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7724701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PT 页数:590 大小:16.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0页
(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ppt课件.ppt(59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 本章从整体上概括西方经济本章从整体上概括西方经济本章从整体上概括西方经济本章从整体上概括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及分析工具,以及学的理论体系及分析工具,以及学的理论体系及分析工具,以及学的理论体系及分析工具,以及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简史。目的是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简史。目的是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简史。目的是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简史。目的是使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性质和特使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性质和特使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性质和特使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性质和特点有所了解,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点

2、有所了解,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点有所了解,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点有所了解,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西方经济学。通过本章学习,掌西方经济学。通过本章学习,掌西方经济学。通过本章学习,掌西方经济学。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稀缺性与选择、资源配置与资握稀缺性与选择、资源配置与资握稀缺性与选择、资源配置与资握稀缺性与选择、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以及经济学的含义;理解源利用以及经济学的含义;理解源利用以及经济学的含义;理解源利用以及经济学的含义;理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了解现代西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了解现代西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了解现代西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方经

3、济学的由来和演变。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学的产生及研究对象经济学的产生及研究对象经济学的产生及研究对象经济学的产生及研究对象 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经济学发展简史经济学发展简史经济学发展简史经济学发展简史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绪论绪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 经济学中的资源包括两类:经济学中的资源包括两类:经济学中的资源包括两

4、类:经济学中的资源包括两类:一类是一类是一类是一类是“自由物品自由物品自由物品自由物品”(Free GoodsFree Goods),如自然界里的),如自然界里的),如自然界里的),如自然界里的空气、阳光、大洋里的水等,它们是无限的,人们几乎不需空气、阳光、大洋里的水等,它们是无限的,人们几乎不需空气、阳光、大洋里的水等,它们是无限的,人们几乎不需空气、阳光、大洋里的水等,它们是无限的,人们几乎不需花费任何代价即可自由取用,其价格等于零。花费任何代价即可自由取用,其价格等于零。花费任何代价即可自由取用,其价格等于零。花费任何代价即可自由取用,其价格等于零。另一类是另一类是另一类是另一类是“经济

5、物品经济物品经济物品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Economic Goods),它是),它是),它是),它是人们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们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们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们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借助生产工具、通过人类加工劳动生产出来的物品。借助生产工具、通过人类加工劳动生产出来的物品。借助生产工具、通过人类加工劳动生产出来的物品。借助生产工具、通过人类加工劳动生产出来的物品。“经济物品经济物品经济物品经济物品”在人类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类在人类生

6、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类在人类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类在人类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类欲望或需要在现代社会中,主要是依靠欲望或需要在现代社会中,主要是依靠欲望或需要在现代社会中,主要是依靠欲望或需要在现代社会中,主要是依靠“经济物品经济物品经济物品经济物品”来满足,来满足,来满足,来满足,而它是稀缺的、有限的。而它是稀缺的、有限的。而它是稀缺的、有限的。而它是稀缺的、有限的。为了更好地说明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西方经济学家引入为了更好地说明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西方经济学家引入了了“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这一分析工具。这一分析工具。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AF

7、AFAFAF线线线线-生产可能线(生产生产可能线(生产生产可能线(生产生产可能线(生产可能性边界可能性边界可能性边界可能性边界 或生产转换线)或生产转换线)或生产转换线)或生产转换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在资源和技术在资源和技术在资源和技术在资源和技术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的组合。产品最大的组合。产品最大的组合。产品最大的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学的产生及其研究对象经济学的产生及其研究对象稀缺性的含义稀缺性的含义稀缺性的含义稀缺性的含义 相

8、对于人的无穷相对于人的无穷相对于人的无穷相对于人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欲望而言,经济欲望而言,经济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物品以及生产这物品以及生产这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些物品的资源总些物品的资源总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是不足的。是不足的。是不足的。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学问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学问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1.代际公平与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代际公平与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代际公平与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代际公平与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2.2.生产大炮还是黄油:选择与资源配置生产大

