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么突破两人的僵局 浅析讯问僵局及其突破.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1195382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要怎么突破两人的僵局 浅析讯问僵局及其突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要怎么突破两人的僵局 浅析讯问僵局及其突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要怎么突破两人的僵局 浅析讯问僵局及其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要怎么突破两人的僵局 浅析讯问僵局及其突破.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要怎么突破两人的僵局 浅析讯问僵局及其突破 在刑事侦查实践中,侦查人员往往会因为遇到案件的讯问活动无法开展下去而形成僵持局面。这种僵持局面阻碍和影响了侦查活动的顺当进行,是任何侦查人员都不希望遇到的。如何突破讯问僵局?讯问僵局与侦查僵局、疑难案件的关系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特别值得我们去探究的。 一、讯问僵局概述 谈起讯问僵局,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侦查僵局、疑难案件。在侦查学上,这些往往也是简单被混用的概念。要给讯问僵局一个明确的界定,我们有必要先对这些简单混淆的概念进行一下梳理。 (一)疑难案件 何谓疑难案件?此问题见仁见智。但是各种各样的定义也基本都是从疑难案件呈现的状态:事实不清,难以认定;

2、疑难案件的成因:证据不足,措施不力等;疑难案件的处断:难以选择侦查途径,这几方面来进行界定的,具有肯定的合理性。 笔者比较赞同杨宗辉先生对于疑难案件的界定。他认为,认定疑难案件,关键在于疑难案件呈现出的“疑”和“难”的状态。对于侦查主体来说,疑难案件的“疑”在于侦查线索的中断,即在案件侦查初始不能发觉侦查线索,或经较长时间侦查后,已有线索均被否定,又没有发觉新的线索,侦查主体对案件事实的相识始终处于不能被验证的一种或多种假说之中,案件侦查前景黯淡。而疑难案件的“难”主要是主体推断处理上的摇摆,不能刚好有效地选准侦查目标和相应的侦查措施、侦查方法,对案件事实要素(即“七何”要素)做不出明确的描述

3、并以证据的形式加以固定。对已经确定的犯罪嫌疑人(尤其是重点嫌疑人)无法按法律规定的证明标准作出同一认定。所以,“疑难案件就是指在肯定时空范围内,因某种缘由造成侦查线索的中断,使侦查主体不能合理地对侦查出路、案件事实或作案人作出唯一的确定性结论且僵局外显的案件”。 (二)侦查僵局 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明,“僵”是指“事情难于处理,停滞不进”;“局”是指“事情发展的形势、状况”,“僵局”是指“相持不下的局面”。对“侦查僵局”的相识,目前的通说为徐立根先生的界定:“侦查僵局,是指一个案件经过较长时间的侦查,已经驾驭的嫌疑线索被一一否定,又没有发觉新的线索,或者侦查进入查证阶段,由于不能取得正面的证据

4、,原来确定的对象的重点嫌疑既确定不了,也否定不了,侦查工作无法深化下去。”侦查僵局可能出现在刑事案件初查后至侦查终结前的整个过程中的任何环节,既可能是在侦查的初始阶段,也可能在侦查的深化阶段;不仅出现在大要案件中,在一般案件的侦查过程中也屡见不鲜。 (三)讯问僵局 讯问是侦查活动中的一种重要侦查措施,它肩负着对侦查中收集、调取的证据材料予以核实的任务。讯问僵局顾名思义就是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陷入逆境,不能取得的确充分的正面证据,重点嫌疑对象确定不了,使讯问工作难以深化下去,案件侦查呈现的僵持或停滞状态。 要理清侦查僵局与讯问僵局的关系其实不难,两者都有“僵局”一词,讯问又是一种侦查

5、措施。所以侦查僵局应包含讯问僵局,讯问僵局应当属于侦查僵局的一种,是特指发生于讯问阶段的侦查僵局。关键难点还是在于侦查僵局和疑难案件的异同。 在侦查学里,疑难案件与侦查僵局是常常被混用的概念。人们评价一个案件是否为疑难案件,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侦查僵局是否出现。徐立根先生所说的侦查僵局就是指“因疑而难”的案件侦查状况。这样看来疑难案件与侦查僵局应当也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侦查僵局为众多疑难案件中的一个大类。 这样三者的关系就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了,讯问僵局从属与侦查僵局,同时又是疑难案件的一种。所以,它应当具备全部侦查僵局和疑难案件所具备的特征;并且全部侦查僵局、疑难案件的突破方法对其都会具有肯

6、定的参考意义。理清讯问僵局、侦查僵局、疑难案件三者的关系,讯问僵局的名分自然得以确立,地位也会得到提高,理论体系更加完善,破解思路也会更加宽广,对于讯问僵局的突破具有主动意义。 二、讯问僵局的成因 学者们对于讯问僵局的成因各抒己见,几乎已经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但是笔者认为还是从侦查情势的角度来探讨其成因更科学一些。侦查情势,“就是对案件侦查有意义的各种条件和状况及其携带着的动态信息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混沌体系”。其构成因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侦查情势的主体方面因素,侦查情势的主观方面因素,侦查情势的客观方面因素。 (一)侦查情势的主体方面因素 1.侦查人员的素养不高、实力不强。一些侦

