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国家环境税法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_王宏.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720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OECD国家环境税法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_王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OECD国家环境税法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_王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OECD国家环境税法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_王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OECD国家环境税法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_王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内容摘要 我国环境税立法的完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有效借鉴 OECD国家成功经验; 二是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税法律体系。在研究西方国家既往经验的问题上,必 须首先探究环境税出现的历史背景和立法原因,环境税肇始于工业文明后期的西方国 家,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平衡, OECD国家从立法层面进行了大 量改革,通过 “ 双赢红利 ” 效应和 “ 税收中性 ” 政策等柔性手段的实施减轻了环境税制 的推广阻力,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践行的共同但有差别的原则细化了征 税对象,实现了环境税立法的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 的推进,在经济建设领域

2、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的破坏 却触目惊心。最近持续发生的雾霾现象更加牵动了国人敏感的神经,如何实践生态文明 理念,保障公众的健康成为党和国家急需解决的难题,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税法律 制度成为社会的共识。当前我国环境领域主要以实践效果较差的收费制度和零星的税制 为主,收费制度天生的强制性弱、规范性差的缺点,使其很难以适应当下社会愈演愈烈 的污染事件,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因此,只有 从立法的层面建立完善的环境税法律 体系,加快我国环境税的改革步伐,才能推动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正文由四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环境税制基本问题研究。首先通过对环境税法经济

3、学分析,讨论了西方 解决环境税负外部性的手段和措施,以庇古为代表的政府干预理论成为典范,通过政府 的外部干预,使得具有 “ 公共物品 ” 属性的环境领域纳入政府利益考量,通过立法形式 来完善环境税体制以及通过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式来有效解决环境负外部性问题 。 OECD 国家在环境税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环境税所具有的 “ 双重红利 ” 因素,一方 面增加 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政府赤字规模;另一方面在税收转移的基础上实现了民生的改 善,减少了劳动税等税收的征收规模。 第二部分是对 OECD国家发展路径的研究。本部分介绍了 OECD国家在工业化高速发 展时期面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诸多措施,

4、其中环境税成为最主要的手段,以 能源税、机动车税、资源税为代表的新型税制成为西方绿色税制体系改革的代表。通过 1 对一些主要国家的环境税改革对比分析,特别是列举了以丹麦、德国、法国、英国为代 表的环境税改革历程,仔细研 究了这四个国家的成功经验,其代表性做法包括了以柔性 手段和差别税率为指引、扩大环境税的征收范围和税率结构、通过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做 法实现了税制结构的完善。 第三部分为 OECD国家环境税改革评述,由于传统管制型手段的缺陷以及政府职能 的转变,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西方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来 加强对环境领域的管理,改革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对就业和居

5、民的收入 分配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各国具体环境税实践中笔者总结了四条经验,从环境税覆盖 面的提高到 “ 污染者付费 ” 原则,之后在探讨了税收 中性政策和差别税率的柔性手段, 这些都是西方国家普遍适用的税制政策。 第四部分为 OECD国家环境税改革对我国的借鉴。包括对我国现有税费混杂的现状 的分析和基于 OECD国家环境税改革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如何完善我国现有环境税法律 制度。笔者认为应当从西方理论源头来分析,即以庇古为代表的福利经济学行为模式为 出发点,通过政府的外力干预,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八项对策。笔者认为建构必要 的环境税新税种和建立专款专用的税收使用制度是符合当下发展形式的,为了减

6、少环境 税的推行阻力,通过税收激励措施和差别税率鼓励绿色产业的发展。在稳中求进的总体 基调上,加快税制的综合改革,保证税收财政中性,以立法的形式来建构多层次、多种 类的环境税格局。在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改革我国税费混杂的弊端,建立 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税法律体系。 关键词:环境税;税制结构;改革;完善 2 Abstract The problems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tax legislation includes two aspects.First, how to effectively learn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

7、nce of the OECD countries, the second is how to create a legal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taxes in lin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In the study of the problems of the past experience of Western countries, we must explore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legislative reasons of environmental taxes, en

8、vironmental tax that began in the late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of Western countries.In order to achieve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ECD countries reforms a lot of the legislative level.Throught the flexible mean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in-win bonus effect and ntax neutral po

9、licy to reduce the resista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tax system,which favors the coordinati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s the principle of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finement tax. Finally the country achieves the horizontal equity and vertical equity of the environmental tax legi

10、slation. With the advance of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modemization.our country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economic construction, but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environmental destruction was shocking. The recently sustained haze phenomenon occurs more touched the heart

11、s of people sensitive nerve, how to practice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how to protect public health become the urgent need to address the problems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To build a legal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taxes in lin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is social consensus.

