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止咳平喘药.ppt

上传人:hyn****60 文档编号:75128662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0.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痰止咳平喘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化痰止咳平喘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痰止咳平喘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痰止咳平喘药.ppt(5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十章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概念: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作用的药物为化痰药;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为止咳平喘药。性能:苦、甘、咸、辛。归肺经。功效:化痰;止咳平喘。应用:痰证;咳嗽喘息。配伍:兼表证解表药;有热邪清热药;有寒邪温里散寒药;虚证咳喘补益药。痰阻心脉活血通阳药;癫痫狂证安神、平肝息风药;痰迷心窍开窍药;瘰疬痰核活血软坚药;流注经脉散寒通络药;梅核气理气药。注意:咳嗽咯血者慎用温燥性强者;麻疹初起咳嗽慎用收敛及温燥性药物。按:据现代研究,本类药的药理作用包括:祛痰作用含有皂甙,刺激胃粘膜而恶心性祛痰;作用于呼吸道,促进纤毛运动,降低呼吸道分泌物酸性而使痰粘滞

2、度降低。镇咳作用抑制呼吸中枢:末梢性镇咳。平喘作用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解除其痉挛。第一节 化痰药 系以化痰为主要作用,用于痰证的一类药物。分为温化寒痰、清化热痰两类。前者辛苦温燥,性偏燥烈辛散,可温肺散寒、燥湿化痰,用于寒痰、湿痰;后者药性寒凉,功能清热化痰作用,部分尚可润肺,用于热痰、燥痰。痰分为有形之痰、无形之痰两种;痰可与肝风、火热、瘀血等互结而为病。使用时常配健脾药、行气药同用。证治要诀停痰伏饮:“治痰不外理脾,盖脾胃健运自无痰”;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半夏来源:天南星科草本植物半夏的块茎。别名;守田、老和尚头、三步跳、狗芋头、地

3、雷公、半下等。炮制:姜半夏(姜、白矾);清半夏(白矾);法半夏(甘草、石灰);半夏曲(面粉、姜汁发酵);竹沥半夏(竹沥、姜汁)。性能: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本品辛而温燥,入脾、肺经善于燥湿化痰;其性降,可入胃经降逆止呕;辛散之性,可散胸中痰阻之气滞,并可消肿散结。本草便读:”为治呕吐、蠲饮邪之圣药也”。应用:1、湿痰、寒痰证尤为湿痰要药;配清肺之品,也可用于热痰。2、胃气上逆的呕吐宜于胃寒、痰饮呕吐;配清胃热药,也可用于胃热呕吐;配伍后可用之妊娠呕吐本品为中枢性镇吐药。3、心胸痞满、结胸、梅核气等。4、瘰疬瘿瘤、痈疽、毒蛇咬伤等生品外用

4、居多。其他:子宫颈癌;冠心病、心肌炎、病窦综合征、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所致心律失常;咽痛;牙痛;鸡眼;带状疱疹等。用量用法:310克。清半夏化痰;姜半夏止呕;法半夏性缓化痰,多用于中成药;竹沥半夏清热痰;半夏曲兼消食。注意:反乌头;燥咳、燥痰不用;妊娠慎用。按按:生半夏中毒表现:口干舌麻、口腔炎后烧灼疼痛、舌头肿胀而活动欠灵、流涎、音哑、张口困难,乃至窒息。生品误食克即可中毒。天南星来源:天南星科天南星、异叶天南星、东北天南星的块茎。别名:虎掌、南星、蛇芋、半夏精、虎膏等。炮制:姜汁、白矾煮。天南星异叶天南星东北天南星性能:苦、辛,温。归肺、肝、脾经。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外用消肿止痛。本

5、品苦温可燥湿化痰;辛温而善走窜,可祛风痰而走经络,为祛风痰要药。本草求真:“南星主走经络,故中风麻痹亦得以之为向导”。应用:、湿痰、寒痰。、风痰诸症眩晕、中风、破伤风、癫痫、惊风等。、痈肿瘰疬、毒蛇咬伤、皮肤病等生品外用。其他;癌肿宫颈癌、食道癌、肺癌等;冠心病等。用量用法:克。注意:燥痰及孕妇忌用。附:胆南星制南星与牛(猪、羊)胆汁混匀后蒸制而成。其毒性及燥烈性减缓,性味苦、寒,可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用于热痰咳喘及痰热动风之证。白附子来源: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别名:鸡心白附子、太子莲、麻芋、独脚一支莲。炮制:白矾、生姜制。禹白附关白附性能:辛、甘,温。有毒。归胃、肝经。功效:燥湿化痰,

