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32356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1.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应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应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应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1、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进行生产操作时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有可能直接导致事故的行为.2、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概率人的自由意志,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和影响,生理、心理状态不稳定,往往因一些偶然因素而产生事先难以预料和防止的错误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概率是不可能为零的。3、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分类1。有意识的不安全行为;有意识的不安全行为是指有目的、有企图、明知故犯的不安全行为,是故意的违章行为。2。无意识的不安全行为;无意识的不安全行为是指非故意、不存在需要和目的的不安全行为。4、为什么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事故的直接原因

2、,一是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根据事故统计,海因里希分析结果显示: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占88以上;杜邦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占 96以上。因此,要确保安全生产,就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5、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如果从业人员在作业前不知道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什么危险以及有害因素,在进行作业时不清楚那些可以干,那些不能干,应该怎样干,他们就会稀里糊涂,各显神通;随心所欲去进行操作。6、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这些操作行为有可能碰巧是安全行为,也极有可能是违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可能直接导致事故的不安全行为.7、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生产经营单位没有制定、完善安全生产相关规程

3、,不能严格规范操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行为,这是操作人员在进行生产操作时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8、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措施生产单位必须制定、完善安全操作程,明确界定从业人员在进行生产操作时哪些是安全行为哪些是不安全行为,那些可以干,那些不能干,应该怎样干,指导、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使从业人员在进行生产操作时有章可循.这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措施之一。9、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措施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把好生产、检维修工作前的审批关,落实好生产、检维修过程的辨识关,做好生产、检维修过程中的考核工作.10、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措施1、加强各级管理人员

4、的安全意识.2、牢固树立“从零开始向零奋斗”安全理念.3、牢固树立“任何事情可防、可控、可治”的理念。11、违章行为违章行为是最常见的不安全行为。违章行为包括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12、为什么控制违章行为?当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完善了安全操作规程,明确界定了那些是不能干的不安全行为和那些是必须干的安全行为之后,从业人员违反这些规定进行指挥或进行生产操作的行为(违章行为)就是不安全行为。13、违章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根据我国最近多年的事故统计资料得知,在事故直接原因中,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的事故宗数多于因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导致的事故宗数,而导致事故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中,违章行为占了多数.

5、违章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重点就是控制违章行为。14、怎样控制违章行为要能有效控制违章行为,首先要知道违章行为的成因。15、违章行为的成因违章行为的成因包括违章者本人方面的原因(直接原因)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原因(间接原因).16、违章者本人方面的原因1.安全意识不强.2。缺乏安全生产法制观念。3。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4.存在心理缺陷.5。存在生理缺陷。17、安全意识不强因为对违章行为导致事故的后果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对安全生产事关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家庭幸福、事关生产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益,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6、,事关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事关社会稳定的大局认识模糊;安全意识不强所以,安全意识不强,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强烈的我要安全的要求;错误地认为是单位领导要我安全、管理人员逼我安全;因为是被动的、被迫的,所以遵章守纪就不自觉、不严格,有人检查时就装模作样对付一下,无人检查时就随心所欲为所欲为。18、缺乏安全生产法制观念1、不知道自己需承担的义务和相关的法律责任。安全生产法中明确规定了从业人员所承担的义务和相关的法律责任:第四十九条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第五十条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7、,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第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19、缺乏安全生产法制观念第九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造成重大事故,构成

8、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20、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因为不参加或不认真参加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努力学习,所以,不具备从事本岗位工作所必需的安全生产知识,不熟悉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不能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因为不参加或少参加或不认真参加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的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活动和学习,虽当初培训考核合格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慢慢淡忘了.导致违章的心理厌倦心理、侥幸心理、逆反心理、惰性(省能、怕麻烦)心理、贪多求快的心理、盲目自信心理、从众心理、好奇心理、好胜心理、无所谓心理、思想不集中、判断失误、和遇险惊慌。侥幸心理

9、21、违章人员因为:对违章行为造成的事故的后果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忽视了事故多因违章而强调违章不一定成事故;只知道事故有偶然性但不知道事故还有必然性;不懂得事故的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侥幸心理所以,存在侥幸心理。虽然明知违章行为不对,虽然明知违章行为可能导致事故,但希望并轻信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我,便许愿:只此一次,下不为例,祈求过关。22、惰性(省能、怕麻烦)心理惰性心理也可称为省能(怕麻烦)心理。它是指在作业中为了减少体能消耗,妄顾安全,冒险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违章行为的心理根据。惰性(省能、怕麻烦)心理违章人员因为不懂得正确权衡节省体能与事故后果的利弊,面对

10、繁重的体力劳动或复杂的操作程序,为了简化操作,节省体能而产生了惰性(省能、怕麻烦)心理.惰性(省能、怕麻烦)心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看到有些违章操作是由于干活图省事、嫌麻烦而造成的。例如有的操作工人为节省时间,用手握住零件在钻床上打孔,而不愿动手事先用虎钳或其他夹具先夹固后再干;有些人宁愿冒点险也不愿多伸一次手、多走一步路、多张一次口;有些人明知机器运转不正常,但也不愿停车检查修理,而是让它带病工作。凡此种种,都和惰性心理有关。盲目自信心理。一些有经验的老员工、老师傅,因为参加工作的时间长了,积累了一些经验,误认为自己经验丰富了、什么都懂了;因为忽视了经验的局限性和适用性,把经验视作放之四海而

