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qq****8 文档编号:76390244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6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娄底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南省娄底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娄底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娄底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2020 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语文试卷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语文试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30 分)分)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诘难(ji)油蛉(lng)人情世故前仆后继B.褶皱(z)贏弱(li)巧妙绝伦翻来复去C.吞噬(s)濒临(bn)吹毛求疵人声顶沸D.震悚(sng)宽宥(yu)颠沛流离深恶痛决【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B有误,褶皱(z)(zh),贏弱羸弱,翻来复去翻来覆去;C有误,吞噬(s)(sh),人声顶沸人声鼎沸;D有误,深恶痛决深恶痛绝;故选 A。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时代需要季羡林这样拥抱理想的学

2、者,他们耐得住寂寞,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心向学问,终成一代大家。B.走出水泥森林的城市,满目苍翠的乡村,诗情画意的原野,自然让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C.当一切喧嚣戛然而止,这个世界猛然出奇地安静,人们忽然觉得这个地方如此陌生,如此遥远。D.大自然有限的馈赠让他显得身形单薄,阳光长期的青睐把他晒成了黑色。此刻,他站在扶贫书记面前,局促不安,鹤立鸡群。【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使用恰当;B.心旷神怡:意思是心情愉快,精神舒畅。使用恰当;C.戛然而止: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使用恰当;D 鹤立鸡群: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

3、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不符合语境“在扶贫书记面前,局促不安”。使用不恰当;故选 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只有保护自然、认识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利共赢。B.美国和阿富汗塔利班 2 月 19 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和平协议,目的旨在结束持续十八年多的阿富汗战争。C.还记得夕阳下的汉阳树,又想起了阴雨绵绵的鹦鹉洲,刚又学会了黄鹤楼这首诗歌,武汉对我有了一种更亲切的感觉。D.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优越,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其如何应对重大危机,如何看待人民群众的利益。【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语序不当,将“保护自然”和“认识自然”

4、调换位置;B句式杂糅,删去“目的”;C主客颠倒,将“武汉”与“我”调换位置;故选 D。4.下列对文学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雷家书中,傅雷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B.儒林外史是我国讽刺文学的代表作,作者吴敬梓。小说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C.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长诗向太阳 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

5、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D.1936 年,法布尔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D.有误,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斯诺(埃德加斯诺),所以选项中的“法布尔”错误。故选 D。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学校有独立的科教楼一栋、阅览室三间、物理实验室两间、化学实验室一间、生物实验室一间、计算机室三间、并配有专职图书管理员和实验员。B.一脸雀斑的小内德说道,“嗨!我有

6、主意了。我们很久没有去爬悬崖了。”“我们走吧!”有人附和着。C.学校管理一方面让老师感到竞争的公平、公正,教学有了动力和劲头;一方面让学生感到成长的喜悦和快乐。D.2019 年世界读书日之际,学校成立了学生读书会,同时开展了共读共写系列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句子到“计算机室三间”列举结束,后面是对人员安排的介绍,二者之间应用“逗号”隔开,不能再用顿号,所以该句错误;B直接引用他人的语言,说话者后面应用冒号,所以“小内德说道”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冒号,所以该句错误;D书名号是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的标点符号。“

7、学生读书会”是一个活动小组的名称,应用引号。所以该句错误;故选 C。6.下列各句中,对修辞使用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行行娟秀的字儿调皮地动了起来。它们汇入了春风里,和春风一起玩耍;汇入了阳光中,和阳光一起嬉戏。(拟人)B.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你不要急,也许你家的花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开,也不要急,说不定你家的是株蜡梅,到了冬天会开得更加动人。(比喻)C.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仿佛间我听见缓慢悦耳的驼铃,看见冬日里走过的驼队,童年一页一页在我的心头铺开。(排比)D.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农业。那么,什么是农业呢?农业就是该松土就松土,该施肥就施

