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冲关练习题.docx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79678967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冲关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冲关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冲关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冲关练习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考化学冲关练习题 一个反响的快慢受浓度、温度、压强的影响,颗粒的大小也影响反响速率。 近几年,和竞赛题中,消失了一些不考虑上述因素的,有溶液参与的化学反响。它涉及反响的快慢和反响的先后问题,这些问题困扰着,也是教学中的难点,而目前国内报刊、杂志及网络上的刊物都未有人对此问题有过探讨。下面我们从置换反响和复分解反响两大类型分析和讨论化学反响速率及反响先后问题。 一、置换反响中化学反响速率问题 、金属和酸的反响的快慢此类问题甚为简洁,只要熟记金属活动挨次表即可解决。金属活动挨次表是按金属单质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排列的,排在前面的金属比排在它后面的金属更简单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其本质是其原子核对

2、最外层电子引力的大小,引力越小越简单失去电子;引力越大,越不简单失去电子。 例、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分别跟稀硫酸反响,充分反响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响时间的关系为(纵坐标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横坐标表示反响时间)() 分析:此类图表题的解答要看三个点:第一是起点;其次是折点或交点;第三是终点。此题中,足量的镁、铁、锌分别与稀硫酸反响,酸完全反响,而金属有剩余,则产生氢气质量肯定相等,先否认。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挨次表中的挨次为镁、锌、铁,故与酸反响时挨次为最快的是镁,最慢的是铁,此题答案为。 例、一样质量的三种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响时都生成价的硫酸盐,其产生的氢气的质量(纵坐标)与反响时间(横左

3、标)的关系如右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种金属的活动性挨次为甲乙丙、反响消耗的稀硫酸质量肯定相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甲乙丙、反响速率最快的是甲,最慢的是乙分析:图中甲产生的氢气体积最多,丙最少,当金属质量一样时,产生氢气越多,其价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相反,产生氢气越少,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当产生氢气的质量一样时,甲所用的时间最少,而乙用的时间最多,反响速率是甲最快,而乙最慢,所以答案为、。 综上所述,金属与酸反响速率的快慢,可由金属活动性挨次表推断。排在前面的金属比排在它后面的金属反响速率要快。 、金属和盐溶液的置换反响例、在和的混合溶液中参加镁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4、 、若镁粉无剩余,溶液中如有,则肯定有 、若镁粉无剩余,溶液中如无,则肯定有和 、若镁粉有剩余,则溶液中有,无,可能有 、若镁粉有剩余,则溶液中有 初中化学,而无、 分析: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参加镁粉,镁比铁和铜都活泼,则镁与氯化铜和氯化亚铁都会发生置换反响,而且生成的铁也会和氯化铜发生反响。当氯化铜完全消耗后,镁才可能和氯化亚铁反响,此题中涉及镁原子与亚铁离子与铜离子的反响,刚刚我们说过,金属活动挨次,实际上是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的大小,铜原子比铁原子对最外层引力大,当铜离子和亚铁离子获得电子时,仍旧铜原子核比铁原子核对电子的引力大,所以,金属离子获得电子的与金属活动挨次相反。

5、故铜离子比亚铁离子更简单获得电子变成原子。 当镁有剩余时,溶液中既不行能有铜离子也不行能有亚铁离子;当镁无剩余时,溶液中如有铜离子,肯定有亚铁离子,就是说铜离子尚未全部得到电子,则亚铁离子不行能获得电子。若无铜离子,则肯定有镁离子,可能有亚铁离子。此题答案为、。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化学方程式反映化学反响的客观事实,因此,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需_,决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响;二是要_,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需相等。 答案:以客观事实为根底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为使书写的化学方程式遵守_定律,要在化

6、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_,使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_和_都一样,这个过程叫配平。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当是配平的,反响物和生成物之间用_连接,还要标明化学反响发生的_。假如_中无气体,_中有气体,则在生成气体的化学式右边注_;溶液中的反响,假如反响物中没有_,而生成物中有_,则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注_。 答案:质量守恒 化学计量数 种类 数目 等号 条件 反响物 生成物 固体 固体 师生互动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四要四不” 探究:(1)要以事实为依据 初中生物,不能臆造。如有的同学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写为4Fe+3O2 2Fe2O3,这是错误的,由于他违反了铁丝在氧

