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76192552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59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pdf(5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课时教案课题:多梦的季节第一课时总序第 1 个教案课型:新课编写时间:2011 年 2 月 20 日 执行时间:2011 年月日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批注教学重点:会写 10 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教学难点:理解诗歌所包含的深义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读法、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导语:同学们,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在一天天长大的童年里,你们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呢?(有许多美好的梦想)是啊,我们在这个多梦的季节里,总喜欢放飞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今天,我们来-起学习一首与童年有关的诗歌,相信同学们一定会随着诗人的描绘而真实地感受到

2、童年的快乐!2.板书课题,朗读课题。(板书课题:多梦的季节)二、初读诗歌,感知诗意1.听配乐诗歌朗读。2.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指名分节朗读诗歌。三、认知生字生词1.课件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2.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和记忆主字。(1)指导书写。哼 的右下方,不要写成 子。鹰 的里面上部是 惟,不要写成 佳。默 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2)学生与小组同学间交流汇报识记生字的方法。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义。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2.标出诗句最后一个字的音节,看看它们的韵母有什么特点。(押了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3.指导朗读。(1)再次播放配

3、乐诗歌朗读。学生轻声跟读。用笔画出朗读节奏,重音。教师范读。领读。全班齐读,要注意节奏,读出感情。三、课堂小结1.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试着背诵诗歌。2.学生小结一下自己在这节课中的学习收获。四、作业:写小字2 教学(后记)后思:课时教案课题:多梦的季节第二课时总序第 2 个教案课型:新课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感悟诗歌内容,感受童年的天真、快乐批注教学重点:理解诗歌所包含的深义教学难点:理解诗歌所包含的深义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读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朗读诗歌。2.说说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在童年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们有许多许多的梦想,我们在这些

4、梦想中一天天快乐地长大)二、精读感悟1.指名朗读诗歌第1 节、第 4 节(要求读得正确、流利)。(1)从哼着一天天长大的童年,中的 哼字,你体会到了什么?(2)这两节诗完全是一样的,分别安排在诗歌的开头和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分组交流,合作探究。学生汇报。2.全班齐读诗歌第2-4 节。(1)指名读第 2 节。看着小树长大、雏鹰邀游蓝天,小小的 我们有怎样的想法?从这一连串的疑问中,可以体悟到些什么?3 启发学生想象小树长大、雏鹰翱翔的画面,从中感悟到成长的快乐。(2)指名读诗歌第 3 节。说说这一节主要写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长大意味着什么?a.学生自由说说自己对 长大 的认识。b.教

5、师引导、小结。齐读这节诗,要读出感情。(3)指名读诗歌第 4 节。课件 出示下列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a.只是太阳惊奇,我们有了沉默的白天。b.只是月亮发现,我们有了多梦的夜晚。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句。二学生交流、汇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三、交流感悟,拓展延伸1.读完全诗,说说你有什么感悟?2.和小组同学在一起,说说自己 一天天长大的童年 吧!四、教师总结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播放儿歌童年。是啊,童年是飞梦的季节,是播种的季节,是探索、无畏的季节?,.2.学生齐声有感情、有节奏地背诵全诗。五、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一下自己在这节课中的学习收获。六、作业:双格教学(后记)后思:4 课时

6、教案课题:琴声叮咚第一课时总序第 3 个教案课型:新课编写时间:2009 年 2 月 11 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有思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批注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弹琴人的 钦佩 羡慕 感谢 之情。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读议法教学过程:1、(学生自由交流)2、.提出课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琴声叮咚吧!(板书课题:琴声叮咚)3、.学生齐读课题。4、.学生围绕课题质疑。二、初步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2.出示自学提示:(1)将课文读通、读)1 顶。(2)圈画出生字,抓字音、偏旁、笔画、字形。(3)圈画出生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义。(4

7、)再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3.学生按自学要求自学。4.汇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正音。(2)指导书写。羡 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慕 字的下面是 山,不是 小。暴 字的下面是 战 不要写成 水。5(3)学生交流对生词的理解。钦佩:敬重佩服。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凝神:聚精会神。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1)课文写了件什么事?(2)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1)我 家对面高楼的小姑娘,无论春夏秋冬都坚持练琴,从她的琴声中,我 感悟到了

