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中奋进感恩中奋进.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0096617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悲痛中奋进感恩中奋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悲痛中奋进感恩中奋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悲痛中奋进感恩中奋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悲痛中奋进感恩中奋进.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逆境中奋进 感恩中崛起西坡镇灾后恢复重建纪实2008年5月12日,无情的地震在短短的数十秒,造成西坡镇13个村、39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6个居民小区,0.59万人受灾,地震导致6人受伤,255户1046人1475间房屋倒塌,904户3626人1361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电力、通讯、公路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3079人。“5.12”特大地震已过三年,对西坡镇而言,过去的三年,是极不平凡的三年,是在逆境中奋进、感恩中崛起的三年。三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怀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镇干部群众凝聚起奋进的力量,万众一心、重建家园,谱写出了一曲气壮

2、山河的时代凯歌,创造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奇迹。目前,全镇农村群众房屋重建、维修共投资5800余万元, 完成了600户房屋重建、362户房屋维修加固任务; 城镇居民重建、维修共投资1100余万元,完成了住房重建41户(县城异地安置21户,原址重建20户)、加固161户。全镇灾后重建各类项目也相继完成了建设任务,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共投资165万余元,完成了中央基金建设3个、特殊党费建设3个、维修加固7个;完成了总投资640万元、面积为3666.36的西坡中心学校教学楼、学生住宿楼;完成了投资180万元、总面积为999.7的西坡镇中心卫生院建设;完成了总投资237万元的西坡镇综合服务中心

3、大楼主体工程;完成了总投资19.8万元标准化圈舍建设500平方米;总投资51万元、面积300平方米的镇综合文化大院项目完成了主体建设;地址灾害治理、核桃产业加工等项目都基本竣工。如今的西坡镇,清一色的砖混结构房屋,宽敞、平整的硬化村庄道路,太阳能路灯、花园、绿地、休闲娱乐广场、农家书屋,用西坡老百姓的话说: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我们都享受到了,咋这辈子没白活啊。科学规划 创新模式在规划中,我们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将重建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严把国家政策导向,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做到了没有科学规划的不建,没有达到防震和防地质灾害设防要求的不建,没有落实重建选址和土地的不建,不是砖混或砖木结

4、构的不建的“四不建”;在户型设计上,坚持每户面积不小于45平方米的原则,由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农户的意愿、经济承受能力进行设计,做到了既不违反国家规定,又尊重了群众的意愿,还推动了工作;在模式上,我们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创造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重建模式,做到了“九个结合”灾后恢复重建与下山入川、下山入镇相结合;与基础设施配套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产业配套结合;与改变农民生活习惯、转变生活方式相结合;与社会事业发展相结合;与村庄美化、亮化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在重建方式上,也探索出了工程队承包建设;半工程队、半农户自建;群众自建等建设模式,

5、充分发挥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呈现出干部群众齐上阵、千家万户建新房的生动局面。在灾后恢复重建中,镇党委、政府精心谋划,分阶段、有重点地积极推进,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牢牢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并加强资金物资监管,全面落实“五级签名责任制”、“三评议、两公示、一审批”和“一个责任追究”监管制度,确保了灾后恢复重建物资、资金发放的规范安全。严把质量 强化进度在建设质量上,我们坚持把工程质量摆在重建的突出位置。一是广泛动员。为了切实抓好重建质量工作,镇党委、政府专门召开了由全体镇、村、组干部及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参加的灾后重建质量动员大会,对重建质量工作进行了全面、认真、细致的部署。二是严格标准。制订出台了西坡

6、镇灾后重建实施方案和西坡镇灾后维修加固实施方案,引导群众正确选址,控制层高,统一用砖,严格按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进行重建。同时成立了西坡镇灾后重建房屋质量监督小组,负责灾后重建工程进度和质量监督工作,定期深入一线严把工程质量关,提高新建房屋的抗震能力,实行工程质量终身制。三是组织培训。邀请县城建部门,深入我镇对村组干部和全镇的泥水匠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统一抗灾设防标准,规范技术流程,明确用材要求,确保建房质量。四是加强巡查。镇村两级分别成立了由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和驻村干部组成的灾后重建工程质量指导组和巡查组,定期到现场,进行质量巡查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消除质量隐患。建立了政府监督、社会监督、重建