12、Now environmental fields include less effective system of charges and sporadic tax, Toll system inherently weak mandatory normative shortcomings make it hard to adapt to contemporary society intensified pollution incidents,it!s not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o, to establish a

13、 sound legal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taxes and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environmental tax reform in China can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main text composed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basic problems is environmental taxation. Firs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

14、nvironmental tax laws of economics,discuss the Western how to solve the environment l tax burden, Pigou as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theory to become a successful model and take the attributes of public goods included in the Governments interest considerations,by legislation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15、al tax system, as well as by way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to effectively address the negative environmental externalities. OECD countr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taxes give full play to the double dividend of environmental taxes, the one hand,it increases government revenue and reduces

16、 the size of the government deficit;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tax shift achieves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elihood which reduces the size of the labor tax and other taxes collected The second part is a study of OECD countries development path . This section describes the various measures taken i

17、n the face of the deteriora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OECD countries during its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 detailed list of the main types of energy tax, motor vehicle tax is on behalf of the national environmental tax. This section introduces some of the major national environmental tax reform,

18、 represented by careful study of Denmark, Germany, France, United Kingdom of their past experience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 which expands the scope and means of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taxes and improves the structure of the tax system by the practice of equity and efficiency. The third pa

19、rt is the commentary of the OECD countries environmental tax reform.Because the traditional control type means defects as well as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the perfectly competitive market economy has been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Western countrie

20、s to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the form of law, reform has brought about great social effects and environmentaleffect on employment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of residents also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From the practice of country-specific environmental taxes, the author summarizes four e

21、xperience from the coverage of the environmental tax to the polluter pays principle, after exploring a tax-neutral policies and flexible means of differential rates, these are the Western countries generally applicable tax policy. The fourth part is the draw of the the OECD National Environmental ta

22、x reform on China. Including the analysis on the mixed the status of our existing taxes and which based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tax reform, that the OECD countries based on how to improve our existing environmental tax legal system. The writer points out that the source sho

23、uld be from the Western theory analysis, welfare economics.Pigou as the behavior patterns, the government achieved eight countermeasures outside interference, combined with 2 Chinas specific na tional conditions.The new taxes which construct the necessary environmental tax and use tax earmarked syst

24、em is in line with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which encourages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industry through tax incentives and differences in tax rate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resistanc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tax. The overall tone which means steady and development accelerates the

25、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the tax system, ensures that the tax financial neutral, the government through the legislation to construct a multi-level, multi-species pattern of environmental taxes. Only through fully based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oreign reform our taxes promiscuous and disadvan

26、tages,then we can establish a legal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taxes in line with Chinafs national conditions. Keyword: Environmental taxes; Tax Structure; Reform; complete 目 录 引 言 . 1 (一)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1 (二) 国 内 外 研 究 现 状2 (三) 研 究 的 重 点 与 创 新 点2 (四)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3 一、 环境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 4 (一) 环 境 税 法 经 济 学 分 析4 (二)

27、 环 境 税 的 “ 双 赢 红 利 ” 理论5 (三) 税制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6 二、 OECD国家环境税制路径研究 . 7 (一) OECD国 家 环 境 税 发 展 历 程7 (二 ) OECD国 家 环 境 税 主 要 类 型 划 分8 (三 ) OECD国 家 税 制 绿 色 化 的 措 施10 (四 ) 0 ECD国 家 环 境 税 改 革 对 比 分 析12 三、 OECD国家环境税法改革述评 . 15 (一 ) O E C D 国 家 环 境 税 法 改 革 的 原 因 分 析15 (二 ) OECD国 家 环 境 税 法 改 革 效 应 分 析17 (三 ) O E C

28、D 国 家 环 境 税 法 改 革 的 经 验 解 读i OECD国家环境税法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引言 ()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党和 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步入公众的视线,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落后和政府管理的粗放,许多地方的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 “ 先污染后治理 ” 的现象在许多地方仍旧存在。鉴于我国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污染行业 的聚集,伴随污染排放峰值的提前到来很可能导致环境保护的硬着路,如何实现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在去年召开的十八大报告中详尽论述了大力推进

