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检测公司程序文件.pdf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3491155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PDF 页数:88 大小:6.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检测公司程序文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消防检测公司程序文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检测公司程序文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检测公司程序文件.pdf(8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0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第 1 页共 1 页主题:目录颁布日期:年月日目录目录1 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程序2 文件控制程序3 检测分包管理程序4 服务和供应品采购控制程序5 合同评审管理程序6 顾客申诉和投诉处理程序7 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8 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9 记录控制程序10 内部审核管理程序11 管理评审程序12 人员培训管理程序13 设施与环境管理程序14 检测方法确认控制程序15 数据处理控制程序16 仪器设备管理程序17 量值溯源控制程序18 期间核查控制程序19 抽样和样品管理程序20 结果质量控制程序21 结果报告控制程序22 偏离标准、

2、规范和检测方法控制程序23 检测工作管理程序24 开展检测项目工作程序25 改进管理程序26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程序27 实验室安全管理操作程序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1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第 1 页共 2 页主题: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程序颁布日期:年月日1.目的维护客户权益,保护客户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不受侵害。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检测检测公司与客户及相关人员。3.职责3.1 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资料外借、复印和涉及客户机密及所有权问题的处理和审批。3.2 业务部负责检查和受理客户对机密信息和所有权问题的反馈、调查,提出处理意见。3.3 办公室负责对员工进行保密知识教育。3.4 检

3、测室负责程序实施。4.程序4.1 对客户提出保密要求的样品及有关技术资料,样品接收人员应在样品委托单中加以记录,指定专人保管,严格保密。样品流转的各环节应有交接记录,不得丢失和随意处置。4.2 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检测区域,客户要求进入检测区参观或观看其送检样品的检测过程时,需经检测室的许可,在外来人员进入检测室登记表上登记,并应有本室人员陪同,确保其它客户机密不受侵害。4.3 样品的检测记录、证书、报告等有关技术资料,检测室负责管理和保密,末经客户允许,不得透露给他人。4.4 如客户要求用电话、传真或邮寄等方式传递检测结果时,业务部、检测室应严格确认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传输数据的保密性、真实

4、性。执行数据处理与控制程序。4.5 业务部负责受理客户机密信息(包括借阅、复印资料)和所有权问题的调查,提出处理意见报技术负责人审批。4.6 办公室负责定期向员工进行保密知识教育,增强员工的保密意识。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1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第 2 页共 2 页主题: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程序颁布日期:年月日5.相关文件抽样和样品处理程序GL-CX-l9数据处理控制程序GL-CX-l56.相关记录文件借阅/复印登记表ZJ/004外来人员进入检测室登记表zJ/058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2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第 1 页共 6 页主题:文件控制程序颁布日期:年月

5、日1.目的对本检测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工作人员能及时获得和使用现行有效版本的文件。2.适用范围适用检测公司范围内的各类文件管理与控制。3.职责3.1 检测公司主任负责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相关体系文件的批准和发布。3.2 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质量手册的编制、修订,负责组织管理型程序文件的编制、修订并保持其有效性。3.3 技术负责人参与质量手册的编制、修订,负责组织技术型程序文件的编制、修订,负责组织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修订和审批并保持其有效性。3.4 质量部负责文件的控制和管理,确保所用文件现行有效。4.程序4.1质量体系文件的构成与分类4.1.1 质量体系文件

6、的构成质量体系文件由三层构成,第一层为质量手册,第二层为程序文件,第三层为作业指导书及表格。4.1.2 质量体系文件的分类质量体系文件根据文件的来源分为本检测公司内部制订的体系文件和外来文件两部分。4.1.2.1 内部制订的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表格、体系活动计划、内审、管理评审报告等。4.1.2.2 外来文件包括:标准、规程、规范、规则等。4.1.3所有文件可以承载在各种媒体上。媒体可以是纸张、磁盘、光盘或其它电子媒体、照片以及它们的组合。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2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第 2 页共 6 页主题:文件控制程序颁布日期

