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诗经.ppt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726495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诗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课件-诗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诗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诗经.ppt(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 经第一节第一节诗经诗经概说概说一、一、诗经诗经的基本情况的基本情况二、二、诗经诗经来源和结集来源和结集三、三、诗经诗经与音乐的关系与音乐的关系四、四、诗经诗经的分类的分类五、五、诗经诗经的功用的功用六、六、诗经诗经的流传的流传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v诗经诗经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公元前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11世纪)世纪)到春秋中叶到春秋中叶(公元前公元前6 6世纪世纪)大约大约500500年间的诗年间的诗歌歌305305篇。篇。v诗经诗经在先秦称为在先秦称为诗诗,或举其整数称,或举其整数称“诗三百诗三百”。到汉代,。到汉代,诗诗被朝廷正式奉被朝廷正式奉为经典之一,才出现为

2、经典之一,才出现诗经诗经的名称,并沿的名称,并沿用至今。用至今。诗经诗经的形成的形成v诗经诗经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世纪。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世纪。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带。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绝大部分已不可考。时代个阶层人士,绝大部分已不可考。时代如此之长,地域如此之广,作者如此复如此之长,地域如此之广,作者如此复杂,显然是经过有目的的搜集整理才成杂,显然是经过有目的的搜集整理才成书的。书的。诗经诗经的来源与结集的来源与结集“

3、采诗说采诗说”“献诗说献诗说”“删诗说删诗说”采诗说采诗说v班固说:班固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汉书汉书食货食货志志v何休说:何休说:“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春秋春秋公羊传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宣公十五年解诂解诂)v诗经诗经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基本上是一致的,形式基本上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基本上是一致的,形式基本上是

4、整齐的四言诗;而它包括的地域又很广,在古代交通不便、是整齐的四言诗;而它包括的地域又很广,在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的情况下,不经过有意识、有目的的采集和整理,语言互异的情况下,不经过有意识、有目的的采集和整理,像像诗经诗经这样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诗歌总集的出现恐怕这样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诗歌总集的出现恐怕是不可能的。是不可能的。v诗经诗经这部书,我们认为当是周王朝经过诸侯各国的协助,这部书,我们认为当是周王朝经过诸侯各国的协助,进行采集,然后命乐师整理、编纂而成的。但这只是进行采集,然后命乐师整理、编纂而成的。但这只是“国风国风”和和“小雅小雅”的部分诗歌如此,如的部分诗歌如此,如国语国语所谓

5、所谓“瞽献曲瞽献曲”之类。之类。献诗说献诗说v至于雅诗和颂诗的大部分,可能是公卿列士至于雅诗和颂诗的大部分,可能是公卿列士所献的诗所献的诗(国语国语周语周语:“天子听政,使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师箴,瞍师箴,瞍赋,矇诵。赋,矇诵。”襄公十四年襄公十四年左传左传师旷语略师旷语略同。同。)统治阶级采集诗歌的目的,除用以教育统治阶级采集诗歌的目的,除用以教育自己的子弟和娱乐外,主要是为了了解人民自己的子弟和娱乐外,主要是为了了解人民的反映,考察其政治的效果,以便进一步巩的反映,考察其政治的效果,以便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所谓固自己的统治,所谓“王者所以观风俗

6、,知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得失,自考正也”(汉书汉书艺文志艺文志)。删诗说删诗说v汉代学者认为汉代学者认为诗经诗经三百篇是经过孔子删订而成的。三百篇是经过孔子删订而成的。v司马迁说:司马迁说:“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于礼义者者。”(史记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世家)v弦歌诗章可能是事实,删诗的话是不可信的。弦歌诗章可能是事实,删诗的话是不可信的。v诗经诗经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不会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不会在孔子出生以后。在孔子出生以后。v孔子不止一次说过孔子不止一次说过“诗三百诗三百”的话,可见他看

7、到的是和现的话,可见他看到的是和现存存诗经诗经篇目大体相同的本子。篇目大体相同的本子。v更重要的反证是公元前五四四年,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乐,更重要的反证是公元前五四四年,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乐,鲁国乐工为他所奏的各国风诗的次序与今本鲁国乐工为他所奏的各国风诗的次序与今本诗经诗经基本基本相同。其时孔子刚刚八岁,显然是不可能删订相同。其时孔子刚刚八岁,显然是不可能删订诗经诗经的。的。诗经诗经的结集的结集v整理编定整理编定诗经诗经的人和具体情形,我的人和具体情形,我们今天已无从得知。可能周王朝的乐官们今天已无从得知。可能周王朝的乐官在在诗经诗经的编集和成书过程中,起了的编集和成书过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

