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的旅游资源优势如何体现.pdf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80823322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7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的旅游资源优势如何体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兰州的旅游资源优势如何体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州的旅游资源优势如何体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的旅游资源优势如何体现.pdf(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兰州的旅游资源优势如何体现?(1)地理优势:兰州市“两山夹一河”的地域空间和作为沿黄地带唯一一个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使得兰州在全国的形象鲜明独特。据不完全统计,兰州市共有旅游资源单体 384 处。同时,兰州的旅游资源特性突出,市区观光游憩河段类型资源与周边旅游资源共同构成的黄河百里风情线,单体数量大,可观赏性在全国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具有广泛的招徕性和显著的城市品牌效应,多元性民俗、民族风情旅游资源更是独显特色。兰州的黄河文化和丝路文化交汇资源内涵丰厚,具备休闲、会务、商务、都市购物、文化博览、科技普及、美食娱乐等多元化产品和旅游复合型产品体系构建的资源禀赋和市场基础。(2)经济优势:经

2、济圈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经济的协作联合是世界趋势,在国际范围内行业联合是共同抵御经济危机的良策。近两年,兰州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和项目引进、核心企业改组改制、城市的改造扩张和环境建设,使兰州经济社会呈现了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2008年兰州市国民生产总值达 846.28 亿元,增长 10.50%,在黄河上游都市圈的位次明显具有首位度。目前,兰州已经具有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基础雄厚,以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能源为支柱,建材、电子、制药、食品等行业也有了一定实力。交通通讯、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业发展局面良好,已成为区域性交通通信中心、商贸中心、服务中心。

3、经济总量大大高于省内其他城市。这为发展兰白都市圈打下了一个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2)交通优势 兰州市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划提出,十一五期间,兰州市将建成八大物流园区和一个枢纽。作为西北五省区之一的甘肃,目前已形成了以兰州为中心的物流市场群落的雏形,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物流业的基础。兰州自古就是中国东西交流的中转站。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兰州成为国内外客商西进东出的桥头堡。1994 年被国家确定为第一个商贸中心改革试点城市,兰州市已形成了以 4 个功能区、10 大区域性批发市场、8 个繁华商业中心、4 条商业街和遍布全市的居民购物中心为重点的多层次市场体系。贸易辐射陕、宁、青、新、藏等省区,去

4、年,分布在四个功能区内的 16 个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年成交额达到 130.4亿元。兰州居于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中段的中心,又处于该带与兰青一包兰发展轴线的交汇处,是西北地区发展的战略性节点和西部开发的关键地之一。同时以兰州为中心的都市圈是西北整个发展带的中心支点。兰州市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基本形成了以铁路为骨干、公路为基础、民航和黄河水运综合发展的对外交通体系。处于新亚欧大陆桥中心位置的兰州,在陆桥上位于陇海,兰新,包兰,兰青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之处,“东接陕西,北通宁夏,西到青海、新疆、西藏,将西北六省区联为一体,有利的时机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兰州铁路枢纽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

5、景”。兰州地区具有“亚欧大陆桥”的天然优势,建成了较为完善的铁路交通运输网络,亚洲第一长隧道乌梢岭隧道的贯通,使亚欧大陆桥上的最后一个障碍已不复存在。青藏铁路也于2006 年 7 月顺利通车。如此规模的交通建设,使得省会兰州市形成了对甘、宁、青、新、藏快速辐射及经济带动的基本有利条件。兰州在经济、地理、交通枢纽等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如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把这些优势资源强联合,建立能够迎头赶上东部发达地区、带动西部甘、宁、青、新、藏经济发展,辐射华中、西南等地区的大型信息化管理的区域物流市场群落将更加强化兰州西部商贸物流中心地位,并将会带动物流产业的发展,形成运输、仓储、工业产品、商业贸易等等巨

6、大的市场,对西部地区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国际社会一般以物流成本占 GDP 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物流发展水平,比重越低越先进。兰州市交通相对便利。中川机场辟有通往全国主要城市的二十多条航线;312 国道穿境而过;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兰州旅游接待设施与服务已配套成龙,现有涉外旅游饭店 13 家,国际旅行社 10 家,国内旅行社30 家,旅游车船公司 3 家,定点旅游商店 15 家,形成了完整的旅游接待网络。兰州也是西北重要的工业基地、科研教育中心和商贸中心。(3)历史文物众多 兰州作为全国唯一一个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约在距今 5000 年前后,就成了马家窑文化的中心区