7、:年月日4.2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核与批准4.2.1 第一层文件质量手册,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制,检测公司主任审核批准。4.2.2第二层文件程序文件,管理型的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制,技术型的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检测公司主任审核批准。4.2.3第三层文件作业指导书和技术性的质量记录格式,由检测室制定,室主任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管理性质量记录格式,由质量部审核,质量负责人批准。4.2.4所有文件批准后,均由质量部文件管理员负责编号管理。4.3文件的发放回收4.3.1对质量管理体系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由文件管理员及时发放到位,保证有关人员使用现行有效文件。4.3.2文件发放时要注明分发号和文件受

8、控状态,文件管理员记录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由检测室资料员或室主任负责签字领取。4.3.3文件发放范围由质量部根据工作需要确定,报质量负责人批准。特殊情况下需向上级有关部门、认可机构或客户提供有关文件时,要由检测公司主任批准。4.4文件的修改4.4.1文件修改的申请、编制、审核和批准与4.2 条款规定相同。一般由原编制部门负责填写文件制(修)订申报审批表,并负责办理。4.4.2文件修改后,将所改文件按 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 发放到位,并收回所有被修改的作废文件。对非受控文件不作修改。4.4.3文件修改单页不超过 30 字的,可直接用碳素墨水笔划改相应部分,文件作重大修改或两次以上修改,应重新印发。

9、4.4.4质量部应定期对文件修改情况进行核对,编制文件修改一览表,防止误用作废文件。4.5文件的借阅、复制借阅体系有关的文件,应向质量部提出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2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第 3 页共 6 页主题:文件控制程序颁布日期:年月日并填写 文件借阅/复制登记表,经质量部主任批准后借阅或复制。4.6文件的作废和销毁4.6.1所有作废文件,=由质量部文件管理员负责按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的记载收回。对特殊需要保留的作废文件,应加盖醒目的作废标记,防止误用。4.6.2对要销毁的作废文件,由质量部文件管理员填写 文件销毁申报审批表,经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由质量部实施。4.7外来文

10、件的控制4.7.1外来的法规性文件,如国家标准、校准规范、规则等经质量部确认,填写外来文件使用/变更审批表,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执行。4.7.2外来文件由质量部负责收集,统一编号并加盖受控印章,发放时应填写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并同时收回旧文件。4.7.3质量部文件管理员对外来文件要定期检索,及时更换有效版本。4.8文件的保存4.8.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必须妥善保管,内审时应对各部门、检测室的文件保管情况进行检查。4.8.2质量部应编制检测公司和各部门受控文件清单,以便检索。各部门应填写本部门文件清单,便于管理。4.8.3受控文件不得乱涂划改,不准私自外借或复制,要确保文件的清晰,易于识别。4.8.

11、4文件编制、审核、批准、发放、修改等形成的记录,由质量部整理归档。4.8.5原版文件由质量部登记归档,存入磁盘的文件应有备份,备份文件也应标识归档。4.9文件的评审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对现有体系文件进行评审,各部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2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第 4 页共 6 页主题:文件控制程序颁布日期:年月日门、检测室结合平时使用情况迸行适时评审,必要时予以修改。具体实施执行 4.4 条款规定。4.10受控文件饱编号规则4.10.1 受控文件的编号范围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质量记录和原始记录)4.10.2编号规则4.10.2.1 质量手册为 GL

12、-SC-XX(流水号九其申 GL-SC 为管理手册的代号(拼音打头字母、以下类同)。4.10.2.2 程序文件为 GL-CX-XX(流水号)。其中 GL-CX 为管理程序的代号。4.10.2.3 作业指导书为ZY/XX(类别代号)-XX(专业代号)-XX(流水号)。其中 ZY-作业指导书的代号;类别代号:BP-测量不确定度评定、CZ-操作规程、JC-检测方法、qJ-期间核查、ZJ-自校方法。专业代号见表 1。4.10.2.4质量计划为 ZL-JH-XX(流水号)。其申皿为质量计划代号。4.10.2.5质量报告为 ZL 一 BG 一 XX(流水号)。其中 BG 为质量报告的代号。4.10.2.6

13、质量记录为 ZJ/XX(类别代号)-xx(流水号)。其申 ZJ 为质量记录的代号;类别代号见表 2。4.10.2.7原始记录为 YJ/XX(专业代号)-XX(流水号)。其中 YJ 为原始记录代号。4.10.2.8外来文件为 WMXX(专业代号)-XX(流水号)。其申 WL 为外来文件代号。5.相关文件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程序GL-CX-O1记录控制程序GL-CX-O96.相关记录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2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第 5 页共 6 页主题:文件控制程序颁布日期:年月日文件制(修)订申报审批表ZJ/001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ZJ/006受控文件清单 ZJ/003文件销毁申报

