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76191823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34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pdf(5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鑫田集团有限公司XT/JLCX-2005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A/0 版)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发放号:发布日期:2005 年 7 月 1 日实施日期:2005年 7 月 8 日程序文件目录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GB/T 19022 标准条款1 XT/JLCX-06-01 计量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6.2.1 2 XT/JLCX-06-02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6.2.3 3 XT/JLCX-06-03 计量人员管理程序6.1 4 XT/JLCX-06-04 测量设备确认标识控制程序6.2.4 5 XT/JLCX-06-05 测量设备配备管理程序6.3.1 6 XT/JLCX-06-06 测量设备

2、流转管理程序6.3.1 7 XT/JLCX-06-07 测量环境与数据修正控制程序6.3.2 8 XT/JLCX-06-08 外购产品与外来服务管理程序6.4 9 XT/JLCX-06-09 测量数据管理程序6.3.2 10 XT/JLCX-07-01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控制程序7.1.1、7.3.2 11 XT/JLCX-07-02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间隔控制程序7.1.2 12 XT/JLCX-07-03 测量设备封印调整控制程序7.1.3 13 XT/JLCX-07-04 测量过程设计和实现控制程序7.2 14 XT/JLCX-07-05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7.3.1 15 XT

3、/JLCX-07-06 关键测量过程识别和控制程序7.2 16 XT/JLCX-08-01 顾客满意度信息收集和分析控制程序8.2.2 17 XT/JLCX-08-02 不合格测量设备控制程序8.3.3 18 XT/JLCX-08-03 计量检测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程序8.2.3 19 XT/JLCX-08-04 计量检测体系监视程序8.2.4 20 XT/JLCX-08-05 改进、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8.5 21 XT/JLCX-08-06 不合格体系、不合格测量过程控制程序8.3.1、8.3.2 1.目的对与计量检测体系有关的计量技术文件和资料进行管理,确保计量文件和资料处于受控

4、状态。确保与测量有关的部门及场所,都能得到相应有效版本文件。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计量检测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和资料以及适用的外来文件,也适应于硬拷贝、电子媒体形式的文件和资料。3.职责人力资源部负责文件和资料的标识、发放、收回、归档及作废文件处理和更改文件的控制。品管部负责计量检测体系文件的编写和修改;负责相关计量资料和档案的归档。4.工作程序4.1计量检测体系文件的发放、收回、更换、作废以及文件资料的管理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执行。4.2 计量检测体系文件包括:4.2.1 典型的计量检测体系文件:a计量检测体系手册,质量目标文件b管理性程序文件c技术性操作文件及有关的记录4.2.2

5、有关的技术文件a有测量要求的设计、工艺文件b产品检验规程、规范及检验卡等4.2.3 外来文件a国家计量法律法规b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技术规范和校准规范c测量设备制造商说明书或操作手册d有测量要求的外部顾客提供的文件4.3 文件的编号4.3.1计量检测体系手册编号鑫 田 集 团 有 限 公 司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XT/JLCX-06-01 版本/修改状态A/0 计量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页次1/2 XT /JLSC-2005 文件颁布年号计量检测体系手册公司代号4.3.2程序文件编号 XT/JLCX-顺序号对应 JJF1112-2003 标准条款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公司代号4.3.3 三层

6、技术、作业文件编号参照QMS 关于文件的编号规定。4.4 文件版号及修改状态号按QEMS 体系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执行。4.5 外来文件由人力资源部识别、收集,确认为现行有效的最新版本,方可使用。测量设备制造厂提供的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由人力资源部确认,确保有效性,防止误用过时失效的文件。5.相关文件QEMS 体系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 Q/XT 201-2004 6.相关记录执行 QEMS 体系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相关记录:文件和资料发放审批表文件和资料发放登记表文件和资料更改通知单受控文件清单外来文件、资料清单文件和资料归档记录计量资料档案销毁申请单鑫 田 集 团 有 限 公 司计量检测体系程

7、序文件文件编号XT/JLCX-06-01 版本/修改状态A/0 计量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页次2/2 1.目的明确计量检测体系运行相关记录、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过程、测量过程有关原始记录、检定证书、测量数据的记载、保管方法,确保各种记录内容的完整、正确、准确,确保计量检测体系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和处置符合确认规范的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与计量检测体系有关的所有记录。3.职责3.1 人力资源部负责规定计量检测体系有关所有记录的管理要求。3.2品管部负责管理保存计量确认的记录、证书,测量设备档案及测量设备的有关记录、有关测量设备的日常检查记录。3.3 品管部负责收集、保存产品质量检