7、域,创造了灿烂的彩陶文化。秦汉以来,兰州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至唐宋时期,兰州已然成了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和国家“茶马互市”的中心地区,明清时期,随着陕甘总督府的设立,兰州成为西北军事要地。尤其近现代以来,兰州机器制造局、兰州织呢局等工业的创办,使之成为西北地区近代工业文明的开端,如今的兰州随着城市的科学发展,正在向西部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迈进,更突显出了重要的历史地位。兰州有着珍贵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据统计,在我市现有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61 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1 处;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 40 项,其中国家级 4 项、省级 6

8、项;各类工业遗产 146 项,市县馆藏文物 18000 多件。兰州旧城虽已拆毁不存,但古城路网格局基本保存,另外青城镇和连城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永登出土的彩陶鼓,是我国迄今为止新发现的最早的史前彩陶鼓之一,属国家一级文物,更是彩陶中的稀世珍宝。鲁土司衙门富丽堂皇,其建筑群集宫廷建筑与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于一体,充分体现了河湟地区的建筑风貌和汉藏民族融合、多元文化共存的特点。兰州黄河铁桥是中国近代史上兰州市、甘肃省及至整个西北地区第一座引进外国技术建造的桥梁,曾与郑州黄河铁桥、济南黄河铁桥并称为“黄河三大桥梁”,迄今只有它存在,并成了兰州的标志之一。据了解,目前我市拥有的物质文化遗产,有可移动的

9、12 万余件,包括市、县馆藏文物 18000 余件,省级其他馆藏 10 万余件。无论是彩绘鲜丽的彩陶、造型秀美的西汉铜马车、宏富精妙的淳化阁帖石、简远雄迈的金城揽胜图,还是幽邃的肃王墓群、雄壮的黄河铁桥、奇特的白塔、颠浪悠波的羊皮筏子、出神入画的刻葫芦,都见证着兰州经济、政治、军事、民族、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4)政治优势 组织工作深入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等系列教育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对部分乡街和区直部门领导干部进行了调整交流,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

10、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宣传思想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营造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特别是在“工作创新年”活动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宣传报道上有声有色,西固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有了新的提高。统一战线工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充分发挥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服务经济发展、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强对外联谊等方面发挥了重用作用。全区呈现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心齐劲足、共谋发展的大好局面。当前,宏观经济的深刻变化,既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对组织、宣传和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积极应对严峻挑战,保持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要靠全区

11、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提高执政能力;要靠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领导干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顽强拼搏,开拓进取;要靠说实话、重实际、干实事、求实效的作风促进落实。因此,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按照区委“六个坚持”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面抓好党的建设各项工作。(5)自然环境 突出滨河园林通透疏朗、迎山纳水的特色,自然布景与规划布景相结合,丰富林地季相色彩,乔、灌、花、草相结合,形成四季长青、三季有花、水映城

12、廓、树伴流水的绿化格局。增加生物多样性,建立良好的生物圈。加强深入城市的三条绿廊,并加强拦河道绿化,形成城市绿化生态网络。虽然兰州气候干燥,气象灾害危害重,但干旱气候区丰富的光能、热量、风力资源、大气成分资源等气候资源,是可再生利用的。可以根据兰州气候资源的分布状况,开展气候资源的分区规划,并根据各区的气候特点,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为兰州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兰州地处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有“陆都心脏”之说。属温带 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差大,降雨少,年平均气温 6-9 摄氏度,年均降雨量 327.7 毫米,无霜期 168 天。兰州盛产瓜果,有“瓜果城”之称,鲜桃、白兰瓜、黄河密瓜、

13、麻皮醉瓜、籽瓜等二十多种瓜果都久负盛名。5、比较罗布林卡和避暑山庄的旅游功能。(1)历史的了解:罗布林卡:罗布林卡在建园以前,是一片林木茂盛、流水潺潺、飞禽野兽出没之地,人称“拉瓦采”拉萨河故道从中穿过,形成许多水塘。据藏文文献记载,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因患病在身,每年夏天到这片灌木丛中一眼清泉淋浴疗疾。当时驻藏大臣奉清廷旨意,在此修建乌尧颇章(意为帐篷官,又称凉亭官),这是罗布林卡修建之始。后又在乌尧颇章东侧修建格桑颇章(劫贤宫),以及在宫殿旁修建供政教机构及侍从人员使用的建筑,并取名为罗布林卡。三十多年后,八世达赖喇嘛修建了措吉颇章(湖心宫)、主曾颇章(持舟殿)、东西龙王宫及辩经台,大量种