11、皆准的真理;23、盲目自信心理因为曾经违章但侥幸没有酿成事故,便忘掉只此一次,下不为例,继续接二连三;时间长了或违章的次数多了仍侥幸没有酿成事故,便错误认为违章也是可行、安全的了;从众心理每个人都有从众心理。因为我要安全的意识不强和缺乏安全知识,所以未能克服从众心理,未能坚持遵章守纪的原则,既然有这么多同事违章,那我也随大流,跟着干吧。遇险惊慌操作技术不熟练,面对突如其来的异常情况,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抑制或出现紊乱,束手无策,惊慌失措,甚至茫然无措。24、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原因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2。没有严格执行、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管理手段上落后、行动上滞后。4。作业人员的

12、选配存在缺陷.5.作业过程安全管理存在缺陷。6.作业环境管理存在缺陷。25、执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不严格1.没有严格执行、落实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制度。2。没有严格执行、落实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3.没有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执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不严格让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从事特种作业;让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並考核合格的从业人员上岗作业.执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不严格人和岗位不匹配一是人适其职不到位。二是职适其人不到位。26、控制违章行为的措施1.健全规章制度,达到有章可循.2。提高员工素质,自我管理约束。3.检查督促激励,狠抓责任落实。4。分析违章原因,持续改进管理。5

13、.实施目标管理,建设安全文化。6。改善作业环境,改善作业过程.7.选配适合员工,做到人适其职。8。推行科学管理,实现本质安全。27、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遵循管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从业人员遵章守纪的原则,明确全员的安全生产职责,特别是各级、各岗位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主要是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或安全措施,进行安全生产教肓培训和安全生产检查,处理违章和事故).28、落实“四新教育”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使用新设备时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四新教育,使他们具备与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使用新设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

14、熟悉与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使用新设备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与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使用新设备相关的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29、做好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做好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确定负责人、检查的周期和时间、检查的对象、检查的内容、检查的方法。对检查出的问题按照五定原则立即进行整改,闭环管理。29、提高员工素质,自我管理约束通过安全生产教育,使全体从业人员特别是生产岗位的操作人员,既有强烈的我要安全生产的要求,也有我会安全生产的能力,不但知道应怎样干,还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干。30、做好事故案例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应及时进行事故案例教育,帮助从业人员吸取事故教训,从事

15、故责任者受处分中受到教育,从而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严格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使有关从业人员知道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防止重复性事故的措施,掌握防止重复性事故的安全操作技能。31、用事故案例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正确理解违章与事故的关系,确立虽然违章不一定成事故,但事故多因违章,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故要做一万,防万一的观点。从而克服侥幸心理,做到人人、时时、事事、处处都自觉、严格遵章守纪。用事故案例进行教育批评教育、依章处分三违者和事故责任者时必须做到注意态度;讲究方法;尊重其人格尊严;使他们懂得你对违章讲人情,事故对你不留情;对违章的仁慈就是对受事故伤害者的残忍;严是爱,宽是害,发生事故害几

16、代;宁听骂声,不听哭声;严格执罚不讲情,道是无情最有情的道理;使他们知错、愿改和会改.用事故案例进行教育正确理解海因里希定律(300:29:1):懂得不希望发生重大事故就得不发生小事故,要不发生小事故就得不违章不违纪的道理。32、创新安全管理,实现六个转变由单一的安全生产管理转变为综合性安全生产管理;由事后事故管理转变为事前预防管理和事后事故管理相结合。由把从业人员作为被管理对象转变为既把从业人员作为被管理对象更把从业人员作为做好安全生产管理的动力。33、推行科学管理,实现六个转变由静态的安全管理转变为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由重效益,轻安全管理转变为抓安全促效益的综合管理;由被动、滞后的安

17、全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超前、本质的安全管理模式。34、实现三无、四不伤害“三无 是指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四不伤害”是指我不伤害别人,我不伤害自己,我不被别人伤害,我不愿别人伤害。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人们的安全操作技能,促进“三无”、“四不伤害”意识的增强,最终达到目标的实现。35、安全管理“零”理念安全工作零起点、理念意识零偏差;制度执行零距离、培训教育零漏洞;考核机制零破绽、系统运行零缺陷;组织管理零欠缺、生产行为零违章;设备检修零失控、操作过程零失误;隐患排查零盲区、整改治理零拖欠;质量控制零欠缺、奖罚兑现零宽容;措施实施零弊端、能量循环零逸失;危害物质零排放、安全投入零搁置

18、;安全生产零事故、发生事故零效益。36、安全理念:从零开始 向零奋斗安全是员工最大的福祉,是生产的根本、效益的保障.任何时候对待安全都要不推诿、不懈怠、不耍滑。要时刻把员工的生命、健康放在心上,视员工如亲人,带着良心和真心抓安全,带着关爱员工的深厚感情抓安全,打造牢不可破的安全长城.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杜荀鹤(duxunhe)37、与君共勉行舟水上,遇险不倾,平流却覆。舟的浮沉取决于驾舟人。遇溪险石危,人常警惕,自然安如泰山;于平流无石处,容易懈怠,往往舟覆人亡。行船跑马七分险,小心驶得万年船.驾舟如此,安全生产管理亦如此!与君共勉对待安全工作,我们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严阵以待,忱戈待旦,长备不懈,警钟长鸣,居安思危!与君共勉我们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远离安全责任追究!与君共勉安全生产的目标一定要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一定能达到!一握“安全”手,永远是朋友!谢谢!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实施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