14、审批表ZJ/O05外来文件使用/变更审批表ZJ/O02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2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第 6 页共 6 页主题:文件控制程序颁布日期:年月日表 1专专 业业 室室 代代 号号专业检测一室检测二室代号FX1FX2专业代号LH1LH2专业代号JCRN质质 量量 记记 录录 类类 别别类别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记录名称文件制(修)订申报审批表外来文件使用/变更审批表受控文件清单文件借阅/复印登记表文件销毁申报审批表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检测工作分包申报审批表检测工作分包考核表检测工作分包评审表分包合同书类别03103203303403

15、5036037038039040记录名称专业人员培训申报审批表人员外出培训审批表人员外出培训反馈及评价表操作考核记录表温湿度监控记录检测方法审批表检测方法评审表购置仪器设备审批表仪器设备验收记录租借仪器设备审批表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0采购申请表月采购计划支持服务供应商名录支持服务供应商评审表供应品验收单样品检测委托单合同评审表顾客申诉/投诉处理审批表客户满意度调查表客户满意度评价表纠正、预防措施申报审批表纠正、预防措施跟踪验证审批表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内部审核检查表不符合项报告内部审核

16、报告管理评审年计划管理评审记录管理评审报告0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50051052053054055056057058仪器设备维修申报审批表仪器设备降级、报废审批表量值溯源计划表期间核查年度计划期间核查报告样品抽样单检测流转单检测结果异常情况申报审批表检测公司比对、能力验证计划实施记录监控有效性评审表更改结果报告审批表补发结果报告审批表偏离申报审批表偏离调查处理审批表现场检测登记表开展检测项目审批表开展检测项目验收申报审批表外来人员进入检测检测公司登记表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3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第 1 页共 2 页主题:检测分包管理程序颁布

17、日期:年月日1.目的对检测分包方进行评审;选择合格分包方的各项控制活动。2.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工作分包全过程。3.职责3.1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3.2 业务部3.2.1 负责受理检测室提出分包工作的申请。3.2.2 组织检测室对分包方进行技术考核。3.2.3 协调与分包方、客户关于分包工作的相关事宜,制定分包协议。3.2检测室负责对分包方进行技术考核、监督,员责分包检测工作的实施。4.程序4.1 分包工作的申请检测室确因工作量或因某些特殊设备、环境条件等原因的影响,不能满足某项检测工作及客户需要时,可提出分包工作申请。填写检测工作分包申报审批表报业务部。4.2分包方的考核和审批4.2.1

18、 业务部在受理检测室报来的分包工作申请时,应组织检测室对分包方进行技术考核,填写检测工作分包考核表,考核内容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a.分包方检测公司的仪器设备状况;b.环境条件;c.人员素质;d.检测能力的验证。4.2.2 业务部根据对分包方的考核结果进行评审,填写检测工作分包评审表,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签发分包合同书。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3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第 2 页共 2 页主题:检测分包管理程序颁布日期:年月日4.3 分包工作的实施4.3.1 检测室在进行检测工作分包时,应通知客户,适当时应书面通知并得到客户的确认。4.3.2 由分包方完成的工作,检测室应在原始记录

19、中予以说明,并将分包方提供的数据连同原始记录一并存档。4.3.3 为客户出具的结果报告,应注明分包项目。4.4 分包工作的管理4.4.1 分包合同开始履行后,检测室组织分包检测工作的实施和必要的监督,审核分包检测结果。确有需要,检测人员可参入协助分包方的检测工作。4.4.2 业务部对分包方的工作质量,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监督,必要时可在内审时一并进行。4.4.3 业务部应保存分包工作形成的全部材料,整理后归档。5.相关文件合同评审管理程序GL-CX-O56.相关记录检测 1 作分包申报审批表ZJ/007检测 1 作分包考核表ZJ/008检测工作分包评审表ZJ/O09分包合同书ZJ/O10

