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教案.pptx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77836605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30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明理学教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宋明理学教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明理学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明理学教案.pptx(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第三课 宋明理学第1页/共15页(1)汉武帝以后:)汉武帝以后:(2)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3)隋朝时期)隋朝时期(4)唐朝时期)唐朝时期儒学繁盛儒学繁盛,确立正统地位确立正统地位佛教盛行并本土化,道教传播广佛教盛行并本土化,道教传播广儒学提出儒学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三教合一”:“三教并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受挑战政策,儒学受挑战一、三教合一一、三教合一1、汉至唐儒学的发展、汉至唐儒学的发展第2页/共15页2、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一、三教合一一、三教合一佛教盛行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传播道教在民间传播儒

2、学本身的缺陷儒学本身的缺陷第3页/共15页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代“三教合一三教合一”的社会思的社会思潮。画面中,释氏坐于菩潮。画面中,释氏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夫装束的孔子相对。三教图三教图清清丁云鹏丁云鹏第4页/共15页二、程朱理学二、程朱理学1 1、含义:、含义:2 2、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二程二程”、朱熹、朱熹二程指程朱理

3、学的奠基者,北二程指程朱理学的奠基者,北宋洛学的创始人宋洛学的创始人程颢程颢(1032-1085)、)、程颐程颐(1033-1107)兄弟二人。兄弟二人。朱熹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思想家。宋南宋著名思想家。宋代理学集大成者。代理学集大成者。第5页/共15页4 4、二程的思想主张:、二程的思想主张:3 3、背景:、背景:“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万事皆出于理万事皆出于理”“人伦者,天理也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第6页/共15页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地得之而

4、为地。材料三:材料三:“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妇、朋友岂不是天理?”5 5、朱熹的主张、朱熹的主张材料一材料一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理”“理在先,气在后;有是理便有是气,理在先,气在后;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但理是本”朱子语录朱子语录第7页/共15页5 5、朱熹的主张、朱熹的主张材料四材料四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遏人欲而存

5、天理天理”。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6 6、影响:、影响:第8页/共15页(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明初成为明初成为官方哲学。官方哲学。(2)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3)用纲常礼教更加束缚了人的思想。)用纲常礼教更加束缚了人的思想。(4)传播海外,甚至形成)传播海外,甚至形成“朱子学朱子学”学派。学派。6 6、影响:、影响:第9页/共15页1、陆九渊(南宋)、陆九渊(南宋)-理学的发展理学的发展三、陆王心学三、陆王心学材料一:人皆有是心,心皆具

6、是理材料一: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材料二: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材料二: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耳。材料三: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材料三: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心皆是理,心即理也。第10页/共15页2、王阳明(明)、王阳明(明)-理学的发展理学的发展三、陆王心学三、陆王心学材料一: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材料一: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也。无物理也。材料二: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见材料二: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

7、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不假外求。第11页/共15页类别类别程朱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同同思想主张思想主张哲学范畴哲学范畴道德观道德观实质实质异异世界本原世界本原哲学范畴哲学范畴认识论认识论影响影响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都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都属于理学范畴,都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都属于理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新发展都是对儒学的新发展同属唯心主义思想同属唯心主义思想都主张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行为都主张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行为都以儒家纲常伦理约束社

8、会,遏制人欲都以儒家纲常伦理约束社会,遏制人欲,维护专制统治维护专制统治外在的外在的“理理”内在的内在的“心心”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内心反省内心反省朱子学派朱子学派第12页/共15页宋明理学的评价材料一: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材料二:鲁迅:“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戴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第13页/共15页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积极性积极性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怜贫恤寡、扶助乡里的社会道德;怜贫恤寡、扶助乡里的社会道德;勤俭节约,恪守本分的个人品格。勤俭节约,恪守本分的个人品格。消极性消极性维系封建专制,压抑人们的自然欲求。维系封建专制,压抑人们的自然欲求。束缚了思想,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束缚了思想,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发展,不利于中国向近代化发展。不利于中国向近代化发展。第14页/共1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工具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