29、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我国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 远大计。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生态系统的退化,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生态文明理念放在突出位置,在五位一体布局中更加凸显生态 建设的重要性,十八大特别强调了加强生态文明制 度建设,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 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制度,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理念的落 实需要制度的有效建构,借鉴 OECD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如何处理环境问题对于我国 大有裨益,环境税这一税制得到西方国家的广泛亲睐,是解决环境问题最重要的手段之 一 。我国目前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仍旧是费与税并存

30、并且以收费为中心的立法现状。 20 世纪 70年来以来,我国以 “ 污染者付费 ” 为原则,结合我国具体环保工作的实际,实 行了排污收费制度。这项制度已经覆盖了几乎所有污染领域,在全国 30个省、自治区 和直辖 市得到全面贯彻和执行。但是,在环境税方面我国并没有专门设立以保护环境为 课征对象的独立税种,只是在部分税种的规定中直接或者间接的含有了环保因素,例如 资源税、消费税、车船税、城市维护税。在宏观层面上我国环境税费体系仍旧十分混乱, 并不能有效适应我国目前发展现状。在环境税制的道路上,我国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对 于环境税理论和实践分析研究都十分必要。为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环境税的效用价值以期 在

31、中国建立起与国情相适应的环境税体系,本文通过理论的梳理,结合 0ECD国家改革 的具体经验,为我国环境税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建议。 1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对于环境税制的研究还处于较初级的阶段,国际上环境税是 20世纪末期才 出现的概念,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战略的 提出,环境税这一税种在近些年来得到社会舆论和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例如王建所 著的 0ECD国家环境税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高萍所著的中国环境税制研究以及蒋 海勇著发达国家环境税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启示等有关环境税研究的论文。但是专 门针对我国如何有效借鉴 0ECD国家

32、环境税改革的经验的详细论述文章较少,由于没有 统一的标准和政策文献,理论的建构也很滞后。在我国理论论述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文 章是陈亚雯著中国的环境税改革初探,这篇文章以高屋建瓴的方式在分析我国环境 税改革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又系统的论述了完善环境税应当采取的措施。还有一些相关论 述也散见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著环境保护的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的比较分析 和聂国卿著我国转型时期环境治理的经济分析,这些文章都是从理论的高度来研究 我国的环境税制度设计。高凤勤在 2011年第 7期的税务研究中所 著的环境正义 视角下的我国环境税制改革讨论了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视 野下如何构建环境税制

33、,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而本文旨在从一个全面系统的 角度对 OECD国家环境税改革经验过程及其对我国的社会借鉴所做的系统论述和分析, 找出我国存在的制度缺陷和理论缺失,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环境税的建议。 (三)研究的重点与创新点 本文的重点包括了对 OECD国家环境税法制度经验的分析以及如何构建有我国特色的 环境税法体系这两方面。笔者着力于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 适合我 国的环境税法制度设计,创新点一方面是通过梳理 0ECD国家的环境税法改革历程 的基础上,从现有法律、政策等方面进行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制度移植;另一方面是从 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论证环境税的必要性和紧

34、迫性,以期构建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环境 OECD国家环境税法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通过大量收集 OECD国家环境税改革的法律法规和具体的执行措施,梳理我国既 有规章制度,尽可能多的寻找相关参考资料,找出不同国家环境税法的共同之处和差异 点。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 OECD组织中不同国家的环境税法进行对比、剖析,再结合 我国国情以期找出一条适合我国的环境税法律制度;本文结合历史分析的方法和政策研 究的方法,将国外经验有效的借鉴到我国具体国情之中,为我国环境税制的完善提供些 许建议。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环境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_)环境税法经济学分析 伴随我国经

35、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成为当下发展的 重点与长期目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经济发展水平 呈现跨越式 发展,政府职能相应的逐渐从管理型向服务型政府嬗变。由于我国发展水平较低,当下 仍然是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为典型的粗放型经济模式,经济发展的背后是以自然资 源的无节制开采以及对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 系已经成为当下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在以 “ 理性人 ” 假设为前提下,每个个体 都企求扩大自身可使用的资源,导致资源损耗的代价转嫁给所有可使用资源的人,追求 自我利益的行动并不会促进公共利益的增长,这种持续发生的行为