7、户监督和施工单位自检的质量保证体系,由农户自行选择工程队,村“两委”班子加强督促检查,推行工程进度倒计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千方百计加快建设进度。在建设进度上。一是加强领导。重建工作开展以来,我们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坚持镇主要领导包村抓点,包片领导住村抓点同时,针对部分村组干部调整情况,及时对重建工作进行再分工,使安置点、原拆原建、异地重建的每项工作都有一名镇领导班子成员负责,而且对安置点中的每一幢房屋均落实一名以上的镇干部和村干部负责联系,并落实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有关政策,奖励率先完成重建工作目标的村组和联系干部,想方设法加快重建进度。二是科学安排。紧盯工作目标,采取倒逼机制,明确重建分

8、工表,细化重建进度表,层层落实责任制,努力做到统筹安排,同步实施,能快则快。三是主动服务。镇有关职能部门根据分工,全力以赴为重建工作做好服务。镇重建办、民政办等部门单位全力帮助村组做好协调、服务工作,针对大规模建设中的泥水工紧缺问题,及时发布市场信息,组织村组从外地引进泥水工10多批200多人,从而使建房用工紧张状况得到缓解。四是督导考核。镇党政主要领导对重建工作至少每旬进行督导,镇重建工作督查组进行不定期督查,要求村级每半月上报一次重建工作进度。同时,每月对重建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对每次考核结果进行排名通报,先后共编发专题督查通报20期,简报35期,有力地促进了重建进度。完善措施 注重配套在保

9、障措施上,一是政策保障。先后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西坡镇灾后重建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西坡镇抗震救灾资金管理办法、重建户贷款贴息办法等一系列政策。二是资金保障。严格实行专款专用,对重建资金的使用情况,一律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台帐,实行项目管理,集中核算,封闭运行,并严格执行月报制度和定期检查制度。同时,对重建资金,做到及时申请,及时下达。三是物资保障。高度重视砖块、钢筋、水泥等建筑物资供应保障,加强信息服务,平抑建房材料市场供需矛盾,保障了建筑市场物质供需正常,价格基本平稳。在配套建设上。在抓好房屋建设和维修的同时,千方百计加大整村重建点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将贫困村灾后重建、沼气,卫生厕所,地质灾

10、害治理,产业发展,农村环境治理,村庄绿化、村级活动中心建设等项目大力向重建点倾斜,努力做到改厕、改圈、改造“3改造”、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4个化”、房屋、水、电、路、沼气、产业、通讯“7配套”。共完成配套蔬菜大棚建设200座、沼气池528座、卫生则所528座,硬化巷道1360米、环村路1610米,新修浆砌石排水渠1250米的,完成路灯安装160盏、绿化板块1800平方米,正在施工的绿化板块面积580平方米。三年时光,我们共同见证灾难,见证坚强,见证崛起,见证奇迹,见证感恩。曾经的苦难化蛹成蝶,变成美丽的新家园,灾后重建已成为西坡经济增长的拐点,我们坚信西坡的明天会更加美好。三渡水村

11、新农村建设的新样板这是一片涌动着生命激情的土地,青山绿水见证者翻天覆地的发展,这里的人民朴实而勤劳,谱写出灾后重建动人的诗篇。三年的辛劳付出,三年的累累收获。三渡水村位于西坡镇东南部,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95户342人。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要求,坚持住房、水、电、路、产业、沼气、通讯七配套,以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净化等“五化”为切入点,不断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注重综合配套,加快新农村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五个结合”,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一是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灾后重建相结合。按照下山入川的原则,将灾后整村重建点选在了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的山下,按照统一

