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第九章ppt课件.pptx

上传人:春哥&#****71; 文档编号:76596992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 第九章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学 第九章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 第九章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 第九章ppt课件.pptx(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济社会学 第九章电子课件经济组织第九章第九章 经济组织第一节 企业组织的经济学研究第二节 企业组织的社会学研究 第三节 社会学视角评述及其与经济学视角的比较第四节 企业研究发展的新趋向第一节 企业组织的经济学研究一、企业研究的经济学渊源二、交易成本学派三、委托-代理理论四、博弈论第九章 经济组织第一节 企业组织的经济学研究联系社会学与经济学的关系史,刘世定将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叫作古典时期,终结于19世纪末;第二阶段叫作经济学的新古典时期,从19世纪末经济学的边际革命到20世纪60年代;第三阶段就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至今。关于经济学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企业的问题,其他学者有不同

2、的看法。斯威德伯格认为,其实古典时期的经济学家已经提出了现代经济学的一些企业研 究的思想,尽管这些思想只是零星的存在。组织经济学各个流派的共同特点就是从个体的自我利益出发,然后引入社会关系或制度、文化的考量。在经济社会学看来,尽管组织经济学为理解组织现象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分析,但它过度强调了自我经济利益倾向而对社会关系关注不够。一、企业研究的经济学渊源第一节 企业组织的经济学研究科斯在1937年所写的 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传统的经济学假定了企业依据市场价格机制来调整自身的决策,一旦价格发生变化,个体和企业就会自动调整生产量,因为依据市场价格调整生产策略毋庸置疑是符合企业及企业员工个人利益的。

3、威廉姆森接着科斯的论述继续往下回答了生产活动什么时候选择市场这种组织方式,什么时候又选择企业这种组织方式的问题。但是如果行动者都是机会主义的,那么当企业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来管理的时候,企业主又如何杜绝这些管理者的机会主义呢?这就是委托代理理论要解答的问题。二、交易成本学派第一节 企业组织的经济学研究代理是个法律概念,简单地说它是指代理人代表委托人以一种受到法律约束的 方式与第三方互动。这个概念被引入经济学是指股份制公司中的委托人 代理人契 约关系,而非仅指法律关系。委托代理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迈克詹森和威廉 麦克林。他们合著的 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和所有权结构一书

4、就指出,如果管理者不是百分之百地拥有企业,那么他为增加企业利润而工作的动力就比不上所有权人。自詹森和麦克林提出委托代理理论以来,企业就被看作契约的集合,三、委托-代理理论第一节 企业组织的经济学研究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行动者是独立的,各自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最后就会 导致整体福利的最大化。但实际的情况是人的决策并非与他人隔绝,相反是受到他人决策的影响的,行动者在决策时考虑还是不考虑他人会导致不同的决策结果,而 并不存在一个可以独立做出的、唯一的最大化利益决策。这个认识是对经济学假设的重大修改,所以带来了经济学的重要发展博弈论的出现。四、博弈论第一节 企业组织的经济学研究博弈论是指某个个人或组织

5、,在具有竞争性质或对抗性质的行为中,参加斗争或竞争的各方各自具有不同的目标或利益,为了达到各自的目标或利益,各方必须考虑对手的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并力图选取对自己最为有利或最为合理的方案,比如,日常生活中的下棋、打牌等。一般的博弈问题都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局中人、策略集合。后来纳什在他那著名的“一页纸”论文中证明了均衡点的存在,为博弈论的一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智猪博弈”四、博弈论第二节 企业组织的社会学研究 一、韦伯及科层制研究二、工业社会学的企业研究三、组织社会学的企业研究第九章 经济组织第二节 企业组织的社会学研究 韦伯的研究在组织研究中被引用最多的是其关于“科层制”的论述,这也被视为

6、他在组织研究中贡献最为突出的一部分。但其实他对经济组织的论述并不限于此,只是或许因为科层制引发了太广泛的兴趣,所以反而掩盖了他关于经济组织的其他真知灼见。韦伯提出科层制是最有效率的组织形式的经典假设是否正确,现在已经并不重要了,因为他就此开启了一个经典的组织研究领域,这本身就是对组织社会学研究的巨大贡献。一、韦伯及科层制研究第二节 企业组织的社会学研究 20世纪30年代,美国诞生了工业社会学,它刚开始主要研究工厂内部的运作和工作情况,即把工业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从微观上研究工业企业内部的各种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社会因素,如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企业中的初级群体、非正式群体,企业内部职工与干部的积