8、勤奋 温暖 我 对她充满感谢之情。(2)第 1自然段:写 我 家对面的高楼里常传出动听的琴声。第 2 9 自然段:写 我 对弹琴人充满 钦佩 羡慕 感谢 之情。第 10 14 自然段:写弹琴的是一位小姑娘。第 15自然段:写琴声再次响起。3.学生再读课文。四、课堂小结一、把自己在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小结下吧!五、作业:写小字教学(后记)后思:课时教案课题:琴声叮咚第二课时总序第 4 个教案课型:新课编写时间:2009 年 2 月 12 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批注6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弹琴人的 钦佩 羡慕 感谢 之情。教学用具:课

9、件教学方法:读议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读课文。2.上节课我们己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这节课,让我们来继续赏析课文吧!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1)学生自由读这两部分。讨论:两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学生讨论、交流。课文以叮咚的琴声开头,又以叮咚的琴声结尾,这样首尾照应,旨在告诉我们小女孩练琴十分勤奋。2.学习课文第 2-9 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这一部分。(2)(课件出示)讨论:我钦佩这个弹琴的人。我羡慕这个弹琴的人。我感谢这个弹琴的人。说说作者为什么对弹琴的人充满 钦佩 羡慕 感谢之情?(3)学生先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交流后,师生共

10、同探究。因为夏天的黄昏十分炎热,人们都到街上、湖滨、广场、公园去乘凉了,而她却坚持在练琴,所以 我 十分钦佩这个有毅力的弹琴人。到了秋天的夜晚,到处一派静谧,而小姑娘独坐窗前,悠然地弹着琴,这情景多美啊,所以 我 十分羡慕 这个 三号生活,创造美的弹琴人。而到了冬天,夜深人静之时,到处一片漆黑,她那熟悉的琴声又给了 我 这个风雪夜归人阵阵的暖意,所以 气对她充满感谢之情。(4)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9 自然段。3.那么,这个勤奋练琴的小姑娘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10-14 自然段吧!(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7(2)讨论:画出文中描写小姑娘外貌、动作、神情的语句。在这

11、一部分内容里,作者的感情又有怎样的变化?(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穿着白纱裙,她像只粉蝶儿,飘到钢琴前,凝神片刻,串串音符就从翩翩的小手间飞扬开来。从这些语句可以感知作者感情的变化 a.这琴声那样优美动听,有甜味儿,又是那样亲切熟悉,如逢故友。(欣喜)b.难道那弹琴的就是她?(惊喜)c.我愣住了,真的就是她!(惊叹)(4)当一切真相大白,面对如此动昕的琴声,面对如此娇小的弹琴人,作者此时会怎样想呢?(5)学生自由畅言。4.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读中感悟。2.用几句话来赞一赞这个弹琴人吧!四、课堂小结学生互相质

12、疑、释疑,然后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收获。五、作业:双格教学(后记)后思:课时教案课题:穿红裙子的老师第一课时总序第 5 个教案课型:新课编写时间:2009 年 2 月 13 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师生之间浓浓的师生情批注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人物个性特点教学难点:领会孩子们喜爱老师的原因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读、导析法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我们的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都来自于老师的精心教育。老师,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今天,我们8 字习一篇与老师有关的课文一一穿红裙子的老师。板书课题:穿红裙子的老师)学生齐读课题。一初读课文1.出示自学提示:1

13、)自由读课文,丑课文读通、读)1 页。2)画出生字、生词。3)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三、全班汇报交流1.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朗读。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正音。3.交流。(1)课文主要写了乡村孩子们对穿红裙子的老师的喜爱和老师对乡村孩子的关心、呵护备至的事。(2)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4.指导朗读,要读出孩子们的情绪变化。三、抄写生字、生词1.学生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2.指导书写。脚、年、郁、附、锅、碗、搜肠刮肚、损、企、偏僻。3、学生交流对生词的理解。4、抄写生字、生词。搜肠刮肚锅碗瓢盆三番五次依依不舍有滋有味5、课堂小结学生总结自己在这一