20、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4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第 1 页共 3 页主题:服务和供应品采购控制程序颁布日期:年月日1.目的使选择的服务和采购的供应品能够符合规定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公司选择支持服务和采购供应品。3.职责3.1 技术负责人负责对支持服务部门、购置计划的审批。3.2 业务部负责对选择支持服务部门的审核评价。3.3 业务部负责供应品采购,对供方审核评价,建立供方档案。3.4 检测室负责对服务和供应品需求的申报及其使用的评价和反馈。4.程序4.1 对支持服务部门的选择4.1.1 选择经省级计量行政管理部门授权的或国家认可委认可的检测公司,来承担本所的量值传递和溯

21、源。4.1.2 选择具有管理规范的、师资水平高的取得培训资质的单位承担人员培训。4.1.3 选择具有法人证明、工商执照、诚信服务的供应商。4.2服务和供应品的申请4.2.1 检测室根据检测工作的需要,每月底填写采购申请表,室主任签字后交业务汇总。4.2.2采购申请表应注明所需供应品的特征,技术要求、提供时间等信息。4.3制定供应品采购计划及实施4.3.1 业务部依据各检测室的采购申请表进行汇总,制定月采购计划,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选择供应商并实施采购。4.3.2 实施采购应确保采购质量、数量和供应时间。并建立保存采购过程中形成的质量记录。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4第一版 第 0

22、 次修改第 2 页共 3 页主题:服务和供应品采购控制程序颁布日期:年月日4.3.3 采购过程出现变化时,应将原因及时通知相关检测室,重新申请审批,再进行采购。4.3.4 仪器设备采购或采购配件、消耗材料数量较多时,应与供方签定采购合同,以确保采购质量。4.4 对支持服务供方的评审4.4.1 业务部在支持服务及供应品采购前,均需组织检测室对供方进行评审,填写支持服务供应商评审表。4.4.2 评审的内容包括供方资质、提供服务项目、服务质量、(收费)价格、供货(检测)期限、质量保证能力等情况、提供资质证明,如生产或销售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认证证书、国家授权的资格证书等复印件。4.4.3 业务部将

23、 支持服务供应商评审表连同资质证明复印件一并报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列入支持服务供应商名录,每年进行一次复评,填写支持服务供应商评审表,并建立供方档案,分别保存。4.5采购配件、消耗品的验收4.5.1 验收依据a.采购计划标定的质量技术要求。b.采购合同标定的质量技术要求。c.国家行业相关产品服务的技术标准。d.本检测公司进货验收规范。4.5.2 供应品的验收a.采购供应品到货后,由保管员根据进货发票及检验依据进行逐项验收,填写供应品验收单,合格后签字入库。b.保管员发现不合格,签字连同供应品返给采购员,进行退货处理。4.6供应品管理、储存和领用4.6.1 保管员对验收合格的供应品按仓库保管规定进

24、行储存。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4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第 3 页共 3 页主题:服务和供应品采购控制程序颁布日期:年月日4.6.2 业务部负责保证一定数量常用供应品的库存,以备使用部门随时领取。4.6.3 检测室填写领料单,经室主任签字到仓库领取。4.7服务供应方再评审技术负责人每年定期组织业务部及检测室对服务和供应品的供方选择实施情况和支持服务供应商名录的取舍进行评审,确保检测结果质量不受影响。5.相关文件量值溯源控制程序GL-CX-17人员培训管理程序GL-CX-l26.相关记录采购 申请表ZJ/O1l月 采购计划ZJ/O12支持服务供应商名录 ZJ/013支持服务供应商

25、评审表ZJ/014供应品验收单ZJ/O15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5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第 1 页共 3 页主题:合同评审管理程序颁布日期:年月日1.目的积极理解并指导客户明确要求,使各项要求能被明确规定且为客户和检测公司共同接受。2.适用范围适用于与客户签订检测工作的标书、合同的评审。3.职责3.1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标书、合同的评审。授权修改合同,组织合同的实施,解决实施中的技术问题。3.2业务部3.2.1 负责对检测业务接待过程中客户提出的常规、例行、简单任务要求(委托)及合同评审。3.2.2 负责对客户提出的质量及其他要求与相关检测室沟通并确定满足的方法。3

