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简洁归纳.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8018016 上传时间:2022-03-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简洁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简洁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简洁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简洁归纳.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简洁归纳 历史是一门应有尽有且生动好玩的学科,只要好好学,大家都能感受到历史的乐趣,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中学历史必修一学问点简洁归纳,希望大家喜爱! 中学历史必修一学问 太平天国运动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金田起义: (1)背景:阶级冲突日益尖锐。列强的侵略加剧了灾难。 (2)洪秀全的组织宣扬: 创建拜上帝会并进行思想宣扬等 (3)起义:1851年初。 永安封王意义: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初步基础。 2、定都天京(鼎盛) (1)意义: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2)鼎盛:定都天京后,相继进行了北伐、西征、东征等军事行动。这是太平天国运动鼎盛的标记。 二、政权建

2、设 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1)目的: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政权。 (2)内容: 生产资料安排形式: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全部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安排土地。 产品安排形式: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目的等方面:建立一个肯定平均的志向社会。 (3)评价: 进步性:突出反映了农夫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全部制的愿望,是农夫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空想性:肯定平分土地不切合实际;肯定平分一切财宝,追求人人同等的思想观念,是农夫阶级的平均主义空想。 未能真正实行。 2、后期资政新篇 (1)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事业上。 (3)评价: 意义: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

3、本主义色调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究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未能实行: 三、转折与失败(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1、转折:天京事变 (1)缘由:根源在于农夫阶级的局限性。 (2)过程略。 (3)影响: 清政府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2、失败: (1)标记:天京陷落。 (2)缘由: 主观:农夫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根本缘由是:农夫阶级局限性。 四、评价 1、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教训:农夫阶级不能担当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 五、学问拓展和补充 1、农夫阶级的局限性: (1)、经济:狭隘、自私、保守和分散性。

4、(2)、政治:不行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其纲领或口号有致命的缺陷。 (3)、思想: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多用封建迷信思想组织宣扬。 (4)、组织:很难形成统一坚毅的领导核心。(5)、时代局限: (封闭保守、缺乏合作;追求平均、缺乏进取;与世无争、满意现状;多子多福、求稳怕乱;重阅历,轻理论等。) 中学历史必修一重点学问 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1、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峻。 (2)清政府的“新政”、“预备立宪”,为资产阶级革命打算了一些条件。 (3)组织上:兴中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同盟会的成立,标记资产阶级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3)实践

5、上: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加速了革命的进程。 (4)契机:四川保路运动的兴起。 2、起义(过程):略 3、结果(影响): (1)各省纷纷独立。(2)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二、中华民民国成立。 1、时间、地点、国旗、纪元。 2、性质: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3、巩固政权的措施: (1)政治上:颁布临时约法 目的:根本是维护民主共和;干脆是限制袁世凯专权。 内容:国家主权、人民的基本权利;政治体制的原则(三权分立);政体形式是内阁制。 评价: 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意义: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里程碑。 (2)经济上:

6、颁布爱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或措施。 (3)社会风俗:颁布了一系列的移风易俗的法令。 (4)外交上:告各友邦书等。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清政府覆亡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2、历史功绩: (1)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2)意义: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地里程碑。 四、学问拓展与补充 1、同盟会的成立标记着资产阶级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1)有了一个全国性的统

7、一的政党。(2)有了一个统一的革命纲领和奋斗目标。 2、清政府的覆亡主要是三股势力共同努力的结果: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立宪派;袁世凯北洋军等。 3、袁世凯能够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缘由: (1)袁世凯自身的实力、政治野心和心计。 (2)帝国主义的支持。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懦弱性和妥协性等。 中学历史必修三学问要点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李贽离经叛道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1)中国社会内在冲突空前尖锐。 (2)江南一带工商业者成为社会上不行忽视的力气。 (3)社会吏治腐败,奸佞当道。 (4)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不愿与他们同流,形成了离经叛道的不羁

8、性格。 2、李贽的思想主见: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行侵扰的理论。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改变而改变,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值的私欲。 二、明清时期的三大进步思想家 1、黄宗羲的思想主见: (1)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3)影响:黄宗羲的政治主见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主动的推动作用。 2、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 (1)主见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2)著述天下郡国利病书。这部

9、书记述了山川形势、物产风俗、民生利弊,有很高的好用价值。 (3)影响: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3、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思想来源:他继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并加以发展。 (2)思想主见: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在相识论方面,他认为主观的相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探讨都是可以相识的。他还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肯定的,具有朴实的辩证法思想。 (3)影响: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进步思想家思想的主动意义: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朝气,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学历史必修一学问点简洁归纳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