14、节课中的学习收获。四、作业:写小字教学(后记)后思:课时教案课题:穿红裙子的老师第二课时总序第 6 个教案课型:新课编写时间:2009 年 2 月 15 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批注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人物个性特点。教学难点:领会孩子们喜爱老师的原因。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读、读析法9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读课文。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质疑课文内容1.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中你有哪些地方不懂?2.学生自由提问,互相释疑。3.归纳学生的问题。4.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真会读书,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学习,探究吧!三、理解课文,

15、解决疑难问题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2.课件出示有关问题:(1)乡村小学的孩子们为什么那么喜爱穿红裙子的老师?(2)穿红裙子的老师来了后,乡村小学的孩子们有怎样的变化?(3)后来,乡村小学的孩子们为什么流泪了?(4)画出文中表现出孩子们喜爱穿红裙子的老师的语句。3.学生轻声读课文,从文中找答案。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究。5.全班汇报,教师指导。(1)因为这位老师上课与众不同,能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她还把学生带到课本以外的精彩世界。(2)孩子们热爱学校,热爱学习了。(3)因为他们误以为穿红裙子的老师到城里的学校去了,再不回来了。6.教师小结。上课与众不同,还经常把学生带到

16、课本以外的精彩世界,这样好的老师有谁会不爱呢?其实,我们的老师何尝不是这样呢?他们为了我们的成长倾注了多少的心血啊!让我们懂得珍惜,学会感恩吧!四、整体感悟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找出课文中写到“红裙子”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感受。五、课堂小结作业:双格教学(后记)后思:课时教案课题:老师读作文的时候第 4 课时总序第 7 个教案课型:新课编写时间:2009 年 2 月 17 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批注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培养默读能力教学难点:弄清“我”请求老师读作文时不念自己名字的原因教学用具:课件10 教学方法:引读法教学过

17、程:一、揭示课题1 导语:同学们,每当老师念作文的时候,你会怎么想呢?你的名字是否曾被老师提过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著名作家毕淑敏写的老师读作文的时候。(板书课题:老师读作文的时候)2.学生齐读课题。3.学生围绕课题质疑。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2.课件出示自学提示:(1)把不认识的字、词勾画出来。(2)标出每一自然段的序号。(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怎样的事情?三、精读课文,走进我的内心世界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质疑。3.归纳、整理学生的问题,课件显示:(1)当老师念 我的作文的时候 我 的情绪有怎样的变化?(2)同学们对 我的态

18、度有怎样的变化?(3)我 为什么请求老师在读作文时不念自己的名字?(4)读了这篇课文,你有怎样的体会?4.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自悟。5.全班交流汇报。11 请求不念名字 (1)甜甜的怪怪的孤独(像揣着一块石头):快活。(2)神情怪怪的、不跟 我 玩:好奇、越玩越好(3)因为虽然 我的作文写得好,但如果老师长期只提一个人的名字,会让其他同学觉得老师忽略了他们的存在。如果老师念作文时不指名是谁写的,不仅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还顾及了一大部分同学的面子(4)我是个热爱学习,敢于面对生活中的难题,并认真地解决难题的人。6.教师小结。学完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很多的感触吧!可见,生活处处有精彩,关

19、键是看你怎样面对生活 四、课堂小结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呢?把自己的收获小结一下吧!作业:写小字教学(后记)后思:课时教案课题:习作 1 第一课时总序第 8 个教案课型:作文课编写时间:2009 年 2 月 17 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把内容写具体批注教学重点:抓住朋友的特点教学难点:怎样把作文写具体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引导法教学过程:一、课前导语同学们,你了解自己的朋友吗?你愿意将你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的最快乐、印象最深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吗?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你们友情的快乐吧!二、明确目标1.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习作目标。12 2.学生将自己和好朋友之间的一件最