8、肥(设问)【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C有误,句中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童年”比喻成“书”。故选 C。7.填空。(1)_,_,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莫笑农家腊酒浑,_。_,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3)四面竹树环合,_,凄神寒骨,_。(小石潭记)(4)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出师表)【答案】(1).了却君王天下事(2).赢得生前身后名(3).丰年留客足鸡豚(4).山重水复疑无路(5).寂寥无人(6).悄怆幽邃(7).陟罚臧否(8).不宜异同【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中“赢”“豚”“疑”“寥”“幽邃”“陟”“臧

9、”等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8.请用正楷字将如图的书法作品内容规范地抄写下来。【答案】宁静致远【解析】【分析】【详解】抄写书法作品中的汉字,要做到:准确、规范、端正、整洁。这几个字是“宁静致远”,注意“寕”“逺”是繁体字,要写成简体“宁”“远”。9.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张明告诉李晨:“李晨你好!我买了一辆新车,是刘宇特别喜欢的那一款,请你今晚转告刘宇,明天上午九点让他来我家小区骑车。”假如你是李晨,你怎样转述给刘宇?【答案】示例:刘宇,你好!张明让我告诉你,他买了辆新车,是你喜欢的那一款,邀请你明天上午九点去他家小区骑车。【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转述的时候,注意要有

10、称呼,还要注意人称的变化,转述的内容包括时间(明天上午九点)、地点(张明家小区)、事件(买车、邀请骑车)等都要准确。10.按要求回答问题。(1)概述漫画的内容。(2)说说漫画的寓意。【答案】(1)示例:一个戴着官帽,仰着头,反背着右手的官员,举着左手的食指,站在云端大声地说:“知道了,转发了,安排了”(2)站在云端讽刺了官员浮夸,不切实际;满口空话讽刺了官员的不干实事;目空一切的狂妄之态讽刺了官员的官场习气。【解析】【分析】【详解】(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描述画面内容,需要仔细观察图中的细节,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出来即可。图中的主要人物为一个带着官帽的官员,他仰着头,反背着右手,举着左手的食

11、指,站在云端,说着:“知道了,转发了,安排了”(2)本题考查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根据内容推测作者的创作意图。图中人物的服饰、动作、神态,以及他站在云端的细节,既展现了他的身份,也展示了他的傲慢和浮夸。“站在云端”表明他脱离实际;“仰着头,反背着右手的官员,举着左手的食指”刻画了他的傲慢,高高在上;“知道了,转发了,安排了”的语言,集中展现了人物的满口空话,不做实事。整体上,作品辛辣地讽刺了某些官员的浮夸、目空一切和狂妄傲慢的作风。据此作答即可。二、阅读(二、阅读(6060 分)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

12、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1.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非/木柿B.盖/石性坚

13、重C.一老河兵/闻之D.阅/十余岁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门圮于河(倒塌)B.遂反溯流逆上矣(顺流)C.沿河求之(代石兽)D.竟不可得(终了,最后)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几乎囊括了清代中期以前的经典文献。B.选文简洁之至,又很生动。第一段连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事情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C.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考虑不周,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D.选文情节波澜起伏,平而不板。作者先写打捞石兽无果,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

14、“众服为确论”,最后又引出老河兵的“又笑曰”,揭晓谜底。1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15.联系选文内容,说说选文讲述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答案】11.A12.B13.C14.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激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陷坑。15.文章主要围绕石兽的搜寻工作展开,在戏剧性的情节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庙里的和尚和普通人一样,因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有限,按照常规思维划着几只小船,顺着河流去寻找石兽

15、,当然是找不到。可是讲学家按照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进行推理也不正确,他的一套理论也许能让众人暂时信服,但是事实还是事实,按照学者的理论和方法向地下挖掘,肯定也是找不到石兽的。老河兵因为常年与河流打交道,对河流的水、石、泥沙等习性有更细致的了解,推断石头逆流而上了。按照老河兵的方法在上游寻找,果然找到了石兽。说明了对待任何事物,都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的道理。启示我们凡事不要空想,要勤于观察思考,要联系生活实际,才能知道事情的真实情况。【解析】【分析】【11 题详解】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A.错误,是非木柿:这不是木片。所以朗读节奏应该为:是/

