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教案(共3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669191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江花月夜》教案(共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春江花月夜》教案(共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江花月夜》教案(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江花月夜》教案(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春江花月夜教案教学方法 引导教学 教学手段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品味意境、赏析意象、把握情感。能力目标 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情感目标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赏析诗歌的意境,通过意象分析,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板 书 设 计 春江花月夜诗歌是文字的音乐意境赏析1春之卷、2江之画、3花之容、4月之貌、5夜之景情感把握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明月 江水 落花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 青春的珍惜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 重逢的企盼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

2、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文人墨客,在月之中或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或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或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或抒写他们了的哲理思考。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

3、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二、诗歌美读可以说:“诗歌是文字的音乐”。它有铿锵有力的节奏,有内在的或高昂或低沉的韵律。让我们通过反复朗读吟诵诗歌那形象、生动、立体的语言,感受铿锵有力的节奏,聆听它内在的或高昂或低沉韵律,体会情景交融的意境。1、学生自由诵读,结合诗歌注释解决疑难,整体感知诗歌。2、教师范读,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3、诵读指导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4、师生共读,用情感去点燃情感。三、意境赏析1、用想象再现诗歌的意境。诗歌是用形

4、象和图画说话的艺术,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往往浮想联翩,头脑中有大量形象闪现、组合。也就是说诗人在创作时必须借助丰富的想象,因此,我们在赏读诗歌的时候也要借助于想象。如果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的话,那么也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的学习与欣赏。诗歌想象的方法:(1)根据字词想象单个形象;(2)根据句节想象群体形象;(3)根据全篇想象整体形象。2、创造新的形象提出课题: 请同学们从下列题目中选出自己的题目充从分发挥想像力和联想力,深刻地感受和创造性地体味诗的意境,把诗歌描绘的这幅“春江花月夜”风景图依据各自的题目用散文般的笔触,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从而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图。1春之卷、2江之画、3

5、花之容、4月之貌、5夜之景四、赏析学习成果展示1、学生自主思考,把诗歌的内容用散文的形式表达出来。2、小组交流探讨,每小组遴选出比较优秀的篇章。3、教师主持,请各小组的代表发言人诵读优秀的改写文章。4、教师在听诵读的同时记录小组发言的纲要,并做好总结和评价。五。教师总结: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情感把握王国维说:“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抒情诗由“情”出发,是诗人感于外物后一

6、份心灵颤动的美妙,一份鲜活的感动,一份撞击心灵的真诚。我们在上一部分的学习中在整体上感知了诗歌的形象,体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但要想更深层次的把握作者的感受和情感,一方面需要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另一方面还需要对诗歌中呈现的意象、措辞进行深刻的分析,从每一个意象和每一句诗行里去仔细捕捉,再把它们连缀起来,组合成我们对诗所要表达的深层情感的了解和感知。1、教师出示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作为下一步探讨的材料依据。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2、从意象语言的角度分析诗歌中作

7、者透露出的思想情感及哲理思考。小组合作探讨这首诗的“明月”、“江水”、“落花”三个意象的寓意。(2)教师点拨指导,小组同学交流探讨成果。1纵向联想,即联想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诗人的生平遭遇及其性格特征,知人论世,鉴赏古诗。2横向联想,既有此句联想到彼句,其间关系可相类也可相反,在此比较中鉴赏是的艺术氛围,体会其诗所写之景、所抒之情、所叙之事及所言之志。(3)研究材料1明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 王昌龄)“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宋 苏轼)“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唐 刘禹锡)海上生明月,天涯

8、共此时。人情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张九龄望月远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2江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李之仪的卜算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的临江仙“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南宋辛弃疾南乡子“离恨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3落花“欲向相思处,花开花落时。”(唐薛涛春望词四首之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

9、溪纱)“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春恨秋愁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清红楼梦)流水落花春去也(李煜浪淘沙)3、教师评价总结。1明月:面对宇宙的浩瀚,明月的无穷,人生的有限,多少伤时、惜时、叹时之作流传千古,月早已由“白玉盘”意化为如流水一般东去不回的时间意象,让人在浩淼无穷、深邃永恒的宇宙面前,顿生渺小之感、短暂之感,更激起和历史洪流相融,奋力在短暂的人生中有为的斗志。当然,月还是的愁绪、情爱的代表意象意象。2江水:长江东流,玉带盘桓,沿岸风光如画,引出多少名篇佳句流传千古。江水不仅是个空间概念,更喻指历史的长河,是个时间概念。任你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或一代枭雄,无一例外

10、终将湮灭于历史的滚滚长河之中。 任你活着的时候生命怎样灿烂辉煌,也一样逃不过自然的规律、归结于尘土流水。表现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更显深沉悠远。3落花:综观中国诗歌史,写花开的少,写花落的多。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缤纷的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以落花为媒介,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表达对年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感叹,几乎涵盖了后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义。春江花月夜中,作者张若虚展示了女主人公迷离梦境的片断:昨夜闲潭梦落花。月夜春江,清景无限,她所等待的人迟迟没有归来。美丽的花瓣无声无息飘谢在寂静深潭,梦中的刹那,折射出漫长守望的苍凉、红颜衰老的恐慌。总之,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岁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也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是写来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和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六、检查背诵学生默写教学后记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