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5799291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4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亳州市人民政府二一年九月目 录第一篇发展背景1第一章“十一五”取得历史性的新成就1第二章“十二五”迈入加快发展黄金期2第二篇 发展思路5第一章指导思想5第二章 发展战略5第三章 发展目标6第三篇主要任务9第一章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竞争力.9第一节现代中药9第二节能源化工10第三节白酒及农产品加工11第四节汽车及装备制造12第五节 新兴产业12第二章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15第一节 建设“百亿斤粮仓”15第二节建设百万亩中药材基地16第三节推进畜牧业振兴计划16第四节加强农业示范园建设.17第五节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2、17第三章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层次18第一节 文化旅游业19第二节商贸物流业19第三节房地产业20第四节 金融及商务服务业21第五节家庭服务业21第四章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23第一节 优先发展亳州主城区23第二节 重点建设三县县城24第三节 积极建设中心集镇25第四节 加快建设开发园区26第五节 科学建设新农村26第五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支撑体系28第一节 综合交通体系建设28第二节 能源体系建设29第三节 水利体系建设29第四节 数字亳州建设30第六章 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31第一节 加强污染治理 31第二节 保护修复生态32第三节 集约利

3、用资源33第七章 加强人才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33第一节完善人才队伍34第二节提升创新能力34第八章 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和谐稳定35第一节 优先发展教育35第二节 提高公共卫生水平36第三节 加强计划生育工作37第四节 积极扩大就业38第五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38第六节 推进文化发展39第四篇关键环节和规划实施41第一章 关键环节41第一节加强招商引资41第二节节约集约用地41第三节打造融资平台42第四节优化发展环境42第五节深化改革开放42第六节保持社会和谐稳定42第二章规划实施43第一节健全规划体系43第二节落实目标责任43第三节强化项目支撑43第四节加强实施监测43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

4、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亳州的关键时期,是打造“中华药都养生亳州”、加快亳州发展的重要时期。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未来五年发展思路、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亳州市加快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第一篇发展背景第一章“十一五”取得历史性的新成就“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125”行动计划,全面实施“三年倍增计划”,加强项目建设,建设园区平台,优化发展环境,奋力战胜各种自然灾害,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实力

5、明显增强。“十一五”时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迈上300、400、500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2%以上。2010年,人均GDP接近1万元,比2005年翻一番;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7:37:36;财政收入40亿元,是“十五”末的3.6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0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3倍。粮食总产突破90亿斤,连续7年增产。工业化进程显著加快。2010年,二产比重在2005年的基础上提高9.6个百分点,工业化率达29.9%,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6.4%,比“十五”末提高4.6个百分点。优势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全市规模企业达到530家,比“十五”末增加379家。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已经成为

6、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城市化水平逐年提升。亳州南部新区发展框架全面拉开,涡阳南部新城和涡北新区、蒙城城南新区、利辛滨河新区建设稳步实施,中心集镇建设步伐加快,五个省级开发区扩区工作有序推进,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全市城镇化率从2005年的25%提高到2010年的35%,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提升幅度高于全省。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十一五”期间累计引进市外内资63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5400万美元,年均分别增长66%、34%。河南永煤等四大煤业集团、江淮汽车、康美药业、沃尔玛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入驻亳州,重庆啤酒、涡阳三星化工煤制乙二醇等一批重大招商项目开工建设或建成投

7、产。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国企改革迈出坚实步伐,古井股权转让、高炉酒厂改制圆满完成。扩权强镇试点取得积极成效。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全面推开。文化体制改革卓有成效,广播电视资源有效整合。农村土地经营制度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行政效率明显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民生工程扎实推进,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文化体育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1.36%,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4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民人均纯收入429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4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8、平安亳州”建设扎实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全面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加强,“打黑除恶”、严厉打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处置非法集资等专项斗争取得重大胜利。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市场专项整治深入推进。信访秩序明显好转,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社会治安形势更加稳定。第二章“十二五”迈入加快发展黄金期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市各项发展条件得到持续改善,多年来积累的发展能量加速释放,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势头日趋强劲。加快发展面临新机遇。从全国来看,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根本改变,在取得30年改革开放大发展后,我国还将拥有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安徽来看,“十二五”是全省人均G