26、.2.3 负责建立并保存合同的评审、修改与执行等记录。3.3检测室负责与客户沟通、咨询服务,实施标书、合同。4.程序4.1合同的受理4.1.1 仪器收发室在接受客户常规的例行的口头或书面(委托书)检测要求时,填写样品检测委托单,明确客户提出的相关要求的合理性,审查提交的相关资料是否齐全。针对客户的要求明确检测公司是否有能力和资源满足其要求。4.1.2 对客户要求经评审得到双方认可后,按正常的相关程序办理校准手续。执行检测 1 作管理程序。4.1.3 当客户提出完全承包型形式,要求检测公司提供校准服务的合同,由业务部组织相关检测室进行评审,业务部签订执行。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

27、5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第 2 页共 3 页主题:合同评审管理程序颁布日期:年月日4.1.4 对大型的检测工程项田 或重大的、复杂检测项目,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检测室进行评审,技术负责人签订执行。4.2合同评审4.2.1 检测项目要求的评审应在投标、合同签订之前进行,评审内容包括:a.客户要求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b.检测项目是否在检测公司的检测范围内。c.检测依据是否适用并满足客户要求。d.样品是否符合检测要求,如有偏离,双方应达成了致,并记录和签字。e.客户提供信息是否全面和明确。f.如有分包,应获得客户准许并书面同意。g.已对工作质量、完成时间和收费给予规定。h.与顾客保持有

28、效联系与合作,让顾客能在执行合同期对其监督。和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4.2.2 业务部组织相关检测室对检测项目合同进行评审,填写合同评审表。4.3合同的修改4.3.1 合同执行期间,如客户临时提出修改合同中部分内容或执行中需要作偏离处理时,应再作评审。4.3.2 合同修改的内容应及时通知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以防止工作差错造成损失。4.3.3 由于突发事件(停电、停水、设备故障)造成合同不能如期履行时,应及时通知客户和相关部门,得到客户谅解同意。得到解决后,继续履行合同。4.3.4 合同的修改应经技术负责人授权后进行。4.4合同的执行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5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

29、第 3 页共 3 页主题:合同评审管理程序颁布日期:年月日4.4.1 合同签定后,受理部门应及时组织有关检测室按工作程序开展工作,并按合同要求完成。4.4.2 技术负责人组织合同的实施,及时解决实施中遇到的技术问题。4.5合同评审记录合同评审应有记录,由业务部保存,执行 记录控制程序。记录包括:4.5.1 对例行和简单任务的合同评审应由授权人在合同上签字并标注日期作为合同记录。4.5.2 在执行合同期间,就客户的要求或工作结果与客户进行讨论的记录也应予以保存。4.5.3 合同的重大变化如合同修改、偏离确认记录等。氏相关文件检测分包管理程序GL-CX-03记录控制程序GL-CX-O96.相关记录

30、样品检测委托单ZJ/016合同评审表ZJ/017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6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第 1 页共 3 页主题:顾客申诉和投诉处理程序颁布日期:年月日1.目的正确处理来自顾客或其他方面对本检测公司工作质量不满意的申诉和投诉,提高服务质量,维护本检测公司的诚信度。2.适用范围适用于申诉和投诉的受理、处理过程。3.职责3.1 质量负责人负责维护程序的有效性。3.2 质量部负责受理客户的申诉私投诉、接待私调查、核实及处理,报质量负责人审批。3.3 相关的责任部门负责配合申诉和投诉的调查核实,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并具体实施。3.4 质量部负责客户满意度调查、分析和评价,报质量负

31、责人审批。4.程序4.1 申诉和投诉的信息来源a.顾客的申诉和投诉。b.与顾客的直接沟通。c.对顾客下发问卷与调查。d.媒体的的报道。e.行业研究活动。4.2 申诉和投诉的受理4.2.1 质量部接待来人、来电,尽可能详细间明情况,并作好记录,填写顾客申诉和投诉处理审批表。4.2.2 各部室发现客户申诉和投诉应及时填写顾客申诉和投诉处理审批表,报质量部。4.3 申诉和投诉的调查确认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6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第 2 页共 3 页主题:顾客申诉和投诉处理程序颁布日期:年月日4.3.1 质量部对申诉和投诉所涉及的部进行调查核实,相关部门负责人或质量监督员应予以积极