7、气里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这一事实。 (2)要分清反响物和生成物,不能将反响物和生成物“调位”。如有的同学将2H2+O2 H2O写成2H2O=2H2+O2是错误的,前者反响物是氢气和氧气,表示氢气在氧气里燃烧生成水的一个化合反响;后者反响物则是水,表示水在肯定条件下反响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一个分解反响,两式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3)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能遗忘配平。初学化学方程式常易遗忘配平,没有配平就不能反映化学反响中“质量守恒”这一事实,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配平常,只能调整式子左右两边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而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小数字。如P2+5O=P2O5、2P+O5=P2O

8、5等都是错误的。 (4)要正确使用“”“”“”等符号,不能无视反响条件。很多化学反响在特定条件下才能进展,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在等号上标明反响条件,未标明反响条件的化学方程式不是一个完整的化学方程式。有的化学方程式还应用“”“”来标明生成物的状态,指生成了气体、沉淀。如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应写成:2KClO3 2KCl+3O2,值得留意的是,只有当反响物为固态或液态物质、生成物中有气态物质时,一般才可用“”标明。“”符号表示加热而不是点燃。 【例题】以下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选项是( ) A.Mg+O2=MgO2 B.C+O2=CO2 C.S+O2 SO2 D.4P+5O2 2P2O

9、5 解析:推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首先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再看是否配平,最终观看反响条件是否齐全和是否多标或漏标“”或“”。此题选项A、B没有标反响条件(点燃),A选项中MgO2不正确,选项C中反响物中有气体,生成物SO2不能标“”。 答案:D 黑色陷阱: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常会发生以下错误:写错反响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没有配平;未写或写错反响条件、生成物的状态符号(“”或“”)及位置;“”或“”应标在生成物中,且只有反响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时用“”,溶液中的反响有沉淀生成用“”。 针对训练: 1.下列图是某个反响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 A.NO+CO=N+CO

10、2 B.NO+CO2=NO2+CO C.NO2+CO2=NO+CO D.NO2+CO=NO+CO2 答案:D 解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一个NO2分子和一个CO分子生成了一个NO分子和一个CO2分子,应选D。 2.以下化学方程式都有错误: A.Fe+O2 FeO2 B.2P+5O=P2O5 C.Mg+O2 MgO D.S+O2=SO2 E.KClO3 KCl+O3 F.NaOH+CuSO4Na2SO4=+Cu(OH)2 其中(1)写错化学式的有_。 (2)未配平的有_。 (3)未写或写错反响条件,或反响条件不全的有_。 (4)未写或用错“”“”符号的有_。 解析:A中生成物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写错

11、;B中反响物氧气的化学式写错;C没有配平;D中漏了反响条件,不应在SO2后面加“”;E中生成物氧气的化学式写错;F中没有配平,且应在Cu(OH)2的后面加“”。 答案:(1)ABE (2)CF (3)BDE (4)DF 专家告知学生听好化学课的三要素 (1)恭听:上课听讲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厉的态度,全神贯注,做到眼、耳、手、脑并用,自觉遵守纪律,高度集中留意力,才能提高听讲的。 (2):时要积极开动脑筋,留意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题的标准要求。思考从现象、事实到结论的分析、归纳得到结论的.过程,或演绎、推理的过程,以及说理论证过程或操作过程、装置原理。其关键是要进展,理解所学的内容,而不是只记

12、结论。 (3):思维的同时也在进展。要准时,并留意反复稳固,记忆也要讲究方法。如金属活动挨次表可分类三句: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为了帮忙记忆,课堂上要适当做笔记,主要是精确登记教师板书的课堂小结、得出结论和讲解的特例等。对重点和疑难点要标记,课后研讨要突破疑难,加深对重点的理解。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在头脑里条理清楚而有系统,就到达了听课的目的。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学问 教学目标 知道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了解原子构造示意图的涵义; 了解离子的概念及其与原子的区分和联系; 常识性介绍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通过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和描述以及原子和离子的比拟,培育的抽象力