14、植花草树木,始具园林规模。二十一世纪初,十三世达赖喇嘛在北京等地游览汉地宫苑后在他执政期间修建了坚色颇章景区。1954 年,在措吉颇章景区之北修建了达旦米久颇章。至此,罗布林卡建筑活动结束。从七世达赖喇嘛始建罗布林卡至今已有 250 余年历史,其园林建筑保存完整,未受到破坏。1988 年罗布林卡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 2001 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是中国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避暑山庄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 年)

15、,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历时 87 年。避暑山庄占地 564 万平方米,环绕山庄婉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有八个北海公园那么大。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承德避暑山庄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一九九四年十二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热河行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零零七年五月八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2)历史文物古迹 罗布林卡: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坐落在拉萨河

16、谷中心海拔3700 米的红色山峰之上,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它由白宫和红宫及其附属建筑组成。布达拉宫自公元七世纪起就成为达赖喇嘛的冬宫,象征着西藏佛教和历代行政统治的中心。优美而又独具匠心的建筑、华美绚丽的装饰、与天然美景间的和谐融洽,使布达拉宫在历史和宗教特色之外平添几分丰采。大昭寺是一组极具特色的佛筑群。建造于公元 18 世纪罗布林卡,是达赖喇嘛的夏宫,也是西藏艺术的杰作。这三处地点风景优美,建筑创意新颖。加之它们在历史和宗教上的重要性,构成一幅和谐融入了装饰艺术之美的惊人胜景。布达拉宫体现了以藏族为主,汉、蒙、满各族能工巧匠高超技艺和藏族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其建筑虽

17、属历代不同时期建造,但都十分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势修建,使整座宫寺建筑显得非常雄伟壮观,而又十分协调完整;它不仅在整体建筑上有着高度的成就,而且它的各部分的设计、艺术装饰(雕刻、彩画等)也达到较高的成就。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寺庙与宫殿相结合的建筑。从 17 世纪中叶到 1959 年以前,布达拉宫一直是历代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从事政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是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是西藏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政治人物活动的舞台,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都在此上演,因而布达拉宫有着重大的历史和宗教意义。今天,布达拉宫以其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成为世所公认的藏民族象征。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

18、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用式的寺庙布局规式。大昭寺是西藏重大佛事活动的中心,罗布林卡是历世达赖喇嘛处理政务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夏宫,二者也具有较高的遗产价值。避暑山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珍藏的各种实物、建筑、艺术、理念、文字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动展示了一个王朝光照古今的璀璨文化,是一部浓缩中国古代文化多方面成就的百科全书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谱写在中华大地上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史。它集萃了中国传统文化诸多门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多方面的成果,具有很多优秀作品,不但是清王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更是清王朝的文化中心。避暑山庄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

19、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按照地形地貌特征进行选址和总体设计,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然,同时融南北造园艺术的精华于一身,完美地将宫殿区、湖区、山区、平原区统一起来,形成了东南湖区、西北山区和东北草原宛如中国版图的布局,享有“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外八庙由金碧辉煌、雄伟壮观、风格各异的寺庙组成,呈众星捧月之式围绕在山庄北部和东部山麓上,不同于中原寺庙中轴线对称和坐北朝南的风格,全部依山势而建。这些寺庙的建筑风格使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藏文化艺术融于一体,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富于融合性和创造性的杰作,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帝王宫苑与皇家寺庙完美融合的典范。普宁寺大乘阁中,矗立着 2

20、3.51 米高的世界第一木佛观音菩萨木雕金漆像,佛像庄严,凝视垂目,雕工娴熟,线条流畅,是乾隆年间木雕艺术的巅峰之作。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留下了康乾二帝大量帝王体诗歌,内容丰富空前绝后,这些诗句多半镌刻在石碑上,记录着大量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珍贵文物遗留至今。此外,山庄和外八庙大量的匾额、楹联、碑刻等,笔力苍劲,古朴大方。山庄寺庙、亭台楼阁里大量的彩绘、壁画是绘画艺术的宝库,是研究清代绘画、壁画的珍贵遗存。避暑山庄宫廷音乐已列入河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蒙古舞、藏族舞、满族舞在这里得到延续传承。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编纂的很多工作在这里完成。总之,包括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珍藏的几