32、配合,确定申诉和投诉是否成立。4.3.2 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申诉和投诉,由质量部会同相关检测室对原始记录、样品记录、仪器设备、环境条件、检测依据、检测方法、人员操作、数据采集和处理等环节进行检查分析,判断是否存在问题,必要时应进行复检。4.3.3 质量部会同业务部处理对检测样品真实性和代表性的申诉和投诉,要详细核查抽样、样品登记、发放传递、交接记录等,必要时应对样品进行验证。确属样品的真实性和代表性问题时,应重新抽样检测。4.4 申诉和投诉的处理4.4.1 如果申诉和投诉成立,相关检测室应立即组织纠正,提出处理意见和措施,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实施。构成不符合工作的申诉和投诉,执行不符合工作控制程

33、序。4.4.2 质量部负责对申诉私投诉调查结果及处理意见以书面形式通知客户,属检测工作中出现差错造成申诉和投诉,有关人员应向顾客道歉挽回影响。属结果报告有误的,执行结果报告控制程序,必要时重新检测。对给客户造成损失的,要按相关规定给以赔偿。4.4.3 质量部对申诉和投诉核查,确认原结果报告无误时,经质量负责人批准,以书面形式说明维持原结果报告的理由,并通知客户。4.4.4 质量部负责收集客户对申诉和投诉处理的反馈意见。如客户对处理意见有异议,可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仲裁。各有关部门应优先安排申诉和投诉处理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拖延或阻挠。4.5满意度调查4.5.1 质量部负责与客户沟通。沟通方式

34、包括电话传真、上门走访、发信函满意度调查表等。收集客户反馈意见和建议。4.5.2 质量部负责客户满意度调查,分析和评价,填写客户满意度评价表,报技术负责人审批。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6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第 3 页共 3 页主题:顾客申诉和投诉处理程序颁布日期:年月日4.6 满意度、申诉和投诉记录的管理满意度、申诉和投诉记录由质量部整理保存,年底归档管理。5.相关文件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GL-CX-07结果报告控制程序GL-CX-216.相关记录顾客申诉和投诉处理审批表ZJ/018客户满意度调查表ZJ/O19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7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第

35、1 页共 2 页主题: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颁布日期:年月日1.目的为保证所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对检测工作中出现的不符合工作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不符合的结果报告发放或使用。2.适用范围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中出现不符合工作的控制。3.职责3.1 质量负责人负责维护程序的有效性。3.2 质量部负责不符合工作的收集、识别、确认,并对纠正情况进行跟踪验证。3.3 各部室负责不符合工作采取纠正措施的实施。4.程序4.1 不符合工作的识别在管理体系和技术活动的各个过程、各个环节中,识别不符合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收集:a.人员、设备、方法、样品处置和环境条件等方面。b.结果报告方面

36、。c.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方面。d.质量控制方面。e.客户申诉和投诉方面。4.2不符合工作的确认4.2.1 不符合工作一般分为:体系性不符合、实施性不符合和效果性不符合。4.2.2 各部室、质量监督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均有识别不符合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发现不符合工作时,立即向质量部或质量负责人报告。4.2.2 质量部负责收集不符合工作的信息,组织相关人员对不符合工作进行确认,填写不符合项报告。4.3不符合工作的纠正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7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第 2 页共 2 页主题: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颁布日期:年月日4.3.1 质量部对不符合工作进行确认,属于质量体系方面的

37、,由质量负责人审批,适当时进行内审;属于技术方面的,由技术负责人审批,责成相关部门和人员,采取积极措施及时纠正或补救。对严重不符合工作,应暂停检测工作,必要时取消(中止)合同。执行 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4.3.2 质量部查找出的不符合工作原因己影响到己发出的结果报告时,由质量负责人以书面形式通知客户,追回己发出的结果报告。4.3.3 责任部、室针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填写纠正、预防措施跟踪验证审批表 报质量部。质量部对完成情况进行验证和有效性评审,报质量负责人审批。4.3.4 对出现问题涉及到多个部门采取纠正措施时,质量部应及时协调各部门工作,保证措施在期限内完成。4.4不符合工作

