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物理知识点.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77705940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物理知识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物理知识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物理知识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物理知识点.ppt(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工具是 ,时间的测量工具是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2、在测量之前先观察测量工具的()、()和(),长度的测量必须()的下一位。读值是视线应该与 尺面()3、叫误差。它和错误的区别是:;说说怎样减小误差:1 2 3 。二、运动的描述二、运动的描述1、叫做机械运动;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一个物体做标准这个物体是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三、运动的快慢三、运动的快慢1、生活当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1 ;2 .当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时我们可以用 和 比值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这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叫求 。速

2、度等于物体在 通过的路程。2、速度 v=/;速度的标准单位是 ,108km/h=m/s3、如图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1)甲图中的汽车在做 运动,其速度大小为 m/s(2)在040s这段时间里,图乙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m/s9 第二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由 产生的,发声的物体叫做 。2、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介质 和 有关,声音在标准大气压下15摄氏度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3、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人类能区别回声和原生的时间间隔是 s。二、声音的特性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是指声音的 ,它和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低于20

3、Hz的声波是 ,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 。这两种声音人类是 (能或不能)听到。2、声音的大小叫做 ,它和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越大,越大。3、音色是指声音的 ,它和发声体的 和 有关。三、声音的利用三、声音的利用1、人类通过语言交流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 ,蝙蝠采用 的方法探测前方的障碍物,人类利用这个发明了 测量海底的深度。2、人类利用超声波粉碎结石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倒车雷达是通过发射 波工作的。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是发声体 振动是发出的,他会影响人类的 、和 。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

4、不能超过 dB3、人类减弱噪声的方式有1、例如 ;2、例如 ;3、例如 。第三章 物态变化一、温度一、温度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 物理量,它的单位是 ;标准的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沸水的温度是 。2、测量温度的工具是 ,它是根据液体的 原理来工作的。右图中 是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它的量程是 。二、熔化和凝固二、熔化和凝固1、物质 的过程叫熔化,的过程叫凝固。放出热量的是 。2、固体按是否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可分为 和 。右图那副图 是晶体的熔化图像,熔点是 。3、水的凝固点和冰的熔点是 的,是 ,吸收热量的是 。三、汽化和液化三、汽化和液化1、物质有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 ,有气态变为液态的

5、过程叫做 。2、汽化有缓慢和剧烈两种方式,它们是 和 ,剧烈的汽化现象叫做 。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有:1、2、3 .3、液体沸腾和晶体熔化的特点相同,它们是:和 。4、观察右边E图的甲乙两图,正在沸腾的图像是 图,观察F图,此时的沸点是 ,说明此时的气压 是否等于 标准大气压,怎样减少沸腾前的加热升温时间,你的措施是:。5、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有 和 ,我们家的液化石油气就是通过 方式装进液化气罐的。四、升华和凝华四、升华和凝华1、物质 的过程叫升华,的过程叫凝华。2、我们学了六种物态变化,你可以把它们进行分类,看看大家是怎么分的?3、根据六个物态变化,你对每一种物态变化举两个生活中的例子。第四章

6、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一、光的直线传播1、能发光的物体叫做 ,它分为 和 。太阳就是最大的 光源。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和 。2、光的传播 介质(需要与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m/s。生活中应用实例有 和 。二、光的反射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规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法线两侧,角等于 角。2、光的反射分为光滑表面 的和粗糙表面的 ,它们都 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三、平面镜成像三、平面镜成像3、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回答:(1)图1中A是玻璃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放在“烛焰”上的手指 (填“会”或“不会

7、”)被烧痛,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在记录数据表中发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几组不相等,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2)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如图2所示,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_(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4)为了便于测量及减小误差,必须保证玻璃板_(填“水平”、“竖直”或“倾斜”)放置4、平面镜上所成的是 (正倒与否)、(大小或是相等)、(实虚与否)的像。5、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有 和 。四、光的折射四、光的折射1、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

8、1)小组同学所用器材有激光笔、水、玻璃,为了探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还需要的器材是_(2)探究中小组同学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搅匀,并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熏了点烟雾,上面的做法是为了_(3)小组同学探究情况如下图:分析甲、乙两图,并回忆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你总结出的探究结论有:(写出两条即可)_;_分析丙、丁两图,你总结出的 探究结论是_(4)在实验探究中,小组同学还有意外的发现:在水中或玻璃中看到的光线没有空气中的粗而亮,你分析原因是_ 2、光从空气斜射入到其他透明介质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 在法线 ,折射角 入射角(填“”)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光的折

9、射在生活中的应用有 和 。五、光的色散五、光的色散1、看不见的光有 和 。红外线的应用有 ;紫外线的应用有 。2、光的色散是把 光分解成 光的过程。单色可见光有 、。3、色光的三原色有 、;染料的三原色有 、。4、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的色光决定的,其它的色光都被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的色光决定的其它的色光都被 。5、雨后天空的彩虹形成的原理是 。第五章 凸透镜成像及其规律1、透镜包括:和 ;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叫做会聚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因此叫做发散透镜。2、3、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在实验前,应首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_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A是_,B是_在组装和调试实验

