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pdf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5726042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0卷 第4期2007年8月山东陶瓷SHANDONG CERAMICSVol.30 No.4Aug.2007 综述 文章编号:1005-0639(2007)04-0022-04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李红1,安庆锋2(1.聊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聊城2520592.桂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桂林541004)摘 要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可以控制纳米粒子的大小和形状。本文综述了影响纳米粒子的主要因素和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关键词 微乳液;纳米材料;表面活性剂中图分类号:TQ174.75文献标识码:A1 前言微乳液是指两种相对不互溶的液体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形成的热力学稳

2、定、各向同性、透明或半透明的粒径大小在10100nm的分散体系。根据分散相与连续相的不同,微乳液可分为“油包水(W/O)”和“水包油(O/W)”两种类型,和普通乳状液不同,微乳液的形成是自发的,不需要能量。由于反胶束微乳液(W/O)的液滴直径小,液滴分散性好,液滴内部的水相是很好的化学反应环境,而且液滴大小和形状可以人为控制,从而控制产品粒子的粒径、粒径分布和形状。与传统的制备方法相比,反胶束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微粒还具有实验装置简单,操作容易等优点,所以这种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制备多种无机功能纳米材料。表面活性剂的选择是制备微乳液的核心,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如下: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AOT(双(2-乙

3、基己基)琥珀酸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S(十二烷基硫酸钠);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CTAC(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B(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Triton X-10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n(壬基苯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Tween-40(60、80)、Span-40(60、80)等。除了使用各种表面活性剂之外,还要选用助表面活性剂。常用的助表面活性剂有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正庚醇、正辛醇、异戊醇等中等链长的醇。2 微乳液体系的选择及影响粒子尺寸的因素 只有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和水溶液的比

4、例,才能制备出所需的纳米材料。一般情况下,首先固定油的含量,选择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比例,然后向体系中加水,得到最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然后,固定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比例(设其混合质量为mS),分别按mS:mO(油的质量)为1:9、2:8、3:7、4:6、5:5、6:4、7:3、8:2、9:1的比例混合成乳状液,然后向乳状液中加水,作出拟三元相图。从而确定制备纳米材料所用的合适的微乳液体系。2.1 H2O/表面活性剂(摩尔比w):反胶束微乳液法制备的纳米粒子尺寸受体系中水滴大小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w增大,水滴半径增大,纳米粒子的尺寸增加1。2.2 助表面活

5、性剂的影响:不同的体系,助表面活性剂对粒子尺寸的影响不同,当醇完全溶于水中时,随醇含量的增加,水滴半径增大,纳米粒子的粒径增加;当醇位于油/水界面时,随着助表面活性剂含量的增加,水滴半径反而减小2。2.3 油相中碳链的长度:油相中碳原子数越多,纳米粒子的尺寸越大。收稿日期:20070610表1不同微乳液体系制备纳米粒子的种类纳米粒子的种类实例所用的微乳液体系金属单质Pt5Bi6Au7Cu8Ni9Ag10Triton X-100/正戊醇/环己烷/水溶液5Np(5)+Np(9)/石油醚/水溶液6CTAB/正戊醇/正己烷/水溶液7SDS/异戊醇/环己烷/水溶液8SDS/正戊醇/二甲苯/水溶液9SDS

6、/异戊醇/环己烷/水溶液10金属氧化物TiO211ZnO12SiO213Triton X-100/正己醇/环己烷/水溶液11CTAB/煤油/正辛醇/氨水12NP-5/环己烷/氨水13金属硫化物CdS14-16ZnS17CuS18CTAB/正戊醇/正己烷/水溶液14-15月桂醇聚氧乙烯醚/水/环己烷/正丁醇16SDS/正丁醇/正庚烷/水溶液17CTAB/环己烷/乙醇/水溶液18无机纳米复合材料ZnS-CdS19CdS-ZnS20ZnS:Mn/CdS/SiO221CdSAg2S22CdS-SiO223SDS/正戊醇/甲苯/水溶液19CTAB/正戊醇/正己烷/水溶液20SDS/正戊醇/甲苯/水溶液2

7、1AOT/正庚烷/水溶液22NP-7/正丁醇/环己烷/水溶液232.4 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液滴的数目增加,粒子尺寸减小3。2.5 盐的浓度:反应物浓度增大,纳米粒子的尺寸减小4。3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3.1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粒子目前,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粒子的种类及所用的微乳液体系归纳如表1所示。3.2 微乳液法制备准一维纳米材料由于纳米材料的性能依赖于其尺寸和形状,因此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成为科学界普遍关心的课题。准一维纳米材料是指在两维方向上为纳米尺度,长度为宏观尺度的新型纳米材料。主要包括纳米管、纳米线、纳米带以及纳米棒等。目前人们已经发现准一维纳米材料因其特殊的准一维