9、炮还是黄油:选择与资源配置生产大炮还是黄油:选择与资源配置生产大炮还是黄油:选择与资源配置3.3.如何生产更多的大炮与黄油:资源利用如何生产更多的大炮与黄油:资源利用如何生产更多的大炮与黄油:资源利用如何生产更多的大炮与黄油:资源利用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代际公平与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代际公平与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 节约资源既是经济学的出发节约资源既是经济学的出发节约资源既是经济学的出发节约资源既是经济学的出发点,又是经济学的最终目标。在点,又是经济学的最终目标。在点,又是经济学的最终目标。在点,又是经济学的最终目标。在英语中,英语中,英语中,英语中,“经济经济经济经济”(Ec

10、onomyEconomy)一词的本意就是节约一词的本意就是节约一词的本意就是节约一词的本意就是节约 。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简称发展问题,简称发展问题,简称发展问题,简称PREDPREDPREDPRED问题。问题。问题。问题。1992年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首脑大会,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首脑大会,明确提出了人类可

11、持续发展问题,发明确提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发表了表了21世纪议程世纪议程。2002年年8月至月至9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世界环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首脑大会上,通过了境与发展首脑大会上,通过了可持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执行计划续发展世界首脑执行计划,这表明,这表明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过自己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过自己的家园,关注过自己的未来。的家园,关注过自己的未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生产大炮还是黄油:选择与资源配置生产大炮还是黄油:选择与资源配置1 1 1 1)生产什么,)生产什么,)生产什么,)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生产多少(生产多少(生产多少

12、(WhatWhatWhatWhat)W W W W2 2 2 2)如何生产)如何生产)如何生产)如何生产(How)(How)(How)(How)H H H H3 3 3 3)为谁生产)为谁生产)为谁生产)为谁生产(for whom)(for whom)(for whom)(for whom)W W W W4 4 4 4)何时生产)何时生产)何时生产)何时生产(When)(When)(When)(When)W W W W资源配置:资源配置: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最多的产品,最大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最多的产品,最大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最多的产品,最大研究如

13、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最多的产品,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需要。限度的满足人们的需要。限度的满足人们的需要。限度的满足人们的需要。稀缺性带来选择(稀缺性带来选择(稀缺性带来选择(稀缺性带来选择(ChooseChooseChooseChoose)问题:)问题:)问题:)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何时生产?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何时生产?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何时生产?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何时生产?机会成本机会成本为了作出正确选择,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经为了作出正确选择,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经济学中引入了机会成本的概念。济学中引入了机会成本的概念。所谓机会成

14、本(所谓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把),是指把某种资源投入到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某种资源投入到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最大收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如何生产更多的大炮与黄油:资源利用如何生产更多的大炮与黄油:资源利用1 1 1 1)稀缺性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稀缺性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稀缺性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稀缺性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充分就业)2 2 2 2)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为什么产量会有变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为什么产量会有变

15、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为什么产量会有变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为什么产量会有变动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经济增长、波动)(经济增长、波动)(经济增长、波动)(经济增长、波动)3 3 3 3)货币稳定性的问题。货币稳定性的问题。货币稳定性的问题。货币稳定性的问题。(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资源利用:资源利用:资源利用: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性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有的稀缺性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有的稀缺性资源,使之生

16、产出更多的物品。有的稀缺性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经济制度经济制度三、经济制度三、经济制度 自给经济自给经济自给经济自给经济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计划经济计划经济计划经济 混合经济混合经济混合经济混合经济 经济学经济学 经济学定义为经济学定义为“研究在一研究在一定制度下(市场经济制度下)定制度下(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利用和节约的稀缺资源配置、利用和节约的科学科学”。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学的产生及研究对象经济学的产生及研究对象经济学的产生及研究对象经济学的产生及研究对象 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17、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经济学发展简史经济学发展简史经济学发展简史经济学发展简史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绪论绪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第二节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以单个经济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经济单位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经济行为以及经济变量的个量是怎样决定与变动行为以及经济变量的个量是怎样决定与变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只见树木

18、,不见森林,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谓是谓“虫瞰虫瞰”(worms eye)。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以整个国民以整个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经济变量的总量是怎样决定与变动问题以及经济变量的总量是怎样决定与变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是谓是谓“鸟瞰鸟瞰”(birds eye)。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项项 目目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别别 名名小经济学小经济学个体经济学个体经济学价格理论价格理

