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思维导图 课件.ppt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80275655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10.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思维导图 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思维导图 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思维导图 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思维导图 课件.pptx(3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中外外历历史史纲纲要要上上 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多元性特点,要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要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来认识。表性的文化遗存来认识。这里需要知道考古学家对我国新石器时代早这里需要知道考古学家对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晚期文化遗存所作的区系划分,以及主要区系期晚期文化遗存所作的区系划分,以及主要区系 各自的特点。各自的特点。如新石器时代如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早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如新石器时代如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晚期的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中国早期国家特征是指夏、商、周三

2、个王朝的统治特征中国早期国家特征是指夏、商、周三个王朝的统治特征(周朝这(周朝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放在西周方面的内容主要放在西周 表述)。表述)。从石器时代到西周、从石器时代到西周、文献资料缺乏文献资料缺乏,考古材料的作用非常突出考古材料的作用非常突出,但如果没有传世但如果没有传世 文献的帮助,考古材料的价值也无法充分发挥,因此文献的帮助,考古材料的价值也无法充分发挥,因此我们需要知道它们两者在历史研究中我们需要知道它们两者在历史研究中 的不同作用。的不同作用。金属金属工具的出现,工具的出现,文字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是人类跨入文明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社会的三大标志三大标志。从部

3、落到国家的演进过程中,财产私有造成的贫富差距拉大从部落到国家的演进过程中,财产私有造成的贫富差距拉大和阶级分化;和阶级分化;监狱、军队、法庭等为代表的暴力工具,出现了王权的早期国家(家天监狱、军队、法庭等为代表的暴力工具,出现了王权的早期国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下取代公天下,夏朝建立)。夏朝建立)。商朝时期,商朝时期,政治上政治上宗法关系与政治开始结合,采取内外服制度,疆域开始扩大;宗法关系与政治开始结合,采取内外服制度,疆域开始扩大;经济上经济上仍处于石器锄耕、金石并用时期;仍处于石器锄耕、金石并用时期;文化上文化上出现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出现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西周时期,西

4、周时期,政治上政治上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互为表里,形成金字塔型社会结构;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互为表里,形成金字塔型社会结构;经济上经济上处于青铜文明鼎盛时期,采取奴隶集体劳作的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处于青铜文明鼎盛时期,采取奴隶集体劳作的井田制(土地国有制);文化上文化上讲究礼乐和同,形成礼乐文明;讲究礼乐和同,形成礼乐文明;总体上总体上形成以周天子为核心的家国同构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体。形成以周天子为核心的家国同构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体。夏商周早期国家特征:夏商周早期国家特征:政治上王权与神权相结合、血缘宗法与政治制度相辅相成政治上王权与神权相结合、血缘宗法与政治制度相辅相成

5、(家国同构)、(家国同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央集权)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央集权)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专题涵盖的内容很多,包括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专题涵盖的内容很多,包括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争霸兼并、改改革变法革变法、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思想繁荣思想繁荣等多方面的问题。学习的关键之处,不在于等多方面的问题。学习的关键之处,不在于掌握更多的史实,而是要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理清上述问题的内在掌握更多的史实,而是要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理清上述问题的内在逻辑关系,这也是本专题学习的难点所在。逻辑关系,这也是本专题学习的难点所在。具体而言,从春秋到战国,政治变动十

6、分剧烈,经济又有大幅度发展,具体而言,从春秋到战国,政治变动十分剧烈,经济又有大幅度发展,促使西周以来的社会秩序逐渐解体,迫使统治者对促使西周以来的社会秩序逐渐解体,迫使统治者对传统治国方式进行调整传统治国方式进行调整。兼并战争的日益激化,更加推动各国努力提高统治效率,富国强兵。这就兼并战争的日益激化,更加推动各国努力提高统治效率,富国强兵。这就是战国时期是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变法运动的必然性。学习学习老子老子、孔子孔子思想,重在掌握其中与时代变革有关的内容,了解他思想,重在掌握其中与时代变革有关的内容,了解他们的思想是如何针对社会现实问题们的思想是如何针对社会现实问题“有的放矢有的放矢”

7、的。对于的。对于“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的局面,应该提炼局面,应该提炼孟子孟子、荀子荀子、庄子庄子、韩非子韩非子、墨子墨子等所代表的各学派的思等所代表的各学派的思想要旨,了解战国士阶层的出现和活跃这一重要背景,以及想要旨,了解战国士阶层的出现和活跃这一重要背景,以及“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现象的历史意义。现象的历史意义。春 秋 战 国皇权与相权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中央与地方 “大一统国家大一统国家”这个概念。与前面的这个概念。与前面的“早期国家早期国家”相比,相比,“大大一统国家一统国家”相当于中国古代国家的相当于中国古代国家的“升级版升级版”。其。其“升级升级”的表现的表现不仅在于不仅在于版图覆盖