38、的记录质量部负责对不符合工作的记录进行整理和保存,每年底归档管理。5.相关文件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GL-CX-086.相关记录不符合项报告ZJ/026纠正、预防措施跟踪验证审批表ZJ/022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8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第 1 页共 4 页主题: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颁布日期:年月日1.目的采取有效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2.适用范围适用于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3.职责3.1 质量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策划、监督、协调措施的实施,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3.2 各部、室参与质量体系改进策划并负责实施与其相关的改

39、进、纠正私预防措施。3.3 质量负责人负责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审批。3.4 检测公司主任负责重大改进措施的批准。4程序4.1持续改进的策划4.1.1 检测公司要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必须不断提高质量管理的有效性效率。在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活动过程中,持续追求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改进。4.1.2 日常的改进活动对门常改进活动的策划和管理可以使用纠正和预防措施。4.1.3 较重大的改进项目涉及对现有过程的改进及资源需求变化,在策划时应考虑:a.政进项目的目标和总体要求。b.分析现有过程的状况和确定改进方案。c.实施改进并评价改进结果。4.1.4 质量部通过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过程、审核结果、客户投

40、诉、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管理评审结果,寻找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确认体系需要改进的方向(如检测服务质量、资源配置),组织各部门进行策划,制定政迸计划报质量负责人审核,检测公司主任批准后予以实施。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8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第 2 页共 4 页主题: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颁布日期:年月日4.2纠正措施4.2.1 对于存在的不符合工作均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符合再次发生。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的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4.2.2 识别不符合工作质量管理体系或技术工作中的问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来确认。a.检测质量出现重大问题。b.内部审核发现不

41、符合时。c.外部审核发现不符合时。d.管理评审。e.顾客申诉和投诉信息分析确认存在不符合时。f.对员工的考核或监督中发现不符合时。g 其他不符合质量方针、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4.2.3 原因分析a.质量部组织相关部门调查分析产生司题的所有潜在原因,包括顾客的要求、样品、方法和程序、员工的技能和培训、消耗品、设备及其检测。b.可采用统计技术或试验等方法分析不符合产生的主要原因。c.评价出现的不符合对质量影响的重要程度。4.2.4 纠正措施的选择和实施a.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时,各责任部室应填写纠正、预防措施申报审批表,对不符合事实进行描述,采取纠正措施及具体要求和完成日期,报质量部。b

42、.责任部室负责人责成责任人选择并制定最佳消除问题和防止问题再次发生的措施,措施要与间题的严重程度和风险大小相适应。纠正措施经质量负责人审批后实施。c.将纠正措施采取的任何必要的变更,制定成文件并加以实施。4.2.5 纠正措施的监控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8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第 3 页共 4 页主题: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颁布日期:年月日a.质量部组织内审员或监督员对实施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跟踪验证,填写纠正、预防措施跟踪验证审批表并进行评定,如无效应调查分析原因,要求责任部门重新提出措施计划。b.如有特殊原因,责任部门应在规定期限前向质量部提出申请,报质量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延期

43、完成,否则应按规定对责任人进行处罚。4.2.6 附加审核a.当在某活动区域发现不符合项,并由此引起对检测公司是否符合自身的方针和程序或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产生怀疑时,质量部应报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对相应的活动区域实施计划外的附加审核。b.附加审核按内部审核管理程序要求进行。4.3预防措施4.3.1 检测公司应识别潜在的不合格,并采取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不符合原因,防止不符合发生。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4.3.2识别潜在不符合工作4.3.2.1 质量部及时了解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过程运作、质量趋势及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并在日常的检查和监督中收集各方面的反馈信息,重点分析以记录:a

44、.检测工作质量统计及其风险发行,技术能力适应市场分析、资源配置、顾客满意程度调查。b.宴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的结果。c.以往的内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d.纠正、预防、改进措施执行记录等。4.3.2.2 发现有潜在的不符合事实时,根据潜在的问题影响程度确定轻重缓急,检测室填写纠正、预防措施申报审批表,描述潜在的不符合事实并对此提出要求。4.3.2.3 责任部门分析原因,组织制定预防措施,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实施。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8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第 4 页共 4 页主题: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颁布日期:年月日4.3.2.4 质量部跟踪验证实施效果,必要时组织对有效性进