19、论大经济学大经济学总体经济学总体经济学收入理论收入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个量分析法个量分析法总量分析法总量分析法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从个体入手研究从个体入手研究一国经济运行一国经济运行从总体入手研究从总体入手研究一国经济运行一国经济运行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主要目标主要目标个体利益最大个体利益最大社会福利最大社会福利最大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学的产生及研究对象经济学的产生及研究对象经济学的产生及研究对象经济学的产生及研究对象 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20、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经济学发展简史经济学发展简史经济学发展简史经济学发展简史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绪论绪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第三节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positive economics)只考察经济现象是什么只考察经济现象是什么只考察经济现象是什么只考察经济现象是什么现状如何,为何会如此

21、现状如何,为何会如此现状如何,为何会如此现状如何,为何会如此发展趋势如何发展趋势如何发展趋势如何发展趋势如何对经济现象好与不好,该不该如此不作评价对经济现象好与不好,该不该如此不作评价对经济现象好与不好,该不该如此不作评价对经济现象好与不好,该不该如此不作评价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normative economics)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对经济现状及变化作出好与不好的评价对经济现状及变化作出好与不好的评价对经济现状及变化作出好与不好的评价对经济现状及变化

22、作出好与不好的评价作出该不该如此的判断作出该不该如此的判断作出该不该如此的判断作出该不该如此的判断实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 二、实证分析方法二、实证分析方法二、实证分析方法二、实证分析方法 理性人假设理性人假设 传统假设条件中最基本的有三条:传统假设条件中最基本的有三条:传统假设条件中最基本的有三条:传统假设条件中最基本的有三条:完全理性:经济主体具有完全理性,所有行为都是合理的。完全理性:经济主体具有完全理性,所有行为都是合理的。完全理性:经济主体具有完全理性,所有行为都是合理的。完全理性:经济主体具有完全理性,所有行为都是合理的。最具代表性的是斯密的最具代表性的是斯密的最具代表性的是斯密的

23、最具代表性的是斯密的“经济人经济人经济人经济人”假说。假说。假说。假说。“经济人经济人”以利已为原则以利已为原则“经济人经济人”服从服从“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指挥指挥“经济人经济人”是经济活动的实证结论是经济活动的实证结论“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

24、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invisible hand)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

25、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效果为大。效果为大。效果为大。”完全竞争:经济主体在没有任何政府干预的完全竞争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完全竞争:经济主体在没有任何政府干预的完全

26、竞争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完全竞争:经济主体在没有任何政府干预的完全竞争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完全竞争:经济主体在没有任何政府干预的完全竞争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最大化。最大化。最大化。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完全信息:经济主体完全掌握市场上的各种信息,完全了解市场的历史、现状完全信息:经济主体完全掌握市场上的各种信息,完全了解市场的历史、现状完全信息:经济主体完全掌握市场上的各种信息,完全了解市场的历史、现状完全信息:经济主体完全掌握市场上的各种信息,完全了解市场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和发展趋势。和发展趋势。和发展趋势。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不确定信息不完全、不对称、

27、不确定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不确定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不确定实证分析工具实证分析工具 三、实证分析工具三、实证分析工具均衡(均衡(equilibrium)局部均衡(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某一时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生产要素的供需均衡生产要素的供需均衡时的价格决定。时的价格决定。一般均衡(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在分析某种商品的价格决定时,是在各种商在分析某种商品的价格决定时,是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需及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品和生产要素的供需及价格相互影响的条

28、件下来分析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供需同时达到均下来分析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供需同时达到均衡时所有商品的价格如何被决定衡时所有商品的价格如何被决定。实证分析工具实证分析工具 三、实证分析工具三、实证分析工具静态分析(静态分析(静态分析(静态分析(static analysisstatic analysis)完全抽掉时间因素和具体变动过程,是一种净止地、完全抽掉时间因素和具体变动过程,是一种净止地、完全抽掉时间因素和具体变动过程,是一种净止地、完全抽掉时间因素和具体变动过程,是一种净止地、孤立地考察某些经济现象的方法。孤立地考察某些经济现象的方法。孤立地考察某些经济现象的方法。孤立地考察某些经济现象的方法。