8、结构,呈现出一系列独特的电学、磁学、光学、力学、吸波和储氢等特性。这类材料在化学、物理学、电子学、光学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周海成等24在Triton X-100/环己烷/正戊醇/水溶液微乳液体系中,研究了反应物的相对浓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Ag+Br-=1时,可以得到均一的AgBr纳米颗粒,随着W0(H2O/Triton X-100)增大,颗粒尺寸有所增大;当Ag+Br-=12.53之间时,可以合成直径在30nm左右的弯曲的AgBr纳米线。由此可见,选择不同的反应物相对浓度可以调控产物的形貌,这为合成其它体系理想形貌的目标产物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在同样的微乳液体系

9、中,周海成等25制得了CaSO4纳米棒(线)。结果表明,改变W0值可以改变所得纳米棒的长度,当W0=10时所得纳米棒最长。同时当W0及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反应物浓度可明显影响CaSO4纳米棒(线)的尺寸大小与结晶度。吴庆生等26以聚氧乙烯(9)月桂醚(简称C12E9)为表面活性剂、正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环己烷为油相,合成了直径为2030nm、长度为几十微米的均匀但不很光滑的PbCl2纳米线。结果表明:实验条件对微乳液的形成、反应的进行以及产物的形貌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水相中水与油相中C12E9的物质的量之比(R),它直接决定水芯直径的大小,也与纳米线的直径有关。实验表明,最适合的R范

10、围是6.523;另外,反32 第4期 李红,安庆锋: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应试 剂Pb2+和Cl-离 子 的 浓 度 在0.050.5mol/l之间时对成线有利,否则可能只形成纳米微粒。将微乳液技术和其它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相结合可为不同形状和结构的纳米材料的制备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Junhua Xiang等27以SDS/正己醇/正己烷/水微乳液法和水热合成法相结合,合成出形状可控的PbS纳米晶体,包括纳米粒子、纳米管和纳米线。并研究了不同硫源和不同反应温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产物为57 nm的PbS粒子,当反应温度升高到120 时,产物为直径2040nm的PbS纳米线;同

11、时改变硫源还可以制得不同结构的PbS纳米粒子。张鹏等28以四元微乳液(CTAB/水/正己烷/正戊醇)为介质,在130 水热环境下合成了直径3080nm、长70110nm的六方相硫化镉纳米棒。由三角形小晶粒中间状态的出现推断该环境中纳米棒是由三角形单晶沿C轴串联而成塔形中间体并在S2-的持续补给下形成的。在CTAB/环己烷/水和triton X-100/环己烷/水三元微乳液体系29中制备了不同形貌的ZnS(包括ZnS纳米棒、球形和椭圆形ZnS纳米粒子)。研究发现,通过改变水和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可以改变微乳液中水池的大小,从而改变ZnS的尺寸分布和形状。同时,产物的形貌对反应物的浓度、Zn2+:

12、S2-、陈化时间以及环境的温度都十分敏感。3 结论反胶束微乳液作为制备纳米材料的微反应器已经显示了其独特的优点,不仅制备过程简单,操作容易,反应条件温和,而且可以实现对粒子尺寸和形貌的控制。另外,可以把微乳液法和水热法或溶胶凝胶法相结合,使各制备方法形成互补,合成出理想结构的纳米材料。参考文献1 宋平方.朱启安.王树峰.反相微乳液法合成纳米钛酸钡球形颗粒.无机化学学报.2006,22(2):355-3582 连洪洲.石春山.用于纳米粒子合成的微乳液.化学通报.2004,5:333-3403 郭广生.孙玉绣,王志华等.反相微乳液法制备棒状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化学通报.2005,5:368-372

13、4 梁桂勇.翟学良.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银粒子.功能材料.1999,30(5):484-4855 章莉娟.古国榜.邵庆辉.W/O微乳液法制备铂纳米粒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2,30(6):10-136Jiye Fang,Kevin L.Stokes,Joan A.Wiemann,et al.Mi2croemulsion-processed bismuth nanoparticles.Materials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2001,83:2542577Peng Zhang and Lian Gao.Cadmium sulfide nanocrystalsvia t

14、wo-step hydrothermal process inmicroemulsions:syn2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Science,2003,266:4574608P.Finia,M.L.Curria,M.Castagnolob,et al.Calorim2etric study of CdS nanoparticle formation in w/o microemul2sions.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 2003,23:107710819

