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医基础综合)10361.pdf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75791256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5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医基础综合)1036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医基础综合)1036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医基础综合)1036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暨南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医基础综合)10361.pdf(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医基础综合)*招生专业与代码:中医临床基础(100502)、中医诊断学(100505)、中医内科学(100506)、中医骨伤科学(100508)、中医妇科学(100509)、针灸推拿学(100512)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中医基础综合(724)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一单选题(从 A、B、C、D 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将其答案代码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 1.5 分,共 40 题,计 60 分)1、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C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2、D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2、血和津液的共同功能是:()A滋润和濡养作用 B作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C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D排泄代谢产物 3、“天癸”是指:()A来自父母的形成胚胎的原始物质 B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基本物质 C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 D决定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基本物质 4、藏象的基本含义是:()A五脏六腑的形象 B内在组织器官的表象 C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 D内脏及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5、气与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A先天与后天方面 B性状与分布方面 C生化与运行方面 D功能与结构方面 6、以下哪种说法是对的:()A脾喜燥恶湿,胃喜湿恶燥 B脾喜燥恶湿,胃喜燥恶湿 C脾喜燥恶

3、湿,胃喜润恶燥 D脾喜湿恶燥,胃恶燥喜湿 7.下列除哪项外,均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A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 B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C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D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8、以下哪项是暑闭气机证的特征表现:()A恶热,汗出,口渴,疲乏 B胸闷,腹痛,呕恶,无汗 2 C高热,神昏,抽搐,惊厥 D胸闷,腹胀,苔腻,发热 9、下列何证表现为脘腹振水声,水声辘辘,吐清水,苔白滑,脉沉滑:()A脾阳虚证 B寒湿困脾证 C饮留胃肠证 D胃阳虚证 10、诊断食滞胃脘证,下列哪项最有意义:()A胃脘胀痛 B大便溏泻 C恶心呕吐 D嗳腐吞酸 11、表证挟痰饮,常见的脉象是:()A浮脉 B浮缓脉 C

4、浮滑脉 D浮紧脉 12、下列哪项不宜诊断为气分证:()A谵语狂乱 B咳喘痰黄 C舌红苔黄 D身热夜甚 13、下列哪项并非真实假虚所说的“假虚”:()A脉象沉细 B身体赢瘦 C便溏不爽 D神情默默 14、病人舌淡白胖嫩,舌苔水滑,多为:()A气虚挟湿 B阳虚水停 C热痰内蕴 D气分有湿 15、既利水渗湿,又泄热的药是:()A.猪苓 B.茯苓 C.泽泻 D.葫芦 16、首创将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融为一体的医书是:()A.太平圣惠方 B.伤寒杂病论 C.医方集解 D.黄帝内经 17、越鞠丸的君药是:()A.栀子 B.苍术 C.香附 D.川芎 18、哪一项不属于川芎茶调散的组成?()A.荆芥、

5、防风 B.羌活、白芷 C.当归、生地黄 D.细辛、薄荷 19、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功用是()A.化痰熄风,健脾祛湿 B.涤痰熄风 C.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D.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20、医方集解的作者是:()A.张秉成 B.喻昌 C.汪昂 D.吴仪洛 21、能利湿退黄的祛风湿药是()A.地骨皮 B.青蒿 C.胡黄连 D.秦艽 22、既善泻下攻积,又善活血祛瘀的药是()3 A.芦荟 B.大黄 C.牵牛子 D.番泻叶 23、煨用行气力缓而多用于止泻的药是()A.香附 B.木香 C.葛根 D.青皮 24、体现“入营尤可透热转气”理论的方剂是()A.清营汤 B.凉膈散 C.仙方活命饮 D.普济消毒饮 25、

6、以下哪一方剂组成中无茯苓?()A.补中益气汤 B.参苓白术散 C.真武汤 D.败毒散 26、乌梅丸组成中无()A.附子 B.蜀椒 C.白芍 D.黄连 27 在针灸学发展史上被称为第一次大总结的著作是()。A.针灸甲乙经 B.针灸大成 C.针灸大全 D.灵枢经 28 与阴维脉相通的腧穴是()A.公孙 B.列缺 C.内关 D.足临泣 29 足厥阴肝经经循行起始于()。A.足大趾外侧 B.足大趾内侧 C.肺中 D.肝中 30 以下穴位中不属于络穴的是()。A.外关 B.内关 C.公孙 D.太溪 31 提出肺痈初起在表者宜散风清肺,已有里热者宜降火抑阴,成脓者宜平肺排脓,脓溃正虚者宜补肺健脾等治疗原则

7、,见于()A 医学入门 B 备急千金要方 C 外科正宗 D 金匮要略 32 根据俞募配穴理论的特性,膀胱病症证应该选择()穴治疗。A.膀胱俞、关元 B.膀胱俞、中极 C.肾俞、气海 D.膀胱俞、曲骨 33 根据下合穴的理论,治疗泻痢宜取()。A 天枢 B.上巨虚 C.下巨虚 D.曲池 34.哮病之治,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的医家是()A张仲景 B虞抟 C张景岳 D朱丹溪 35运用夹脊穴治疗心肺疾病,常选择哪个节段的夹脊穴()。A.一至五胸椎 B.六至八胸椎 C.九至十二胸椎 D.二至五腰椎 4 36.胸痹,寒凝心脉证的治法为()A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D辛温通阳,宣