8、验和试验的记录。3.4 供应部负责收集、保存物料、能源消耗计量检测、原材料、外购外外协件检测的记录。3.5 生产科负责收集、保存安全防护、环境监测的相关记录。4.工作程序4.1 计量检测体系相关记录包括:4.1.1计量检测体系运行记录包括计量检测体系内部审核、管理评审记录和顾客满意度收集和分析记录。该类记录可和QEMS体系共用一套表格。4.1.2测量设备与计量确认记录测量设备档案及测量设备的有关记录,如台帐、周检计划、采购、验收、报废等流转记录。测量设备台账,应包括设备制造商、设备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等外部标识内容。计量确认记录测量设备的允许误差或允许测量不确定度、量程、稳定性、分辨率或灵敏度等

9、测量设备计量性能的记录。确认结果、确认间隔、使用要求等。4.1.3测量过程记录测量设备校准或检定的原始记录、证书报告;理化分析人员利用测量设备进行试验分析的记录;产品检验人员利用测量设备进行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的记录;鑫 田 集 团 有 限 公 司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XT/JLCX-06-02 版本/修改状态A/0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页次1/3 原材料、外购外协件进厂计量记录、能源消耗计量检测的记录;安全、环境监测记录;成本核算等经营管理计量检测记录。4.2 所有计量确认及测量过程记录都必需使用法定计量单位。4.3 记录表格的设计4.3.1管理体系运行记录暨通用性记录可和QMS

10、体系共用一套表格,执行QMS 体系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的规定。4.3.2各类计量确认、测量设备管理记录由品管部进行设计。4.3.2检定记录表格由品管部按国家检定规程的要求内容设计。4.3.3检验试验记录按照QMS 体系要求执行。4.3.4其他测量过程所需记录由使用部门设计,部门负责人确认后报品管部备案后使用。4.3.5记录表格的设计要内容齐全,操作性强。4.4 记录的保管4.4.1计量确认的记录、证书,测量设备档案及测量设备的有关记录由品管部负责收集、管理和保存,避免损坏、变质或丢失。有关测量设备的日常检查记录,由各部门检查后由品管部的统一管理保存。避免损坏、变质或丢失。4.4.2收集的记录应分类

11、装订成册,然后按规定期限进行编目、归档保存。4.4.3与产品质量检验和试验有关的记录由品管部负责收集、保存。4.4.4物料能源消耗计量检测的记录由供应部负责收集、保存。4.4.5经营管理计量检测的记录由供应部收集、保存。4.4.6安全防护及环境监测记录由生产科负责收集、保存。4.5 记录的保存期限4.5.1有关计量标准器、大型精密测量设备的记录应长期保存,直至该设备报废后方可处理。4.5.2 计量确认记录保存期限取决于顾客的要求、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计量管理的需要。计量确认记录的保存期限由品管部确定,在记录清单中予以明确。4.5.3其他记录的保存期限,按照QMS 要求执行。鑫 田 集 团 有

12、限 公 司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XT/JLCX-06-02 版本/修改状态A/0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页次2/3 4.6 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和处置按照QMS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执行。5.相关文件QMS 体系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Q/XT 202-2004 6.相关记录执行 QEMS 体系质量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相关记录:质量记录清单鑫 田 集 团 有 限 公 司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XT/JLCX-06-02 版本/修改状态A/0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页次3/3 1.目的识别与计量检测体系有关人员的能力,通过对计量人员有计划的培训,确保与计量检测体系有关的人员有能力完成分配的任务,保证有关

13、人员满足计量检测体系所规定的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确保计量检测体系运行有效。2.范围适用于公司计量人员(包括与计量检测体系有关的设计工艺、生产、质量检验等部门人员)的能力识别及教育培训和考核。3.职责计量管理者代表负责配备满足要求的专兼职计量人员。品管部配合人力资源部对各类计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岗位及职责进行规定,做好计量人员的培训。4.工作程序4.1 与计量检测体系有关的人员可包括:a)最高管理层主管计量的负责人;b)人力资源部经理;c)品管部经理d)计量确认人e)验员、试验员、产品质量检验员f)测量设备调试、维修人员g)测量设备保管人员h)计量管理员(兼职计量员)i)各部门测量设