13、量和规律力量。 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让学生熟悉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初步学会科学抽象的; 通过对核外电子排布学问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 教材分析 本节课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学问,是在学习了其次章分子和原子的根底上进展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学问与原子构成。形成了原子构造理论的学问体系,本节之所以放在第三章叙述,目的为了分散学问难点,使学生的空间得以充分的发挥。通过对前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状况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前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进一步了解元素性质与其原子构造的关系,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以及化合价的教学供应了理论依据。因本节课的

14、内容抽象,学生难理解,在的学习中还会进一步叙述原子构造理论,所以本节课学问只要求学生到达了了解的水平即可。 教法建议 本节课文谈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很小,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之一,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而电子是怎样在核外空间运动的呢?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概念,是教学难点 。由于既不能套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在体会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又不能不以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例来描述原子中核和电子的行为。否则会影响学生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的表象的形成。我们可以借助与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来描述,让学生明确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是没有固定轨道的。 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是分层运动的,核外电子

15、依据能量的差异和通常运动的区域离核的远近不同,分属于不同的电子层。 介绍原子构造示意图,例如 圆圈内填入+8,表示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弧线就表示电子在核外肯定距离的空间(设想是球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电子数。同时还要简要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原子构造示意图的理解,削减死记硬背。即: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低的电子先排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中,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当电子将离核最近的电子层排满后,才依次进入离核稍远的电子层。 通过对前18号元素原子构造示意图(投影展现)进展比照观看,找出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核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介绍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

16、层电子都是8个(氮原子的最外层为2个电子),为相对稳定的构造,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所以稀有气体元素如氦,氖,氩等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响。从而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们原子构造联系到了一起。通过分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并与具有最外层8电子稳定构造的稀有气体元素相比拟得出,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或等于4个,易得电子。所以,金属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化学性质较活泼,易形成化合物。这样为介绍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做好的理论预备。 在叙述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时,可借助课件的动画演示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帮忙学生理解离子化合物及

17、共价化合物的微观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响实质的理解。同时,也为下一节化合价的学习,起到了桥梁作用。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的原子构造亲密相关。 难点: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想象,表象的形成和抽象的培育。 教学过程 : 提问: 构成原子的微粒有哪几种? 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 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答复: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新课引入: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相对来说,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那么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在含有

18、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又是怎样排布在核外空间的呢? 视频演示:原子的构成 板书: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学问 1.核外电子排布 叙述对于氢原子来说,核外只有一个电子。电子的运动状态没有固定的轨道。它在核外肯定距离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是一个球形。对于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它的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呢? 视频2: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结合视频2叙述: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一样。能量低的。通称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我们将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的运动区域叫做电子层。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依次向外类推,分别叫做二,三,四,五,六 初中语文,七层,即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在

19、能量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的。 初三化学金属方程式 (1)金属与氧气反响: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2)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响) 1.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3.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4.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

20、l2(SO4)3 +3 H2 5.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6.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7.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8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新金属 + 新盐 初中英语.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响:Fe + CuSO4 = FeSO4 + Cu 1.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响:Zn + CuSO4 =ZnSO4 + Cu 2.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响:Cu + Hg(NO3)2 = Cu(NO3)2 + Hg (4)金属铁的治炼原理: 3

21、CO+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初三化学教案: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式进展计算分析,让进一步理解有关式的相关计算。 2.通过不纯物中有关化学式计算的分析,让学生学会理清简单计算的思路。 3.通过计算的体验,总结一些规律和计算技巧。 一、有关化合物化学式的简洁计算 【根底回忆】 引导学生分析:依据化学式,从量的角度可以进展哪些简洁计算 【小结】1.相对分子质量 2.物质中某种元素化合价 3.一个分子中各个原子个数比 4. 物质中各种元素间质量比 5. 物质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稳固练习】 1.有关尿素CO(NH2)2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22、A.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122=46 B.尿素分子中碳、氧、氮、氢四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1:2:4 C.尿素中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4:1 D.尿素中氮元素养量分数算式为: l00% 2.今年1月份的雪灾对我国南方的电力、交通造成很大的危害。有一种融雪剂含有Na2SiO3(硅酸钠),Na2SiO3中Si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1 B.+2 C.+3 D.+4 3.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请你依据上面几个方面对Al2O3进展快速的计算。(已知:相对原子质量 Al-27,O-16) 【引导学生思索】利用相对分子质量 、物质中某种元