9、DP由3000美元向5000美元跨越、工业化率和城市化率从40%提高到50%的加速时期,全省仍然拥有一个相当长的快速发展机遇期。从亳州来看,面临两项重大机遇:一是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内地转移,行业标杆企业加紧实施区域性布局,我市承接产业转移面临难得新机遇;二是省委省政策密集出台支持皖北地区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有利。加快发展蕴含新潜力。从产业支撑来看,我市煤炭资源开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现代中药产业已经进入省级战略层面,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快速扩张,养生休闲旅游市场空间不断拓展,白酒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特色优势更加突出,一大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从建设空间承载来看,南

10、部新区框架全面拉开,5个省级开发区建设扎实推进,一批重点乡镇工业功能区、特色产业园、循环经济园初具规模,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从要素供给来看,我市拥有两大优势,一是空心村量大面广,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成本低,农村土地整治将成为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二是我市人力资源丰富,实施人才优先战略,积极变人力优势为人才优势的空间十分广阔。加快发展进入新阶段。“十一五”末期,我市经济总量将跨过500亿元新台阶,发展基础日趋巩固,发展条件明显改善,发展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正在增强,将迈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一是既要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又要适应转型需要,推动进入又好又快发展新阶段;二是把握好全市工业化率、城镇化率双

11、双迈过30%之后的加速推进期机遇,推动进入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新阶段;三是积极将我市优势资源开发与产业转移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进入资源转化与产业承接共同推进新阶段;四是以人为本,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推动进入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新阶段。在看到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产业层次低,先进制造业不多,农业产业化进展慢,服务业水平低。二是城镇化发展滞后,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三是区域竞争激烈,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被边缘化的压力增加。四是资源和环境形势严峻,特别是水资源供给矛盾进一步显现。五是和谐发展的压力上升,

12、人才资源匮乏,城乡统筹难度较大,维护社会稳定任务十分繁重。附表1:“十一五”主要预期目标完成情况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05年“十一五”计划2010年 “十一五”年均增长(%)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35.40年均增长12%以上50012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45239300100003财政收入总额亿元11.19年均增长10%以上4029.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亿元88.34年均增长22.5%31529.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99.716822017.26农民人均纯收入元23533200429512.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7991120001544014.18外贸进出口总额万美元18468

13、0001956060.39城镇化率%2532以上352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10011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万个12.61412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44以内1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1.531.221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1201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016森林覆盖率%15.81917总人口万人550571,年均增长7.518耕地保有量万公顷60.4860.4819主要污染物排放量%5第二篇 发展思路第一章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上、民生为先、稳定为重,少说多做、真抓实干,以“千亿亳州、强市富民”为主题,打响“天下道源、华佗故里、中华药都、养生亳州”城市品牌,

14、实施工业突破、城镇带动、人才优先、和谐发展战略,着力推动城市园区大建设、资金项目大承接、资源人力大转化、产业企业大提升、环境机制大优化,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养生国际化进程,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100亿元和1000亿元,确保快速发展、力求争先进位,经济发展速度和居民收入赶上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建成特色鲜明、文化厚重、产业发达的养生之都、健康之城、温泉之城、长寿之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第二章 发展战略工业突破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资源人力转化步伐,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

15、极培育新兴产业,壮大工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努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农生工、工农互补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不断提高工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城镇带动战略。以适度超前的城镇化带动相对滞后的工业化,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开发园区和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力度,完善城镇功能,优化空间布局,提高承载能力,引导和促进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人口集中,加快城镇化进程,带动投资、消费和就业增长,带动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人才优先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引进优先安排、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着力营造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培养造就一大批高

16、层次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和谐发展战略。坚持发展为上、民生为先、稳定为重,深入开展“生态亳州”、“平安亳州”、“信用亳州”、“养生亳州”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力度,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公共产品供给,保障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第三章 发展目标综合实力加速提升。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元,接近3000美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超过100亿元。经济

17、结构不断优化。二产提速,三产提质,一产提效,二、三产业贡献度不断提高,“二三一”型结构更加突出。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8:49:33,第二产业占据半壁江山。工业化率达到44.6%,年均提高约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城镇建设突飞猛进。亳州主城区、三县县城和中心集镇规模不断扩大,功能进一步完善,空间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全市城镇化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力争“十二五”末超过45%。亳州主城区人口60万,三县县城总人口突破80万人。发展后劲持续增强。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十二五”期间储备超亿元投资项目达到180个,总投资13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年均增长26%,五年