14、备使用人员。4.2 人员职责品管部配合计量管理者代表对各类计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岗位及职责进行规定。a)专职计量人员负责公司范围使用的测量设备的管理。b)兼职计量员负责部门/车间使用的测量设备的管理,协助品管部对测量设备进行定期检定、校准。c)计量检测体系有关的设计、生产、质量检验等部门测量人员负责实施具体的测量检验工作。4.3 应确保计量检测体系相关人员具备能力,以完成分配的工作。鑫 田 集 团 有 限 公 司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XT/JLCX-06-03 版本/修改状态A/0 计量人员管理程序页次1/3 4.3.1计量人员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应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

15、,并经过一定的技术培训合格。4.3.2从事检定(校准)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政府计量管理部门颁发的计量检定员证。检定人员经过相关的技能培训后方可对测量设备进行简单的修理和调试。4.3.3无检定规程的测量设备,采取自校的办法。从事自校的人员应是持证的检定人员。4.3.4各部门兼职计量员由各部门、车间的负责人担任,并应经过相关的计量管理知识内部培训合格。4.3.5 A类测量设备使用人员、关键/特殊工序测量人员、计量确认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技能培训并取得人力资源部核发的上岗证。4.3.6计量检测体系审核人员须经过相关内容的培训,持有内部审核人员证。4.3人力资源部编制计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考核计划,

16、培训计划规定培训需求、培训项目、培训师资和培训时间与经费等内容。培训计划经人力资源部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纳入公司的年度培训计划。4.4 人员培训具体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实施,并做好实施记录、和培训后的考核。具体参照执行QMS 体系人力资源控制程序。4.5 计量人员培训要求4.5.1 测量设备操作人员培训包括:a)专业技术知识,测量设备操作技能;b)与岗位有关的计量管理要求。4.5.2 A类测量设备操作人员培训包括:a)与岗位有关计量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b)计量测量原理、作业程序、岗位职责;4.5.3 专兼职计量员的培训包括:a)JXT 1112-2003、计量法、计量管理及专业技术知识;b)计量

17、检测体系手册及相关的程序文件;c)测量数据的处理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d)岗位职责。4.5.4 计量确定人员a)测量数据的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鑫 田 集 团 有 限 公 司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XT/JLCX-06-03 版本/修改状态A/0 计量人员管理程序页次2/3 b)计量及测量设备管理知识。4.5.5 计量检测体系内审员a)熟悉 JJF 1112-2003、及计量法等计量法律法规要求;b)熟悉本公司计量检测体系和体系文件;c)熟悉审核程序和审核技巧。4.6 培训效果评价及岗位资格认可4.6.1 品管部配合人力资源部评价培训的有效性,实施计量管理人员的考核和能力确认。培训效果评价

18、方式可以是考试、考核、实际操作或工作业绩的评价。4.6.2 A类测量设备操作人员,专兼职计量员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4.6.3 计量检定校准人员参加政府职能部门组织培训,取得相关检定员证。4.6.4 内审员应取得专业部门颁发的内审员资格证书。4.7 所有外培人员的培训合格证书、考试成绩均由人力资源部保存原件。4.8品管部应保存计量确认人员、校准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培训合格证或考试证书的复印件,编制计量人员清单,作为人员资格确认和管理的依据。4.9 培训的实施和管理参照QMS 体系人力资源控制程序执行。5.相关文件QMS 体系人力资源控制程序Q/XT 207-2004 6.相关记录

19、执行 QMS 体系人力资源控制程序相关记录: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员工培训档案特殊岗位人员一览表(计量人员清单)鑫 田 集 团 有 限 公 司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XT/JLCX-06-03 版本/修改状态A/0 计量人员管理程序页次3/3 1.目的为了避免测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错用或误用,防止测量设备的非预期使用而造成产品和过程失控,确保测量设备的确认标识能正确地反映其功能状态。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和生产现场安装或使用的测量设备以及测量设备专用的测量软件的计量确认标识管理。3.职责3.1 品管部负责测量设备标识选用、发放、组织实施、监督、检查。3.2 测量设备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在用

