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29728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8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洞庭》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望洞庭》教学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望洞庭》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洞庭》教学设计.pdf(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文为本文为 Word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诗句。四、先学预备一、教学目标1.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搜集君山的传奇,并用几句话概括出来。技能目标: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说明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歌描五、教学预备绘的精美景色,感悟古诗的写法,尝试创作诗句,吟诵关于君山的其他1.资料搜集:刘禹锡的生平、洞庭湖概况。诗作。2.电化教具:多媒体、古诗配乐、古诗唱曲。情感目标: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同学对洞六、教学过程庭湖、对祖国壮美河山的喜欢和赞美之情,使同学受到美的熏陶。一整体读,感知美二、教学重点1.

2、导入新课。想象诗歌描绘的精美景色,感受刘禹锡笔下的洞庭湖月夜山水的美。师:请同学们观赏一组祖国山川美景图。课件出示洞庭湖的风朗读并背诵古诗。景图三、教学难点师:大家知道这些图片是哪个地方吗?理解“两相和”“镜未磨”“白银盘”和“青螺”等词语的意思,生:洞庭湖。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刘禹锡对洞庭湖的喜欢与赞美之情,嘗试创作第 1 页 共 7 页望洞庭教学设计望洞庭教学设计本文为本文为 Word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师:是的,多美的洞庭湖!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在洞庭湖边吟诗作对!今日这节课,我们将跟随伟大的诗人刘禹锡到漂亮的洞庭湖观赏月夜之美。板书:望洞庭2.指名生说洞

3、庭湖的概况和刘禹锡的生平。师: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洞庭湖和刘禹锡的相关信息。出示两张课件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洞庭湖的风光极为秀丽,很多景点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杨么寨跃龙塔面积约 3900平方公里。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被白居易称作“诗豪”。他的很多作品,立意新奇,思想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的启发,写得明快清爽,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调。3.让同学初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能划分节奏,初步感知美。师:是的,刘禹锡写的七言绝句明快清爽,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他写的望洞庭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要求

4、读正确、流利,并试着划分节奏。让生个别读、齐读【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同学通过观赏洞庭湖美景、了解洞庭湖和刘禹锡概况,从而激发读诗的欲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熟读古诗,是学好古诗的前提,是下一环节教学的良好开端。通过此环节的设计,同学能够读好古诗,整体感知诗歌的美,为达成认知目标做好预备。二理解读,洞察美1.由同学读诗,老师检查同学的先学状况。师:同学们读得很好,流利有节奏,下面检查先学状况,请同学们看黑板,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出示课件:分小组检查。老师补充。全班沟通。相:相互。和:和谐。两相和:指洞庭湖的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特别和谐。镜:铜镜,比方洞庭湖水面。镜未磨:第 2 页

5、共 7 页本文为本文为 Word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未被磨擦过的铜镜。遥望:远望让同学重点研讨“镜未磨”:未经磨擦的铜镜是什么样的?刘禹锡为什么把湖面比方成这样的铜镜呢?引导同学想象:诗人刘禹锡是在夜晚欣赏洞庭湖,在月光照映下,湖面朦胧一片,而未经磨擦过的铜镜应当就是这种模糊的感觉。【设计意图】老师通过检查同学的先学状况考查同学的自学技能,让同学通过重点研读“镜未磨”并想象月光下湖面朦胧的景象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从而有助于理解全诗。2.借助课文插图,简述古诗大意。1指导同学观测课文插图,并鼓舞同学大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述说诗句意思。师:学习古诗,可以借助词语的

6、意思来理解诗意,还可以通过观测插图来理解。请同学们看着插图,发挥想象,然后跟同桌说说诗句的意思。课件出示插图和诗句2同桌互说诗句的意思。3请同学个别回答,老师补充。重点指导同学理解诗句“白银盘里一青螺”。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4同桌互说诗意,鼓舞平常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5再次引导同学观测课文插图,大胆发挥想象,并说说整首古诗意思。师:单句的诗句我们理解得很好,哪位同学能看着画面,发挥想象,说完整首诗的诗意,把洞庭湖月夜的美说出来呢?课件出示整首诗和插图6同学在小组内练说。鼓舞平常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他同学做好补充。7指名同学到讲台前看着多媒体上的插图解说。老师出

7、示课件的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亮透亮,与明月第 3 页 共 7 页本文为本文为 Word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非常清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茫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亮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犹如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非常惹人喜欢【设计意图】自古“诗情画意”是连为一体的,诗中有画,读诗要想象重现诗中的画面;画中有诗,读诗要观赏诗中精妙语言对画面的描述。“借助课文插图,简述古诗大意”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同学品诗赏画,通过发挥想象,填补诗句的含蓄和跳跃,丰富诗句的语言和画面,达成本节课的技能目标,突出本节