7、极性以及他们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职工的企业意识、安全感与工作效率,等等。在工业社会学的繁荣时期,涌现了许多经典研究,包括威廉怀特的餐饮业中的人际关系、多尔顿的管理者,还包括来自欧洲学者的研究,如贾侯达和拉扎斯菲尔德的 马林塔尔:失业社区的社会学描述,以及克罗齐埃的科层现象。二、工业社会学的企业研究第二节 企业组织的社会学研究 (一)权变学派权变学派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是由劳伦斯和洛奇于1967年提出的,其基本观点是不存在最佳的组织方式(组织结构),最佳的组织方式都有赖于特定的内部与外部环境。这个在我们今天看来显而易见的普通观点在那个时代提出来却具有革新意义。劳伦斯和洛奇在企业组织的环境分析

8、中强调后者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加尔布雷斯的环境分析强调信息这个变量。到20世纪90年代后,权变学派的学者们又相继提出了规模、技术、地理位置、参与者个人偏好、国家和文化差异、组织的生命周期等重要环境因素。三、组织社会学的企业研究第二节 企业组织的社会学研究 (二)资源依附理论资源依附理论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其基本经济组织观点是,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所有组织都在与环境进行交换,获得必要的资源以维持生存。在和环境的交换中,环境给组织提供了关键性的资源(稀缺资源),如果没有这样的资源组织就不能运作。资源依附理论的基本假定是:()组织是在社会交换中形成的内部与外部联盟,联盟的目的是增强对外部的影响

9、和对组织的控制。()环境中存在对于组织生存来说稀有而有价值的资源,这使得组织陷入一个困境:资源获得的不确定性。()组织有两个目标:获取资源的同时最小化组织自身对其他组织的依赖,或者获取资源的同时最大化其他组织对自身的依赖。三、组织社会学的企业研究第二节 企业组织的社会学研究 (三)组织种群生态学派组织种群生态学是生物种群生态学在组织研究中的借用。组织种群生态学将组织视作生物物种模拟物,它们在环境中经过竞争以及自然选择的过程。该理论关注组织的死亡(公司死亡率)、新企业诞生(公司出生率)以及组织的成长和变迁规律等问题。组织种群生态学最初是由汉南和弗里曼在组织的种群生态学一文中提出的,后来成为组织研

10、究中的中心理论流派之一。这个学派以定量经验研究著称。生态学研究通常是做大规模的历时性研究(数据常常横跨几十年,甚至有时候是一个世纪)。三、组织社会学的企业研究第二节 企业组织的社会学研究 (四)组织新制度主义学派新制度主义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经济学的视角来解读制度,意在解释为什么各个组织在历史演变路径并不相同的情况下到最后却都采取了相同的结构。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起落、复生、发展历程的有意思之处就在于,它鲜明而又集中地展示了市场与国家在特定的经济现象上的较量。三、组织社会学的企业研究第二节 企业组织的社会学研究 (五)网络学派1.网络结构观市场网络观是怀特的观点。他在1981年发表了论文市场从

11、何而来,从关系网络的角度去解释市场的起源。他认为,市场实际上是生产组织在彼此间的网络(同行业网络)中行动(相互观望、模仿)的结果,它们之间网络结构的再生产就 产生了持续存在的市场。2.网络功利观强弱关系力量观点首先是格兰诺维特在 弱关系的力量一文中提出的。他所说的关系是指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通过交流和接触而实际存在的一种纽带联系,网络就是多维关系的空间组合。三、组织社会学的企业研究第三节 社会学视角评述及其与经济学视角的比较一、社会学视角评述二、两种视角的比较第九章 经济组织第三节 社会学视角评述及其与经济学视角的比较斯威德伯格反复提及,并且正致力于构建社会学企业组织研究的利益范式。斯威德伯

12、格认为社会学在企业组织研究中忽视利益、强调结构目前看起来走向了极端,社会学不应该完全抛弃利益在驱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尤其是经济行 动。斯威德伯格建议应该以更合适的方式来看待利益概念,尤其要重视在经济行为研究中,比如企业组织行为的研究中将利益视作其驱动力的角色,而文化习俗、正式 制度等应该起到“铺设”这股驱动力的行进“轨道”的作用。一、社会学视角评述第三节 社会学视角评述及其与经济学视角的比较首先,二者在理论逻辑特征上有以下几点重要区别。第一,古典经济学家将公司视为追求经济效用极大化的理性行动者;相反,经济社会学者将公司视为社会行动者,公司会与其他公司进行各项结盟,在市场中呈现阶层化的地位分布,