20、测量设备标识的维护和管理,保证在用标识的完整和清晰。4.工作程序4.1 本公司使用的测量设备标识种类为:合格证,准用证,禁用证,一次性检定标识。其中合格、准用标识分为A、B、C三种。4.2 标识的材料采用不干胶纸签。4.3 标识的内容、用途4.3.1 标识样张详见技术监督部门推荐格式。4.3.2 合格证标识:A、B、C 绿色长方形。表明该测量设备按计量检定规程检定后处于合格状态;或经校准、测试、自校后,由本公司计量确认人员确认后合格。标识上填写本厂编号、检定员(校准、测试、自校人员)姓名、检定日期、确认有效日期、计量确认人员姓名、计量确认日期。4.3.3 准用证标识:A、B、C黄色长方形。表明

21、该测量设备的部分功能或量限得到确认,能满足特定测量要求,处于合格状态。标识上填写本厂编号、检定员(校准、测试、自校人员)姓名、检定日期、确认有效日期、计量确认人员姓名、计量确认日期、准用范围。4.3.4 禁用标识:红色长方形。表明该设备已发现故障、超差、超周期等方面现象,或国家规定淘汰、禁止使用。标识上填写计量编号、禁用日期及批准人姓名。4.3.5一次性检定标识:为绿色圆形。表明该测量设备属一次性检定管理,经检定合格准于使用。标识上填写计量编号、检定日期及检定员姓名、计量确认人姓名。4.4 标识出具鑫 田 集 团 有 限 公 司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XT/JLCX-06-04 版本/修改

22、状态A/0 测量设备确认标识控制程序页次1/2 4.4.1 标识由品管部发放,部门兼职计量员配合粘贴。4.4.2 标识必须粘贴在不影响测量设备正常使用的正面、醒目位置。4.4.3 每台测量设备只能有一种标识。4.5 标识管理要求4.5.1 所使用的标识应清晰、完整、准确,并以确认原始记录为依据。4.5.2 测量设备使用部门应做好标识的维护和保养工作,部门兼职计量员要每月对本部门在用测量设备巡查一次,若有测量设备标识脱落或模糊不清,应查明原因,确非人为原因由标识出具人员及时补贴上,杜绝没标识测量设备的使用。4.5.3 品管部定期对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有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要追究责任。4.6 关

23、键测量过程专用的测量设备及有关的技术文件应注明“专用设备编号”,防止与其他测量设备和其他技术文件混淆,确保只能由有资格的操作人员才能使用。5.相关记录测量设备确认状态标识监督检查记录鑫 田 集 团 有 限 公 司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XT/JLCX-06-04 版本/修改状态A/0 测量设备确认标识控制程序页次2/2 1.目的为使计量检测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适应体系需要,使所配备的数量和计量性能满足预期使用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检验、安全环保、工艺控制、能源消耗和经营管理方面所涉及到的测量设备的配备管理。3.职责3.1 品管部负责制定公司测量设备配备方案,对相关部门提出的测量

24、设备配置要求进行选型。3.2 生产科提出生产过程、安全环保、工艺质量控制用测量设备的配备要求。3.3 供应部提出公司内部物料、能源消耗及成本核算方面的测量设备配备要求。3.4 技术中心提出技改、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测量设备配备要求。3.5 品管部提出产品检验和试验所需测量设备配置的技术要求。3.6 公司的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由品管部配置。3.7 供应部负责工作用计量器具/测量设备的采购。4.工作程序4.1 测量设备配备方案的制定根据产品的检验、测量和试验及计量器具检定的要求,以年度测量设备配置计划的形式,逐年添置、更新测量设备。品管部、研发部参与制定配备方案有关活动。各部门的年度配置

25、计划应报品管部,技术中心参与测量要求的评审,由品管部编制成测量设备配置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各部根据工作的需要,也可临时提出配备申请,配备流程程序同年度配备。4.2 测量设备的选配4.2.1使用部门根据检验、检测和试验的需要,向品管部提出测量设备的配置申请并提供配置的技术要求。4.2.2 品管部接到测量设备申请报告后,根据配置技术要求,符合使用条件遵循科学合理和经济原则,尽快安排选型,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然后交供应部采购,时间一般不超过半个月。4.2.3 大型、精密、贵重的测量设备由品管部参与选型,须经使用部门会同品管部、技术中心及管鑫田集团有限公司计量检测体系程