36、最终导致 “ 公有地的 悲剧 ” 。 1为了纠正 “ 市场失灵 ” 与 “ 政府失灵 ” 所导致的环境负外部性,政府必须通过 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来应对危机。在众多手段中税收以其独有的价值理念和实 践意义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取的措施。西方发达国家征收环境税的浪潮肇始于 20 世纪 70年代,诸多西方国家采取环境税等绿色税制来维护生态平衡,遏制生态保护与 经济发展的失范,环境税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也成为经济调控的有力措施之一。从法 经济学内部理论来看,以 “ 公共产品理论 ” 和 “ 外部性 ” 理论成为构建环境税合理性的 两大基石。按照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的定义 ,纯粹的公共产

37、品或劳务是 这样的产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产品或劳务的减 少。 2由于在公共领域缺乏市场机制竞争性和排他性,理性经济人基于各自的理性,以自 己的利益和利用效率为出发点对环境资源加以利用,人们便有了 “ 搭便车 ” 的动机,产 生 “ 信息不对称 ” ,直至引起环境灾难和生态破坏,导致人类和生态环境共同走向 “ 公 有地的悲剧 ” 。在环境保护领域,个人的理性并不必然导致集体的理性,经济主体往往 根据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目的,忽视对环境和社会所造成的代价,最终产生 “ 负外部性 ” 1李慧玲:环 境税费法律制度研究,北京 .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7年版,第 17

38、5页。 2郑少华:生态主义法哲学 ,武汉:法律出版社, 2002年版,第 73页。 OECD国家环境税法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问题。外部性的理论是由马歇尔和庇古在 20世纪提出的,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 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的情况,这种溢出效应所导致的负外部性无法通过市场 机制使其内部化,也就导致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缺乏效率的结果。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如 何解决成为横亘在可持续发展面前的重大难题。以庇古为代表的福利经济学派认为负外 部性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经济活动主体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相抵触,通过政府征税或 补贴来矫正经济活动主体的私人成本,以实现资源配置上的帕累托最优。另一派则是以 科斯为

39、代表的环境产权学说,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借助 于市场机制的自我协商就可以达到市场均衡,最终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以排斥 政府的干预为前提从而达到与庇古税同样的效果。 3由于科斯定理假设条件的苛刻和对收 入分配效应的忽视,在调整公共资源方面有着显 著的局限性。庇古手段以政府的外在干 预为依归,将环境利益纳入政府公共利益考量体系之中,通过税收强制性特征使得环境 问题的负外部性内部化,迫使企业将其纳入生产成本以刺激技术的更替和创新。不仅减 轻了环境压力,也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还导致了政府税源和税基的增加。因此,解 决环境负外部性问题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关系中人们更倾向

40、于庇古手段。 (二)环境税的 “ 双嬴红利 ” 理论 学术界对环境税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环境税是指国家为了保护环境与 资源,以所有者的身份对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开发、利 用自然资 源的程度或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征收的一个税种;广义的环境税是指所有能够保 护环境和资源的各种税收的总称,即包括为实现环保目的而专门征收的税收,也包括其 他非环保为主为目的但却对环境有益的税种。 4征收环境税可以取得 “ 双重红利 ” 。一方 面,环境税的征收可以矫正负外部性,有效抑制污染以实现环境保护目标,即 “ 环境红 利 ” ;另一方面,环境税的征收可以增加财政收入,通过减轻其他扭

41、曲性税种的税负从 而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即 “ 经济红利 ” 。在西方对环境税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两个 阶段。第一阶段即以庇古为代表的福 利经济学派为代表,认为单纯的市场手段无法调整 市场主体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与破坏,负外部性的解决必须依赖政府的 3从中笑 : “ 环境税论略 ” , 当代法学 , 2006年第 6期,第 10页。 4张乃琦: “ 环境税双 E效 ).、 V:及其对我 W税制改革的 iD示,经管论坛, 2012年第 4期,第 2页。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强制性手段,政府应当通过使企业支付与污染成本相应的价格,将污染者的外部性成本 内在化,调控污染企业的预期目

