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训练.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0887686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训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一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训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训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训练.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4 高考一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石笋(如左下图所示)是指雨水沿石灰岩的裂隙下渗并在喀斯特溶洞泂顶渗出,滴水到溶泂底面的碳酸钙沉积而形成。科学家对地中海沿岸地区索雷克洞的研究表明,石笋在生长过程中随季节变化形成明暗相间的微层(如右下图所示),暗条纹形成与有机质密切相关;石笋年微层厚度变化与同时代树木的年轮记录相一致。据此完成 13 题。1该洞石笋微层暗条纹中的有机质最主要来源于 A洞穴外的动物 B洞穴上覆的土壤 C洞穴中的植被 D洞穴中的地下河 2该洞石笋微层暗条纹最主要形成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该洞石笋年微层近几十年来逐渐变厚,反映了当地气候 A变

2、冷变干 B变冷变湿 C变暖变湿 D变暖变干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 1990 年和 2019 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 45 题。4近几十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增加 B河流流量增加 C植被覆盖率上升 D河流含沙量增加 5近几十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B 水库面积增加 C 经济林面积增大 D灌溉面积增加 树干液流是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树干的液流变化特征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

3、,下图为我国某地樟树在同一月份内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 67 题。6依图中信息推测一年中樟树的液流量最大的时期出现在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冬季 7樟树对干旱环境反映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 A树干脱皮,抑制水分蒸发 B根系枯萎,减少地下水吸收 C气孔收缩,削弱蒸腾耗水 D干旱后期,树木大量落叶 加拿大的塞布尔岛东西长 40 公里,面积约 80 平方公里。表面为细沙覆盖,小岛四周布满流沙浅滩,水深约 2 至 4 米,因每年平均移动 100 米而为人称奇,又被称为旅行岛。全岛没有高大的树木,只有一些沙滩小草和矮小的灌木。下图示意塞布尔

4、岛位置,据此完成 810题。8塞布尔岛的类型和移动方向分别是 A冲积岛向西 B冲积岛向东 C珊瑚岛向南 D火山岛向东 9塞布尔岛上没有高大树木 是因为 A远离大陆 B热量条件不足 C降水较少 D土壤发育差 10该岛将来会 A逐渐缩小 B不断抬升 C持续扩大 D基本不变 二、综合题 11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2019 年,中央电视台作为全球电视媒体首次对“第七大自然奇迹”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直播。让国内观众近距离感受了那悲壮的史诗般旅程,真实生动呈现了一场原始自然生态下物种迁徙的“视听盛宴”。我们看到的这支迁徙大军,穿越狮群、猎豹们埋伏的草原,强渡布满鳄鱼、河马的马拉河,大批的角马在路

5、上毙命的同时又有大批小角马在途中诞2/4 生下图为该区域的动物迁徙路线。材料二 在东非国家肯尼亚西北部荒凉的沙漠与戈壁滩上横亘着一个狭长的湖泊图尔卡纳湖,它是东非大裂谷和肯尼亚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世界第四大咸水湖,湖中渔业资源丰富,图示范围以北为埃塞俄比亚高原,以南为东非高原,N 区域是查尔比沙漠。(见下图)(1)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析该区域地形对其主要植被的影响。(2)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央视记者在漫长的直播路程中,在甲地遇到狮群,说明甲地有利于狮群生存的自然条件。(3)肯尼亚西北部及 N 区域接近赤道,但常年少雨形成荒漠,请解释其原因。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比尔卡班巴(见下

6、图)意为“神的山谷”,也有土著人称它为“青春谷”,是南美赤道国厄瓜多尔南部小镇,为世界著名的长寿之谷。小镇处于安第斯山脉中段靠近大陆分水岭的山谷中,面临太平洋,海拔为 1500 米,终年气温 1824,湿度 68%,无季候风。小镇风景秀丽,常见清澈溪流,溪中富含镁、钙等营养元素。当地居民以玉米、芋头、豆类、小米等为主食,肉食少;没有代步工具,没有机器劳动,老少脚力惊人,喜欢劳动,无金钱和竞争概念。随着比尔卡班巴名声渐响,越来越多的外乡人移居或旅游于此,这里的房地产公司甚至打出“70 万美金坐拥 20 英亩健康山林”的广告吸引客户。(1)分析比尔卡班巴河谷平原的成因。(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7、,简述比尔卡班巴河曲发展变化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3)分析小镇比尔卡班巴形成“长寿之谷”美誉的原因。【答案】1B 2D 3C【解析】1 该洞石笋微层暗条纹中的有机质最主要来源于水滴渗流经过的洞穴上覆的土壤,沉积在石笋上,B 对。明暗相间的微层形成与有机质相关,不是动物、植被的遗体、遗迹,A、C 错;石笋是滴水到溶泂底面的碳酸钙沉积而形成,不是流水侵蚀形成,D 错。故选 B。2结合石笋成因,冬季滴水量小,石笋发育慢,形成暗条纹。该洞石笋微层暗条纹最主要形成于冬季,含有的有机质少,D 对。夏季滴水多,沉积物质中含有机质多,形成亮条纹,B 错;春季、秋季不明显,A、C 错。故选 D。3该洞

8、石笋年微层近几十年来逐渐变厚,说明水滴落的量大,反映了当地气候变暖变湿,C对;变冷变干时,微层逐渐变薄变暗,A、B、D 错。故选 C。【答案】4C 5B【解析】4与 1990 年相比,该河雨后流量曲线变化和含沙量曲线波峰降低,说明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提高。故选 C。5除植被增加因素外,水库也有明显的调节径流量和拦截泥沙的作用。故选 B。【答案】6C 7D【解析】6、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不同天气状况的三天的液流量比较可知,晴天的液流量大于阴天,阴天大于雨天,说明液流量的变化与温度和光照有关,夏天温度高,光照强,植物的生长速度快,影响输送较快,因此液流量应该是最大的。据此选 C。7