26、序文件文件编号XT/JLCX-06-05 版本/修改状态A/0 测量设备配备管理程序页次1/2 代论证后报总经理审批。论证的内容为:a)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主要有准确度、稳定性、量程、分辨率等;b)满足预期使用的能力以及使用、操作、维护和环境等因素;c)测量设备的经济特性:购置成本、利用率、校准成本等。4.2.4计划外测量设备的配置,还需提供工艺文件或检验指导书作选配依据。4.3 测量设备配置的技术要求测量设备的配置应考虑其测量特性、技术特性和经济特性,遵循科学、合理、经济的原则。4.3.1本公司建标的计量标准器,按检定规程的要求配置,配置前应经过测量不确定度的验证。4.3.2一般工作计量设备

27、,按工艺文件或检验指导书的要求配置,其测量准确度按惯例取被测器具最大允许误差的1/3 1/10。4.3.3产品开发、研制、测试的测量设备按试验标准的要求配置。4.4 测量设备配置量的要求4.4.1 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和大型精密测量设备原则上为单一配置,若使用频繁,可酌情考虑增添一台。4.4.2 现场使用的一般测量设备,同品种、同规格,数量在10 件(套)以上,一般应有一套以上备件。4.4.3 涉及关键质量控制点及安全防护的测量设备,应有备用仪器。配备量根据检定、修理周期及生产、检验人员数量求确定。4.4.4 日常生产中常用量大、面广、易损的测量设备,仓库内应有一定的库存量。5.相关文件工艺文件和

28、按测量参数配置测量设备的有关技术文件。6.记录测量设备配置申请/审批单年度测量设备配置计划鑫 田 集 团 有 限 公 司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XT/JLCX-06-05 版本/修改状态A/0 测量设备配备管理程序页次2/2 1.目的明确测量设备的申购、入库、领用、周检、修理、封存、启用、报废制度和使用中的管理要求,确保测量设备在受控的条件下、满足条件的环境中使用,确保测量结果有效。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公司范围内所有测量设备的流转管理。3.职责3.1 品管部负责全公司测量设备的验收管理,建立公司测量设备台帐,并实施管理。3.2 供应部负责工作用计量器具/测量设备的采购,负责发放前的储存管

29、理。3.3 各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测量设备的维护、保养。4.工作程序4.1 管理流程(见本程序附件1 测量设备管理流程图)4.2 申购各使用部门根据生产需要领新、增、添、补测量设备时,由该部门兼职计量员填写测量设备配备审批表交品管部核准精度等级、型号、测量范围、生产厂家后,报管代审核、总经理批准。具体见测量设备配备管理程序相关规定。4.3 采购4.3.1工作用计量器具/测量设备由供应部负责购买。供应部必须按品管部核准的设备申购单进行采购,其它部门或个人上报的,均属无效。4.3.2 供应部不能擅自改变需购测量设备的型号、规格、计量特性、生产厂家等。确需改变或难以采购,则供应部向品管部提出,经同意后

30、,由品管部出具更改计划。4.3.3 所购测量设备必须有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准物质是有证标准物质,并在有效期内。4.4 验收、储存、发放4.4.1 测量设备到公司后由品管部会同供应部管理员开箱验收数量、外观、产品许可证、合格证等项目。符合要求后,需进行入库检定/校准的测量设备,填写新购计量检测设备质量验收单连同实物由采购人员送往品管部。品管部先审核实物与采购计划是否相符。无误后,进行自行检定或送检。检定结束后,由品管部将测量设备送还仓库。其余的测量设备仅做入库验收,在使用前由品管部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4.4.2 入库检定合格的测量设备,必贴上合格标识,通知使用部门领

31、用。检定不合格的测量设备,鑫 田 集 团 有 限 公 司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XT/JLCX-06-06 版本/修改状态A/0 测量设备流转管理程序页次1/9 不得入库,并通知供应部作退换处理。在“验收单”要注明合格数和不合格数,随同测量设备一起交给仓库管理员。仓库应在回单上签字,按类存放,并有明显标志。存放测量设备的仓库环境应干燥、通风、清洁。4.4.3 测量设备的发放,由领用部门填写的发放记录,由品管部会签后,方可向仓库领取。仓库发放时,保管员应检查测量设备是否在有效期内和完好,否则需重新检定。使用部门计量员领到测量设备后,必须送到品管部,由品管部按要求做好测量设备的统一编号、建立台