6、祛风止痉,止痛,解毒散结。本品性升散、走窜,可引药势上行,为祛风痰常用药,可止痉、止痛;生用可解毒散结。别录:“主心痛血痹、面上百病,行药势。”应用:1、风痰口眼歪斜、惊风、癫痫、破伤风、偏正头痛、痰厥头痛等。2、瘰疬痰核、毒蛇咬伤。用量用法:36克。研末0.51克。注意:阴血虚动风、孕妇忌用。按:白附子来源原为毛艮科黄花乌头,商品称关白附。其毒性较大,善于止痛。白芥子来源: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别名:胡芥、蜀芥、辣菜子、北芥子、苦芥子等。炮制:生用;炒黄。黄芥子白芥子性能:辛,温。归肺、胃经。功效: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本品辛温走散,可温宣肺气、化寒痰、利气机;又可通经络,搜逐胁下

7、和皮里膜外之痰而散结、止痛。应用:1、寒痰壅肺。2、痰涎停聚胸胁的悬饮。3、阴疽漫肿。4、痰湿阻络的关节疼痛、麻木。按:研末醋调外敷可疗疮肿初起及关节疼痛;穴位贴敷可疗寒痰咳喘。用量用法:310克。使用注意:久咳肺虚及阴虚火旺忌用;外敷可使皮肤起泡;用量过大可刺激胃肠道。皂荚来源:豆科乔木皂荚树的果实。别名:皂角、皂子、眉皂、黑煞神、胰皂。按:可分为大皂荚、猪牙皂两种。炮制:生用;炒用。性能:辛、咸,温。归肺、大肠经。功效:化痰、开窍搜风、杀虫。本品辛温走窜,性锐利,又可软坚,为作用峻烈的祛痰药;又可开窍、启闭;尚能杀虫。应用:1、顽痰胶结,咳喘胸满。2、风痰闭窍,神昏口噤,或兼痰声漉漉。3、

8、疮肿未溃、皮肤瘙痒。用量用法:1.55克;多研末服11.5克。注意:用量过大会中毒;孕妇阴亏、出血倾向者慎用。附附:皂角刺为皂荚树枝、干上的棘刺。长于活血散结、托毒排脓,常用于痈疽初起及脓成未溃者,尤以后者多用。旋覆花来源:菊科草本植物旋覆花、欧亚旋覆花的花序。别名:金钱花、滴滴金、艾菊、满天星、全福花等。炮制:生用;蜜炙。性能;苦、辛、咸,微温。归肺、胃经。功效:降气化痰,降逆止呕。本品辛宣肺气,苦降肺气,又泄痰湿;其气下行,可降胃之逆气而止呕、嗳,且微温不燥。应用:1、痰多咳喘,气机不畅而胸膈满闷无论寒热均可用。2、噫气、呕吐。其他:肝气郁滞或肝胃不和,胸胁胀痛或兼脘腹胀痛;梅核气。用量用

9、法:310克。包煎。附:金沸草旋覆花的全草,可散风寒,用于风寒咳嗽痰多。白前来源:萝藦科草本植物柳叶白前、芫花叶白前的根及根茎。别名:嗽药、石蓝、鹅管白前(柳叶)。炮制:生用;蜜炙。柳叶白前性能:辛、苦,微温。归肺经。功效:降气化痰。本品辛宣肺气而祛痰,苦降肺气而止咳喘。性微温不燥,较为平和,被称为“肺家咳嗽要药”。应用:痰多咳嗽,胸膈喘满。芫花叶白前前胡来源: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紫花前胡的根。别名:山萝卜(安徽)、鸡脚前胡、野香芹、山芫荽等。炮制:生用;蜜炙。白花前胡紫花前胡性能:苦、辛,微寒。归肺经。功效:降气化痰,宣散风热。本品辛散苦降,性质平和,有宣不过散、降不过泄之长。既可消痰降气止

10、咳,又可宣散风热。应用:1、肺有郁热,咳嗽痰多黄稠。2、风热外感,咳嗽痰黄、发热咽痛。按:配伍温肺化痰药,可用之寒痰咳喘;蜜炙可用于肺虚久咳及燥咳痰少者。用量用法:310克。桔梗来源: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别名:梗草、荠苨、苦桔梗、白药等。炮制:生用。性能:苦、辛,平。归肺经。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本品升浮上行,辛可提宣肺气,苦可祛痰。开宣肺气之功可排脓、利咽、利胸膈。常作为肺经引经药,可引药上行,被誉为“舟楫之剂”。张元素:“与甘草同行,为舟楫之剂。如大黄苦泄峻下之药,欲引至胸中至高之分成功,须以辛甘之剂升之,譬如铁石入江,非舟楫不载,以诸药药有此一味,不能下沉也。”应用:1、咳嗽痰多、咯

