的企业竞相模仿, 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在全球范围内实施 零缺陷 管理; 1964年美国国防部要求所 有给军方提供服务的企业都要采用 零缺陷 管理。 1.4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研究内容 本文基于中国企业质量管理的现状,以 HT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 结合有关质量管理理论,就如何提高 HT公司质量管理水平进行研究。研究内容 主要包括下面三个方面: (1) 根据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结果,分析公司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 根据权变理论、 PDCA循环理论、激励理论、知识转化理论、零缺陷 理论分析导致质量管理

34、缺陷的主要因素; (3) 结合上述研究结果,提出 HT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对策。 1.4.2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通过收集分析研究质量管理的相关文献资料,选取可以解决公司质量管理现 状的理论方法,帮助优化对策的研究。 (2) 访谈法 通过与公司管理层及员工的研究性交流,收集公司质量管理的事实资料,为 优化对策的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3) 案例分析法 针对公司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运用质量管理相关理论进行分 析,针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对策。 1.5技术路线 图 1-1技术路线 第 2章质量管理体系综述 2.1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及特性 2.1.1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 质量管理体系是

35、为了保证实现企业所制定的质量方针与目标所进行的一系 列质量活动有效进行,包括:质量计划、质量过程控制、质量保证以及质量优化 等,为保证质量活动的有效进行,而建立的相应的管理体系。 2.1.2质量管理体系的特性 (1) 符合性 企业的最高领导在设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时要符合 ISO 9000国际标准的要 求,设立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以及提供实施体系时必要的企业资源,企 业的管理者代表与各质量职能部门负责对程序文件进行制定、实施和运行。 (2) 唯一性 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质量目标、产品类别、过程控制的特点以及企业经营实 践的经验来设计、实施最契合本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因此, 不同企业的质量管

36、 理体系是不尽相同的,具有唯一性。 (3) 系统性 质量管理体系规定了企业的组织结构,包括机构组成与权责关系等;规定了 运行程序,包括文件形成的程序以及作业指导书;规定了运行过程,通过过程控 制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和运行;规定了运行所需的资源,包括所需要的 人、机、料、法、环、测等要求。 (4) 全面有效性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既要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又要满足外部客户的需 要,同时还能满足第三方的认证要求,具有全面有效性。 (5) 预防性 质量管理体系的制订应当具有预防性,防止有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 (6) 动态性 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价,以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优 化,

37、保持体系的动态更新。 (7) 持续受控 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过程活动都应当持续受控,为了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能 够达到最佳状况,需要综合评价体系运行过程中的收益与风险。 2.2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四个方面,即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 过程以及测量、分析与优化等。在以过程控制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四个要素 的关系如图 2-1所不。 2.2.1管理职责 管理职责作为构成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要素之一,具有以下几点内容: (1) 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与目标 企业的质量方针应当包括产品的状态、产品所要满足的质量目标、企业所要 实现的质量形象与信誉等,以及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管

38、理人员所要发挥的作 用,这些内容被概括描述为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策略方针与行动指南;质量目 标就是将质量方针具体化,细化企业在质量管理上所要实现的目标,包括客户的 满意度、产品合格率等。 (1) 确定质量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对企业各质量职能部门在质量活动中具有的职责、权限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关 系进行具体的规定,这是企业实现质量方针与目标的基础。 (2) 定期进行质量评审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否合理有效、是否能够实现企业的质量方针与目 标以及在出现新的需求时能否保证体系的适应性,这些都需要定期的进行质量评 审,保证体系的持续优化。 2.2.2资源管理 企业的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最为重要的资源,企业质量方针的执行、质量 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人,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时,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与创造力。 (2) 信息资源管理 对企业内部而言,员工间的沟通交流是协同作业的基础;对企业外部而言, 与客户的充分交流是满足客户需要的前提。 (3) 物质资源管理 质量管理的开展需要一些基本物质资源保障,例如配置计算机等信息化设 备、网络通信设施、质量检测仪器设备等。 2.2.3产品实现过程 产品的实现需要经过如下一些过程,包括了解客户的需求与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