8、作用。大约公卿列士所献之相当重要的作用。大约公卿列士所献之诗,以及采集来的民间之诗,最后都集诗,以及采集来的民间之诗,最后都集中到王朝乐官手中,乐官掌管的诗一定中到王朝乐官手中,乐官掌管的诗一定很多,整理编选其中的一部分为演唱和很多,整理编选其中的一部分为演唱和教诗的底本,是完全可能的。教诗的底本,是完全可能的。诗、乐、舞三位一体诗、乐、舞三位一体v诗经诗经在古代与音乐和舞蹈关系密切,其在古代与音乐和舞蹈关系密切,其中的诗篇都是可以合乐演唱的。中的诗篇都是可以合乐演唱的。v诗三百诗三百,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歌词。墨子墨子公孟公孟说:说:“颂诗三百,弦颂诗

9、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意谓诗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季札观乐。伴舞。季札观乐。史记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世家又说: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雅、颂之音。”六篇六篇“笙诗笙诗”v今传的今传的诗经诗经并非足本,并非足本,小雅小雅中的中的南陔南陔、白华白华、华黍华黍、由庚由庚、崇丘崇丘、由仪由仪等等6 6篇,篇名均见于篇,篇名均见于仪仪礼礼乡饮酒礼乡饮酒礼和和仪礼仪礼燕礼燕礼,而其辞,而其辞不存。不存。毛传毛传以为以为“有其义而亡

10、其辞有其义而亡其辞”,朱熹朱熹诗集传诗集传认为这认为这6 6篇皆篇皆“有声而无辞有声而无辞”。多数学者则同意多数学者则同意毛传毛传之说,以为本来有之说,以为本来有辞而亡逸了。辞而亡逸了。诗经诗经的分类的分类v风、雅、颂的划分也是由于音乐的不同。风、雅、颂的划分也是由于音乐的不同。v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国风”就是十五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左左成公九年成公九年范文子说:范文子说:“乐操土风,不忘旧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正好说明了风的含义。正好说明了风的含义。它们产生的地区,除它们产生的地区,除“周南周南”、“召南召南”在江汉汝在江

11、汉汝水一带外,其余十三水一带外,其余十三“国风国风”都在黄河流域。都在黄河流域。v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当时人们把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看成正声。当时人们把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看成正声。v颂有形容的意思,它是一种宗庙祭祀用的舞曲。颂有形容的意思,它是一种宗庙祭祀用的舞曲。风风周南、召南、周南、召南、邶风、鄘风、邶风、鄘风、卫风、王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桧风、曹风、豳风豳风160160风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指各地的土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指各地的

12、土风歌谣。主要是各地民歌,其地域,除歌谣。主要是各地民歌,其地域,除周南周南、召南召南产生于江、汉、汝水一带外,均产生产生于江、汉、汝水一带外,均产生于从陕西到山东的黄河流域。于从陕西到山东的黄河流域。雅雅小雅小雅7474雅是雅是“王畿王畿”之乐,雅又有之乐,雅又有“正正”的意思,当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典范的音乐。大雅大雅、小雅小雅之分,众说不同,大约其之分,众说不同,大约其音乐特点和应用场合都有些区别。音乐特点和应用场合都有些区别。大雅大雅3131颂颂周颂周颂3131颂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毛诗序毛诗序说:说:“颂

13、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明者也。”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王国维说: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说周颂说周颂)这)这是其音乐的特点。是其音乐的特点。商颂商颂5 5鲁颂鲁颂4 4“六诗六诗”和和“六义六义”v关于关于诗经诗经的编排分类,前人有的编排分类,前人有“六诗六诗”、“六六义义”的说法。的说法。周礼周礼春官春官大师大师中说中说“大(太)大(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在在毛诗序毛诗序(见(见诗序诗序)里,把)里,把“六诗六诗”叫叫做

14、做“六义六义”。对这两个名词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对这两个名词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其中,以孔颖达在其中,以孔颖达在毛诗正义毛诗正义中的解释较有代表中的解释较有代表性。他说:性。他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他认为风、他认为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