11、吐不利。2、咽喉肿痛、音哑;胸膈满闷。3、肺痈。其他:小便不利;痢疾、便秘;中气下陷;胃溃疡。用量用法:310克。注意:用量过大可引起恶心呕吐;有可能导致房颤。川贝母、浙贝母来源:分别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岷贝)、棱砂贝母(以上均为川贝母),浙贝母的鳞茎。别名:虻、苦花、空草、勤母(以上川贝)、土贝母、浙贝、象贝母、大贝母(以上浙贝)。炮制:生用。棱砂贝母川贝母浙贝母性能:川贝苦、甘,微寒;浙贝苦,寒。归肺、心经。功效:清热化痰,散结。川贝:润肺止咳,散郁;浙贝:苦寒性强,散结消肿力强。应用:1、痰热咳嗽。按:川贝宜于肺虚久咳;浙贝宜于风热、痰热咳嗽。2、瘰疬、瘿瘤、疮痈、肺

12、痈多用浙贝。其他:川贝可解气机郁结;浙贝用于溃疡病。用量用法:川贝310克,研末服11.5克;浙贝310克。瓜蒌来源:葫芦科植物栝楼、双边栝楼的果实。别名:栝楼、果臝、黄瓜、野西瓜(浙、皖、湘、赣)、野苦瓜、狗屎瓜、野屎瓜等。炮制:生。仁可制霜。性能: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本品苦寒泄热,甘寒性润,质轻行散。上可清肺、润肺化痰,下可清润大肠而通便;化痰而质轻,可宽胸利气;入阳明走肌肉可散结消痈。其中瓜蒌皮偏清肺化痰、利气宽胸;瓜蒌仁偏润肺化痰、润肠通便。应用:1、肺热咳喘,痰黄稠。2、胸痹、结胸。3、肺痈、肠痈、乳痈。4、肠燥便秘。用量用法:全瓜蒌1

13、020克,瓜蒌皮612克,瓜蒌仁1015克。使用注意:脾虚便溏、呕吐泄泻忌用。竹茹来源: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淡竹刮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别名:竹皮、青竹茹、淡竹茹等。炮制:生用;姜汁炒(姜竹茹)。功用疏要:本品甘而微寒,可入肺经而清热化痰,入胃经而清胃止呕;又可开郁除烦。或云可凉血止血,并清热安胎。尤以清胃止呕为长,临床用于肺热咳痰黄稠、胃热呕吐,以及妊娠烦躁、胎动不安及血热出血。竹沥:为新鲜淡竹、青秆竹等经火烤后沥出的淡黄色或青黄色液汁。本品功善清热化痰,尤善透达经络之痰,临床用于痰热咳嗽及热痰壅盛的中风昏迷、癫痫、惊厥等。天竹黄:为青皮竹、华思劳竹等竹竿内分泌物干燥后凝成的块状物。

14、功能清热化痰、凉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中风不语、癫痫、惊风等证,多用于小儿,本草经疏称为”小儿家要药”。竹沥天竹黄海藻、昆布:前者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羊栖菜的藻体,后者为海带科植物海带、翅藻科植物昆布的叶状体。两者均善消痰软坚、利水消肿,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及浮肿、小便不利。昆布海藻黄药子来源:薯蓣科草质藤本植物黄独的块茎。别名:黄独、零余薯、金钱吊蛤蟆、土芋等。炮制:生用。功用疏要:本品苦寒,归肺、肝经。功能消痰软坚、散结消瘿、清热解毒,临床常用于瘿瘤、及疮疡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尚可凉血止血而用之血热出血。今又常用于多种肿瘤。有毒,可致口、咽喉及消化道毒性反应,尤其易损伤肝功能。

15、海蛤壳:海蛤壳:帘蛤科动物文蛤、青蛤等的贝壳。功能清肺化痰、软坚散结,用于肺热咳喘、痰粘稠及痰火凝结的瘰疬、痰核等,也可用之浮肿、小便不利。海浮石:海浮石:为胞孔科动物脊突胎虫、瘤胎虫的骨骼和火山喷发时岩浆形成的多孔石块。功能清肺化痰、软坚散结,用于痰热咳嗽,痰稠成块及瘰疬、痰核,以及石淋、血淋。石花浮石海蛤壳瓦楞子瓦楞子:软体动物毛蚶、泥蚶的贝壳。功能消痰软坚、化瘀散结,用于瘰疬、瘿瘤及癥瘕痞块,今常用于上消化道溃疡。礞石:礞石:硅酸盐类矿物绿泥石片岩(青礞石)、云母岩(今礞石)的石块。其性沉降,镇坠下行,功能软坚消痰、下气平肝定惊,用于顽痰胶结咳喘、痰火扰心及痰热动风之癫痫狂证、惊风等。毛