8、痹散寒 C通阳散寒,理气活血 D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37.患者头痛且眩,两侧为重,心烦易怒,失眠多梦,面红目赤,口苦,或兼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宜选方()A八珍汤 B通窍活血汤 C半夏白术天麻汤 D天麻钩藤饮 38“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语出哪位医家()A朱丹溪 B李东垣 C张完素 D张仲景 39患者胃脘痞满,灼热急迫,按之满甚,心中烦热,咽干口燥,渴喜冷饮,身热汗出,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宜选方()A甘草泻心汤 B生姜泻心汤 C大黄黄连泻心汤 D半夏泻心汤 40把阳黄、阴黄辨治系统化的著作是()A伤寒微旨论 B卫生宝鉴 C景岳全书 D圣济总录 二、是非判断题

9、(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并请将其题目编号与、符号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 1.5 分,共 20 题,计 30分)1、证候相兼的临床表现,一般是有关纲领证候的相加。()2、六气是自然界正常的气候,它不会导致人体发病,因而不属于病因。()3、手三阴经在上肢外侧的分布是:太阴经在前,厥阴经在中,少阴经在后。()4、宗气又名大气,积聚于膻中。()5、身目发黄,色鲜明如橘,胁肋灼热胀痛,厌食,腹胀,口苦,泛呕,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应诊为脾胃湿热证。()6、热入营血,血得热则薄疾妄行,故不会导致瘀血的形成。()5 7、战栗鼓颌,口唇振摇,称为口动。()8、在临床上中医医师可以先辨证后辨病。()9、

10、莱菔子能降低人参的补气作用()10、此事难知九味羌活汤属于辛凉解表剂()11、附子须先煎,煎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12、李东垣所创当归补血汤中,当归为主药()13、生姜、乌梅是二陈汤的佐药()14、痛泻要方主治脾虚肝郁之痛泻()15 列缺配内关主治肺、咽喉、胸膈病症,属于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16 呃逆是由胃气上逆所致。()17 足厥阴肝经循行,在内踝上8 寸行于脾经之前。()18 治疗急性胃痛宜选胃经郄穴足三里治疗。()19肾经的募穴是京门,位于胆经上。()20.便秘的基本病机为大肠通降受阻。()三、填空题(请将题目编号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空 1 分,共 20 空,20 分)1、主阴寒

11、内盛和疝气癥瘕的脉象,最常见者为:。2、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理在于:。3、毫针行针的基本手法是 ,下合穴是 。4、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称为:。5、灵枢五色认为,鼻端候:。6、化生血液最基本的物质是 。7、心悸怔忡,畏寒,尿少肢肿,唇甲青紫,舌淡紫,脉弱。宜诊断为:。8、依据性能与功效,将止血药分为 、四类 9、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的原方用量是 ;方中的君药为 ;本方功能 ;主治 之中风证。10五脏中与气的生成无关的脏器是:。11督脉起于 穴、止于 穴。6 12 是治疗肥胖的最常用方法,贯穿于本病治疗过程的始终。四、名词解释题(请将题目编号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题 3 分,

12、共10 题,计 30 分)1、五行 2、逆治 3、八会穴 4、灸法 5、恶色 6、气滞证 7、使药 8.固涩剂 9厥证 10关格 五、简答题(请将题目编号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题 15 分,共 6 题,计 90 分)1、心血虚证和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有和异同?2、简述十枣汤中应用大枣的意义 3、简述温里药的使用注意 4、胆为什么既为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5.举例说明针灸的处方原则?6、如何辨别萎黄与黄疸?六、论述题(请将题目编号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题 20 分,共 3 题,60 分)1、试述在胸痹治疗中应如何以通为补、通补结合?2、比较真人养脏汤、白头翁汤主治之异同,由此说明两方的治法各是什

13、么?3试举出四种脉力较强的脉象,并指出其脉象特征和主病意义。7 七、病案分析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共 1 题,计 10 分)张某,男,77 岁,退休干部。因大便溏烂反复 9 年余,症状加重一周,于 2019年 8 月来院就诊。患者 9 年前因吃隔夜置于冰箱中之冷盘食物后,出现大便溏烂,日解 36 次,无粘液血便,后经某医院诊为“肠炎”而服“氟哌酸”“藿香正气水”等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未能根治,稍因饮食油腻而常反复出现上症。一周前因进食油条半截后又出现解稀烂便,日解 3 次,为了要求中医药治疗而来就诊。现症见: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腹胀,乏力气短,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请根据以上资料,要求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代表方药(方及药物和剂量)。考试科目:共 页,第 页 8 考试科目:共 页,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