10、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当调整好凸透镜的位置,使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后,要移动光屏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_在归纳实验结果时,要将从光具座上读出的物距和像距的值分别跟凸透镜的_和_相比较,并记录相应的成像情况“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像(选填“虚”或“实”)当烛焰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时,应从 _(选填“光屏”或“烛焰”)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 2、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如图所示),其中在B上应

11、放置:(2)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上右图,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 _(3)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_透镜的方向移动(填“靠近”或“远离”)。(4)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他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_(填“暗”或“亮”)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 。用字母 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它是物体的属性,不会随着 、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2、天平的使用注意:(放)把天平放在 工作台上,将天平底座调至水平,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

12、 的处。(调)调节横梁两端的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左偏 调,右偏 调”。(测)“左 右 ”,并移动 ,使横梁平衡。(读)右盘中的 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3、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 与它 之比叫做 ,用字母 表示;它的标准单位是 。计算公式是 。1X103kg/m3=g/cm34、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 ,它与物质的 有关,所以它是物质的属性,与 和 无关。应用:鉴别物质 、求质量 、求体积 。5、测量金属块的密度的实验:(1)用 测出金属块质量m(2)把适量的水倒入 中,测出水的体积为V1(3)把金属块浸没在 的水中,测出总体积为V2(4)

13、金属块的密度的表达式=.6、测量盐水的密度的实验(1)用 测出烧杯里盐水的质量m1(2)把适量的盐水倒入 ,测出盐水的体积为V(3)再用 测出剩余烧杯里盐水的质量为m2(4)盐水密度表达式=.第7、8章 力 力和运动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而且力的作用是 的,用字母 表示;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 物体。它的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2、力的作用效果是:(1)力能改变物体的 ,(2)力能改变物体的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这三个因素叫做力的三要素。3、测量力的仪器叫做 ,它的工作原理是 ,在使用它之前要看清它的 、还要 .右图的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此时它的刻度是 N4、重力是

14、由于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通常用字母 表示。它的大小和 有关,关系式是,g=。5、重力的方向是 ,铅垂线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重力的作用点叫 ,规则固体的重心在它的 上。6、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会产生 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分为:、滚动摩擦力,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 和 。7、下图为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该同学先后三次将同一木块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块,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木块运动的距离,从而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1)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不要求

15、解释错误的原因):.(2)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小车的运动速度的改变的影响情况,应做到小车开始受到不同的阻力作用时的速度相同,在实验中用什么方法使小车在进入平面时速度相同?(3)更正错误后进行实验,从实验中可观察到,随着摩擦力的逐渐减小,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 的距离逐渐 ,运动的时间越来越 。但由于实验中摩擦力 ,所以不 可能观察到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的情形.(4)一般人都局限在直接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科学家们却能发现物体运 动的表面越光滑,相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 越小,因此物体运动的 越长;并由 此推想出进一步的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将 。牛 顿第一定律、也称 定

16、律就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个定律因为 是用 的 方法得出,所以 (填“是”或“不是”)用实验直接得出的。惯性是所有物体都 有 的性质。它的大小只和物体 的8、二力平衡的条件有:1、2、;3、4、.第九章 压强1、压力是指 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它的方向 于被压物体表面并且指向物体内部。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和 有关。2、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 的大小与 之比叫做压强,它的物理意义是:表示 的物理量。计算公式:p=,单位是 ,3N/m2=pa3、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 的作用,而且液体具有 性。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是液体的 和 。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5、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 ,相同的液

17、体装入该容器,当液体不流动时,相连通的容器中液面高度总是 。举一个连通器的例子:。6、如图所示,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甲、乙、丙所示甲、乙、丙实验中,根据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由实验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_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P丁(选填“”“或“=”)7、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

18、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 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_相同。(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_,表示液体的压强越_。甲 乙(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 方向的压强_。8、生活中

19、的现象 、(举两个例子)说明大气存在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 。9、意大利 科学家最早测出大气压的值等于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通常不这个大气压值叫做 p0,p0=pa10、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有 和 。11、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有: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在气压降低时 ,气压增大时 。12、大气压的应用有:、。第十章 浮 力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 力,这个力叫做浮力。即F浮=GF拉2、它产生的原因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下表面和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造成的。即F浮=F下 F上3、影响浮力的因素: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 有关、跟液体的 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