20、快乐、印象最深的事写出来。三、资料链接回顾本单元课文,教师帮助学生找出本单元课文中哪些内容与本次习作的训练目标同步,从中借鉴写作的方法,从读中学写。四、习作构思引导学生选材,如何入手来写。1.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向大家介绍自己与好朋友之间发生的令人感到快乐的事,所以所写的内容要围绕“友情”来写。2.怎样将这件事写具体呢?(1)学生与小组同学交流。(2)全班同学交流、讨论。3.教师引导学生确定作文材料。五、资源共享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共享资源,扩大学生的信息量。六、习作方法根据本次习作特点进行指导。1.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描写。2.选取合适的角度来突出自己和朋友间的友情。3.

21、要注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4.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七、佳作赏析教师提供不同角度的习作供学生鉴赏。(课件出示)例文我和我的外国好朋友我的外国朋友叫 Carol,Carol。还记得我吗?记得你刚转到我们学校来时,还是一个让我们觉得新奇的外国小姑娘。从你那生硬的中国话中,我可以听出,你是刚刚学会汉语的。刚见到你的那天,我默默地想:我坐在你前面,你在学习和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我理所应当要帮助你。可快下课了,我又忍不住担心:同学们会说我多管闲事吗?谁知刚一下课,你就来到我的座13 位旁,让我帮你取一个中国名字。我想了想,说 你就姓张 吧,和老师同姓,将来学习肯定好。最后一个字就念辰 吧,因为我

22、就姓陈。中间一个字就念艾吧,你看,姓张的爱姓陈的,咱俩不就成好朋友了吗?你听了非常高兴。转天,你送给我一条项链,上面有半个桃心,写着fri三个字母。你又拿出另外一条项链,上面也是半个桃心,写着end 三个字母,你说 合起来正好是 frien 朋友,让我们交个朋友吧!说着,你伸出了手,我也伸出了手,我们就这样成了好朋友。教学(后记)后思:课时教案课题:习作 1 第二课时总序第 9 个教案课型:作文课编写时间:2009 年 2 月 17 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点评交流材料批注教学重点:学生完成习作初稿并互相修改教学难点:学生完成习作初稿并互相修改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引导法教学过程:一、明

23、确目标点评交流材料,学生完成习作初稿并互相修改。二、开心点评(课件出示材料)点评上节课交流的材料,重点点评习作可供借鉴和修改的地方。三、实践练习学生完成本次习作初稿。四、指导修改根据本次习作的要求,师生共同制定修改方案,然后指导学生对习作进行自改和互改,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教学(后记)后思:14 课时教案课时教案课题:习作 1 第三课时总序第 10 个教案课型:编写时间:2009 年 2 月 18 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评析学生习作批注教学重点:评析学生习作教学难点:评析学生习作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引导法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评析学生习作开心提示:这一教学环节在教师修改习作以后进行。

24、二、习作讲评教师用课件从学生的习作中抽查两名学生的习作进行讲评,以发现习作的亮点为主,可以从精彩的句子、片段入手,也可以从词语入手进行赏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当然,对于习作中写得不够完善的地方,也要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促进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习作能力。三、小节总结学生自由交流本次习作的收获或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完善以后的习作活动。教学(后记)后思:课题:语文活动 1 第一课时总序第 11 个教案课型:新课编写时间:2009 年 2 月 19 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积累好词佳句。批注教学重点:积累词语及诗句,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学难点:进行语文活动一-当回小记者教学用

25、具:课件教学方法:导析法教学过程:一、学习 万花筒 1.指名读、正音。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3.投影出示这六个字,让学生观察。(减、喊、感、涡、锅、窝)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4.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用这些字组词。5.在田字格里描写这些字。二、学习 我能填 1.投影出示。2.指名读,正音。15 3.教师领读。4.引导学生分析每组两个字的异同点,识记生字。5.学生先独立组词,然后交流、讨论。6.教师小结。丑(小丑)扭(别扭)雏(雏鹰)准(准备)三、学习 我能写 1.学生读例句,说说自己的发现。2.学生之间交流自己的发现及这样写的好处。3.教师引导学生扩写第一个句子。(1)投影出示:()老