16、非木柿。故选 A。【12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B.错误。遂反溯流逆上矣:于是反而逆流而上。溯流,逆流。故选 B。【13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C.错误,由文中句子“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可看出,寺僧考虑不周,盲目行动;而由文中“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等句子可看出,讲学家考虑不周,认识片面。故选 C。【14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句重要词

17、语有:棹,划船;曳,拖;寻,寻找;无迹,没有踪迹。整句的翻译为: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句重要词语有:冲,冲走;反激之力,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必,一定;啮,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坎穴,坑洞。整句的意思为: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激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陷坑。【15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把握。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可分四层: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

18、果然找到石兽;第四层: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作者对此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又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文章寓理于事,给了人们非常深刻的启示,告诉我们凡事不要空想,要勤于观察思考,要联系实际,才能知道事情的真实情况。【点睛】参考译文:沧州的南面有一座靠近河岸的寺庙,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门前的两只石兽也一起沉没在此河中。过了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还是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一

19、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特点坚硬沉重,泥沙的特点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颠倒了吗?”大家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

20、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荒唐;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荒唐了吗?”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楚江怀古马戴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选自图解唐诗三百首)注宣宗大中初年,马戴因直言获罪,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县尉。微阳:微弱的日光。楚丘:指湘江两岸的山丘。广泽:广阔的水泽。云中君:云神,是屈原云中君一文凭吊的对象,屈原以此表现出对云神的乞盼、思

21、念。16.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17.“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一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答案】16.诗的前四句用“露气”“寒光”“微阳”“猿猴”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傍晚洞庭湖畔凄清肃杀的秋景图。17.云神始终不肯降临,使“我”终夜苦思,独自悲秋。尾联通过屈原凭吊云中君这一典故表达了作者对明君的渴盼,也隐含着自身怀才不遇的悲伤。【解析】【分析】【16 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主要内容、描绘诗歌画面。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找出诗句中的典型意象理解即可。前四句的意思是“雾露团团凝聚寒气侵人,夕阳已落下楚地的山丘。猿在洞庭湖畔树上啼叫,人乘木兰舟在湖中泛游”。用“露气”“寒光”“微阳”“猿

22、猴”等意象描绘了洞庭湖畔一种萧瑟清冷的秋暮景象,深曲微婉地透露了诗人悲凉落寞的情怀。【17 题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含义。解题时应结合诗人当时的处境和作品主旨,答出这一句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的意思是“云中仙君怎么都不见了?我竟通宵达旦独自悲秋”。运用屈原“云中君”的典故,表面上是说云神不降临,让“我”苦闷悲伤;深层含义是诗人对自己遇不到明君而感到痛苦,对自己怀才不遇而感到哀伤。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材料一1994 年,“北斗一号”系统建设正式启动。2000 年,发射 2 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北斗一号”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2003 年,又发射了第 3 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23、,进一步增强系统性能。“北斗一号”系统的建成,迈出了探索性的第一步,初步满足了中国及周边区域的定位、导航、授时需求。当时采用的是有源定位体制,也就是说,用户需要发射信号,系统才能对其定位,这个过程要依赖卫星转发器,所以有时间延迟,且容量有限,满足不了高动态的需求。但“北斗一号”巧妙设计了双向短报文通信功能,这种通信与导航一体化的设计是“北斗”的独创。“北斗一号”的建成,使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材料二2004 年,“北斗二号”系统建设启动。“北斗二号”创新构建了中高轨混合星座架构,到 2012 年,完成了 14 颗卫星的发射

24、组网。这 14 颗卫星中,有 5 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5 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 4 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北斗二号”系统在兼容“北斗一号”有源定位体制的基础上,增加了无源定位体制,也就是说,用户不用自己发射信号,仅靠接收信号就能定位,解决了用户容量限制的问题,满足了高动态需求。“北斗二号”系统的建成,不仅服务中国,还可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材料三2009 年,“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启动。到 2020 年,完成 30 颗卫星发射组网,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这 30 颗卫星中,有 3 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3 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 24 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