15、臧金鑫.赵高凌.韩高荣.CdS纳米粒子的水热微乳法制备.无机化学学报.2006,22(5):917-92010 路林波.陈建中.高绍康等.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金属银粉.福州大学学报.2004,32(2):208-21111 曹剑瑜.卢文庆.吴华强等.反相微乳法制备纳米TiO2粒子及w和反应物浓度对粒径的影响.南京师大学报.2005,28(2):58-6312 周富荣.郭晓洁.匡亚琴.反胶束微乳液法制备纳米ZnO.应用化工.2005,34(11):690-69413 王丽丽.贾光伟.许 深.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SiO2的研究.无机化学学报.2005,21(10):1505-150914Fengx

16、i Chen,Guo-Qin Xu,T.S.Andy Hor.Prepara2tion and assembly of colloidal gold nanoparticles in CTAB-stabilized reverse microemulsion,Materials Letters,2003,57:3282328615Sunqing Qiu,Junxiu Dong,and Guoxu Chen,Preparationof Cu Nanoparticles from Water-in-Oil Microemulsions,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

17、e Science.1999,216:23023416 高保娇.高建峰.周加其等.超微镍粉的微乳液法制备研究.无机化学学报.2001,17(4)491-49517 刘红华.反胶束法制备纳米硫化锌微粒及其润滑性能.润滑与密封.2006,180(8):122-12318Lei Gao,Enbo Wang,Suoyuan Lian et al.Microemulsion-directed synthesis of different CuS nanocrystals,SolidState Communications,2004,130:30931219 周建安.李冬梅.桑文斌.ZnS-CdS核壳纳米

18、微晶的制备与光学特性.人工晶体学报.2004,33(1):43-4720 聂波.张建成.沈悦等.反相微乳液法制备CdS/ZnS纳米晶及其表征.人工晶体学报.2006,35(3):588-59321 姚渊.李冬梅.桑文斌等.微乳液法制备二氧化硅包覆ZnS:Mn/CdS纳米晶.人工晶体学报.2006,35(2):400-40322G.Hota,Shikha Jain,Kartic C.Khilar.Synthesis of CdSAg2S core-shell/composite nanoparticles using AOT/n-heptane/water microemulsions.Coll

19、oids and Surfaces A:42山东陶瓷第30卷 Physicochem.Eng.Aspects,2004,232:11912723Fei Teng,Zhijian Tian,Guoxing Xiong et al.Preparationof CdSSiO2core-shell particles and hollow SiO2spheresranging from nanometers to microns in the nonionic reversemicroemulsions.Catalysis Today,2004:65165724 周海成.徐晟.李亚栋.AgBr纳米颗粒

20、和纳米线的微乳合成.过程工程学报.2003,1(3):248-25025 徐建.徐晟.李亚栋.CaSO4纳米棒(线)的微乳法制备与表征.无机化学学报.2002,18(8):815-81726 吴庆生.郑能武.丁亚平.氯化铅纳米线的胶束模板诱导合成及其机理研究.高等化学学报.2001,22(6):898-90027Junhua Xiang,Shu-Hong Yu,Bianhua Liu,et al.Shapecontrolled synthesis of PbS nanocrystals by a solvothermalmicroemulsion approach.Inorganic Chem

21、istry Communi2cations,2004,7:57257528 张鹏,高濂.水热微乳液法合成硫化镉纳米棒晶.无机材料学报.2003,18(4):772-77629Jian Xu and Yadong Li.Formation of zinc sulfide nanorodsand nanoparticles in ternary W/O microemulsions.Journal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03,259:275281Research Progress of Preparing Nano-Materials in Micro

22、emulsionsL I hong1,A N qing2f eng2(1.Institut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L iaocheng University,L iaocheng2520592.Department of Materials and Chemistry Engineering,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541004)AbstractThe size and shape of nano-particles synthesized by microemulsions can be c

23、ontrolled.Inthis paper,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ize and shape of nanometer particles and the recently researchprogress have been reviewed.Key wordsMicroemulsion;Nano-Materials;Surfactant山东陶瓷 征订启事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欢迎刊登各类广告山东陶瓷 杂志由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山东硅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陶瓷工业科技情报站主办,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装饰材料专业委员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节能技术中心

24、、山东省陶瓷工业协会协办,国家统一刊号:CN37-1221/TQ,ISSN1005-0639,是一份面向陶瓷行业的全国性陶瓷专业杂志,大16开,48页,双月刊(双月末出版),期印量3000册。内容包括: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技术陶瓷、陶瓷原辅料、生产设备、窑炉及相关耐火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的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制、推广应用等。主要栏目:科学实验、行业论坛、经验交流、研究与探讨、综述、企业管理、理化检测、造型设计等。山东陶瓷 服务面广,信息量大,通过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4-105),全国发行。电话:0533-3582242 传真:0533-3582242地址:淄博高新区柳泉路北首(山东硅苑)邮编:255086http:/ 山东陶瓷 与您携手开创陶业未来52 第4期 李红,安庆锋: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材料 > 机械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