45、行评审。4.4纠正、预防、改进措施控制及记录4.4.1 当出现对工作质量或检测公司信誉产生重大影响时,不符合或出现严重潜在的不符合,质量部应报经质量负责人组织分析原因和确定责任部门制定措施计划,并监督纠措施实施的过程。4.4.2 质量部填写纠正、预防措施跟踪验证审批表,用于记录本次不符合或潜在不符合事实简述、措施要求的发生时间、责任部门、完成时间、验证结果及有效性评审。4.4.3 由纠正、预防、改进措施引起的体系文件的任何更改,按文件控制程序4.4.4 质量部收集和保存纠正、预防、改进措施记录,并将其中重要的相关记录作为下次管理评审输入之一。5.相关文件内部审核管理程序GL-CX-l0管理评审

46、程序GL-CX-l1文件控制程序GL-CX-O2记录控制程序GL-CX-O96.相关记录纠正、预防措施申报审批表ZJ/O21纠正、预防措施跟踪验证审批表ZJ/022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9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第 1 页共 3 页主题:记录控制程序颁布日期:年月日1.目的确保各种记录内容真实、填写规范、保存完整。为质量体系运行和改进,提供客观证据和追溯依据。2.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公司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的控制。3.职责3.1 质量负责人负责质量记录格式的批准。3.2 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记录格式的批准。3.3 质量部负责质量记录的控制。3.4 业务部负责技术记录、检测结果报告副本

47、的控制及记录印制分发。3.5 各部门、检测室负责本部门记录的填写。4.程序4.1 记录的分类:记录分为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4.1.1 质量记录包括:质量体系内审、管理评审、纠正、预防措施记录、人员培训考核记录、不符合工作、顾客申诉和投诉、服务、供应与采购、合同评审、文件控制等。4.1.2 技术记录包括:检测原始记录、结果报告副本、分包记录、计量器具期间核查记录、检测公司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记录等。4.2记录的制定、审批和印制4.2.1 质量记录出质量部依据质量活动的要求组织制定,质量负责人批准。4.2.2 技术记录由业务部依据规程、规范要求组织制定,技术负责人批准。4.2.3 记录表格的印制统一由

48、业务部安排及并负责分发。4.3记录的要求4.3.1 所有记录填写应及时、真实、内容完整、字迹清晰,不得腾抄、涂改和凭回忆补记。不能填写的项目应用单线划去,各相关栏目不允许空自。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9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第 2 页共 3 页主题:记录控制程序颁布日期:年月日4.3.2 因笔误或计算错误而需要修改原信息时,应采用双杠划去原信息,在其旁边填写上更改后的信息,并加盖更改人的印章或签字。更改只能由填写人更改,其他人不得代替。4.3.3 记录要保存在具有防止损坏、变质、丢失等适宜条件的环境设施中。所有记录均要予以安全保护私保密。执行 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程序。4.3.4

49、对计算机中记录的存取和修改,执行数据处理控制程序。4.3.5 记录的借阅、复制、修改和销毁执行 文件控制程序。4.4记录管理4.4.1质量记录的管理4.4.1.1 所有在质量体系运行中提供的客观证据都耍予以记录。各部、室资料管理员负责收集、整理本部、室的质量记录。4.4.1.2 质量记录的标识编号按 文件控制程序中的规定执行。4.4.1.3 质量部负责对质量体系运行的记录依照日期顺序进行分类整理,编制清单,作为管理评审、内部评审的信息输入。每年底汇总移交档案室保存。4.4.1.4 质量记录一般保存五年。4.4.2技术记录的管理4.4.2.1 技术记录要尽可能使用设计合理的表格,力求规范化,体现

50、信息完整性。4.4.2.2 检测记录的内容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使之能够复现检测的全过程,并识别出产生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应有检测与核验人员的签字,不允许代签,并执行结果质量控制程序。4.4.2.3 检测原始记录要客观如实、规范、准确,并加以识别。记录使用黑(蓝)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填写,字迹应清晰工整。4.4.2.4 检测记录、结果报告正本由检测室送交仪器发放室验收存放。结果报告的副本在计算机中保存。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GL-CX-09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主题:记录控制程序第 3 页共 3 页颁布日期:年月日4.4.2.5 仪器收发室收回的检测记录每月由业务部分类整理,妥善存放,每三个月送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