8、范围更大版图覆盖范围更大,更在于建立了,更在于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制统治的官僚制统治,政权组织结构更加紧密,管理力度更为强化。,政权组织结构更加紧密,管理力度更为强化。学习这个要点,还要注意历史发展的曲折性。秦朝虽然建立了学习这个要点,还要注意历史发展的曲折性。秦朝虽然建立了大一统国家,但随着秦朝的灭亡,其很多举措被质疑和否定,导致大一统国家,但随着秦朝的灭亡,其很多举措被质疑和否定,导致大一统国家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影响。直到汉武帝时期,才通过对大一统国家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影响。直到汉武帝时期,才通过对内对外的一系列措施充分巩固了大一统国家的发展模式。内对外的一

9、系列措施充分巩固了大一统国家的发展模式。秦 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间范围约的时间范围约3 30000年。要注意隋、唐虽然是盛世,但时间并不年。要注意隋、唐虽然是盛世,但时间并不长,而从三国到南北朝,实际是在为盛世奠定基础,因此,在学习时就需要注意长,而从三国到南北朝,实际是在为盛世奠定基础,因此,在学习时就需要注意将将这两个时段的相关问题联系起来考虑这两个时段的相关问题联系起来考虑。例如,民族交融例如,民族交融问题的主要内容出现在两晋南北朝,但应注意隋、唐盛世在很问题的主要内容出现在两晋南北朝,但应注意隋、唐盛世在很大程度上是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的成果,当时的皇室都有民族血统。大程

10、度上是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的成果,当时的皇室都有民族血统。又如,制度创新又如,制度创新主要发生在隋朝和唐朝前期,但应注意其中很多内容(如三省主要发生在隋朝和唐朝前期,但应注意其中很多内容(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已有基础,所谓的六部制、科举制)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已有基础,所谓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并不是截断众并不是截断众流、无所依傍地突然发生的。流、无所依傍地突然发生的。再如,在区域开发方面再如,在区域开发方面,可注意东晋南北朝江南开发与隋唐大运河兴修、航运,可注意东晋南北朝江南开发与隋唐大运河兴修、航运的关系。思想文化和中外交流中的佛教传播、诗歌、书法、绘画,都可以跨越朝代的关系。

11、思想文化和中外交流中的佛教传播、诗歌、书法、绘画,都可以跨越朝代体系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这样发展线索更清楚。体系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这样发展线索更清楚。本课时主要依托朝代体系,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本课时主要依托朝代体系,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380380余年朝代更迭概况,同时余年朝代更迭概况,同时分析东汉末年少数民族内迁带来的民族交融与西晋末年北民南迁带来的江南地区的分析东汉末年少数民族内迁带来的民族交融与西晋末年北民南迁带来的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些内容都开发,这些内容都为隋唐的大一统帝国重建和盛世到来奠定基础为隋唐的大一统帝国重建和盛世到来奠定基础。三国两晋南北朝 整体特征:封建社会的又一个繁荣时期。整

12、体特征:封建社会的又一个繁荣时期。政治上政治上:国家统一,疆域辽阔,国力强盛,享誉海外;:国家统一,疆域辽阔,国力强盛,享誉海外;制度先进完善(制度先进完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科举制),标志我国古代政),标志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治制度的成熟。经济上经济上:政策不断调整,内外交通发达,经济空前繁:政策不断调整,内外交通发达,经济空前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水平都超过了前代。安史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水平都超过了前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第二次北民南迁高潮,促进了南方的进一步之乱后,出现第二次北民南迁高潮,促进了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开发,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

13、方。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上: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多元发展、全面繁荣,: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多元发展、全面繁荣,科技成就世界领先,影响了亚洲文明的发展,形成了科技成就世界领先,影响了亚洲文明的发展,形成了中国中国文化圈文化圈,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隋唐 具体要求具体要求 在两宋社会新变化方面,一是理解北在两宋社会新变化方面,一是理解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举措,二是了解唐宋之际的重要改宋强化中央集权的举措,二是了解唐宋之际的重要改革和各个方面的变化。(革和各个方面的变化。(唐宋之变唐宋之变)就第一个要点而)就第一个要点而言,注意是言,注意是“理解理解”相关举措,那么,从哪个角度进相关