32、帐、确定确认间隔,列入周检计划后才能使用。4.5 管理台帐4.5.1品管部应编制测量设备总台账,对公司所有测量设备实施管理,并证实公司测量设备的测量能力和水平。4.5.2测量设备台帐应包括:设备制造商、设备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等外部标识内容,以及测量设备的允许误差(准确度等级)或测量不确定度、量程、稳定性、分辨率或灵敏度等测量设备计量性能的内容,计量确认间隔(或检定周期)、使用部门或存放地点等内容。4.5.3根据公司管理的实际情况需要,台帐登记的格式内容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填写。对C 类测量设备可以只做分类、数量的统计管理:对A类和 B类测量设备按下列格式登记管理:名称、规格型号、准确度、生产厂家

33、、出厂编号、确认间隔、安装使用地点。4.5.4测量设备的管理台帐分为:部门分台帐和品管部总台帐。部门分台帐由兼职计量员编制,总台帐由计量档案员编制。4.5.5任何部门新增、减少、更换测量设备,都应在变动当月进行台帐变更处理,并按要求报到品管部。4.5.6 测量设备编号方法 XX XX XX XX X A、B、C分类号顺序号部门代号型别代号类种别代号鑫 田 集 团 有 限 公 司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XT/JLCX-06-06 版本/修改状态A/0 测量设备流转管理程序页次2/9 测量设备的分类代号见本程序附件2测量设备类、种、型别代码表测量设备使用部门代号本程序附件3 4.6 使用、维护

34、、修理4.6.2测量设备的大修、安装和修理工作由品管部组织,各使用部门对测量设备的使用必须按规范操作,并负责做好测量设备清洁,日常维护和安装,大修中的配合工作。4.6.2 使用中的测量设备由品管部负责定期进行确认,各使用部门应配合做好确认工作。4.6.3 测量设备失准或发现异常,应由使用部门兼职计量员通知品管部。非专业计量检定人员不得擅自调整或自行修理。4.6.4 大型、精密测量设备检修,由品管部承担或由品管部委托有关部门检定修理。4.7 运输、储存4.7.1供应部负责领用前的运输、装卸,仓库负责储存与入库工作,保证测量设备在各个环节不受损伤。4.7.2测量设备的送检和检定后的取回由品管部负责

35、,在运输途中应采取保护措施保证测量设备不受损坏,就地安装不宜搬运的测量设备由品管部到现场进行检定或请法定检定机构上门检定。现场检定不得降低规程要求。4.7.3在用和备用测量设备由各使用部门负责管理和储存。4.8 封存、启封、降级、报废4.8.1 测量设备因工艺改变设计不合理或多余,暂不使用,办理封存手续,使用部门和品管部在台帐中要作好封存记录,在设备上贴“封存”标识。4.8.2 对需要启封的测量设备,必须由原使用部门申请,经品管部同意启封,并进行重新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4.8.3 测量设备达不到原使用精度要求,多功能和多量程的设备仅一种或几种功能或部分量程正常,均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

36、,经确认后“降级”使用或限用。在测量设备明显位置标识限用的内容和降级的说明。4.8.4“降级”由检定确认人员提出,品管部批准,并在测量设备台帐作好降级记录。4.8.5 降级使用或限用的测量设备在该设备的明显部位贴相应的标识,在检定记录上说明使用精度或限用范围,以防止与相同型号测量设备误用。鑫 田 集 团 有 限 公 司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XT/JLCX-06-06 版本/修改状态A/0 测量设备流转管理程序页次3/9 4.8.6 对无法修复、无修复价值、已更新换代产品,可申请报废,填写“测量设备报废单”,由品管部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报废。4.8.7报废的测量设备要作好标识,由品管

37、部统一收回存放,并在台帐上标明报废原因后,注销台帐。4.9 测量设备的变更使用部门因生产工艺变动调整和更改测量设备规格型号,并向品管部交回测量设备,品管部在账册上予以注销。品管部暂时保管,根据使用需要进行分配。在重新使用前,应进行计量确认。4.10 测量设备的转移4.10.1当品管部根据生产或工艺设计的需要,将原甲部门使用的测量设备调拨到乙部门使用,称测量设备的转移。4.10.2测量设备的转移,由品管部填写测量设备转移通知单,由调入调出部门签字后即可转移。4.10.3测量设备一经转移,品管部具体经办人员据此通知单更改相关帐卡。5.相关文件测量设备配备管理程序XT/JLCX-06-06 6.记录