21、万件文物在内的各种实物、建筑、艺术、理念、文字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动展示了一个王朝光照古今的璀璨文化,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是一部浓缩中国古代文化多方面成就的百科全书,成为承德、中国及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3)古寺庙的文化认识 罗布林卡:若将罗布林卡与布达拉宫、大昭寺相比较的话,不难看出,它们既共同传承了藏传佛教的文化精神,其建筑与功能,又因地制宜独具风格。布达拉宫,集中体现了“政教合一”的神圣权利。它依山而建、气势巍峨,表现了它在西藏政治文化生活中不可替代的象征作用。位于八廓街繁华闹市中心的大昭寺,与布达拉宫东西相望,它体现了佛教与寻常百姓生活密不可分的信仰关系。而罗布林卡建造在布达拉宫以

22、西,风景秀丽、环境幽静的灌木林中,充满了浓郁的田园牧歌般生活气息,则更多地反映出人与花草、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天地同根、万物一体”、“和合共生”的自然观念与园林情趣。避暑山庄:避暑山庄周围 12 座建筑风格各异的寺庙,是当时清政府为了团结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利用宗教作为笼络手段而修建的。其中的 8 座由清政府直接管理,故被称为“外八庙”。庙宇按照建筑风格分为藏式寺庙、汉式寺庙和汉藏结合式寺庙三种。这些寺庙融和了汉、藏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气势宏伟,极具皇家风范。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帝王苑囿和皇家寺庙群。它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和建筑艺术之大成,是具有创造力的杰

23、作。在造园上,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总结并创造性地运用了各种造园素材、造园技法,使其成为自然山水园与建筑园林化的杰出代表。在建筑上,它继承、发展、并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建筑技艺,撷取中国南北名园名寺的精华,仿中有创,表达了“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建筑主题。在园林与寺庙、单体与组群建筑的具体构建上,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实现了中国古代南北造园和建筑艺术的融合。它囊括了亭台阁寺等中国古代大部分建筑形象,展示了中国古代木架结构建筑的高超技艺,并实现了木架结构与砖石结构、汉式建筑形式与少数民族建筑形式的完美结合。加之建筑装饰及佛教造像等中国古代最高超技

24、艺的运用,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观。6、剖析澳门历史城区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基础。“澳门历史城区”是连结相邻的众多广场空间及二十多处历史建筑,以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覆盖范围包括妈阁庙前地、亚婆井前地、岗顶前地、议事亭前地、大堂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稣会纪念广场、白鸽巢前地等多个广场空间,以及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圣老楞佐教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圣奥斯定教堂、民政总署大楼、三街会馆(关帝庙)、仁慈堂大楼、大堂(主教座堂)、卢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吒庙、旧城墙遗址、大炮台、圣安多尼教堂、东方基金会会址、基督教坟场、东望洋炮台(含东望洋灯塔及圣母雪地殿圣

25、堂)等二十多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1)宗教文化基础 从宗教建筑上看,澳门天主教的主教座堂建于1576 年,是南欧天主教堂的典型风格。正面是左右双塔式建筑,塔尖高耸,富丽堂皇。内部装嵌了多彩的玻璃,精丽美饰;墙壁上挂有许多西洋宗教名画。这与葡萄牙国内的天主教堂建筑基本一致。澳门佛教的普济禅院建于 17 世纪初,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古建筑的风格:飞檐凌空,琉璃瓦脊,翡翠檐头,雕梁画栋,亭台楼阁,曲径回廊,与广东等内地的佛寺风格相同。有的建筑是东西多国文化的结晶,如澳门的旅游名胜之一大三巴牌坊。这个原圣保禄教堂的墙面由意大利神父设计,日本天主教徒工匠雕刻和建筑。门顶上是高高的十字架,下面有显著的圣母雕

26、像,旁边刻有牡丹和菊花。圣母代表葡国,牡丹代表中国,菊花代表日本。宗教建筑是敬神的地方,几乎每个教堂、寺庙中都供奉有神像。西方的神有救世主耶稣,有上帝耶和华,有圣母玛利亚等,东方的神有释迦牟尼、观音。中国的神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等。各方各国的神灵和平共处在澳门这个小岛上,反映了中西合璧的特点。有的神灵功能相同但形象与名称则大相径庭,反映了中西不同的文化。澳门最古老的教堂之一风信堂,又称圣老楞佐堂,建于 1569 年。西式教堂,屋顶却是中国式的金字瓦面。祭坛上供的是圣老楞佐神像,他是葡国人心目中保佑航海者之神。比风信堂早 80 年修建的妈阁庙,更是澳门最古老的宗教建筑。葡国人第一次登澳门岛时,听