15、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这看法被长期沿用下来。现手法,这看法被长期沿用下来。诗经诗经的功用的功用v诗诗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教化的重要工具。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教化的重要工具。v诗诗广泛运用于各诸侯国祭祀、朝聘、宴饮等场广泛运用于各诸侯国祭祀、朝聘、宴饮等场合,在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层合,在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层的人际交往多称引的人际交往多称引诗诗句来评论抒情。所引用的句来评论抒情。所引用的诗诗句,往往断章取义。句,往往断章取义。v诗诗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实用价值。孔子很重视在现实

16、生活中具有实用价值。孔子很重视诗诗,曾以,曾以诗诗教授弟子,并教授弟子,并对学对学诗诗的重的重要意义和社会功用有多方面的阐述要意义和社会功用有多方面的阐述。v汉儒使汉儒使诗诗经学化,固然有对经学化,固然有对诗经诗经的曲解、的曲解、附会,但汉代形成的诗教传统和说诗体系,不仅对附会,但汉代形成的诗教传统和说诗体系,不仅对诗经诗经的研究,而且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的研究,而且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论孔子论诗诗v子曰: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子曰: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论语论语泰伯泰伯)v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於四方,不子曰:诵诗三

17、百;授之以政,不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论语子路子路)v子曰: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无以言。(。(论语论语季氏季氏)v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於鸟、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兽、草、木之名。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论语阳货阳货)赋诗言志和断章取义赋诗言志和断章取义v夏四月,鄭六卿餞宣子

18、於郊。宣子曰:夏四月,鄭六卿餞宣子於郊。宣子曰:“二三君子二三君子請皆賦,起亦以知鄭志。請皆賦,起亦以知鄭志。”嬰齊賦嬰齊賦野有蔓草野有蔓草。宣子曰:宣子曰:“孺子善哉!吾有望矣。孺子善哉!吾有望矣。”子産賦鄭之子産賦鄭之羔裘羔裘,宣子曰:,宣子曰:“起不堪也。起不堪也。”子大叔賦子大叔賦褰褰裳裳,宣子曰:,宣子曰:“起在此,敢勤子至於他人乎?起在此,敢勤子至於他人乎?”子大叔拜。宣子曰:子大叔拜。宣子曰:“善哉,子之言是!不有是事,善哉,子之言是!不有是事,其能終乎?其能終乎?”子游賦子游賦風雨風雨,子旗賦子旗賦有女同車有女同車,子柳賦子柳賦蘀兮蘀兮。宣子喜,曰:。宣子喜,曰:“鄭其庶乎!鄭

19、其庶乎!二三君子以君命貺起,賦不出鄭志,皆昵燕好也。二三君子以君命貺起,賦不出鄭志,皆昵燕好也。二三君子,數世之主也,可以無懼矣。二三君子,數世之主也,可以無懼矣。”宣子皆獻宣子皆獻馬焉,而賦馬焉,而賦我將我將。子産拜,使五卿皆拜,曰:。子産拜,使五卿皆拜,曰:“吾子靖亂,敢不拜德!吾子靖亂,敢不拜德!”(左左昭昭十六十六)嬰齊賦嬰齊賦野有蔓草野有蔓草v诗诗郑风郑风有有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首章云:,首章云:v野有蔓草,零露漙野有蔓草,零露漙(音抟)(音抟)兮。有美一人,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v婴齐断章所取之义,仅在诗之后两句。婴齐断章所取之义,

20、仅在诗之后两句。子産賦鄭之子産賦鄭之羔裘羔裘v诗诗有有羔裘羔裘者三,郑、唐、檜各有之。者三,郑、唐、檜各有之。郑之郑之羔裘羔裘曰:曰:v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一章)(一章)羔裘豹飾,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羔裘豹飾,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司直。(二章)(二章)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彥兮!邦之彥兮!(三章)(三章)v子产之义概取各章后两句。子产之义概取各章后两句。子大叔賦子大叔賦褰裳褰裳v诗诗郑风郑风有有褰裳褰裳:v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他人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