38、新购计量检测设备质量验收单检测设备台账测量设备报废单测量设备封存(启封)单测量设备降级审批单测量设备发放/领用登记表7.附件附件 1测量设备管理流程图附件 2测量设备的分类代号附件 3测量设备使用部门代号鑫 田 集 团 有 限 公 司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XT/JLCX-06-06 版本/修改状态A/0 测量设备流转管理程序页次4/9 测量设备管理流程图鑫 田 集 团 有 限 公 司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XT/JLCX-06-06 版本/修改状态A/0 测量设备流转管理程序附件 1 页次5/9 部门申购品管部审核审批采购入库检定(校 准)仓库部门领取编号、登记、安排检定、确认封存周

39、期检定发放使用检定限用、降级启封报废入废品库不合格合格合格修理不合格测量设备类、种、型别代码表(1)类别种别型别测量设备名称L S 01 游标卡尺02 千分尺03 百分表04 内径量表05 卷尺A 01 角度尺02 水平仪T T 01 玻璃温度计02 03 04 05 06 07 F P 01 精密压力表02 普通压力表03 真空压力表04 电接点压力表05 06 07 L 01 鑫 田 集 团 有 限 公 司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XT/JLCX-06-06 版本/修改状态A/0 测量设备流转管理程序附件 2 页次6/9 测量设备类、种、型别代码表(2)类别种别型别测量设备名称F M 0

40、1 电子分析天平02 电子天平03 电光分析天平04 W 01 地中衡02 台秤C 01 02 03 04 05 F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D 01 02 鑫 田 集 团 有 限 公 司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XT/JLCX-06-06 版本/修改状态A/0 测量设备流转管理程序附件 2 页次7/9 测量设备类、种、型别代码表(3)类别种别型别测量设备名称E V 01 电压表02 稳压电源I 01 电流表02 R 01 02 03 04 H 01 02 P 01 02 03 C A 01 02 03 04 05 06 V 01 P 01 O 01 鑫 田 集

41、 团 有 限 公 司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XT/JLCX-06-06 版本/修改状态A/0 测量设备流转管理程序附件 2 页次8/9 测量设备使用部门代号部门名称部门代号部门名称部门代号品管部01 研发部02 空调器厂03 仪表厂04 散热器厂05 供应部06 成品库07 材料库08 鑫 田 集 团 有 限 公 司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XT/JLCX-06-06 版本/修改状态A/0 测量设备流转管理程序附件 3 页次9/9 1.目的为保证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测量设备应在必要受控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调试和使用。对环境条件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记录,必要时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2.适用范围品管部从

42、事测量自校的环境条件,和生产车间和现场测量设备正常使用的工作条件。3.职责3.1 品管部负责规定测量设备的环境条件,主持对测量数据的修正。3.2 各使用部门按规定实施现场使用测量设备的环境条件的控制和管理。4.定义环境条件指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工作现场的条件。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振动、灰尘控制等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5.工作程序5.1 环境条件的确定依据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或设备说明书的规定,以及产品检验标准、国家检验试验方法标准在相应作业指导文件或检验文件中作出规定。5.2 环境条件的管理环境条件管理内容为检验试验室(场所)以及生产现场的温度、湿度、防尘、防震等。5.2.1自校环境

43、必须符合检定规程的要求才能确保结果的有效性和溯源。a)实验室对温度、湿度应进行监控并作好记录。当环境条件突变或达不到要求时,应停止自校工作。突变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应视作无效。查清突变原因、消除突变因素恢复正常后才能继续测量。b)测量仪器的摆放应防止相互产生干扰,保证符合规定要求的光照,避免日光直射。c)必须做到每日室内清洁;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和换鞋,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实验室。d)送检或送校的测量设备应放在专门的工作台架上,并做明显标识。5.2.2公司各类检验根据产品标准、检验方法标准在相应的检验细则(作业指导书)予以规定。5.2.3现场使用的测量设备环境条件应符合要求。对进行精

44、确测量的设备和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的设备,应配置较高准确度的温度计和湿度计加以监测。鑫 田 集 团 有 限 公 司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XT/JLCX-06-07 版本/修改状态A/0 测量环境与数据修正控制程序页次1/2 夏季高温季节采取通风降温措施,冬季采取保暖措施;按实验室卫生要求,清洁、清扫,确保现场的清洁度和防尘。5.3 数据修正在现场生产中,有必要对超出规定条件下的测量结果给予补偿,修正值由品管部技术人员、部门测量技术人员根据设备说明书或实验结果确定。必须记录原始数据、环境条件和修正数据。在产品检验试验方法标准有规定时,按照标准的要求予以数据修正。6.相关文件6.1 相关检定规