12、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户型,统一建设与群众自建相结合的办法,户均占地0.3亩,完成集中主房重建69户、每户3间。二是新农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今春新发展蔬菜大棚80座,配套购置小型水泵8台,水管400米,全村蔬菜大棚累计达到120个,蔬菜种植面达到350亩,新发展香菇种植10万袋,种植优质富士苹果220亩,新发展柴胡、桔梗等中小药材400亩。三是新农村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配套完成了新村巷道硬化7条715米,新修排水渠9条750米,完成了环村路拓宽、硬化380米,新修护坡120米。四是新农村建设与社会事业建设相结合。完成了五保家园一座五间,部分五保老人已经入住。五是新农村建设与文化长廊建设

13、相结合。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整顿和文化长廊建设,切实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新建文化墙一座,长180米,高3米,面积540平方米,上墙了党建、综治、村规民约、神话传说、新农村建设等喷绘,新建农家书屋一处,藏书3000余册,配套了阅览室,满足了群众日常读书看报、查阅资料的需求,让文明新风进走进新农村。以五化、七配套为切入点,完善新农村建设功能。结合灾后房屋重建,配套完成了卫生厕所60座,沼气池60座。新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建设花园12处,绿化800平方米,新建垃圾池5处,公厕2处,累计投资76万多元。强化功能建设,提升新农村品味。一是整合基层组织项目建设资金79万元,

14、新建砖混结构两层基层组织活动中心一处,面积295.5平方米,成为农民学习政策、接受教育、开展文化活动的阵地。新建了占地8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一处,安置了篮球架、兵乓球桌,象棋桌等体育设施以及5套健身器材,大型观赏石3块。二是整合养殖小区建设项目,新建800平方米养殖小区1处,60间,实行人畜分离,转变了生活方式。如今的三渡水村,道路笔直平坦,房屋美观气派,文化墙建设新颖亮丽,房前屋后花草树木浓妆淡抹、交相辉映,呈现出“生活城市化、设施现代化”的新农村景象。竹林村 特色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65竹林村位于西坡镇西南部、嘉陵江畔,辖2个村民小组76户310人,有耕地面积781亩。灾后重建中,紧紧围绕

15、“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新农村建设方针,积极整合项目,加大产业配套,狠抓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注重培植新兴产业,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种植以柴胡、桔梗为主的中小药材400亩,新建核桃、花椒间作示范园500亩、油桃园40亩,发展蔬菜大棚120座、发展香菇大棚60座,全村70户,30%以上的农户都发展了袋料香菇,户均10000袋。2010年所种植袋料香菇目前已产香菇20万斤,实现产值40多万元,实现利润20多万,仅香菇种植农民人平增收600多元,香菇产业已成为竹林村蔬菜产业中的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支柱产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新亮点,为繁荣

16、竹林村经济乃至整个西坡镇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发展模式上,一是形成了“支部协会农户”、 “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香菇生产订单化生产。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签订香菇生产合同,由竹林村提供场地、劳动力、原材料,公司提供技术、菌种、设备并保证产品回收,有效促进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合作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下,竹林村还成立了香菇生产种植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带领下,制定了严格的生产工艺和流程,通过基地化、工厂化、标准化的大规模生产,同时企业及时向菇农提供信息、技术培训、栽培菌种等,使竹林村的香菇生产实现了企业、农户双赢。三是优化服务,科学管理。为了实现优

17、质优价,提高香菇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我们积极组织菇农到外地参观学习先进经验、技术。积极创建了香菇产业专业合作社,坚持诚信为本,亲情化服务的经营理念,按产、供、销一体化的思路,架起了菇农与市场之间的桥梁、生产与技术服务的支点,调动了农民发展香菇种植的积极性。香菇品种已从单一的种植模式发展为多元化的种植模式。同时采用科技管理,减少化学原料的使用,提高了健康意识,创造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起到了典型引路的作用。苍坪村 旧貌换新颜苍坪村位于西坡镇东部,全村辖五个村民小组,308户,1247人,是镇政府所在地。三年来,我们按照“建设新农村、拓展新镇区”的要求,积极整合移民搬迁和灾后重建项目,完善基础配套设