7、查人员文化程度低,思想觉悟不高,侦查讯问方法少,心理素养、应急反应实力差。对所获信息的解读实力弱,不能从已发觉的信息源中破译出更有价值的侦查信息,遇到犯罪嫌疑人狡辩便会无计可施,陷入僵局。个别讯问人员在讯问过程中言语看法失当,特殊不敬重犯罪嫌疑人,对犯罪嫌疑人讽刺、挖苦、讪笑,引起其抵触心情,亦会使讯问陷入僵局。有的侦查人员先入为主,看法蛮横粗暴,急躁冒进,强攻硬取,甚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打骂体罚和刑讯逼供,做出种种违法的事情,更会令讯问工作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2.犯罪嫌疑人的特别地位和特别实力。犯罪嫌疑人的特别地位往往会成为讯问僵局的诱因。比如说人大代表或者身居高官要职的国家公务人员,他们的

8、特别地位往往会造成讯问时机的延误,从而导致讯问僵局。犯罪嫌疑人假如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较强的应变实力和较好的心理素养等也会给讯问带来肯定的难度,简单产生讯问僵局。 (二)侦查情势的主观方面因素 1.侦查主体的主观因素。讯问人员对于讯问先入为主或讯问中出现的至关重要的线索视而不见,反而对自己主观臆断的一些“问题”穷追猛打,不但会延误战机,流失重要信息,更会错失良机,使讯问陷入僵局。另外,侦查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精力、体力就会损耗严峻,导致留意力不集中,心情焦虑急躁,无法保障正常工作,也有可能产生讯问僵局。 2.犯罪嫌疑人的主观因素。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讯问时,普遍存在着三大拒供心理,即对立心理、畏罪

9、心理和侥幸心理。对立心理使犯罪嫌疑人对讯问人员的审查产生逆反心态;畏罪心理使犯罪嫌疑人对所犯罪行将要受到法律制裁产生恐惊心态;侥幸心理则使犯罪嫌疑人认为侦查人员不行能驾驭自己的犯罪证据。在犯罪嫌疑人接受讯问期间,侦查讯问工作开展不力,会加剧其三大拒供心理,其中侥幸心理增加的成分最大。 (三)侦查情势的客观方面因素 1.讯问策略、方法运用不当。“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讯问前的打算工作不足是导致讯问僵局的一个重要缘由。讯问前大量的打算工作是讯问有的放矢的保障。讯问过程中,侦查讯问人员假如对证据不加审查甄别就随意运用,或者没有选择好运用证据的时机,不仅会降低运用证据的效果,而且还会暴露底细,使犯罪

10、嫌疑人知悉侦查人员的大致侦查方向和思路,进而有针对性地布置自己的回答套路,躲避讯问,最终导致讯问僵局。 2.犯罪嫌疑人对讯问的阻碍扰乱。犯罪嫌疑人为了掩盖事务真相,制造假象,在讯问中散布假信息扰乱侦查视线,胡搅蛮缠或嫁祸于人,造成侦查人员留意力分散,收集到的信息杂乱匮乏,最终使侦查人员认知错误,形成侦查僵局。 三、突破讯问僵局的对策 (一)端正看法,开拓思维 讯问人员不仅要看法端正做好讯问前的打算工作,还要仪表庄重,以正直、坦诚、可敬、可信的形象面对犯罪嫌疑人,不仅要在气质、学识上压倒对方,更应当使犯罪嫌疑人折服于其人格魅力。讯问人员还要突破思维定式,交叉运用正向思维意识与反向思维、常规逻辑思

11、维方法和非逻辑思维方法,跳出已定思维框架和模式,多层次、纵深逻辑的剖析,从多途径、多角度更简单找出形成讯问僵局的症结,从而突破僵局。 (二)运用侦查情势理论突破讯问僵局 侦查情势理论认为,“全部侦查行为都是在侦查情势中进行的,而侦查情势不是静止的,是在侦查行为、反侦查行为、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不停地发生改变”。在讯问过程中,侦查主体假如未能全面、正确、动态、刚好地诠释讯问行为所处的详细情势,或是未能依据不断改变的讯问情势来刚好调整讯问安排和措施,就可能陷入讯问僵局。反之,侦查主体假如能够正确、全面、动态发展地诠释和限制其所处的情势,就能够牢牢地驾驭讯问主动权,做到“制人而不受制于人”,进

12、而影响和限制犯罪人,以实现讯问的最终目的。 当案件陷入讯问僵局时,侦查主体首先要做的工作应是正确诠释其所处的侦查情势,并进而判明讯问僵局的成因。是遇到了处于特别地位或拥有特别权力的犯罪嫌疑人,因为侦查情势主体方面的因素使讯问陷入了僵局;还是讯问人员自身讯问策略、方法运用不当造成的侦查情势客观方面的因素使讯问陷入僵局,等等。在运用侦查情势正确判定了讯问僵局的成因后再对症下药,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突破讯问僵局。 (三)运用侦查策略突破讯问僵局 侦查策略是指侦查主体依据侦查情势的发展改变和侦查对象的特性特点,详细策划组织实施的各种侦查对策的总称。具有隐藏性、迷惑性、敏捷多变性等特点。 依据不同的侦查情

13、势,选用不同的侦查策略,是突破讯问僵局的有效途径。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攻心往往能取得最大化的侦查效益。讯问人员应依据心理学原理,通过种种手段、措施,给犯罪嫌疑人肯定的心理刺激,促使犯罪嫌疑人变更拒供心理、转化心理定势或转变错误的相识,使其心理朝着有利于讯问的方向发展。 讯问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最干脆最激烈的交锋。侦查讯问陷入僵局始终是实践中常常遇到的问题,任何一个侦查人员或早或晚都会遇到讯问僵局。僵局的出现不但迟缓了该案件的侦查期限,而且简单使侦查人员形成心理障碍,影响侦查人员侦查实力的进一步提高,对侦查讯问工作的成败影响很大。也正因为如此,探讨侦查讯问僵局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高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