29、比较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分析已知条件变化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分析已知条件变化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分析已知条件变化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分析已知条件变化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的经济总量在达到新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以及有关的经济总量在达到新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以及有关的经济总量在达到新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以及有关的经济总量在达到新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不涉及具体转变期间和具体变动过程本身。化。不涉及具体转变期间和具体变动

30、过程本身。化。不涉及具体转变期间和具体变动过程本身。化。不涉及具体转变期间和具体变动过程本身。动态分析(动态分析(动态分析(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dynamic analysis)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进行分析,涉及变量在一定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进行分析,涉及变量在一定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进行分析,涉及变量在一定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进行分析,涉及变量在一定期间的变动及在此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期间的变动及在此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期间的变动及在此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期间的变动及在此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实证分析工具实证分析工具 三、实证分析工具三、

31、实证分析工具内生变量(内生变量(内生变量(内生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sendogenous variables)指由经济模型内部结构决定的变量。指由经济模型内部结构决定的变量。指由经济模型内部结构决定的变量。指由经济模型内部结构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外生变量(外生变量(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sexogenous variables)指不是由经济模型中的变量决定的,而是有外部因指不是由经济模型中的变量决定的,而是有外部因指不是由经济模型中的变量决定的,而是有外部因指不是由经济模型中的变量决定的,而是有外部因素(如政治、自然)决定的变量。素(如政治、自

32、然)决定的变量。素(如政治、自然)决定的变量。素(如政治、自然)决定的变量。存量(存量(存量(存量(stockstock)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流量(流量(流量(流量(flowflow)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学的产生及研究对象经济学的产生及研究对象经济学的产生及研究对象经济学的产生及研究对象 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

33、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经济学发展简史经济学发展简史经济学发展简史经济学发展简史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绪论绪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第四节第四节 经济学发展简史经济学发展简史一、重商主义:经济学的早期阶段一、重商主义:经济学的早期阶段一、重商主义:经济学的早期阶段一、重商主义:经济学的早期阶段二、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时期二、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时期二、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时期二、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时期三、新

34、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三、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三、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三、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四、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四、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四、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四、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本本本本章章章章从从从从整整整整体体体体上上上上概概概概括括括括西西西西方方方方经经经经济济济济学学学学,通通通通过过过过本本本本章章章章学学学学习习习习,掌掌掌掌握握握握稀稀稀稀缺缺缺缺性性性性与与与与选选选选择择择择、资资资资源源源源配配配配置置置置与与与与资资资资源源源源

35、利利利利用用用用以以以以及及及及经经经经济济济济学学学学的的的的含含含含义义义义;理理理理解解解解经经经经济济济济学学学学的的的的分分分分析析析析方方方方法法法法;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本章重点:本章重点:本章重点:本章重点:掌握稀缺性、选择与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机会掌握稀缺性、选择与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机会掌握稀缺性、选择与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机会掌握稀缺性、选择与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等

36、这样的内容。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等这样的内容。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等这样的内容。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等这样的内容。本章难点本章难点本章难点本章难点:如何理解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线。如何理解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线。如何理解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线。如何理解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线。一、分析讨论题一、分析讨论题一、分析讨论题一、分析讨论题1 1 1 1怎怎怎怎样样理解西方理解西方理解西方理解西方经济经济学学学学的性的性的性的性质质?2 2 2 2怎怎怎怎样样理解西方理解西方理解西方理解西方经济经济学学学学

37、是是是是研研研研究在究在究在究在资资源稀缺源稀缺源稀缺源稀缺状况状况状况状况下,如何下,如何下,如何下,如何实现资实现资源有效源有效源有效源有效配置的科配置的科配置的科配置的科学学学学?3 3 3 3现现代西方代西方代西方代西方经济经济学学学学试图试图解解解解决决决决的基本的基本的基本的基本经济问题经济问题有有有有哪哪哪哪些?些?些?些?4 4 4 4什什什什么么么么是是是是边际边际分析法和均衡分析法?分析法和均衡分析法?分析法和均衡分析法?分析法和均衡分析法?5 5 5 5试试比比比比较较局部均衡局部均衡局部均衡局部均衡与与与与一般均衡。一般均衡。一般均衡。一般均衡。6 6 6 6简简述述述

