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应用考核方案.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27611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3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校本应用考核方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校本应用考核方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校本应用考核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校本应用考核方案.pdf(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校本应用考核方案小学校本应用考核方案小学校本应用考核方案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校本应用考核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根据上级关于提升工程2.0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围绕我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制定本方案。一、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一、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教学硬件环境:班班通一体机全覆盖,教师每人一台办公笔记本电脑,办公室配备办公台式机。平台环境:学校有办公管理平台、教学平台;拥有区级教研平

2、台、资源平台。网络环境:校园有线及无线网络全覆盖。年轻教师基本上可以利用多种软件制作课件、微课,可以使用课件及相关视频等开展授课工作;中年教师基本上可以通过网络及各类教学资源开展授课工作,可以对课件做简单修改;老年教师会使用课件,但不会制作和修改课件,需要中青年教师帮助制作和下载课件。整体来说:优势(S):学校十分重视信息化教学,定期开展评课活动,并且学校的信息技术基础硬件及环境条件较好;大多数教师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劣势(W):教师队伍中有年龄偏大的教师,与中青年教师相比较难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多种软件。但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对教学内容掌握扎实,学校会组织相应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

3、能及素养。机会(0):大部分教师只会应用软件制作课件,无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多种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能力水平较低,无法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生预习,巩固环节。并且新型教学模式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探索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风险(T):在探究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每个教学环节中,需要不断地创新,实践,修改等,这些环节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再加上工作压力,教师可能会有抵触情绪。二、学校信息技术发展的愿景二、学校信息技术发展的愿景我校信息技术的发展愿景是基于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开展授课的基础上,利用各类网络平台有针对性建设更加智能、开放、共享的授课模式。鉴于本校实际,确定我校的发展愿景为:(一)绩效目标(一年)

4、1、了解信息提升工程 2.0 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培训和学习,完成网上的 25 学时及校本的 25 学时学习内容,并全部通过信息提升工程2.0 考核。2、改善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完善已有的校园平台建设,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修改相应的管理和考核制度,使其更适合信息技术 2.0 时代。力争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使管理信息化。3、整校推进,教、学、研、评一体”,由学校组建团队针对某个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究,以寻找技术支持下的问题解决方案,有效的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教师的效率;再组织线上针对性的学习,补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的短板。4、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强信息技术技术与教学中每

5、一个环节的融合,由应用融合到创新融合。促进教师成长为适合信息时代发展的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的教育者;尝试开展创客、STEAM教学,远程在线教学等新型教学形式。(二)愿景(三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信息时代学习型组织。师生具备良好的信息化素养及能力,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充分整合。力争实现由集体教转变为集体学,学校依托信息化发展形成办学特色。三、面临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三、面临及需要解决的问题1.教师的认识水平不足进行理论和知识普及,使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2.0时代的意义。信息技术2.0能够帮助教师解决在新课程改革中面对的各种实际具体问题,

6、从而简化工作。尝试开展基于平台的教学。学校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在线平台实现对学生课下预习、复习情况的全程跟踪管理和对学习需求的全面掌握,以及开展对学生的远程同步教学。同时与学校相应考核制度挂沟,从行政上激励教师学习。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展开多层次的培训,按学科、年龄等不同维度划分层次。由年青教师与年老教师结对子,以青带老,共同提升,重点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点如下: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数字教育资源管理、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平台在线教学和研修。四、培训机制(一)制度修改与完善1.明确培训内容,依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执行。2.全员培训采取混合式培训模式,即“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教学实践+反馈指导”。3.加强制度建设,修改相关制度,形成评价标准。(二)激励措施。1.建立规章制度,实现全员参与。2.利用考评促进实效。3.加大教科研活动开展。4.将考评结果纳入教师考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