25、这次发射的卫星,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也是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暑的收官卫星。“北斗三号”系统继承了有源定位和无源定位两种技术体制,通过“星间链路”也就是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对话”,解决了全球组网需要全球布站的问题。“北斗三号”在“北斗二号”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性能、扩展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等服务;同时在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和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材料四目前,北斗的服务由“北斗二号”系统和“北斗三号”系统共同提供,2020 年后,将平稳过渡到以“北斗三号”系统为主提供。下一步的计划是到 2035 年,建设完善更加泛化、更

26、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时空体系。(选自“新华网”,有删改)18.下列各句表述的内容,与材料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A.1994 年至 2003 年,“北斗一号”的建成,使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B.“北斗二号”系统由 14 颗卫星发射组网,它的建成可为中国和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C.2009 年,“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启动。到 2020 年,完成 30 颗卫星发射组网,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D.北斗的服务由“北斗二号”系统和“北斗三号”系统共同提供,2020 年 1 月后,已平稳过渡到以“北斗

27、三号”系统为主提供。下一步的计划是建设更加完善的国家综合时空体系。19.2013 年某地发生森林火灾,如果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定位,是否需要护林员发射信号,为什么?20.与“北斗一号”和“北斗二号”相比,“北斗三号”有哪些继承和发展?【答案】18.D19.不需要。因为北斗二号到 2012 年,完成了 14 颗卫星的发射组网,增加了无源定位体制,用户不用自己发射信号,仅靠接收信号就能定位了。20.北斗三号系统继承了有源定位和无源定位两种技术体制,通过“星间链路”也就是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对话”,解决了全球组网需要全球布站的问题。并且进一步提升性能、扩展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

28、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等服务;同时在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星基增强、地基增加、精密单点定位和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解析】【分析】【18 题详解】D与材料四中的“目前,北斗的服务由“北斗二号”系统和“北斗三号”系统共同提供,2020 年后,将平稳过渡到以“北斗三号”系统为主提供。下一步的计划是到2035 年,建设完善更加泛化、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时空体系”不符,表述不准确。故选 D。【19 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与整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二“北斗二号系统在兼容北斗一号有源定位体制的基础上,增加了无源定位体制,也就是说,用户不用自己发射信号,仅靠接收信号就能定位,解决了用户容量限制的问题,满足了高动

29、态需求”可知,如果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定位,不需要护林员发射信号。【20 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与整合信息的能力。先找到讲述北斗三号的材料三,再筛选出“继承与发展”的相关内容即可。继承:根据“北斗三号系统继承了有源定位和无源定位两种技术体制,通过星间链路也就是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对话,解决了全球组网需要全球布站的问题”得出:北斗三号系统继承了有源定位和无源定位两种技术体制,通过“星间链路”也就是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对话”,解决了全球组网需要全球布站的问题。发展:根据“北斗三号在北斗二号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性能、扩展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等服务;同时在中国及周

30、边地区提供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和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得出:“北斗三号”进一步提升性能、扩展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等服务;同时在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星基增强、地基增加、精密单点定位和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坚持有营养的阅读任何一种阅读,只要内容不是庸俗的错误的,读下去都会得到一些收获。但是,我们今天听到的与阅读有关的所有名言,其实都指向有质量的阅读,即有营养的阅读。高尔基有句名言,“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优秀的书籍才是阅读文化的“维他命”,倡导阅读,应该是有营养的阅读。什么是有营养的阅读?很简单,就是通过阅读给

31、生命增加营养。比如,汲取知识、拓宽视野、涵养正气、陶冶情操、丰富思想,等等。实现有营养的阅读不外乎两点,一是在阅读内容上,多选择经典有价值的,而不能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满足于大量碎片化、娱乐化,甚至低级趣味的内容。二是在阅读方式上,静得下心,沉得住气,下得了苦功,而不能浮光掠影,不求甚解,满足于一知半解。近年来流行“悦读”。确实,有些阅读是很轻松的,但有营养的阅读,往往挑战的是知识的盲区,其阅读过程很多时候是不轻松的。尤其一些大部头经典著作,不经过一番苦读,连门都进不了。值得重视的是,有营养的阅读,与媒介并没有必然联系。一般而言,纸质阅读更容易走向深度,但并不是所有的纸质阅读都是深度阅读。数字化