26、师穿着一条()裙子。(2)学生试填。提示学生括号里可以填许多不同的词,只要语意通顺就行。如:(美丽的)老师穿着一条(耀眼的红)裙子。(年轻的)老师穿着一条(崭新的)裙子。4.学生试着扩写第二句,教师个别指导。四、学习 百宝箱 读读背背1.课件出示古诗。2.配乐朗读古诗。3.指名读,正音。4.齐读古诗,说说古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5.学生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6.学生读背古诗。五、课堂小结学生小结一下自己在这节课中的学习收获。作业:双格教学(后记)后思:课时教案课题:语文活动 1 第二课时总序第 12 个教案课型:新课编写时间:2009 年 2 月 19 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

27、进行语文活动训练批注教学重点:进行语文活动训练教学难点:进行语文活动训练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析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课件播放电视记者采访场面。2、同学们,当回小记者,采访自己敬慕的人,一定是大家最想干的吧!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过把瘾,当一回小记者吧!二、指导学生作好采访前的准备1、先要想一想自己将采访谁?(可以是自己认识的普通人,也可以是身边16 的一些名人)2、再想一想,自己将要采访对方的哪些内容。(1)为了便于采访,先应将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写成采访提纲。(2)采访别人时,要注意礼貌用语,提的问题出应有一定的提问价值。(3)采访别人时,要注意尊重采访对象,尽量不要让对方有为难的感觉

28、。三、让我们快乐出发,当回小记者1、采访时,语言要简洁,吐字要清晰。2、当采访对象在回答问题时,要认真地听,并快速地做好记录。3、采访完了后,要对别人说声“谢谢”!四、模拟现场,进行采访1、学生之间先进行模拟采访,按自己的采访提纲先演示一次。2、教师提出相关问题。五、课堂小结1、同学们做得很好,相信同学们的采访一定会成功的。2、把自己的收获小结一下吧!采访提纲例文采访提纲采访本校何校长一、问候何校长。二、向何校长介绍自己采访他的目的。三、请何校长介绍一下自己的童年。四、请何校长说一说在童年生活中,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五、对何校长的回答及陈述表示感谢!教学(后记)后思:课时教案课题:5古诗两首

29、第一课时总序第 13 个教案课型:新课编写时间:2009 年 2 月 22 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学习古诗清明。批注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能根据诗句的描绘想象画面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析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民间有哪些传统的节日吗?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交流。17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清明。(板书课题:清明)3.解题:清明,指清明节。这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里,人们都要对故人进行祭拜,表达自己的哀思。4.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清明节的资料。二、初读古诗1.自由朗读古诗。2.学习生字。(1)课件

30、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读。(2)指导书写。3.思考:清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三、学习古诗,理解诗义1.介绍作者。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节奏。3.学生按节奏诵读,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4.学生在小组中质疑、解疑。5.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纷纷:形容多,杂乱。断魂:形容十分伤心悲哀。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而且还下着绵绵细雨。路上的行人,心中烦闷,像是丢了魂似的。(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借问:请问行人问哪里有酒店?放牛的小孩指着远处的杏花村。6.学生齐读古诗清明。7 思考:行人为什么会到处找酒店呢?(因为伤心,想借酒消愁)18 课时教案课题:

31、5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总序第 14 个教案课型:新课编写时间:2009 年 2 月 22 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批注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含义教学难点:感悟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读、导析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背诵古诗清明。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板书课题:江畔独步寻花)3、学生齐读诗题。4.、解题:江畔独步寻花选自杜甫写的组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全组诗四、拓展1.朗读、背诵古诗。2.收集一些民间传说。五、课堂小结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呢?快总结一下吧!教学(后记)后思:19 共七首,记录了诗人在四川成都锦江边独自散