8、课的教学重难点。3.感悟写法。师:多美的洞庭湖月夜啊!采纳了什么写法把洞庭湖写得这样美呢?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古诗思索两个问题:1诗人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什么?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师:诗人看到湖面,想到未打磨的镜子,想到白银盘,看到远处的君山,想到青螺,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对祖国河山的喜欢和赞美之情。4.让同学再读古诗,感受诗的意境美,并背诵古诗。师:学习诗歌除了理解诗意和写法,还要读好诗歌。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歌呢?生: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表达的感情,这样才能读好古诗。师:请大家想象画面,试着读一读,读出对洞庭湖的喜欢和赞美之情。方法有:1

9、想象画面,自由练读。2配乐再读,感受音韵。师:让我们配上音乐,再次感受洞庭湖的美。师:谁能来展示一下?同学个别读师:谁给他评一评?第 4 页 共 7 页本文为本文为 Word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同学评价略师:熟读成诵,让我们闭上眼睛,来到洞庭湖边。月亮渐渐地升起来,月光洒在湖面上,湖光秋月两相和。预备,起!學生背诵【设计意图】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感悟写法有助于同学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通过多层次的读,同学感受到了诗歌的意境美,达成了本节课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目标,突破了教学难点。三对比读,深化美师:是的,刘禹锡笔下的洞庭湖要多美就有多美,而他文笔之美更让我们赞美,让我

10、们再次体会刘禹锡文笔之美!请大家再读下面这两首诗。课件出示需要对比的两首诗望洞庭望洞庭潭面镜未磨,潭面无风镜未磨,湖光秋月和。湖光秋月两相和。洞庭山水色,遥望洞庭山水色,盘里一青螺。白银盘里一青螺。1.对比读,比较两首诗内容的不同之处,并说说刘禹锡笔下望洞庭的精妙之处。师:为什么不能去掉这些词,原诗妙在哪里?2.在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桌沟通。3.指名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清静、和谐;正由于刘禹锡在远望洞庭的山山水水,远处的君山才显得这样娇小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4.再读原诗,深化美。师:是的,刘禹锡之所以能把洞庭湖写得这么美,除了他独特的观测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更在

11、于他文笔、遣词的超群。让我们再次带着喜爱、赞美以及赞叹之情读出洞庭湖的美!【设计意图】部编教材着重人文素养的培育,强调中国文化有“保第 5 页 共 7 页本文为本文为 Word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底”和“传承”之功能。此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同学意识到古诗语言的精炼与美好,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激发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四仿写诗,制造美师:读得真美!月光下洞庭湖上的渔船星光点点,君山上的鸟儿宁静栖息,湖水轻轻抚摩君山等画面同样很美,下面我们四人小组争论怎么仿照刘禹锡后面两句诗的写法把更多美的画面写出来。让同学四人组成合作小组,仿照诗歌最末两句的写法,写一写月光下洞庭湖上渔船星

12、光点点,君山上鸟儿宁静栖息,湖水轻轻抚摩君山等画面的美【设计意图】部编教材增加传统文化的编排,意在“学习”与“继承”。在感悟诗歌的基础上,仿写诗歌,主要是为了初步培育同学创作的意识,达到“传承”的作用,更高效地完成本节课的技能目标。五延伸读,升华美1.老师投影映示:题君山题君山雍陶唐方干唐烟波不动影沉沉,曾于方外见麻姑,碧色全无翠色深。闻说君山自古无。疑是水仙梳洗处,元是昆仑山顶石,一螺青黛镜中心。海风吹落洞庭湖。2.让同学自由练读后,指名读。3.师:君山自古以来就充斥奇妙的色调,流传着很多漂亮的传奇,唐代的雍陶和方干也为君山题过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他们的诗歌。4.同学上台汇报课前查阅搜集到的

13、关于君山传奇的资料。5.同学再读雍陶和方干的题君山,再次感悟洞庭湖与君山的奇妙之美。【设计意图】部编教材着重从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把相关的诗歌优化组合,让同学延伸读,这样的设计意在用好部编教材,加第 6 页 共 7 页本文为本文为 Word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深同学对原有教材的理解和感悟,丰富拓展学习内容,更是让同学通过漂亮传奇的幻想和精彩的朗读,继而升华对古诗的情感。六传唱诗,丰富美师: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不仅可以通过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还可以通过唱的形式表现出来,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唱诗的美。有音乐特长的同学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为诗歌谱曲,用不同的形式

14、把诗歌的美表现出来。老师播放望洞庭的唱诗曲子,同学跟唱师:在美好的音乐声中,我们的课程也接近尾声了。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望洞庭,感受到了洞庭湖的美,也尝试着创作诗句。虽然创作的诗句不是很成熟,但是只要我们以后多训练,多创作,相信我们会是祖国绚烂文化的最美传承人。课下我们还要完成“作业小超市”的内容,把更多的美表现出来。【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意在以传唱的形式再次激发同学对诗歌、对祖国绚烂文化的喜爱,加强诗歌的背诵。七多样化作业,表现美1.把刘禹锡笔下的望洞庭写成一篇美文。2.收集刘禹锡的其他诗作,与同学沟通。【设计意图】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转变传统单一的作业布置,做到因材施教,激发同学学习古诗的爱好,培育同学的多元智能。七、板书设计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