32、阅读,容易走向无营养,但数字化阅读可以为纸质阅读导流,数字化阅读本身也可以具有高质量。从阅读革命到创作革命,未来会有更多符合数字化阅读的内容出现,关键还是看选择什么样的阅读内容,采取什么样的阅读方式。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读一本好书,好好读一本书,比简单追求阅读量更有意义。坚持有营养的阅读,经年累月产生的知识复利,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选自人民网,有删改)21.实现有营养的阅读不外乎两点,一是_,二是_。22.选文第段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3.如果选用霍金时间简史这本科学巨著作为论据,最好放在选文哪个段落中?为什么?【答案】21.(1).

33、选择经典有价值的内容(2).采用静心沉气的阅读方式22.选文段的主要观点是:有营养的阅读与媒介并没有必然联系。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23.应该放在第段,举霍金时间简史的例子强调证明了“一些大部头经典著作,不经过一番苦读,连门都进不了”。【解析】【分析】【21 题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筛选。根据第段“一是在阅读内容上,多选择经典有价值的,而不能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满足于大量碎片化、娱乐化,甚至低级趣味的内容。二是在阅读方式上,静得下心,沉得住气,下得了苦功,而不能浮光掠影,不求甚解,满足于一知半解。”概括得出:一是选择经典有价值的内容;二是采用静心沉气的阅读方式。【22 题详解】本题考查观点及

34、论证方法。根据第段“值得重视的是,有营养的阅读,与媒介并没有必然联系”与“从阅读革命到创作革命,未来会有更多符合数字化阅读的内容出现,关键还是看选择什么样的阅读内容,采取什么样的阅读方式”本段阐述的是:有营养的阅读与媒介并没有必然联系。根据“纸质阅读更容易走向深度,但并不是所有的纸质阅读都是深度阅读。数字化阅读,容易走向无营养,但数字化阅读可以为纸质阅读导流,数字化阅读本身也可以具有高质量。”分析,文段将纸质阅读和数字化阅读进行比较,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23 题详解】本题考查论据。时间简史是一部科学巨著,根据第段“但有营养的阅读,往往挑战的是知识的盲区,其阅读过程很多时候是不轻松的。尤其一

35、些大部头经典著作,不经过一番苦读,连门都进不了”分析,一些大部头经典著作“悦读”是行不通的,需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行。第段强调了这一点,故将其放在这一段。阅读文章,回答问题。父亲的地图雪含冰和新婚妻子回老家看望父母,坐在火车上每过一个大站,我都给父亲打个电话,告诉他我们所在的位置。妻子在夸我孝顺的同时,笑我痴:“有必要吗?不是听你说老人家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到县城就迷方向吗?”我看着妻子,认真地说:“有些事你不知道,不知道你就不会明白。等到了家里,你什么都明白了。”村口有个高坡,村路就从高坡上穿过去进到村里。远远地,我就看见父亲和母亲站在高坡上手搭凉棚张望着,我一手拖着行李一手拉着妻子,加快速度奔过

36、去,站在父母面前直喘气。母亲上前就拉妻子的手,一个劲地问寒问暖,而父亲却站在一边直搓手,看着我的脸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到家后,父亲顾不上做别的,就先拿出一张地图,说是他最近才画的,问我上面标的位置对不对。我这才想起,自从我告诉父亲我们在城里买了新房后,父亲的电话打得特别勤,问得很仔细,什么小区,在什么路上,附近都有什么标志物,从家到上班的地方怎么走,甚至连菜市场离家有多远、具体位置在哪儿都问到。我拉着妻子看父亲画的地图,妻子很惊讶,说父亲怎么像去过一样画得那么准确。我又把父亲以前画的几张地图拿出来展示给妻子,其中有我上学时候的那个城市的,有我以前住的地方和上班的,最大的一张,是我所在的那个城市到