42、的,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环境污染治理的效果。 第二阶段则是以 Pearce和 Bovernberg为代表的 “ 社会红利 ” 论,对企业污染行为的征 税所取得的收入应当用来加强社会福利,减少其他既存税制的扭曲,降低对劳动和资本 的负效应,此种税收转移有助于实现环境改善和社会福利的 “ 双贏 ” 效应,促进就业增 加,提高税制效率。 5总之,环境税 “ 双贏效应 ” 不仅意味着环境的保护,并且通过税收 的转移实现社会福利成本的提高以及扭曲性税收比重的降低,促使就业增长和经济发展 方式的转变,获得非环境受益。 (三)税制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而又不损害后代

43、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 展。6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以较多的笔墨详细论述了我国可持续发展应该注重的问 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就是五位一体,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态 文明建设,突出了环境问题己经成为党和国家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今后工作的着力点。然而,由于环 境资源天然 的公共品属性和外部性特点使得环境的治理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上的问 题,更是一个公共选择的问题。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进行环境规制。西方经 济学家阿罗曾经指出,任何公共

44、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环境制度的建构而不是单纯经 济增长的结果。有效规制环境问题基础是这项规制能够考虑公众的环境偏好。面对工业 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环境污染事件在近十年呈井喷趋势,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背 道而驰,也损害了子孙后代的利益,笔者认为我国只有通过借鉴 OECD国家成功经验, 拟开征环境税作为保护环境一个重要突破口。与传统的政府的 直接管制和征收粗放的排 污费相比,环境税在偏好传递和环境公平性上具有明显优势,绿色税制体系的建构必须 将公平理念融入税制要素设计当中来,按照 “ 共同但有差别 ” 和 “ 量能纳税 ” 原则来确 定环境税税率,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横向与纵向公平。绿色税制化一

45、方面保证了 “ 外部 s李截明: “ OECD的绿色税制改革评析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0年第 S期,第 32页。 6贾爱玲 t “ 环境管理中引入绿色税制的构想 ” ,生态环境与保护, 2003年第 2期,第 50页。 6 OECD国家环境税法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成本内部化 ” 矫正了污染行为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环境利益与排污责任之 间的对等,彰显了分配的公平。同时还实现了对弱势群体环境利益的保护,促进了社会 的公平正义。综上可知,通过环境税的开征真正践行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有效缓解 我国环境压力,从而破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困局,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保 护的协调发

46、展。 二、 OECD国家环境税制路径研究 (一 ) 0EGD国家环境税发展历程 面对后工业时代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西方发达国家逐步意识到经济发 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绿色经济、生态文明的理念渐渐成为共识,经济的发展必须 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的转变促使环境税制的变革, OECD国家环境税制的 建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 20世纪 70年代到 80年代初期。该阶段以污染者 负担原则为立法圭臬,形式上即为补偿生态破坏的污染税,旨在于督促污染者承受治理 污染行为的成本,通过成本转移的方式以实现筹措资金保护环境的目的,其征税的种类 主要包括了用户费、特定用途收费等,尚不属

47、于典型的环境税种,该阶段只能说是形成 了环境税制的雏形。第二阶段在20世纪 80年代至 90年代中期。该时期更加注重市场在 环境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在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的同时促使企业将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 考虑其中,既优化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又增加了财政收入。各种类型的环境税在此阶段 大量涌现,环境税种类也日益增多,比如碳税、能源税、硫税、产品税等的出现。该时 期的环境税的目的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控制污染,制度设计充分考虑了资源配置和财 政收入这两方面的效果。第三阶段发生在 2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可持续发展 观念的深入发展, OECD国家纷纷推出绿色税制以及诸多财政措施,各国更加重视 保

48、护环 境的双重红利效应,纷纷加快了环境税改革的步伐。一些国家将税收负担从所得税转移 7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到消费税,另一些国家环境税收的应用也日渐增多。制度的创新和实践应用的丰富使得 OECD国家成为一些经济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借鉴学习的标杆。 7 (二 ) OECD国家环境税主要类型划分 1. 能源税收 能源税主要是以能源的生产、排放、使用为基础。 OECD国家最早开始对石油、煤炭、 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征收能源税。在 20世纪 90年代后期,丹麦率先引入了二氧化碳税。 1978 年,丹麦引入了电能税,并且陆陆续续对诸如煤、天然气和重油等各种石油以及煤炭产 品征收能源税,随后又开始开征二氧化碳税和硫税。二氧化碳税是对除了汽油、天然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