27、当地人说到妈阁庙,就以妈阁的读音 macau作为澳门的名字,直到今天。妈阁庙供的是女神妈祖娘娘,在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妈祖娘娘是保佑打鱼渔民与航海水手的女神。(2)建筑文化基础 澳门历史建筑群可以被称为东西方文化艺术交融的杰出代表。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东西方风格共存建筑群落,承载了 400 多年历史的澳门古建筑群将作为中国 2005 年唯一的世界遗产申报项目,提交第 29 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澳门历史城区是中国境内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东西方风格共存建筑群,当中包括中国最古老的教堂遗址和修道院、最古老的基督教坟场、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筑群、第一座西式

28、剧院、第一座现代化灯塔和第一所西式大学等。作为欧洲国家在东亚建立的第一个领地,城区见证了澳门四百多年来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互相交流、多元共存的历史。正因为中西文化共融的缘故,城区当中的大部分建筑都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城区内的建筑大部分到今仍完好地保存或保持着原有的功能 大三巴牌坊(Ruins of St.Paul)是澳门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为 1580 年竣工的圣保禄大教堂的前壁,因貌似中国牌坊得名。牌坊高约 27 米,宽 23.5 米,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奇形珍珠”式建筑物,共分五层,顶端竖有“十”字架。圣保禄大教堂三次修建,三次惨遭大火焚毁,现在仅遗教堂前的 68 级石阶及花岗石建成的前

29、壁,哪咤庙位于大三巴牌坊后右侧,创建于 1888 年,改建于 1901 年,庙内供奉哪咤。哪咤,是一个神话人物,为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子,像个小孩,神通广大。在中国佛教经籍中,他被称为护法神。从十七世纪后期开始受澳门民间供奉,这种庙不多,是澳门本地极具地方色彩的民间信仰。会馆在明代末年已经出现,至清代粤海开关以后始定名为“三街会馆”。“三街”指澳门最早的三条街道:营地大街、关前街和草堆街;“会馆”则由三条街道的商行组成。三街会馆初设时为商人议事的场所,澳门的商贾们在此联络感情、沟通商情,也是清政府发布公告的重要场所。日子一久,三街会馆成为澳门华人的议事场所;而后来的澳葡政府也以会馆作为联系华人的

30、唯一机关。妈阁庙原称妈祖阁,俗称天后庙。整座庙宇包括石殿、大殿、弘仁殿和观音阁 4 座主要建筑。1874 年、1875 年,妈阁庙先后两次遭受火灾,由居民集资,于 1875 年开始重修,至1877 年落成,形成今天的样子。白鸽巢前地,是澳门圣安多尼堂区的广场,位于澳门半岛西北面,旧城区的北端。其名源自十八世纪曾在此居住的葡萄牙富商马葵士有关,因马葵士所养白鸽栖于檐宇,远观像白鸽巢一样,故而得名。白鸽巢前地周边为葡萄牙人在澳门最早的居住区。在白鸽巢前地旁边,一同成为文化遗产的建筑有圣安多尼教堂、基督教坟场和东方基金会会址,其他古老名胜还有白鸽巢公园。岗顶剧院在 1860 年由澳门的葡萄牙人集资兴

31、建,以纪念葡萄牙国王伯多禄五世。建成初期只建成主体部份,其后 1873 年再于入口正面加建柱廊、拱廊及新古典主义的三角楣。昔日为澳门葡萄牙人的大会堂和土生葡人聚会之地。除剧场外,建筑内还设有舞厅、阅书楼和台球室等,所以出现有岗顶波楼之称。岗顶剧院已曾经多次维修,亦曾因白蚁蛀蚀问题而关闭近 20 年。1993 年和 2001 年进行维修,现主体建筑基本仍保存完整。原为一座中式亭楼建筑的议事亭,为明朝政府宣读政府命令和作为中葡官员会面的场所。1583 年(明万历十一年)澳门议事公局成立后,即计划向明朝政府购入该亭,以及其后方的华人屋宇。1784 年(清乾隆四十九年),葡萄牙人用 80,000 两白

