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夜雨寄北-名师教学教案-教学设计反思(2)(1).doc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9608522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夜雨寄北-名师教学教案-教学设计反思(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夜雨寄北-名师教学教案-教学设计反思(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夜雨寄北-名师教学教案-教学设计反思(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夜雨寄北-名师教学教案-教学设计反思(2)(1).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夜雨寄北敎案 课题 夜雨寄北敎學目标1、参看注释,了解诗句意思,大致理解诗文所描述的情景。2、扣词想像,深入感悟诗人当时的离愁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熟读成诵。4、联系比较,领悟写法。补充:敎學重点难点1、通过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感受雨夜里诗人的思想感情。2、写夜雨及欢聚的情景对表达情感的作用。3、对比写法的巧妙运用。补充:敎學方法情景设置法 讲授法 讨论法敎學过程一、导入:今天,再来學习一首写思念家乡亲人的唐诗。二、读题:(课前板书全诗)1、指名读诗题注意停顿,再读齐读2、诗题怎么理解?看注释,思考,讲通题意。(点击注释)3、补充背景:这首诗是李商隐在一个

2、雨夜写给他妻子的一封信。当时李商隐在巴蜀的一个州府(今四川三台县)做幕僚,妻子却在北方的长安居住,两地分居,长期不能相聚。三、读通诗文,感知诗意:1、在那个雨夜,诗人李商隐在信中给妻子讲了些什么呢?先听老师来读读。2、同學们學着读上两三遍,把诗读通顺,读出节奏。3、指名读,齐读。4、李商隐在信中究竟对妻子说了些什么呢?表达了个什么意思?请看看注释,争取自己弄明白。5、质疑讨论,梳通大意。(1)理解第一句有难处吗?梳通大意。并补充:你知道当时诗人与家人分别多久了吗?(一年多了。)(2)理解第二有问题吗?(随机感知:秋池秋天的池塘,有什么特点?)梳通后提示:这雨是哪里的雨,哪个季节的雨?(3)再看

3、三、四句,释疑。补充:“共剪西窗烛”意味着什么?“话”这里当“聊天”、“倾听”讲。话什么?(诗人的感受,心情,对家人的思念。)梳通句意。6、再读这首诗,看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感情,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思念家人第一句;盼望团聚第三、四句)四、顺情扣疑,导入深究: 那么,诗人的思念有多浓,盼望有多深呢?这些情感跟夜雨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走进这个雨夜,走进诗人内心,去深入品读。五、想象画面,品出诗味1、先来感受一下这场夜雨。谁来读一下写夜雨的句子。2、闭眼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听到了怎样的声音?3、这样的夜雨会带给游子怎样的感受?谁有过雨夜里独处的经历?感受如何?独在异乡无人陪伴的李

4、商隐当时在哪里?心情会如何?读出感受。4、在“秋”字下加点,当诗人借着烛光看到水池边枯黄的秋草时,又将平添怎样的情绪?读出感受。5、所以这“秋”字能不能少?题目中的“夜雨”能不能省去?6、诗人是怎样让我们看到这么丰富的东西,听到这么丰富的声音,体会到他内心的感情的?借景抒情,仅用7个字,太凝练了!六、抓住细节,体悟诗情:1、在这个孤寂的雨夜,诗人望着夜雨,在沉思些什么呢?哪些诗句是诗人的所想?2、扣“问”:(1)(读第一句)谁在问谁?妻子在哪里问?(在诗人的想象里)(2)当诗人想到妻子在一次又一次急切地询问自己的归期,而自己又“未有期”时,诗人心中会涌起怎样的情绪?(焦急、愁苦、悲凄、怨恨)配

5、乐读诗这焦急、愁苦、悲凉都是怎么表达出来的?画“问归期”、“未有期”:是将这两组词这六个字排放在一起迸发出来的!这是一个什么手法?(对比),这样一对比,让人感到这现实是怎样的呀?(残酷)3、品读幻想团聚的细节(1)再读后两句。这两句写的是什么情景?(想像与妻子团聚的情景)(2)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3)你仿佛听到诗人在话什么?(小练笔)(4)情境汇报:A、在跳跃的火焰中,诗人一边剪着烛花,一边深情地对妻子说:B、诗人握着妻子的手,感慨地说:与你在一块的日子多温馨啊!可那个雨夜C、在明亮的烛光下,诗人一边喝着酒,一边注视着妻子,喃喃地说:(5)在诗人幻想团聚的夜晚,诗人话点别的什么不行吗?为何

6、偏要“话巴山夜雨时”?(它和“共剪西窗烛”再次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对比,今夜的孤寂显得更加难以排遣)。4、配乐读整首诗,问:在这雨夜写下的寄出的是一腔什么情绪?七、比照互读,感悟写法1、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远在他乡与亲人分离的游子都会产生浓浓的思乡之情,尤其是逢上特别的时刻。再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将夜雨寄北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比较一下,有什么异同?(同:都选取了典型的时刻来写,都用了对比的手法,都通过写所想来抒情。异:夜诗选取了更典型的细节,且表达更含蓄。)八、作业:1、在作业本上抄写这首诗。2、朗读诗歌并体会感情。3、背诵这首诗。板书或小结夜雨寄北 李商隐群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补充课后反思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