21、他人?狂童之狂也且!(一)子惠思我,褰裳涉?狂童之狂也且!(一)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豈無他士。狂童之狂也且!洧。子不我思,豈無他士。狂童之狂也且!(二)(二)v子大叔之义,盖取各章前四句,言韩起思己,子大叔之义,盖取各章前四句,言韩起思己,将有褰裳之志,否则,亦岂无他人可寄托哉!将有褰裳之志,否则,亦岂无他人可寄托哉!子游賦子游賦風雨風雨v诗诗郑风郑风有有风雨风雨:v風雨凄凄,雞鳴喈喈。既見君子,云胡不夷風雨凄凄,雞鳴喈喈。既見君子,云胡不夷?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云胡不?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云胡不瘳?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瘳?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

22、子,云胡不喜?不喜?v子游之义,盖取诗各章末二句。子游之义,盖取诗各章末二句。子旗賦子旗賦有女同車有女同車v诗诗郑风郑风有有有女同车有女同车:v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v子旗之义,盖取诗各章者末句。子旗之义,盖取诗各章者末句。子柳賦子柳賦蘀兮蘀兮v诗诗郑风郑风有有萚萚(音托)(音托)兮兮:v萚兮萚兮,風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萚兮萚兮,風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萚兮萚兮,風

23、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萚兮萚兮,風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v子柳之义,盖取诗各章之末句。子柳之义,盖取诗各章之末句。宣子賦宣子賦我將我將v周颂周颂清廟之什清廟之什有有我將我將:v我將我享,維羊維牛,維天其右之。儀式刑我將我享,維羊維牛,維天其右之。儀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饗之。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饗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時保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時保之。v韩宣子之义,盖取诗中韩宣子之义,盖取诗中“日靖四方日靖四方”、“我我其夙夜,畏天之威其夙夜,畏天之威”及及“于时保之于时保之”各句。各句。“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无以言”v左左襄十六年襄十六年:

24、晋侯与诸侯宴于温,使:晋侯与诸侯宴于温,使诸大夫舞,曰:诸大夫舞,曰:“歌诗必类。歌诗必类。”齐高厚之诗齐高厚之诗不类。荀偃怒,且曰:不类。荀偃怒,且曰:“诸侯有异志矣。诸侯有异志矣。”使诸大夫盟高厚,高厚逃归。使诸大夫盟高厚,高厚逃归。v左左襄二十七年襄二十七年:齐庆封来聘,其车美。:齐庆封来聘,其车美。孟孙谓叔孙曰:孟孙谓叔孙曰:“庆季之车,不亦美乎?庆季之车,不亦美乎?”叔孙曰:叔孙曰:“豹闻之:豹闻之:服美不称,必以恶终。服美不称,必以恶终。美车何为?美车何为?”叔孙与庆封食,不敬;为赋叔孙与庆封食,不敬;为赋相鼠相鼠,亦不知也。亦不知也。叔孙为庆封赋叔孙为庆封赋相鼠相鼠v诗诗鄘风鄘风

25、有有相鼠相鼠:v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爲?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不死何爲?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相鼠有體,人而無止,不死何俟?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诗经诗经的流传的流传v自春秋以来,战乱频仍,作为乐章的自春秋以来,战乱频仍,作为乐章的诗经诗经颇为淆乱。孔子周游列国后,回到了鲁国,颇为淆乱。孔子周游列国后,回到了鲁国,开始他的著述工作,同时也整理过开始他的著述工作,同时也整理过诗经诗经的乐章,使的乐章,使“雅、颂各得其所雅、颂各得其所”。他还利用。他还利用诗来教育门弟子,并且强调诗的实际用

26、途,诗来教育门弟子,并且强调诗的实际用途,这对这对诗经诗经的保存和流传是有作用的。正的保存和流传是有作用的。正因为孔子与因为孔子与诗经诗经有这样密切的关系,汉有这样密切的关系,汉代人才把他附会成为代人才把他附会成为诗经诗经的最后删订者。的最后删订者。齐鲁韩毛四家齐鲁韩毛四家诗诗v汉初传授汉初传授诗经诗经学的共有四家,亦即四个学派。学的共有四家,亦即四个学派。v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后二者取姓氏)。后二者取姓氏)。v齐、鲁、韩三家属今文经学,是官方承认的学派;齐、鲁、韩三家属今文经学,是官方承认的学派;毛诗属古文经学,是民间学派。毛诗属古文经学,是民间学派。v东汉以后,毛诗日渐兴盛,并为官方所承认;前三东汉以后,毛诗日渐兴盛,并为官方所承认;前三家则逐渐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传了。今天我们家则逐渐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看到的诗经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