23、素化合价 、.一个分子中各个原子个数比 、 物质中各种元素间质量比 、 物质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等数据,能否求算化学式呢? 二、求算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例1.今年4月,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载着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友情,开头了全球传递。它采纳的燃料是丙烷(分子构造模型如右图),则丙烷的化学式是 。 例2.当前高效能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产生能量的高达33%.已知砷化镓中,As元素化合价为-3价,则Ga元素的化合价为+3,则砷化镓的化学式是为 。 例3.某铁的氧化物常用来作录音磁带和电讯器材的原材料。试验测得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 FeO B. Fe

24、2O3 C.Fe3O4 D. Fe(OH)3 例3.某铁的氧化物常用来作录音磁带和电讯器材的原材料。试验测得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 FeO B 初中数学. Fe2O3 C.Fe3O4 D. Fe(OH)3? 中考化学复习溶解度归纳 (一)根本概念和根底理论 1.知道变化和变化的概念,和它们的本质区分。(例如:冰雪溶化,钢铁生锈) 2.区分两种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化学反响的根本类型(化合和分解),依据反响做出类型的推断。 4.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识记元素符号,娴熟书写常用的26种元素符号和名称。(H He C N O F N

25、e Na Mg Al Si P S Cl K Ca Mn Fe Cu Zn Br Ag I Ba W Hg)。 (2)各元素符号的意义。 5.化合价和化学式: (1)知道化合价的概念,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依据元素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 (3)依据物质化学式求元素化合价。 (4)应用元素化合价推断化学式的正误。 6.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1)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和性质及它们的区分和联系。 (2)知道原子的构成,质子数,电子数和核电荷数之间的关系。 (3)知道原子构造示意图的含义,依据最外层电子数来推断元素的性质和类别(NaMgOClNeHe) (4)识记元素的概念,推断元素存在的形态(游

26、离态和化合态)。知道地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几种元素(金属和非金属). (5)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构成(以水,二氧化碳,氧气为分析对象). 7.物质的分类: (1)识记纯洁物和混合物的概念,能熟悉和推断纯洁物和混合物。 (2)识记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组成和分类(金属和非金属),能推断单质和化合物。 8.溶液溶解度: (1)识记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以及相互联系。 (2)了解悬浊液,乳浊液与溶液的区分。 (3)识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把握两者相互转化的。(增减溶质,溶剂,转变温度)。 (4)知道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5)识记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理解

27、几个要素的含义,理解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能利用溶解度曲线查出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拟不同物质在一样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 (6)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跟压强成正比毛茛温度成反比) (二)物质的变化 1.水 (1)知道电解水的试验现象(了解气体的体积比),水的组成和电解水的反响表达式,两种气体的鉴别。 (2)知道水的物理性质,化学变化的实质。水的组成,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分与联系。 (3)水的化学性质,试验现象以及反响表达式。 (4)水的污染和净化,其中污染的缘由,和净化的方法。 (三)依据化学式的计算 1.物质的式量计算 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依据化学式计算各原子的个数

28、比 4 初中政治.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质量分数)。 (其中(1)依据化合物质量,求它们所含元素的质量(2)依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求相应的化合物的质量)。 5.溶解度的计算 (1)已知饱和溶液的质量或溶剂质量,和溶液质量,求溶解度。 (2)已知溶解度,计算溶液,溶剂和饱和溶液的质量。 (四)试验 1.常用仪器的识别。 2.化学试验的根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固体液体)(2)物质的加热,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3)量筒,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 (4)托盘天平,砝码的使用。 (5)试管中(固体液体)加热的正确使用。 (6)溶液的配制,粗盐的提纯(过滤的操作)(蒸发的操作) 。 【中考化学冲关练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