38、述实证经济实证经济学与学与学与学与规规范范范范经济经济学学学学的的的的区区区区别别和和和和联联系。系。系。系。7 7 7 7什什什什么么么么是机是机是机是机会会会会成本?机成本?机成本?机成本?机会会会会成本成本成本成本概概概概念需具念需具念需具念需具备备哪哪哪哪些些些些条条条条件?件?件?件?8 8 8 8假假假假设设有一有一有一有一亩亩地,用地,用地,用地,用来种来种来种来种玉米可玉米可玉米可玉米可获获收入收入收入收入500500500500元,用元,用元,用元,用来种来种来种来种油菜可油菜可油菜可油菜可获获收入收入收入收入1000100010001000元,用元,用元,用元,用来种来种来

39、种来种棉花可棉花可棉花可棉花可获获收入收入收入收入2000200020002000元,元,元,元,试问试问:(1 1 1 1)用来生产棉花的机会成本是多少?)用来生产棉花的机会成本是多少?)用来生产棉花的机会成本是多少?)用来生产棉花的机会成本是多少?(2 2 2 2)用来生产油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用来生产油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用来生产油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用来生产油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3 3 3 3)用来生产玉米的机会成本又是多少?)用来生产玉米的机会成本又是多少?)用来生产玉米的机会成本又是多少?)用来生产玉米的机会成本又是多少?9 9 9 9如果一如果一如果一如果一国国国国实际产

40、实际产量位于生量位于生量位于生量位于生产产可能性曲可能性曲可能性曲可能性曲线线之之之之内内内内,那,那,那,那么么么么,该该国国国国的的的的经济经济状状状状况况况况是存在失是存在失是存在失是存在失业业和和和和资资源利用不充分,源利用不充分,源利用不充分,源利用不充分,还还是是是是处处于通于通于通于通货货膨膨膨膨胀胀和需求和需求和需求和需求过过度度度度状况状况状况状况,为为什什什什么么么么?我国资源拥有与消耗现状我国资源拥有与消耗现状我国资源拥有与消耗现状我国资源拥有与消耗现状 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在资源总量方面,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在资源总量方面,我国资源总量和

41、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在资源总量方面,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在资源总量方面,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1.8%1.8%1.8%1.8%,天然气占,天然气占,天然气占,天然气占0.7%0.7%0.7%0.7%,铁矿石不足,铁矿石不足,铁矿石不足,铁矿石不足9%9%9%9%,铜矿不足,铜矿不足,铜矿不足,铜矿不足5%5%5%5%,铅矿不足,铅矿不足,铅矿不足,铅矿不足2%2%2%2%。在人均资源方面,我国人均。在人均资源方面,我国人均。在人均资源方面,我国人均。在人均资源方面,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矿产资源是世界

42、平均水平的矿产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矿产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1/21/2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人,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人,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人,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人均水平的均水平的均水平的均水平的1/31/31/31/3,人均水资源是,人均水资源是,人均水资源是,人均水资源是1/41/41/41/4,人均森林资源是,人均森林资源是,人均森林资源是,人均森林资源是1/51/51/51/5,人均能,人均能,人均能,人均能源占有量是源占有量是源占有量是源占有量是1/71/71/7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是,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是,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是,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

43、是1/101/101/101/10。而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从而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从而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从而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从1990199019901990年到年到年到年到2001200120012001年,我国年,我国年,我国年,我国石油消耗量增长石油消耗量增长石油消耗量增长石油消耗量增长100%100%100%100%,天然气增长,天然气增长,天然气增长,天然气增长92%92%92%92%,铜增长,铜增长,铜增长,铜增长189%189%189%189%,铅增,铅增,铅增,铅增长长长长380%380%380%380%,锌增长,锌增长,锌增长,锌增长311%311%31

44、1%311%,十种有色金属增长,十种有色金属增长,十种有色金属增长,十种有色金属增长276%276%276%276%。如今,我国。如今,我国。如今,我国。如今,我国钢材消量已经达到大约钢材消量已经达到大约钢材消量已经达到大约钢材消量已经达到大约2.52.52.52.5亿吨,接近美国、日本和欧盟钢铁消亿吨,接近美国、日本和欧盟钢铁消亿吨,接近美国、日本和欧盟钢铁消亿吨,接近美国、日本和欧盟钢铁消耗量的总和,约占世界的耗量的总和,约占世界的耗量的总和,约占世界的耗量的总和,约占世界的50%50%50%50%;电力消耗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电力消耗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电力消耗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电力消