18、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00亿元。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得到发展,清洁生产得到加强,“生态亳州”建设取得突破。万元GDP能耗下降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分别减少 %、 %。森林覆盖率达到21%。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加快创新,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投资管理体制、医疗卫生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等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五年累计引进市外资金 亿元、年均增长 % ;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工程加快推进,公共产品不断增加,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计

19、生事业得到加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就业渠道明显增加,五年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分别达到25000元和7000元。社会安定和谐幸福。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群众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保障机制更加健全,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进一步巩固。乡风更加文明,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具有幸福感。专栏1: 亳州市十二五规

20、划主要内容概括为“6866”: 建设六大基地。即:建设千亿元现代中药产业基地、百亿斤粮食生产基地、700亿元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千万吨煤炭基地、皖北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中国养生文化旅游基地。完成八大任务。即: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竞争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层次;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支持体系;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人才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和谐稳定。突破六大环节。即:加强招商引资;节约集约用地;打造融资平台;优化发展环境;深化改革开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六大目标

21、(一个突破、两个赶超、三个翻番)。即:人均GDP突破2万元(约3000美元);经济发展速度和居民收入赶上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三项指标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分别突破1000亿元、100亿元、1000亿元。附表2:“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指标单位2010年2015年“十二五”年均增长(%)指标属性地区生产总值亿元500104813以上预期性 #第一产业亿元4.5预期性 第二产业亿元19以上预期性 #工业亿元21预期性 第三产业亿元11.5预期性人均生产总值元1000020000预期性财政收入总额亿元4010020预期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2

22、050016预期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315100026预期性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1.964.520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154402500010以上预期性农民人均纯收入元4295700010以上预期性人口自然增长率8以内约束性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4以内预期性城镇化率%35452预期性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万个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森林覆盖率%21总人口万人耕地保有量万公顷主要污染物排放量%R&D%第三篇主要任务第一章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

23、产业竞争力实施工业突破战略,引导工业经济走专业化分工、集群式发展、产业链延伸之路,重点发展对GDP、财政收入、就业贡献度大的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决推进工业经济加快扩张。到2015年,工业增加值达到458亿元,工业化率提高到43%。第一节现代中药着力打造以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提取物生产、中药产品生产、中药产品商贸物流为主导,以药用辅料生产、包装材料生产和文化旅游为配套的现代中药产业链。2015年,建成千亿元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其中,中药加工业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中药饮片。大力开发精致饮片、超微饮片、颗粒饮片、保健汤料等新型产品,推进中药饮片向标准化、可控化、集

24、群化方向发展,扩大“亳药”饮片的市场占有率。到2015年,饮片企业新增100家,销售收入占全国的40%以上,中药饮片产值达到150亿元。中药及天然提取物。积极承接大型中药制药企业半成品提取物生产,拓展香精香料等领域,鼓励本地饮片加工企业开展挂靠联合,加快形成独具特色的提取物生产基地。2015年,中药及天然提取物企业达50家以上,中药及天然提取物产值达60亿元。中成药。鼓励本土药业企业购买外地中成药品种,对外开展兼并联合,大力培育中成药生产龙头企业,提高中成药在我市中药工业生产销售中的比重。2015年,中成药企业达到30家以上,建成10家现代中药企业集团,中成药产值达到100亿元。中药保健酒。积

25、极推进药业、酒业、食品业融合发展,吸引知名保健酒企业来亳投资,拓展保健酒市场,培育保健酒品牌。以安徽古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为载体,培育中药保健酒龙头企业。到2015年中药保健酒产值达到10亿元。中药保健食品。扶持发展保健食品产业化项目,以方敏药业、亳广药业、京皖饮片等企业为依托,大力开发保健茶、保健饮品用品、保健汤料、药膳、食品添加剂等系列产品。到2015年,中药保健食品产值达到80亿元。中药杀虫剂杀菌剂。积极开发生产具有消毒杀菌杀虫作用的系列中药日化产品,大力培育中药保健洗液、香水、漱口液等化妆品。到2015年,中药杀虫剂杀菌剂和中药日化产品产值达到20亿元。中药兽药。支持兽药企业与高等院校