18、施,鼓励周边群众向镇区集中,整体提升小城镇人气。一是因地制宜,坚持规划先行。依托镇区总体规划,我们坚持“规划要高标准、高要求,一次到位,建设要抓质量、抓进度,先住房、后配套,分步实施”的思路,聘请专业技术设计院对建设点进行了统一规划,注重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确保群众搬的下、留的住、能致富。二是整合项目,完善服务功能。按照拓展新镇区的思路,依托灾后重建项目,完成了集中房屋重建86户。积极争取到了一批机关单位的灾后重建项目落户南坪新农村。投资190万元、占地2360平方米的西坡镇中心卫生院已经竣工。占地2800平方米的镇派出所办公楼已经完成了主体工程。占地2000平方米的镇文化大院建设已全面启动实

19、施。投资50万元的西坡核桃加工厂已经建成投产。三是拓展新镇区,配套基础设施。整合贫困村灾后重建资金91万元,完成了新村主巷道硬化5条,500米、支巷道硬化990米,新修排水渠400米、护坡500立方米,新修建环村路沿绿化带板块2500平方米。协调铁路桥涵宏庆工区,建设了新农村通往镇区的铁路桥,解决了通行能力不畅的问题,安装太阳能路灯35盏,新建沼气池50座、卫生厕所50座。四是加大投入,改善人居环境。以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为优化人居环境为总体目标,正在积极实施南坪新村滨河路期工程,预计投资60万元,全长500米,宽12米,绿化2000平方米,铺设步行砖15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40

20、盏。五是建管并重,打造文明新村。我们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整顿和文化长廊建设,“平安三字歌”、“新农村建设三字经”、“村规民约”、 “优生优育”等文化墙220多平方米,切实转变群众生活习惯,建立新农管理的长效机制。西坡村 西坡镇村级组织活动室建设起点高、功能全西坡镇下辖13个行政村39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6个居民小区。全镇有党支部18个,党员288人,其中农村党支部13个,农民党员203人。镇党委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积极争取灾后重建项目,抢抓机遇,齐心协力,扎实苦干,共谋发展,全基层政权建设工作有了巨大

21、的变化。西坡镇紧紧抓住灾后重建政策机遇,在县委组织部的关怀支持下,通过反复征求群众意见,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对重点村村级办公活动场所进行详细规划选址,最后按照县委组织部统一设计的图纸1、2、3号图样,新建村级办公楼六栋(其中中央建设基金类:三坪村投资32万元新建两层 295.5平方米办公楼一座,三渡水投资32万元新建两层 295.5 平方米办公楼一座,竹林村投资50万元新建三层470 平方米办公楼一座,特殊党费类:东坡、西坡、苍坪3个村,共计51万元,均为 149 平方米),其余7个村均为维修,截止目前,重建及维修已全部竣工。加强领导,靠实责任。为了保证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程的质量,

22、镇党委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程质量监督领导小组,实行总负责,分管领导亲自抓,重点对基槽处理、水泥钢筋、砼浆配比等工程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并与施工方签订了施工合同,发现问题及时制止,从根本上保证了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质量。统一设计,提高档次。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上,按照县委组织部统一设计的1、2、3号图纸,新建了6个村的村级办公场所,1栋三层,2栋两层,3栋平房,高档次、标准化建设,目前已全部竣工。坚持与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在建设过程中,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与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以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净化“五化”为切入点,精心打造院落、及周边环境,新安装太阳能路灯33盏,建设花园12处,绿化800平方米。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一是用好用足上级组织部门划拨的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专项资金;二是向对口帮扶单位争取援助资金;三是发动广大党员干部投工投劳,在没有增加农民负担和村级债务的情况下,较好地解决了建设资金投入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