45、程、测量设备使用说明书、产品检验标准。6.2 相关作业指导文件和检验文件。7.相关记录实验室环境监测记录鑫 田 集 团 有 限 公 司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XT/JLCX-06-07 版本/修改状态A/0 测量环境与数据修正控制程序页次2/2 1.目的保证为计量检测体系提供的外购产品与外来服务的质量水平,指导正确进行评价和选择。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为计量检测体系提供的外购产品和外来服务的评价及选择。3.职责3.1 品管部组织对测量设备供方实施调查、评价和选择,并对供方档案进行管理。3.2 供应部协助品管部对提供计量器具/测量设备及其附属设备的供方进行调查、评价和管理控制。3.3

46、品管部负责外协服务的实施和质量控制。3.4 品管部及供应部负责保存外部供方提供产品的技术协议、设备采购记录、设备验收记录。3.5 品管部负责保管委托检定、修理、调试的服务的记录。3.6 品管部负责保管产品测试的检验报告。4.定义4.1 外购产品外部供方为本公司计量检测体系提供的测量用产品,包括:测量设备、测量用辅助装置和作检验用的辅助设备、检验设备、分析设备、环境监测和过程监视用的监视设备以及维修用的仪器配件。4.2 外来服务外部供方为本公司计量检测体系提供的服务,包括:省级市级计量检定机构的检定或校准、产品的委托检验和计量人员的委托培训、仪器设备的维修调试等。5.工作程序5.1 外购产品供方

47、的选择和评价5.1.1大型的测量设备供方由品管部对其保证能力进行调查、评价,品管部配合供应部对供方进行考察;对供方提供性能技术资料进行现场试验审核;以参考其它用户的使用经验,然后做出评价与选择。5.1.2 对供方的评价a)2000元以上的测量设备由品管部对供方的保证能力进行评价。品管部根据类似产品的应用历史,吸收其它用户的使用经验和供方提供的保证能力资料进行评价。b)2000 元以下的通用测量设备由品管部根据使用历次检定记录和使用信息进行对供方保证能力鑫 田 集 团 有 限 公 司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XT/JLCX-06-08 版本/修改状态A/0 外购产品与外来服务管理程序页次1/2

48、 评价。5.1.3 品管部保存评价记录和供方评价表,选中的供方应有主管领导批准后纳入“合格供方名单”。5.1.4 对没有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的厂家不能列入合格供方。5.1.5 采购产品时,优先在合格供方中选择。5.1.6 若遇到供方提供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售后服务不好,应将供方从合格的供方中除名。5.1.7品管部汇总A、B类测量设备的历次检定记录和使用信息作为再次评定时的依据资料。5.2 外来服务单位的选择和要求5.2.1外来服务单位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单位必须是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经计量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并进行资格确认以保证溯源工作进行。5.2.2委托外单位进行调试修理,必须是具有生产许可证的原

49、单位或经政府计量人力资源部门考核,并取得该项“修理许可证”的单位(个人)。5.2.3利用产品质量检验、测试和理化分析等外来服务应选择具有出具测试报告和公正数据能力资格的单位,取得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的机构。5.3 外来服务的质量控制5.3.1公司最高标准器和强制检定测量设备的检定必须按规定定点、定期向有关法定计量检定机构送检。5.3.2非强制检定测量设备的校准采用就近、就便的原则,选择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政府计量人力资源部门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或校准。5.3.3对维修、调试方面的外来服务,应选择具有政府计量人力资源部门颁发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的单位和具有调试资格的人员。5.3.4利用测试和理化分

50、析等外来服务应选择具有出具测试报告和公正数据能力资格的单位。5.4 品管部及供应部负责保存外部供方提供产品的技术协议、设备采购记录、设备验收记录。品管部负责保管委托检定、修理、调试的服务的记录。品管部负责保管产品测试和理化分析的检验报告。6.相关记录供方评价表合格供方名单鑫 田 集 团 有 限 公 司计量检测体系程序文件文件编号XT/JLCX-06-08 版本/修改状态A/0 外购产品与外来服务管理程序页次2/2 1.目的为确保本公司计量检测数据准确、可靠、有效。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经营管理、主要能源原材料消耗、产品质量、安全环保、主要工艺过程控制等检测数据的管理。3.职责3.1 品管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