20、的 越大,越大,浮力就越大;跟物体的质量、重力、密度和体积无关。4、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物体所受的 。公式:F浮=,它是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5、物体的浮沉条件:6、浮力的应用:轮船:原理是排开水体积较大,受到较大的浮力,所以能漂浮在水面上。轮船的 大小通常用 来表示,轮船的排水量是指轮船满载装满货物时排开水 的 。潜水艇:原理是通过改变自身的 来实现浮沉的。气球和飞艇:原理是通过改变自身的 来实现浮沉的。密度计:根据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依据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时密度计浸入待测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 。7、小明探究“影响浮力大小

21、的因素”的实验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已知水=1.0103kg/m3,g=10N/kg(1)如图所示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N(2)由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与_有关(3)由图_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无关(4)小明由图、所示实验,他就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的结论 他的分析过程是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你判断的理由是_(5)由图中提供的数据,可以求出盐水的密度为_kg/m38、F浮 =G(物体处于漂浮或者悬浮在液体中)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 ;另一个是 。三种不做功

22、的情况是:1 2 3 .2、功的计算公式:W=,功的单位是 。W=Fs适用于水平方向做功,竖直方向做功(重力做功或克服重力做功)W=。13 Nm=J3、功率是表示 的物理量,它等于 与 之比,等于 所做的功。公式:P=。单位是 或者 。4、P=W/t 适用于所有情况下求功率,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功率等于牵引力和牵引力(F)移动的速度(v)的乘积。即P=。5、动能是物体在 情况下具有的能量,动能的大小与 和 有关,当 越大、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6、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能量叫做 能,它的大小与 和 有关,关系是 。7、弹性势能是由于物体发生 情况下具有的势能。这种能量的大小和物体的 有关

23、。8、机械能是 能和 能的总和,势能包括 势能和 势能。9、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请补全下面实验过程:(1)在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应使小球的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到达斜面底端时的 相同;(2)如图甲、乙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与质量为2m的大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大球将木块推出的距离较远,由此可 得到的结论是: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甲图中木块被推动时所受摩擦力大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图中木块被推动时所受摩擦力大小;(3)在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时,应将 图与 图比较,其中 图中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较远。

24、10、某兴趣小组提出利用“研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与所需器材 (斜面、木块、不同质量的小钢球)来 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的设想。请你帮助完成如下 实验方案:(1)实验中通过观察 的大小,来判断小球重力势能的大小。(2)本实验中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不能得出结论,原因是_。(3)实验中为了要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要选用上述图,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让小球从 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4)要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的高度的关系要选用上述图_,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让小球从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5)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5、_。十二章 简单机械1、如图,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它由五部分构成: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使杠杆转动的力F1;: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支点O到 的距离L1;:支点O到 的距离L2。它的平衡条件是:。2、3、斜面这种机械实质是 的机械,费距离的机械。忽略摩擦的情况下斜面的高度(h),斜面的长度(L),物重(G)以及沿斜面的拉力(F)的关系是:。4、三种功:(1)无论是否使用机械,必须要做的功,叫 功,用 表示。(2)使用机械时,并非我们需要又不得不做的功叫 功,用 表示。(3)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叫做 功,用 表示。5、在物理学中,将 跟 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用符

26、号 表示。计算公式:。6、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有用功总是 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的。7、当有用功W有一定时,可以减少W额来提高机械效率。额外功是客服机械自重、客服机械间的摩擦产生的,所以减少额外功的方法是减少 自重、机械轴 来减小 摩擦;或者W额一定时,增加有用功W有也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即,增加所提升的物重G物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种种 类类省力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等臂杠杆简化图力臂关系L1L2L1L2L1L2力的关系F1F2F1F2F1F2特点省力,费距离费力,省距离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应用实例撬棍、铡刀瓶盖起子钓鱼竿、镊子筷子天平、定滑轮滑滑轮

27、图示示实质特点特点F移移动的距离(的距离(s)和)和G移移动的的距离(距离(h)的关系)的关系定滑轮 杠杆不省力不费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 杠杆可以省一半的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 杠杆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承担物重的绳子为n段,则绳端拉力为物重的1/n(忽略其他因素)8、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有/W总=Gh/Fs (s=)=Gh/nFh=G/nF9、当摩擦和绳重忽略不计是,W有=(对物体做的功),W额=(对动滑轮做的功)。=Gh/G轮h+Gh=G/G+G轮(nF=G+G轮)10、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一些猜想,小组将对猜想进行验证(1)如果影响机械效

28、率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机械效率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2)下列A、B是同学提出的两个猜想:猜想A: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有关;猜想B:两个相同滑轮组成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有关;(3)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将分别按图1、图2、图3和图4滑轮组进行实验(a)按图滑轮组准备做的两个实验是用来验证猜想A的,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 (相等/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A是错误的;(b)按图滑轮组准备做的两个实验是用来验证猜想B的,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B是(正确错误)的;11、下图是小明同学探究斜面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时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物块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的部分数据如下:(1)小明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跟 的关系。在第1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物块和斜面的内能增加了约_J。(2)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_。若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跟斜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保持_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家庭教育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