26、、科研机构合作,共同研发防治动物疾病和人畜共患病中药,开发动物保健品和中药饲料添加剂,加快发展中兽药产业。到2015年,中兽药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第二节能源化工突出抓好深度开发,大力发展煤炭下游产业,着力采用多联产技术,推进煤电一体化,提升煤炭价值空间。“十二五”末,能源化工产业实现产值200亿元,建成千万吨煤炭基地。煤炭开采和洗选。大力推进煤炭、石油等资源勘探开发,积极争取项目布点,推进绿色、安全、可持续开采,继续壮大产业规模。重点加快开发板集煤矿、袁店二矿,建设赵集、信湖、大段家、徐广楼、花沟西、耿皇等煤矿。争取到2015年建成11对矿井。煤化工。依托三星化工、金源化工等龙头企业,加快煤

27、化工原料本地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大力开发乙二醇、三聚氰胺、甲醇、二甲醚、高浓度复合肥、聚甲醛等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到2015年,煤化工产值达到20亿元电力。争取新上一批火电厂,大力发展坑口电厂、煤矸石电厂,积极推进建设特高压输变电站,加快我市煤炭资源就地转化步伐,建成“皖电东送”的重要电源点。“十一五”期间,重点加强与国投新集、华能国际等企业的合作,加快电力项目建设和投产运营进度。煤炭综合利用。统筹矿区煤及与煤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开发,鼓励企业优先采用资源回收率高的煤炭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发展具有煤炭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促进节能减排。重点建设涡北循环经济园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积极开展炉渣

28、、粉煤灰等综合利用。第三节白酒及农产品加工实施“7511”工程,着力构筑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到2015年,建成500亿元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培育1个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特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白酒生产。围绕“扩建园区、建设酒城、培育品牌、打造基地”的发展思路,着力振兴白酒产业。鼓励白酒企业兼并重组,支持古井集团、双轮集团做大做强。2015年,“古井贡”、“高炉家”两大品牌的销售收入突破120亿元,实现白酒加工业总产值170亿元。畜牧水产加工。大力发展冷鲜分割肉、调理肉制品、肉制食品、休闲食品等主导产品,延伸拓展生物饲料产业。2015年,实现畜牧水产加工业产值50亿元。果

29、蔬加工冷藏。大力发展苔干、保健蔬菜、果蔬汁、特种叶汁保健饮品和天然色素提取等加工业。2015年,培育10家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实现果蔬加工冷藏业产值20亿元。粮食精深加工。以瑞福祥、大杨面粉集团、众兴食品等企业为依托,提高规模效益,壮大专用面粉,积极发展特色面制品。2015年,实现粮食加工能力350万吨,粮食加工业总产值180亿元。养生食品加工。积极引入养生食品饮料新概念,搞好与本地优势中药材的有机融合,重点开发营养保健酒、养生果汁、养生食品等系列产品。2015年,实现养生食品加工业产值15亿元。林木制品。加大对本地和周边林木资源的利用,做大做强复合板、密度板等,积极发展家俱、木地板、木制手工

30、品艺,提高林木加工附加值。2015年,实现林木制品业产值达30亿元。纺织服装。发展高档精梳纱、高档缝纫线,扩大棉纺生产能力,建设纺织服装鞋帽产业园,大力发展箱包产业。2015年,争取培育和引进810家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实现纺织服装业产值2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古井镇、高炉镇白酒产业群,谯城和三县粮食精深加工产业群,蒙城、利辛畜牧水产加工产业群,谯城、涡阳、利辛果蔬加工冷藏产业群,蒙城、涡阳林木制品加工产业群,谯城养生食品加工产业群,谯城、蒙城、利辛纺织服装产业群。第四节汽车及装备制造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着力提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综合配套和销售服务体系,增强企业综合