32、银购买该地皮,并兴建具葡萄牙风格的议事公局大楼,成为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地方政治心脏,一切市政事宜,以至葡萄牙的集会和庆典,都会在此举行。1904 年(清光绪三十年)澳门政府对大楼内外进行装修,大楼内所有布置均按照葡萄牙国王若昂五世王朝时代图案样式配置。圣奥斯定教堂,1591 年由西班牙奥斯定会修士创建。教堂最初建筑非常简陋,教士们便用蒲葵叶覆盖屋顶来遮挡风雨;每当大风吹来,蒲葵叶便随风飞扬,华人远远望去,觉得这情景像龙须竖起,就称教堂作“龙须庙”,后又以粤音转称“龙嵩庙”。教堂于 1874 年重修后,形成今天的规模。该教堂每年为期两天的苦难耶稣像巡游,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澳门天主教会重要的节日活

33、动之一(3)节庆习俗文化基础 澳门居民属中国血统,外籍人士只占少数。虽然四百年来受葡萄牙的统治,但是中华文化仍为主导地位,风俗习惯上,有大量中国传统的东西都保留下来,如崇拜关帝、观音、娘妈等等,以及农历新年、民间节令,都有浓厚的中国风俗。澳门年俗,别有风情。“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我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联儿。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

34、板大都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澳门的年味,从腊月二十八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共享天伦之乐;大概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影响,年宵澳门人还争相购买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现今已成了一个澳门年俗。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开富贵,祝报平安,鲜花瑞木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门的花市办三天,这三天给奔波一年的澳门人无穷的慰藉。春节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利市”纯脆是以示吉利。澳门人

35、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从“开年”这天起,三天内澳门政府允许公务员“博彩”(赌博)。开年过后,澳门又完全回到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直至元宵佳节,也是烟节爆竹,玩龙舞狮,欢天喜地。(4)文化多样性基础 实事求是论,在 21 世纪知识经济和信息文明的大潮中,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由于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和市场规模的限制,“小澳门”发展“大经济”困难重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仅与相邻的“大特区”香港比较没有优势,而且与相邻的“小特区”珠海比较也没有优势。即使澳门经济转型成功,即使澳门在中国市场与欧洲共同市场之间潜在的中介资源现实

36、化,一年几十亿美元的 GDP 规模仍然是一个微型经济体。因此,本人观点“小澳门大文化”!即新澳门的社会发展,“文化建设”是重心,是支撑点和增长点,是优势和特色;“一国两制”之“澳门模式”的特殊价值和特殊魅力是“文化澳门”非“经济澳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 21 世纪世界政治新秩序、世界经济新秩序和世界文明新格局中的地位和发言权,是由其综合国力、综合实力决定的,而综合国力、综合实力不仅仅是政治竞争力、经济竞争力,也是文化竞争力。旧澳门近五百年中西文化交汇、交流、交融的“窗口、桥梁和国际通道”的特殊地位和特殊功能所积淀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就是新澳门在新世纪立世立言的基础和竞争力当然,此乃尚未现

37、实化的潜在竞争力。由于昔日“垄断性”的中西文化交汇、交流、交融的“窗口、桥梁和国际通道”的辉煌历史不可能重演,信息文明时代“地球村”的东西方文化“对话”的深刻性和丰富性均非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代的“西学东渐”、“中学西传”可企及。虽然“中西合璧、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特色“风韵犹存”,但是澳门“开放性和国际化,宽容性和多元化,互动性和谐衡化,亲和性和平民化,务实性和商业化、宗教化、娱乐化、平民化以及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博物馆化”的文化传统和具体表现为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遗产,却流失和异化严重而需要重拾、重铸和重兴。由于“一国两制”模式的“文化澳门”建设必须遵循“基本法”的精神扬“长”弃“短”,必须在“主流文化”回归的同时尽可能地保留已经处于弱势的葡萄牙文化和拉丁文化的特色(如葡萄牙语、如土生葡人族群、如澳门与拉丁语系国家的亲和力),必须以“澳人治澳”的主人翁之向心力、凝聚力和归属感克服旧澳门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中的移民性和“过客”心态,建设“根在澳门”的精神家园,不能“内地化”,亦不能“香港化”。故,“新澳门”在新世纪的“文化澳门”建设任重而道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