45、耗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仅低于美国。中国油气资源的现有储量将不足第二位,仅低于美国。中国油气资源的现有储量将不足第二位,仅低于美国。中国油气资源的现有储量将不足第二位,仅低于美国。中国油气资源的现有储量将不足10101010年消年消年消年消耗,最终可采储量勉强可维持耗,最终可采储量勉强可维持耗,最终可采储量勉强可维持耗,最终可采储量勉强可维持30303030年消费。在铁、铜、铅、铝等年消费。在铁、铜、铅、铝等年消费。在铁、铜、铅、铝等年消费。在铁、铜、铅、铝等重要矿产的储量上,无论是相对还是绝对,中国已无大国地位。重要矿产的储量上,无论是相对还是绝对,中国已无大国地位。重要矿产的储量上,无

46、论是相对还是绝对,中国已无大国地位。重要矿产的储量上,无论是相对还是绝对,中国已无大国地位。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案例分析而我国原储量、产量和出口量上均居世界首位的钨、稀土、锑和锡等优势而我国原储量、产量和出口量上均居世界首位的钨、稀土、锑和锡等优势而我国原储量、产量和出口量上均居世界首位的钨、稀土、锑和锡等优势而我国原储量、产量和出口量上均居世界首位的钨、稀土、锑和锡等优势矿种,因为滥采乱挖和过度出口,绝对储量已下降了矿种,因为滥采乱挖和过度出口,绝对储量已下降了矿种,因为滥采乱挖和过度出口,绝对储量已下降了矿种,因为滥采乱挖和过度出口,绝对储量已下降了1/3-1/21/3-1/21/3-

47、1/21/3-1/2,按现有产,按现有产,按现有产,按现有产量水平保障程度亦已不超过量水平保障程度亦已不超过量水平保障程度亦已不超过量水平保障程度亦已不超过10101010年。我国在资源利用上仍处于粗放型增长阶年。我国在资源利用上仍处于粗放型增长阶年。我国在资源利用上仍处于粗放型增长阶年。我国在资源利用上仍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例如,以单位段。例如,以单位段。例如,以单位段。例如,以单位GDPGDPGDPGDP产出能耗量表征的能源利用效率,我国与发达国家产出能耗量表征的能源利用效率,我国与发达国家产出能耗量表征的能源利用效率,我国与发达国家产出能耗量表征的能源利用效率,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非常之大

48、。日本为差距非常之大。日本为差距非常之大。日本为差距非常之大。日本为1 1 1 1,意大利为,意大利为,意大利为,意大利为1.331.331.331.33,法国为,法国为,法国为,法国为1.51.51.51.5,德国为,德国为,德国为,德国为1.51.51.51.5,英国,英国,英国,英国为为为为2.172.172.172.17,美国为,美国为,美国为,美国为2.672.672.672.67,加拿大为,加拿大为,加拿大为,加拿大为3.53.53.53.5,而我国高达,而我国高达,而我国高达,而我国高达11.511.511.511.5。每吨标准煤的产。每吨标准煤的产。每吨标准煤的产。每吨标准煤的

49、产出率,我国相当于美国的出率,我国相当于美国的出率,我国相当于美国的出率,我国相当于美国的29.6%29.6%29.6%29.6%,欧盟的,欧盟的,欧盟的,欧盟的16.8%16.8%16.8%16.8%。日本的。日本的。日本的。日本的10.3%10.3%10.3%10.3%。我国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例如:我国人均资源量我国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例如:我国人均资源量我国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例如:我国人均资源量我国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例如:我国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1/4

50、1/41/4,但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但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但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但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50%50%50%50%以上,以上,以上,以上,资源再生利用率也普遍较低。我国即将进入汽车时代,大量废轮胎再生利资源再生利用率也普遍较低。我国即将进入汽车时代,大量废轮胎再生利资源再生利用率也普遍较低。我国即将进入汽车时代,大量废轮胎再生利资源再生利用率也普遍较低。我国即将进入汽车时代,大量废轮胎再生利用率仅有用率仅有用率仅有用率仅有10%10%10%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问题问题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