31、竞争能力,加快建成皖北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十二五”末,实现行业产值155亿元。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加快推进江汽安驰微轿、微面项目建设,积极发展改装和专用车辆生产,配套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拓展发展新能源汽车,培育自主品牌。“十二五”末,实现整车生产15万辆,汽车和零部件制造业产值100亿元。船舶制造。统筹涡河、茨淮新河岸线资源,改造提升技术装备水平,重点发展千吨级内河特种船只、中小型游艇、船舶配套产品生产,加快建设蒙城、涡阳船舶工业园。“十二五”末,船舶制造企业发展到20家以上,培育5户年造船能力10万载重吨以上的核心骨干造船企业,形成年造船能力150万载重吨,实现船舶工业总产值30亿元。机械

32、装备。围绕现代农业和现代中药产业,发展农用运输设备、农用机械设备和中药材加工设备。结合地方煤炭工业的发展,有差异性地发展中小型矿用机械产业。结合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市场要求,有选择地发展节能环保设备。“十二五”末,机械装备工业产值达25亿元。第五节 新兴产业把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战略突破口。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主攻市场前景广阔、增长速度快、带动能力强的新兴产业。照明新光源。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快建设天极之光百亿元照明产业园,引进设备制造、泡壳、耦合器、灯头、灯杆、灯具等上下游产业先进生产线,培养规模以上企业10家,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和较完善的配套能力

33、,在大功率照明、工程照明和公共照明等领域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十二五”末,无极灯产业实现总产值60亿元。生物医药。以新型药剂为重点,突破药物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中药提取物、植物提取物、中药配方颗粒、中西药结合制剂等新品种,积极支持一、二类新药产业化。培育中药及保健品、生物生化制药及制品、动物疫苗和诊断试剂,发展生物医学材料、临床诊断治疗康复等基本医疗设备。“十二五”末,生物医药实现产值60亿元以上。新能源。着力加强新能源应用技术的开发和引进,依托上海通用电器有限公司生物质能发电项目,重点发展秸秆发电;依托天利新能源太阳能组件项目,大力发展多晶硅材料和光伏发电。“十二五”末,新能源产业初步形成一定

34、规模,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文化创意。集聚发展软件服务、广播电视传输服务、网络及动漫游戏产业,积极发展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工程勘察设计、广告设计等设计服务业和印刷、广播、影视、出版、发行等现代传媒业,提升传统艺术品产业。“十二五”末,初步培育起具有亳州特色的文化产业雏形,形成皖北地区文化产业聚集区,实现产值10亿元。专栏2: 工业重点发展项目现代中药:中药饮片。加快推进广东康美、黑龙江珍宝岛、安徽广美、广益药业、安徽金润德、安徽沪谯等中药饮片加工项目。中药及天然提取物。建设七里香、亳州协和成、华佗国药、瑞科、亿源生物、康辉药业、安徽同泰等提取物生产项目。中成药。完成广东康美、黑龙江珍宝岛、中淮

35、制药、安徽广美、海鑫药业、安徽济人、上海雷允上、广印堂等中成药生产加工加工项目。中药保健酒。加快推进香港榕港华佗保健酒生产建设项目。中药保健食品。建设广州白云山和黄白云山凉茶、山东特利尔虫草、亳州御生堂养生保健口服液、安徽汇中州保健品等项目。中药杀虫剂杀菌剂。加快推进利辛生物农药合成复配生产、上海华联保健洗浴用品生产、千草药业真菌中药保健品、安徽捷众生物注射剂生产项目。中药兽药。建设安徽东方帝维、亳州康辉、乾元药业等中药兽药生产项目。其他:加快建设中恒集团、上海医药集团、上海复星等中药产业综合开发项目,亳州现代高新制药工业园、亳州中药产业化、现代中药产业创业基地项目,广东康美亳州工业园建设项目

36、,济人药业现代剂型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能源化工:煤炭开采和洗选。建成板集、袁店二矿,加快推进赵集、信湖、大段家、徐广楼、耿皇、张楼、单集、蒙关店、花沟西、高炉、赵集等煤矿建设。建设赵集和邵于煤矿洗煤厂项目。煤化工。实施亳州煤制气生产基地项目,三星化工“586”煤化工项目,甲醇、燃料二甲醚、三聚氰胺、乙二醇、高浓度复合肥等生产项目电力。积极推进华能41000MW超临界电源点建设。实施国投新集4600MW利辛板集电厂项目、220千伏伯阳开关站输变电、赵桥输变电、漆园输变电及谯北变工程。建设9个110千伏输变电新建工程和孙集、芍花等110千伏输变电扩建工程。建设蒙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蒙城、利辛、涡