32、步寻花的全过程。二、初读古诗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2.勾画出生字、生词。3.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节奏。4.指名学生朗读。5.学生围绕古诗质疑,互帮互学。三、理解诗意1.课件出示古诗:学生齐读古诗。2、感悟诗意。(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风懒困倚微风。黄师塔:指一塔名。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春光把人熏得又懒又困,我倚仗着暖洋洋的春风在游春。(2)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一簇:一丛。无主:没有主人。桃花一丛一丛地盛开着,仿佛是没有主人,你究竟是喜爱这深红色的桃花还是浅红色的桃花呢?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4.说说你从诗中体会到了些什么?5.教师小结。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

33、,大自然的百般妩媚使得诗人也不知道是 深红 美,还是浅红 美。四、拓展延伸20 1.默写古诗江畔独步寻花。2.根据古诗的描绘,将这美丽的春景画出来。五、课堂小结将自己在这节课中的学习收获小结一下吧!教学(后记)后思:课时教案课题:6成语故事二则第一课时总序第 15 个教案课型:新课编写时间:2009 年 2 月 23 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学习卧薪尝胆,感悟其中的道理。批注教学重点:感受故事揭示的形象,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感悟其中的道理。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析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成语故事呢?(学生自由交流)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卧薪尝胆这则

34、成语故事吧!(板书课题:卧薪尝胆)3.通过预习,谁能说说对课题的理解?(1)学生齐读课题。(2)交流、小结。(卧薪尝胆:卧,躺。薪,柴草。指越王勾践每天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汉语拼音、工具书把课文读通、读顺。21(2)把生字、生词圈画出来。(3)再读课文,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评一评。(4)同桌之间交流对词语的理解。2.学生带着目标自学课文。3.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纠正读音。(2)指名读课文。4.让学生看故事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品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2.讨论:

35、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又怎样?学生汇报讨论结果:(1)学生齐读第 1 自然段,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起因。(战国时期吴王、越王吴国打败越国,越国勾践做了气年俘虏,受尽屈辱)(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2 自然段,讨论:越王勾践回国以后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a.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板书:卧薪尝胆)b.投影出示文中插图,看一看,想一想,越王这时会对自己怎样说?(学生自由畅谈)(3)学生自由读课文第3 自然段,讨论:勾践卧薪尝胆的结果如何?(一举打败吴国)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将故事按起因、经过、结果、陈述一遍。4.指导朗读。四、感悟寓言,拓展延伸1.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

36、地朗读课文,讨论:(1)读了这则成语故事,你悟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学生畅谈后教师小结:这个故事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2)放飞想象的翅膀,想一想:当吴王看到越王勾践将胜利的旗帜插到吴国的国土上时,他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学生自由畅谈)22 五、课堂小结学生总结自己在这节课的学习中的收获和方法。作业:写小字教学(后记)后思:课时教案课题:6成语故事二则第二课时总序第 16 个教案课型:新课编写时间:2009 年 2 月 24 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学习一鼓作气,感悟其中的道理。批注教学重点:感受故事揭示的形象,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感悟其中的道理。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

37、:导析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教师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卧薪尝胆 这则成语故事,谁能讲一讲这个故事呢?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则成语故事一鼓作气(板书课题:一鼓作气)这个故事又会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相信同学们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学习解决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2)圈画出生字、生词,多读几遍。(3)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4)“一鼓作气”是什么意思?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生词卡片让学生认读。23(2)指名读课文(正音)。(3)说说对题目 一鼓作气 的理解。(打仗靠勇气,擂一通鼓,勇气振作起来了,两通鼓,勇气就衰退了,三通鼓

38、,勇气就完了,所以要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3.播放故事片一鼓作气,说说故事讲丁一件怎样的事?三、精读课文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讨论:(1)当齐国的军队擂起战鼓时,曹刿为什么不让鲁庄公出兵迎敌?(2)曹刿的破敌方法妙吗?为什么?2.学生自主探究,然后与小组交流。3.全班讨论交流。(1)指名读课文第 5 自然段,用笔勾画出曹刿说的话。(2)因为当时齐国的攻势很猛,如果鲁军在齐军士气正旺时出兵迎击,势必会伤亡惨重。当齐国三通鼓过后,士气低落,此时出击,自然会一举歼敌。4.播放录音带,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四、感悟寓意,总结拓展1.学生自由读课文。2.思考:(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