14、举措,那么,从哪个角度进行理解呢?应该通过唐朝后期和五代十国的社会动荡行理解呢?应该通过唐朝后期和五代十国的社会动荡来理解,知道这些举措的采取是北宋统治者接受唐末来理解,知道这些举措的采取是北宋统治者接受唐末五代社会动荡经验教训的结果,知道前者与后者之间五代社会动荡经验教训的结果,知道前者与后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所以,讲王朝更迭之际的社会动荡,是的逻辑关系。所以,讲王朝更迭之际的社会动荡,是为了讲北宋的相关举措。为了讲北宋的相关举措。宋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北宋初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的措施北宋初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的措施 北宋初年中央进一步分割削弱相权,设立枢密院分宰相军权

15、,设三司分宰相北宋初年中央进一步分割削弱相权,设立枢密院分宰相军权,设三司分宰相财权,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地方上派文官出任知州,另委任通判互相牵制,节财权,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地方上派文官出任知州,另委任通判互相牵制,节度使逐步成为虚衔;采取度使逐步成为虚衔;采取“重文轻武、守内虚外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的政策,强化中央禁军,定期的政策,强化中央禁军,定期更换统帅将领和调防。更换统帅将领和调防。总体而言,北宋在加强专制集权同时,也存在严重的冗官、冗军、冗费的问总体而言,北宋在加强专制集权同时,也存在严重的冗官、冗军、冗费的问题,给王朝中后期造成严重的问题。补充五代十国的相关材料。题,给王朝中后期

16、造成严重的问题。补充五代十国的相关材料。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两宋与辽、金、西夏的并立和军事冲突两宋与辽、金、西夏的并立和军事冲突 北宋时期主要与辽、西夏的并立,南宋主要与金、西夏的并立。两宋对周边北宋时期主要与辽、西夏的并立,南宋主要与金、西夏的并立。两宋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军事斗争总体上处于劣势,主要用少数民族的军事斗争总体上处于劣势,主要用“岁币岁币”的方式和平解决边境争端,的方式和平解决边境争端,客观上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往,促进民族交融。客观上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往,促进民族交融。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南宋偏安江南。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南宋偏安江南。“绍兴和议绍兴和议”后与金以淮水

17、、大散关后与金以淮水、大散关为界长期对峙。为界长期对峙。“崖山之战崖山之战”后南宋宗室灭亡,元朝一统中国。后南宋宗室灭亡,元朝一统中国。重点:重点:作为作为唐宋之变唐宋之变中政治部分的表现,一要注意到君权与相权的变化,秦中政治部分的表现,一要注意到君权与相权的变化,秦汉的独相到隋唐宋的群相,宰相的权力不断被分割;二是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汉的独相到隋唐宋的群相,宰相的权力不断被分割;二是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最终确立,寒门士人获得更多晋升社会地位的机会,阶层流动明显加强。最终确立,寒门士人获得更多晋升社会地位的机会,阶层流动明显加强。宋1860 1870 1895 1912 1919 1927 1

18、936 1937 1945 1949 19561860 1870 1895 1912 1919 1927 1936 1937 1945 1949 1956产 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较快发展沉重打击陷入困境年份发展状况获得新生请勾画民族资本主义兴衰发展史坐标曲线图状态状态 时间时间促进或制约因素促进或制约因素 表现或代表企业表现或代表企业 影影 响响 产生产生初步初步发展发展黄金黄金时期时期(短(短暂春暂春天)天)19世纪60、70年代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诱导。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早期维新思想出现;民族资产阶级产生甲午战争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19、”推动。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出现第一个发展高潮。张謇办大生纱厂;荣氏兄弟创办保兴面粉厂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康梁维新思想形成,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民主共和思想出现。民国初期(19121919)辛亥革命影响;奖励实业;反帝爱国运动;实业救国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迎来短暂春天;纺织业、面粉业发展最快。新文化运动兴起;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革命转化提供了阶级基础五、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五、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8601870 1895 1912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18601870 1895 1912 1919

20、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夹缝产夹缝产生生初步发展初步发展短暂春天短暂春天较快发展较快发展日益萎日益萎缩缩陷入绝陷入绝境境获得新生获得新生时间时间迅速萧条迅速萧条推动因素推动因素阻碍因素阻碍因素政府政策的鼓励;政府政策的鼓励;群众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推动;反帝爱国运动推动;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有利的国际环境。有利的国际环境。列强经济侵略的客观作用;列强经济侵略的客观作用;社会因素:战争不断,政局不稳;社会因素:战争不断,政局不稳;自身因素:先天不足,后天畸形;自身因素: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经济因素:自然经济的抵制;经济因素:自然经济的抵制;根本原因:中国近代社会性质根本原因: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合作探究: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哪些?1956-1976 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出现失误的教训1.立足国情,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2.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适应;3.正确分析社会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