37、阳秸秆发电项目。煤炭综合利用。建设涡北煤炭循环经济工业园,实施煤矸石综合利用工程。白酒和农产品加工:白酒生产。建设古井集团优质新型低度白酒项目、“古井贡”原酒酿造基地建设工程项目,重庆啤酒生产项目。畜牧水产加工。加快推进恒盛、东升、天宇达、金锣、星家福等猪牛屠宰加工及速冻食品项目,雨润-宏健公司休闲牛肉食品生产项目,利辛恒盛食品产业园项目。 果蔬加工冷藏。亳州年产10万吨年蔬菜汁养生饮品开发项目,工业园冻干果蔬生产线建设项目。粮食精深加工。加快推进正宇、良夫、占元小麦玉米深加工及挂面、食品综合加工项目,小麦分层次全加工全利用、二元醇小麦淀粉深度转化、生物胶、谷朊粉、小麦胚芽油提取、大豆肽、玉米

38、芯综合加工、氨基酸工程、酪蛋白磷酸肽CPP、大豆纤维、变性淀粉、大豆浓缩蛋白等生产项目,大杨粮食产业化园区项目。养生食品加工。实施安徽亿源保健食用油、古井瑞福祥-氨基丁酸(GABA)生产及健脑养生食品开发、北京金明仕保健茶生产等项目。林木制品。改扩建涡阳木材深加工生产线项目。纺织服装。实施安徽华洋芳纶针织阻燃纱线生产线建设项目,安徽芳泽、涡阳能利达、华腾运动等纺织服饰生产项目,华成发环绽棉纱生产项目,蒙城纱线生产线建设项目。其他。实施安徽中烟蒙城雪茄烟生产部技改迁建项目,蒙城开发区轻工产业园建设项目。汽车及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建设蒙城年产10万辆微车生产基地项目,江汽安驰汽车零部件基地

39、建设项目,华威年产5500台挂车及专用车生产线建设项目,大江美利信汽车零部件生产线建设项目,行地公司特种车辆生产项目,利辛凯胜汽车有限公司二类底盘加工项目,蒙城年产150万支铝合金汽车配件生产项目。船舶制造。实施沿涡河、茨淮新河船舶工业聚集区建设工程。机械制造。建设合肥荣钢主钢构和次钢构件生产项目,安徽启航煤矿机械配件制造项目,蒙城年产千万只锁业生产线建设项目,铜制品深加工项目,江苏亚欧中央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中央空调、制冷设备、消防器材加工项目。新兴产业:照明新光源。建设利辛绿色照明产业园项目、LED灯项目、8W-25W紧凑型高频无极灯项目。生物医药。加快推进济人药业国家新药疏风解毒胶囊高技术产

40、业化项目,新能源。建设亳州天利能源公司30兆瓦晶硅太阳能组件生产项目,皖能集团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谯城太阳能热水器生产线项目。其他:加快推进深圳七方电笔记本电脑项目,蒙城收缩膜外包装生产项目,薛阁浮法玻璃生产线项目,蒙城垃圾回收箱、淮海中联、榴园水泥、山水水泥水泥粉磨项目,涡阳天一纸板生产、天运实木复合地板加工、工业园环保秸秆板加工、安徽国治涂料水乳性涂料生产线建设项目,美迪普医疗用品生产线建设项目,安徽友信彩纸包装印刷生产线、包装材料项目,安徽浩翔配合饲料、浓缩料和预混合饲料项目,远东麦饭石麦饭石系列产品开发项目。第二章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全面推进农业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机械

41、化、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第一节 建设“百亿斤粮仓”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和国家粮食安全,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科技支撑,健全服务体系,挖掘粮食增产潜能。“十二五”末,建成“百亿斤粮仓”。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紧紧抓住国家加大粮食生产投入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将更多的强农惠农政策和项目资金投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良种补贴政策。实施小麦千斤市创建计划。认真实施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积极开展高产高效万亩吨粮田示范县创建活动,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和玉米振兴计划,主攻单产,增加总产,做大做强粮食产业,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实施种子工程,大力推广高产优质专用品种,健全新品种引进繁育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企业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