39、道理?(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学生自由畅谈,教师相机指导)五、课堂小结学生互相质疑、解疑,再说说自己在这节课中的学习方法和收获。作业:双格教学(后记)后思:24 课时教案课题:7夸父追日第一课时总序第 17 个教案课型:新课编写时间:2009 年 2 月 25 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能正确读写“情不自禁、精疲力竭、无济于事、惊天动地。批注教学重点:了解夸父为追日而付出的代价,从中受到教育。教学难点:了解夸父为追日而付出的代价,从中受到教育。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引读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导语: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 成语故事二则。今天,让我们再来感受神话故事的传

40、奇吧!(板书课题:夸父追日)2.学生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观察插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3.出示课文。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2.把自己不认识的字圈画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1)学生交流自己识字的方法。(2 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认读。3)指导书写。顷 是左右结构 屹 的右边是 乞,不要写成了 气。3.把由生字组成的生词圈画出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4.思考: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三、再读课文,探究追日的原因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1 自然段,要求读正确、流利。2.学生自由交流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夸父的资料。再说说夸父是个怎样的人?3.思考:夸父为什么要追

41、日?学生朗读文中有关的句子。4.引导学生想象人们处在黑暗中苦苦挣扎的情景。(学生自由畅谈)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 自然段。6.教师小结。勇敢的夸父会怎样追赶太阳呢?让我们下节课再一起学习吧!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方法、收获小结一下。教学(后记)后思:25 课时教案课题:7夸父追日第二课时总序第 18 个教案课型:新课编写时间:2009 年 2 月 26 日执行时间:2009 年月日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复述课文。批注教学重点:了解夸父为追日而付出的代价,从中受到教育。教学难点:了解夸父为追日而付出的代价,从中受到教育。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引读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42、.指名说说夸父追日的原因。2.夸父会怎样追日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二、了解追日的经过,感悟其中的艰辛1.指名读课文的第 2 3 自然段。2.讨论:夸父是怎样追日的?3.学生边读边勾画出有关的语句。4.学生在自己印象深的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5.课件出示句子:(1)他一口气喝干了黄河和渭河的水,可还是无济于事。(2)夸父像一座山似的倒了下去,大地山川发出惊天动地的轰鸣。(学生反复读这些句子,感受夸父追日的艰辛)夸父为追日,最终:精疲力竭、喉咙干得冒烟、渴死、累死。三、感悟追日的结果1.指名读课文第 3-5 自然段。讨论:夸父追日的结果怎样?3.学生边读边勾画出有关的语句。课件播放动画片

43、夸父追日。5.课件出示句子:那里巍然屹立着一座大山,山的北面,一夜间生出了大片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桃林。又大又红的蜜桃,带着晶莹露珠,向着太阳微笑。(1)学生反复读这些句子,感受神话的想象和传奇。(2)归纳、整理:6.学生再读全文,说说读了这个故事后,你体会到了些什么?二、复述课文读透故事1.抓住重点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指导复述故事。三、课堂小结1.学生之间互相质疑、解疑。2.总结自己在这一课学习中的收获。教学(后记)后思:26 课时教案课题:8盗火的英雄第一课时总序第 19 个教案课型:编写时间:2009 年 3 月 1 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会认 盗、焰、菌、莽 等 8 个生字

44、。批注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经过。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引读法教学过程:一、导语揭题1.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夸父追日这篇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盗火的英雄(板书课题:盗火的英雄)2.学生读题,围绕课题质疑。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说说你看懂了些什么。二、自学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2、出示自学提示。(1)读课文,把字音读准。(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思考:盗火英雄是指谁?他为什么要盗火?他是怎样盗火的?三、全班汇报自学成果1、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流利。2、学生交流对词义的理解。27 3、汇报思考的问题。(1)盗火英雄是指普