9、、树木适应干旱应该减少水分蒸发,可以气孔收缩,减少蒸腾作用,削弱蒸腾耗水,也可以在干旱后期,通过大量落叶,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因此正确;树干脱皮是树木生长的一种表现,并非耐旱的特征,错误;植被耐旱,根系应该发达,错误。据此选 D。【答案】8B 9D 10A【解析】8根据材料,塞布尔岛表面为细沙覆盖,小岛四周布满流沙浅滩,水深度较浅,每年都在移动位置。判断塞布尔岛是由海流携沙冲积形成;根据经纬度,该岛位于美洲东岸,3/4 中纬度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该岛的移动方向是向东。故选 B。9本题主要考查塞布尔岛上没有高大树木的原因。海陆位置对植被的生长影响不大,因此塞布尔岛上没有高大树木与远离大陆没

10、有关系,A 错误;该地位于温带地区,而且受北大西洋洋流的影响,热量条件和降水条件能够满足乔木的生长,B、C 错误;该地主要为细沙覆盖,土壤发育差,因此不利于高大乔木的生长,D 正确。故选 D。10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岛是由海流携沙冲积形成,而且周围多浅滩,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因此该岛屿会不断减小,A 正确。故选 A。11【答案】(1)由于地势较高,气温较低,空气对流不旺盛,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由此发育了热带草原植被;高原面较为平坦开阔,使得草原植被分布面积广,类型较单一。(2)甲处于动物迁徙路线中间位置,且由于靠近河流,草类茂盛,食草动物多,狮子的猎物丰富;植被茂盛,利于狮群

11、隐蔽捕食;河流附近,狮群饮水充足;地形较为开阔,生存空间大。(3)该地地势较低,地形闭塞;周围高原、山脉阻挡水汽进入降水少;纬度低,常年高温,蒸发旺盛。【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该地位于非洲,主要以高原为主,地势较高,气温较低,空气对流不旺盛,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由此发育了热带草原植被;该地地形单一,原面上起伏较小,使得草原植被分布面积广,类型较单一。(2)有材料可知,在甲处有大规模的狮子出现,说明该地对于狮子来说有丰富的食物、引水和适合的生存栖息地。(3)主要从气候、地形、纬度等因素进行分析。该地地势较低,地形闭塞;周围高原、山脉阻挡水汽进入降水少;纬度低,常年高温,蒸发旺盛,因此形

12、成荒漠。12【答案】(1)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形成高山峡谷;河谷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在河谷堆积形成河谷平原。(2)河曲扩大了河谷水面,调节了沿线地区气候;河曲的发展减缓水流速度,有利于泥沙沉积;河曲泥沙堆积拓宽了河谷平原;泥沙堆积使土壤肥力提高、土层更加深厚;河曲扩张,湿地面积增加,丰富了生物多样性。(3)原因:海拔较高,温度、湿度适中,适宜居住;淡水矿物营养元素丰富,有益于人体健康;居民多食用低脂肪,粗纤维的健康食品,利于身体健康;赤道附近长年昼夜长短相近,村民作息时间很有规律;长年健步出行和劳作,体格健康;环境优美,社会环境和谐宁静。【解析】(1)根据材料,比尔卡班巴河谷平原

13、处于安第斯山脉中段靠近大陆分水岭的山谷中,大陆分水岭地区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形成高山峡谷;河谷上游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流经河谷,堆积作用显著形成河谷平原。(2)河曲在一定意义上延长了河流,扩大了河谷水面,调节了沿线地区气候;同时,河曲的发展减缓水流速度,有利于泥沙沉积;河曲由于减缓流速,使得泥沙堆积增多,拓宽了河谷平原;泥沙堆积也使土壤肥力提高、土层更加深厚;河曲扩张,湿地面积增加,丰富了生物多样性。(3)通过材料可知,“长寿之谷”美誉源于当地的地势较高提供了较为舒适的气温湿度;清澈的溪流富含淡水矿物营养元素,有益于人体健康;居民食品搭配合理,有益于健康;该地位于赤

14、道附近,长年昼夜长短相近,村民作息时间很有规律;坚持长年健步出行和劳作,体格健康;环境优美,社会环境和谐宁静。16【答案】(1)气候温暖湿润;山地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垂直分异显著;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对生态环境破坏小。(2)水文特征:森林茂密,河流含沙量少;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有结冰期;海拔高,高4/4 山上多积雪和冰川,形成春汛、夏汛。水系特征:区域内地势中间高,河流呈放射状水系;距海近,河流流程短;海拔高,山势陡峻,河流落差大,流速快。【解析】分析西高加索山物种丰富的原因可从当地的气候、地形以及人类活动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等方面思考。物种丰富,说明当地基带所处纬度位置不是太高,相对高度大,垂直地带性明显,导致物种丰富,同时,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少,生态环境受影响小,导致生物多样性丰富。(2)考査地形对河流的水文、水系的影响,结合材料及图示信息分析。水文主要从含沙量、结冰期、汛期等方面考虑;水系主要从河流流程、支流等方面考虑。森林茂密,河流含沙量少;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有结冰期;海拔高,高山上多积雪和冰川,形成春汛、夏汛。区域内地势中间高,河流呈放射状水系;距海近,河流流程短;海拔高,山势陡峻,河流落差大,流速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