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162470 上传时间:2022-03-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汉字从出现之日起,始终没有停止过发展演化。汉字的发展演化,就其形体来说,有简化也有繁化,但主导趋势还是简化。学习啦我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汉字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希望大家喜爱。 汉字的起源: 一类是以甘肃大地湾遗址的彩陶上的刻符为代表的抽象的、方折形的符号;另一类是以河南贾湖遗址的甲骨上的刻符为代表的生肖象形的符号。前者有序地演化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上的刻划符号系列;后者则发展成为大汶口陶器上的图象。 到龙山文化后期,父系社会基本确立,该时期出现了良渚文化玉器上的成组的刻符。这些刻符,有与大汶口陶器图象相同或相象者,也有与西安等地的刻符相象者。这些刻符可能是当时的雏形前汉字系统

2、之一。值得留意的是,良渚文化处于中国中心集权的奴隶制国家诞生的前夕,夏朝应当是正式的汉字系统形成的最关键的时期,对汉字的发扬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汉字也有可能是仓颉所造。可能是仓颉依据鸟,兽,虫的脚印所改编的。不过这只是传闻的一种。详细还需经过科学考证。 小篆 在这本书里,古字是指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含有金文、甲骨文和大篆等字体。 甲骨文 古代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现在发觉最早的甲骨文是商朝盘庚时期的甲骨文,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也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形声字只占20%左右。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

3、商时期尚未统一。 金文 古代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铭文。金文始见于商代二里岗的青铜器,不过商代二里岗发觉的青铜器有金文的只有少数几件。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金文增多;至西周时,青铜器上金文已经较为普遍。商代金文多为象形字以及由象形字合成的会意字。这些字像一幅幅图画,生动逼真,浑厚自然,有的呈团块状。 大篆 据传为周朝史籀所创,故又称籀文、籀篆、籀书等。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闻名。大篆是古字向小篆过渡的一种汉字字体。 小篆 小篆是由大篆简化而成。相对于大篆而言,小篆的形体结构简明、规正、协调,笔

4、势匀圆整齐,偏旁也发生肯定的变异和合并。与大篆相比,小篆的图画性已经大大减弱,每个字的结构已经比较固定。 相传小篆是战国时期秦国宰相李斯负责整理出来。假如小篆的确是在短时期内整理出来的,则在秦国国内必定有一个主动推广小篆和主动摒斥包括大篆在内的古字的改革过程。 六国文字 秦国以外的国家所用的文字统称为;六国文字;。六国文字属于古字范畴,图画性强,形态不定,难以识别。 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攻破齐国首都临淄,齐亡。至此,秦统一六国。秦王嬴政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实行一系列的巨大改革,以加强和便利他所代表的地主阶级对全国的统治力气。文字

5、改革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规定以小篆为统一书体在全国推行,并;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的各种文字。为推行小篆,秦始皇吩咐李斯、赵高等人编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等书文,作为标准的文字范本。由于皇帝的高度重视以及皇权巨大的影响,小篆快速在全国推行开来,而纷繁困难的;六国文字;也随即退出历史的舞台。 隶楷 在小篆通行不久,民间又创建一种比小篆更为简便、更为定型的新书体。这就是;隶书;。隶书起先时是写得比较草率的和不够规范的小篆。到秦始皇统一文字时,隶书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规范的字体。隶书改篆书一味圆转的线条为方折的笔画,顺应了社会对书写便利和规范的须要。相传,有一位名叫程邈的犯人,

6、在狱中把民间流行的隶书整理出三千个字,传给秦始皇。秦始皇大为赏识,并破格提拔程邈为御史,并准许其字用于皂隶小民之间。此后,隶书不仅仅在秦朝民间广泛流行,政府文件一般也都用隶书书写,但重要的诏书仍用小篆书写,所以隶书在秦代又称;佐书;。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隶书以前的汉字是用绘画式的线条书写的,而隶书以后的汉字是用横竖撇点折等笔画构成的。自隶书出现后,汉字的结构基本上固定了下来,始终到新中国成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改变。 随着秦王朝的覆灭,小篆也就快速退出历史舞台,隶书成为社会首要书写方式和书法的典范。其后不久,出现了更为规范的楷书字体。汉朝以后楷书占据正统地位。 下面具体说

7、一下在这个阶段的汉字结构上的改革过程。 汉字中很多字自古以来在民间就有多种写法,有的写法笔画多,有的写法笔画少。笔画多的叫做繁体字,笔画少的叫做简体字。 隶书和楷书走上历史舞台之时,自然而然地消退了小篆形式的各种繁体字和简体字,但是针对隶书和楷书形式的一些汉字,人们又慢慢创建出的新的书写形式,有的写法笔画多,有的写法笔画少。一般笔画少的占多数。这些笔画少的书写形式叫做简体字,笔画多的叫做繁体字。简体字一般不被官方认可,只流行于民间,因此又叫俗体字。顺便说一下,上个世纪,我们实行简化字运动后,有些简体字或俗体字取代占正统地位的繁体字,成为占正统地位的文字,这些简体字叫做简化字。可见;简化字;和;

8、简体字;是两个相关但不相同的概念。 1909陆费逵在教化杂志上发表一般教化当采纳俗体字一文,首次向国人阐明简体字的优越性,并且说明简体字并非本身不雅观。这篇文章被认为是近代简化字运动的开端。 1922年国民党政府教化部国语统一筹划委员会成立了汉字省体委员会,正式进行汉字简体字探讨的组织领导工作,并通过钱玄同的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此案首先说明白减省汉字笔画的重要性,指出虽然改用拼音是治本的方法,而减省汉字的笔画是治标的方法,但是当时汉字的弊病已日益明显,而治本的方法又一时拿不出来,所以减省笔画的治标方法是当时唯一的选择。此案还讲解并描述了减省笔画的几种方式,而这些方式都有肯定的群众基础和民间运

9、用的历史。 1935年,经过了十几年的学术探讨和打算,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推行第一批简体字表。但该表推行不久就遭到某些保守人士的反对。1936年,教化部奉行政院的吩咐,正式下达了;简体字应暂缓推行;的训令,标记着民国时期的简化字运动的夭折。 但是,简化字运动在人民群众照旧接着进行着,特殊是红军解放的地区,到处都可以看到简体字。它们出现在人们手写的稿子和各种印刷品上,人们称之为;解放字;。随着解放区的扩大,;解放字;也普及全国,在群众中为新中国汉字简化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