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小论文.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30921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9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小论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小论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小论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小论文.pdf(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小论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小论文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方法论及其当代意义和发展马克思是将哲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典范,他从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方法论价值,体现为客观性与主体性、科学性与人文性、决定性与选择性、共时性与历史性、实证归纳与理性概括的统一。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应当吸取马克思这一理论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论/当代意义哲学的经济学分析和经济学的哲学概括,是马克思理论研究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体现出丰富的方法论思想。认真清理和总结这些思想,无论对于我们建构当代中国经济哲学还是分析现实经济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一

2、、客观性与主体性的统一 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既非单纯经济学也非纯粹哲学,而是在融合两者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质科学。这种“新质”,就在于它打破了当时的一些哲学家和经济学家考察经济问题的方法:或者从主观概念、理性原则出发剪裁、套用客观经济现实,否认后者是前者的基础;或者停留和止步于客观经济现象的表层,否认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实践的能动创造性。前者是唯心主义的经济哲学方法,后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经济哲学方法。今天,虽然时代的巨变使经济哲学研究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与马克思那个时代有了极大差异,但马克思当年从客观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角度研究经济哲学的思路和方法,仍能为我们从事当代经济哲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启迪二、

3、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科学性与人文性,分别从物与人的角度,体现了人类对世界的两种基本态度和价值取向,前者强调客观性和事实评价,后者强调主体性和人文关怀。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的对象,无疑是“现实的人”。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既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又是能动的、有价值、理想追求的主体。因此,经济哲学要研究“物”,也要研究“人”,应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在马克思的经济哲学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这种辩证统一,体现得尤为彻底。今天,借鉴马克思科学性与人文性辩证统一的方法建构当代中国经济哲学,有助于我们关注和研究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增长、转型、变化、发展的现状、历史和未来趋势,立足科学的

4、实证经济学,从人化了的客观世界中认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基质及其本质规律,为理解和满足人的价值需求、人生的现实性、时代的变易性、社会生活的真伪性,以及准确定位与之相应的人格模式,提供客观依据;同时,也关注和研究人在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体现自身价值、发展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善于运用科学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人的价值要求的客观范围和内在层次,为使人在冷漠、自在的自然物质世界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体现生存的意义,感到人生的温暖、美好和崇高提供激情泉源。三、实证归纳与理性概括的统一 实证归纳与理性概括的统一,是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中又一基本的方法论思想。它体现为马克思的经济哲学不仅从经济现实出发

5、,在研究经济现实中进行哲理的分析推论,并从中引出世界观、方法论的结论,而不是止步于实证归纳;而且在对经济现象进行哲理的分析与揭示中,融入经济的实证使之有根有据,而不致流于哲理的空洞思辨和抽象演绎。那么马克思经济哲学在中国如何发展,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学和哲学怎样耦合,才能形成真正的经济哲学。经济哲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结合。法国学者博索特根据不同形式的结合,将跨学科的类型分成三类:一是线性跨学科,就是把某一学科的原理运用到另一门学科中去;二是结构性跨学科,就是在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的结合中产生出新的学科;三是约束性跨学科,即在某一具体目标要求的约束下,实现多学科的协调和合作。我认为,马

6、克思经济哲学本质上应该属于第二类跨学科的结合。它既不完全属于哲学,是哲学的分支;也不完全属于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它是从哲学和经济学的结合中产生的又高于经济学和哲学的一门新学科。经济哲学不是去揭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规则,而是去探求人们揭示和运用经济规律的能力和现实可能性;不是去得出经济学成果和结论,而是去评析这些成果和结论所蕴涵的超经济的意义;不是去描述经济运动过程及其矛盾本身,而是去规范人在经济活动中的选择、定位及行为的理性等。因此,经济哲学不是经济学和哲学的简单拼凑,而是二者有机结合产生的新学科。这是发展我国的马克思经济哲学首先要明确的前提。二是洋为中用,虚心借鉴和吸收西方已有的经济哲学成果。这是人类共有的科学遗产。我国开展马克思经济哲学的研究,应该放眼世界,注意继承这种学术 精神,吸收和借鉴已有的学术遗产,洋为中用,去粗存精,指导我国经济哲学研究工作的发展,以免少走弯路。三是不要揠苗助长,为建立经济哲学而建立经济哲学。在中国,马克思经济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也不能违背这一规律。不要超越目前中国的社会现实和学界的能力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谈不上科学性,更没有生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