37、老家和我经常出差要去的地方的路线图,也可以说是我的行动路线图。那上面圈圈点点、密密麻麻的,有的地方还特别标注冬天的最低温度,把妻子看得瞠目结舌。我多次让父母到城里住一段时间,两位老人就是不去,说家里事情多离不开,还要给大哥看家。我只得给他们买了一个有照相功能的手机以方便联系。父母平时生活节俭,但一点也不吝惜电话费,没事的时候他和母亲轮换着和我说话,嘘寒问暖,有时候也骂我不注意自己的身体。我有时候和两位老人开玩笑,说他们比美国联邦调查局还厉害,我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父亲骂我:“臭小子,别和你爹贫!美国联邦调查局是做什么营生的我不知道,我就知道你是俺儿子!”父亲早就在电话里告诉我,晚上没

38、事的时候,他和母亲的一项重要娱乐活动就是玩手机照相,实在没什么好照的,茶杯、暖水瓶也照着玩,或者给我打电话;再一项就是母亲趴在桌子上看地图,一边打电话一边在地图上指指点点,很快就知道了我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并随时添上新的坐标。父亲说:“这和在你们身边也差不多,省去了看你们的路费。”妻子看看地图再看看两位老人的脸,眼里就有了泪光,对着我耳朵说:“你真幸福,以后我也跟着你沾光,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我说是,被父母爱着真的很幸福,要不咋说母爱无限父爱无边呢。为了儿子,父亲把整个城市装在心里,而且还不止一个城市,是大半个中国呢!在回程的路上,当我又要给父亲打电话的时候,妻子再也不笑我痴傻,夺过手机说

39、:“让我来给两位老人报个平安!”(选自读者乡土文学版合订本,有删改)24.解释选文第段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你真幸福,以后我也跟着你沾光,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25.下列句子表达了人物什么样的感情?远远地,我就看见父亲和母亲站在高坡上手搭凉棚张望着。再一项就是母亲趴在桌子上看地图,一边打电话一边在地图上指指点点。26.选文开头写到妻子“笑我痴”,最后又写到“妻子再也不笑我痴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7.简析选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答案】24.“沾光”的原意是靠着别人得到好处,在本文中的含义是跟“我”一样得到父母真切的关心和爱。25.“远远地”说明父母知道“我”回来,他们早早就等在了那高坡上。表

40、达了父母对我们回家的期待与喜悦之情。母亲趴在桌子上一边跟“我”打电话,一边看着地图指指点点,地图上是“我”生活的地方,这句话表达出母亲对在外生活的“我”的想念与关爱。26.选文开头先写妻子“笑我痴”,最后写到妻子“再也不笑我痴傻”,妻子前后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深刻地表现出父母对“我”深沉的爱和关心。27.选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朴实,耐心细致,不善表达,但深爱自己孩子的人。父亲和母亲一同出来接我们,但当我们走近时,父亲却一个劲搓手不知道说些什么,这体现了父亲不善表达的性格特点。父亲一辈子没有出过远门,也没有什么方向感,但是却画出了精细的行踪地图,这体现出他的耐心细致和对“我”深深的爱。【解析】

41、【分析】【详解】1.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首先要知道词语本身的含义,“沾光”的意思是靠着别人得到好处。然后要结合语境,分析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联系上文可以知道,妻子是在知道父亲给“我”画地图的系列事情之后说的这句话,她觉得父母对“我”的爱和关怀无微不至,认为“我”很幸福。她是“我”的妻子,和父母成为了一家人,以后她也能跟着“我”沾光,这里“沾光”的含义是跟“我”一样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2.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我们要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分析理解句子。“远远地”说明父母知道“我”回来,他们早早就等在了那高坡上,一直看着我们越来越近。表达了父母对我们回家的期待与喜悦之情。母

