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自然区特征比较.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0743459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2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三大自然区特征比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三大自然区特征比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三大自然区特征比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三大自然区特征比较.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范围 地形地势 气候 植被 土壤 水文 人类活动 东部季风区:包括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上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5%,人口占95%。海拔较低,三大平原、二大高原、低山丘陵和盆地。很少有 2000 米以上高山,无冰川雪线。在沿海沉降地带,形成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平原,还有众多岛屿。季风气候显著,降水多,集中在 510 月。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大部地区寒冷干燥,风向与降水均随季节而有明显的变化和更替。森林,部分为森林草原。寒温 带 为 落叶松 组 成 的落叶针叶林,中温 带 为

2、红松 槭 树 等 组成的 针 阔 混交林,暖温带为栎属 赤松等的 针 阔 混交林。林下发育,淋溶性强。外流河,多大江大河,雨水补给。长 江 黄 河 珠江 松花江 辽 河 海河 等,自 西 向 东入海。人类活动影响广泛而深刻,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主要包括第二级阶梯的内 蒙 古 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葛 尔 盆 地等。地广人稀,面积占全国 30%人口占 4%海拔较高,差别显著。东部内蒙古高原海拔千米左右,地势平坦,侵蚀甚微。被破坏的草场成戈壁 沙漠。黄河过境处形成冲积平原-河套平原。贺兰山的盆地。大陆性强,降水少,温差大,多大风天气。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大

3、陆性显著。荒漠,部分为草原。由东向西,森林草原 典 型 草原 荒 漠 草原荒漠。垂直变 化 上 为山麓 荒 漠 山地 草 原 山地 森 林 高山 草 甸 高山永久积雪。盆 地 为 山足戈 壁 绿洲平 原 沙漠区内陆湖 有 机 质 含量低,盐分高 多内流河,短小,雨水、融雪水补给。湖泊多咸水湖 盐碱湖。影响小,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青藏高寒区 主 要 包 括第一 级 阶 梯的青 藏 高 原和柴达木盆地。面 积 占 全国25%人 口 仅占 1%。海拔高,有世界高大山地。高原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有 7000米 8000 米的极高山。高原东南部和东部与第三级接触部分,峡谷深切 山势险峻 多

4、高山险峰。高原顶部气势开阔,低山丘陵 宽谷盆地相间。高寒,风大,空气稀薄,太 阳 辐 射强,日温差大。降水稀少,冰川冻土发育,寒冬风化和融冻 作 用 普遍。气候由东部暖湿向西北寒冷干旱递变。森 林 草甸 草 原 荒原带状更迭。土层浅薄,多冻土 内流河,大河源头,湖泊众多,多为 咸 水 湖 盐湖。影 响 微弱,原始自 然 完整,畜牧业为主 由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 地势高低 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从宏观上中国可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旱区,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地理区。他们的景观有着明显的差异。一 东部季风区 (一)特点 1 海拔较低 有广阔的平原 2 风向和降水均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 3 河流为外流

5、河 4 植被以森林为主 部分为草原森林 5 处极少数地方外 天然植被已经不复存在 对东部季风区的四个自然地区进行列表归纳总结 地区 气候带 湿润程度 植被 特色土壤 作物熟制 东北 温带 湿润半湿润 针叶。针阔混交林 黑土 一年一熟 华北 暖温带 湿润半湿润 落叶阔叶林 黄土 两年三熟 华中 亚热带 湿润 常绿阔叶林 红壤 一年两熟 华南 热带 湿润 常绿阔叶雨林 砖红壤 一年三熟 (二)范围: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在地区。(三)简介 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划之一。东部季风区是指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东的广大地区。本区背靠高原,面向海洋,夏季受海洋

6、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风向 与降水均随季节而有明显的变化和更替。本区包括地形上属于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的沿海广大平原和丘陵地区。这一区湿润程度较高,温度因纬度变化而变化,由此向南,气候逐渐变暖。本区的秦岭淮河一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线以北四季变化明显,冬季寒冷,河流、土壤冻结。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此线以南,一年四季水绿山清,变化不明显,降水丰富,气候湿润、温暖。二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一)特点 1 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 2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 多大风天气 3 植被大部分为荒漠 一部分为草原 4

7、大部分地区属于内流区 5 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范围 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等地貌单元 (三)简介 在晚近地质时期,有显著的差异上升运动,大部分地区上升幅度不大,一部分上升很大,形成广大的高平原和横亘于高平原中的很显著的山脉。高平原海拔大多在 1000 米左右,其中也有较低的部分,如准噶尔盆地不少地域在 2505O0 米之间。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竟在海平面以下 155 米。许多山地的高度超过 3000米,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也有不少山地高度较低,景观的垂直分异不明显。地处内陆且四周多山岭。来自海洋的水汽很少,夏季风难以到达。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荒漠草原和干草原。在高山

8、的垂直分带中则有森林、山地草原等,以及与之相应的土壤类型。地貌外营力主要是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下的微弱风化、微弱的物质移动、微弱的水力侵蚀和堆积以及广泛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但暴雨之后,水力侵蚀可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风力作用虽然很广泛,但只能对颗粒较细的松散沉积物起作用,并在风力变缓的时候发生堆积。在高大的山岭中,以冰川作用以及冰缘条件下的寒冻风化、物质移动和流水侵蚀为主。全区绝大部分属内陆流域,在平地上产生的地表水几乎全属雨水补给的短暂水流。湖泊较多,大多是咸水湖。山地径流是重要的资源,其补给来源以冰雪融水为主。三 青藏高寒区 (一)特点 1 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 2 空气稀薄 气温低

9、 冻土广布 太阳辐射强 风力大 3 植被为荒漠 草原 与高山草甸灌丛森林很少 土层薄弱 4 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5 以畜牧业为主 (二)范围 青海、西藏两省区的全部和四川省西部 (三)简介 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划之一,处于我国地形的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有地球的第三级之称,本区高原地势作用超过了纬度的影响。它与同纬度的黄河、长江中下游景观差别极大,表现为中、低纬度内独特的大面积高寒环境。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干燥,风力强劲,降水稀少,太阳辐射强烈,气温低而且年较差、日较差很大,冰川冻土发育,寒冻风化和融冻作用十分普遍。湖泊众多,除少数淡水湖外,大部分是咸水湖和盐湖。气候由东部温暖湿润向西北寒冷干旱递变,植被也相应呈森林带、草甸区、草原区、荒漠带依次更迭。青藏高寒区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居民稀少,经济尚不发达,所以保留了比较完整的原始自然状态,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宝贵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