45、罗米修斯。因为他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心里非常难受。(2)学生读课文第 3-4 自然段,了解普罗米修斯是怎样盗火的。学生画出文中描写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有关语句。在这些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聪明)(3)指名学生读课文第6-10 自然段,了解普罗米修斯盗火后所受到的惩罚。学生画出文中自己深受感动的地方。在这些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勇敢)3 课件出示句子: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呢?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是,我的意志是不能动摇的。学生反复朗读普罗米修斯说的这段话。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些什么?(为了造福人类,甘愿受苦)播放普罗米修斯受罚的场面,让学生感受他的坚强。4 学生再读课文,说说读了这个故事

46、后,你体会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畅谈)四、拓展、延伸1.指导学生复述课文。2、谈谈学完本课后的感受。五、课堂小结把自己在这一课学习中的方法、收获小结一下吧!教学(后记)后思:课时教案课题:语文活动 2 第一课时总序第 20 个教案课型:新课编写时间:2009 年 3 月 2 日执行时间:年月日28 教学目标: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批注教学重点: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教学难点: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析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成长的路上,一定有许多人说过一些对你有启示的良言吧!那么,谁对你说的一句良言最让?司 呢?谁对你说的一句良言给你的帮助最大呢?选一句,与同学们

47、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得来这句良言的吧!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交流。二、明确训练要求学生读题,说一说本次 口语交际 有哪些要求?1.说说给你启示和帮助最大的一句良言是什么?2.说说自己是怎么得来这句良言的?3.或问问其他人,了解伴随他们成长的良言。三、指导学生进行 口语交际 1.想一想:你打算讲哪一句良言?打算怎样讲?2.把自己要说的与小组同学交流下。3.当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昕,看看他(她)说得是否具体、清楚。4.教师巡视,相机指导。5.推荐学生代表在班上讲。6.讲完后,师生评议:谁讲得最好?谁讲得最有条理?7.全班同学评一评:谁的良言最精彩?四、教师小结同学们讲得都很好,老师也被你们深深地打

48、动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积累更多的良言警句哦!(课件出示口语交际例文)伴我成长的良言以前,我总喜欢听别人夸奖我,表扬我,一听到别人说我的真话,或老师、家长的批评,我的嘴巴就翘得老高,还 对别人不理不睬的,认为别人这是出我的丑。有一次,老师又批评我的作文中用词太华丽,内容空洞,我真是伤心极了,哭着跑回了家。爸爸问明原因后,笑着对我说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听了爸爸的话后,我终于明 白了:老师这样说我,虽然听起来有些刺耳,但出发点是为了教育我啊!从此以后,我就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时提醒自己。教学(后记)后思:课时教案课题:语文活动 2 第二课时总序第 21 个教案课型:新课

49、编写时间:2009 年 3 月 3 日执行时间:年月日29 教学目标:1.进行形近字和成语训练,积累语言文字。2.阅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3.读背古诗句,丰富自己的积累。4.向同学们展示自己所收集、积累的有关神仙的资料。批注教学重点:阅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教学难点:阅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析法教学过程:一、学习 万花筒 1.课件出示 伴、胖、畔、渴、喝、歇 这 6 个形近字,学生自由认读,读准字音。2.比较字形,在小组内交流。3.指名汇报,全班评议。4.学生在田宇格中描写生字。二、学习 我能填 1.投影出示成语,指名读。2.学生交流对这些成语的理解 3.

50、学生试着练习,按要求写成语。4.小组交流、讨论。5.全班交流、归纲一主正经-:76 盟主一主互主 u 一主堂去情盘主金情堕主迂精主篮亟精卫星遥精益主量精墨盘国惊注重温惊坐垫堕惊慌失措惊弓之鸟三、学习 我能读 1.揭题、板题、读题:弓矢相济2.默读故事,读准字音。3.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汇报:(1)讲的是后弄让两个各自执有好弓和好箭的人相互配合的故事。(2)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只有诚心合作,才能把事情干好。二、学习 百宝箱 1.投影出示这些诗句,指名读。.教师范读,学生跟读。30 3.学生齐读。4.学生交流对这些诗句的理解。5.全班交流,教师小结。6.学生在理解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实施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