42、亲趴在桌子上一边跟“我”打电话,一边看着地图指指点点,地图上是“我”生活的地方。可能因为年迈,母亲的视力不那么好了,所以需要趴在桌上细细看那一张有“我”的地图,还一边跟“我”打着电话确认“我”的位置,处处都体现出母亲对在外生活的“我”的想念与关爱。3.本题考查写作手法。选文开头先写妻子“笑我痴”,最后写到妻子“再也不笑我痴傻”,妻子前后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妻子态度转变的关键是知道了这背后的原因,“我”向父母报告“我”的位置,是为了让父母知道“我”的行踪,“我”是为了让父母放心;而父母是为了知道“我”的位置便于记录“我”的行踪,了解“我”的生活状态,就好像他们就在身边陪着“我”,这是他们对“

43、我”的关心和爱的表达。妻子在知道事情的始末之后的态度转变从侧面突出了父母对“我”深沉的爱和关心。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我们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以及与人物相关的事情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选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朴实,耐心细致,不善表达,但深爱自己孩子的人。比如,父亲和母亲一同出来接我们,但当我们走近时,父亲却一个劲搓手不知道说些什么,相对于母亲一个劲地嘘寒问暖,父亲明显是不善言辞。另一个就是妻子所惊讶的,在“我”的描述中,父亲从未出过远门且没有方向感,但是他却能够根据“我”所说的位置画出“我”日常生活的地方的地图,甚至是出差去过的城市。而且这地图精细准确,好像是自己去过的一样,这又体现出父亲耐

44、心细致的特点。而不管是画地图还是出门接我,又或者是给我打电话,这些都体现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三、写作(三、写作(6060 分)分)2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千家万户关门闭户,数百万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乡奔波;180 万环卫工人起早贪黑清运垃圾;千万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坚守岗位保障运输畅通;许多普通人投入社区志愿服务缓解居民燃眉之急(选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有改动)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 600 字;文

45、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答案】范文逆行者的情怀2020 年开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此时,抗“疫”就是战斗,通知就是号角,抗“疫”英雄们逆风而行,谱写了一曲曲时代战歌。建设者创造奇迹,令世界惊叹。因新冠肺炎患者急剧增加,武汉床位告急,患者无处安置。武汉市政府参照北京小汤山急救医院的模式,在数千万观众的云监督下建设起“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工程从设计到交付,仅仅耗时 10 天。在大灾难面前,中国建设者用责任与担当,刷新了令世界称赞的中国速度。白衣战士逆行的身影,让人泪目。84 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1 月 18 日傍晚,他义无反顾地赶往武

46、汉抗“疫”最前线。连日以来,他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参加新闻发布会他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大医精诚,国士无双”,他当之无愧,他是“最勇敢的人”。抗“疫”前线的白衣战士,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年三十,第一支医疗队出发前往武汉;紧随其后,各地组派医疗队紧急驰援湖北;国家卫健委更是建立了 16个省份支援武汉以外地市的一一对口支援关系,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全力支持湖北。医护人员纷纷主动请缨前去。截至 3 月 1 日,共有 344 支医疗队共计 42322 人到达湖北展开工作。千里驰援,白衣战士,逆风而行,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还有无数坚守岗位,保护人民群

47、众生命安全的警察、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他们冒着风雪,不畏严寒,用责任和担当筑牢抗击疫情防线,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无论是建设者、白衣战士,还是防“疫”工作者、志愿者,都是抗“疫”战士,都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英雄!【解析】【分析】【详解】本题是材料作文。材料围绕新冠疫情概括了中华儿女共同抗疫的行动。由此我们可以确定以下立意:同心战疫,人民至上,关注民情民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实现服务社会的价值观;众志成城,共战疫情,展现中国力量;关切生命,感受温暖,传递温暖等等。或选取其中一类人员,从中立意,如全国各地医护人员无畏无惧,逆行奔赴最前线,我们可以从“医者仁心、家国情怀、坚守奉献”方面立意;如基建工人抢建一座座“生命方舟”,基层工作者冲锋在前,我们可以从社会责任方面立意;如“一批批年轻人无私忘我”,可以从青年担当方面立意等。紧扣话题拟写题目,题目要新颖,准确、生动、凝练、含蓄、新奇、有美感。围绕新冠疫情,选取典型的先进事例,突出主题。可记叙,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