13、同时,公司也是市场制度的建构者。第二,传统的经济学家对企业的考察主要限于企业本身,而社会学家对企业的关注则往往超越企业本身;经济学家对经济组织的研究往往限于组织内部的群体研究,而社会学家除了以不同的视角来看待组织内部的群体关系,也看重更宏观层次上的企业间的社会关系。第三,经济学家主要关注营利性组织企业,而社会学家更关注一般化的组织,强调企业依照外在规范行动的一面。二、两种视角的比较第三节 社会学视角评述及其与经济学视角的比较其次,两种视角在理论形式的偏好上也存在重要区别。组织经济学重视微观的技术分析,比如交易成本分析、代理关系分析以及博弈论,它们强调对理论的精耕细作,逻辑严密并细致地给出精巧设

14、计的制度以解决问题。而组织社会学则更关注超企业层面的宏观结构,比如企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虽然不论是从分析工具还是从分析视角而言,社会学的企业组织研究都显得粗犷得多,但是这并不妨碍社会学对企业组织的研究显示出深刻的悟性与富于想象力的见解。二、两种视角的比较第四节 企业研究发展的新趋向一、网络组织二、企业集群三、非正式经济组织第九章 经济组织第四节 企业研究发展的新趋向 这里所说的网络组织研究不同于前面所列举的网络学派的相关研究,之前列举的是组织的网络研究,即以边界明确的企业为研究对象。这里的网络组织是一种特殊的、介于企业的垂直化生产体系与市场之间的组织形态,对应于威廉姆森所说的市场与科层制之间的

15、第三种治理结构“混合模式”。它是指因生产过程而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企业联合体,网络参与者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形成的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他们之间存在频繁的商品和服务的买卖以及信息、知识和新技术的交流。一、网络组织第四节 企业研究发展的新趋向 (一)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按照其基本结构可以分为市场型集群、中卫型集群和网络型集群。市场型集群是指企业集群内部之间的关系是以平等的市场交易为主的,各生产厂家以水平联系来完成产品生产,比如我国浙江义乌的产业集群。中卫型集群是指大企业处于集群的支配地位,小企业为核心企业提供专业化的配套生产或服务。网络型集群是指以信息联系而非物质联系为主的企业集群,比如企业间常有项目合

16、作的情况。其中,常见的是市场型集群,这也是被研究得最多的集群类型。二、企业集群第四节 企业研究发展的新趋向 (二)工业区工业区研究始于20世纪7年代中期意大利的学者们对意大利中部与北部的调 查。阿纳尔多巴格那斯科特别指出,在意大利第三帝国时期,经济既不是由国家组织运行的,也不是由大型企业集团决定的,而是依靠中小企业,这些地区出产传统产品,如瓦片、编制物和皮革制品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传统的欧洲制造业工业区的研究转入以大量现代高科技企业为主体的工业区的研究。硅谷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二、企业集群第四节 企业研究发展的新趋向 非正式经济概念是剑桥大学著名经济学家、人类学家哈特博士于1973年首次提

17、出的。之后,包括国际劳工组织在内的社会机构和研究者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城市社区中的那些低收入、低报酬、无组织、无结构的小规模生产的个人或服务单位,并将其定义为“非正式部门”。非正式经济组织的特征就是游离于现行的法律框架之外,规避国家管制和税收,但它们客观上也增加了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收入分配。三、非正式经济组织本章要点l“组织”一词既包括作为实体的组织,也包括作为过程的组织。l企业组织研究中的经济学视角主要包括交易成本学派、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博弈论。l企业组织研究中的社会学视角始于韦伯的科层制研究,他给出了科层制的理想类型,并认为这是最有效率的组织形式。l工业社会学研究为社会学对企业组织的研究进行了重要积累。l现代企业组织研究中的社会学视角主要包括权变学派、资源依附理论、组织种群生态学派、组织新制度主义学派、网络学派。l企业研究中的经济学视角与社会学视角有重要差别。思考题请简述企业组织研究的几个经济学视角。P237请简述企业组织研究的几个社会学视角。P244社会学与经济学在企业研究中的视角有何差别?P259社会学对企业集群的研究对当下我国的工业区建设热潮有何政策启示?试以一个企业现象为例来进行经济学视角与社会学视角的比较解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