16、蚶泥蚶礞石胖大海来源:梧桐科乔木胖大海的种子。别名:安南子、大海子、大洞果、大发等。炮制:生用。功用疏要:本品甘寒,功能清宣肺气、利咽开音、润肠通便,常用于肺热咳嗽、咽痛音哑及热结便秘、头痛目赤之轻证,一般沸水泡服,亦可煎服。第二节 止咳平喘药 以减轻或制止咳嗽、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本类药味苦或甘、酸、辛,可通过降气、润肺、清肺、宣肺、敛肺、泻肺等机理发挥作用。主要用于咳嗽、喘息为主症的病证。苦杏仁来源:蔷薇科乔木山杏、西伯利亚杏、辽杏(东北杏)、杏的种仁。别名:北杏仁、杏核仁、杏仁、草金丹等。炮制:生用。杏山杏杏花盛开二月天东乡唐汪川春色唐汪川大接杏巴旦杏小心甜杏仁吃多了也会中毒小心甜杏仁

17、吃多了也会中毒中华网:2006-04-12 09:55:40 苦杏仁有毒,是众人皆知的,但是对于一般的甜杏仁和经过加工的杏仁,人们的戒备心就没那么强了,很多人把它当成钟爱的零食,爱不释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刘玉宁主任医师认为,甜杏仁吃多了照样会中毒,不宜多吃。一般说来,栽培杏所产的大多是甜杏仁,野生的则多为苦杏仁。苦杏仁一般用来入药,其毒性比一般甜杏仁高数十倍。但是,甜杏仁的毒副作用也是不能小视的,古代很多中医书籍中均记载杏仁“有小毒”、“有毒”。研究发现,杏仁的毒性来自其成分中的苦杏仁甙,它在体内经酶的作用可以生成氢氰酸。过量食用杏仁可引起氢氰酸中毒,严重时可抑制延髓呼吸中枢而致死。刘玉

18、宁主任医师说,临床上因服食多量的甜杏仁而引起中毒的病例经常见到,多发生在杏子成熟的初夏季节,其毒性反应轻者表现为全身乏力,面色青灰,时有呕吐等;重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防治杏仁中毒的关键是控制服食杏仁的量,不论是入药还是食用,不管是甜杏仁还是苦杏仁,每天不宜超过12克。一旦发现杏仁中毒要及时去医院救治。对于肠胃虚弱的人,刘主任建议,最好要少吃杏仁。杏仁含有大量的脂肪酸,对于婴儿和大便溏泻的人则可导致或加重腹泻。对于杏仁引起的这些轻度的不适症状,还可用刮去粗皮的杏树皮克水煎服,或饮梅子汁解之。不能否认的是,只要将每天吃杏仁的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杏仁对人体还是非常有利的。杏仁有润肺养颜、止咳

19、祛痰、润肠通便等诸多的药理作用,可以说是老少皆宜。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杏仁还是抗癌之果。美国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胆固醇水平正常或稍高的人,可以用杏仁取代其膳食中的低营养密度食品,达到降低血液胆固醇并保持心脏健康的目的。性能: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本品苦可降肺气,兼有辛散之性而略具宣肺之功,为止咳平喘专药;质油润,可入大肠润肠燥而通便。应用:1、咳嗽喘息以止咳为主,系中枢性镇咳药。2、肠燥便秘。其他:胸痹;喉痹;癌症。用量用法:36克。注意:用量不可过大;有可能影响消化功能。附:甜杏仁又称巴旦杏仁。可用于肺虚劳嗽、肠燥便秘。苏子来源:唇形科草本植物紫苏

20、的果实。别名:紫苏子、黑苏子。炮制:生用;微炒。功用疏要:本品功能降气消痰、止咳平喘,又可润肠通便。用于痰壅气逆的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百部来源:百部科草本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对叶百部的块根。别名:百条根、野天门冬、酒丛根、九十九条根、多子母、儿多母苦、一窝虎等。炮制:生用;蜜炙。蔓生百部性能:甘、苦,平。归肺经。功效:润肺止咳,灭虱杀虫。本品甘可润肺,苦可降气并能杀虫。其性平不燥,润而不腻,微温不燥。应用:1、各类咳嗽新久咳嗽、百日咳、肺痨咳嗽中枢性镇咳药,兼能平喘。2、多种寄生虫蛲虫、滴虫、虱虮(头、体、阴虱)、疥虫、螨虫等。用量用法:515克。止咳蜜炙;杀虫生用或酒浸。注意:过量会中毒

21、:胸闷热、口鼻咽发干、头晕、气急,乃至恶心呕吐、头痛、呼吸困难,可因呼吸麻痹致死。紫菀来源:菊科草本植物紫菀的根和根茎。别名:青菀、紫菀茸、软紫菀、夜牵牛等。炮制:生用;蜜炙。性能:辛、甘、苦,微温。归肺经。功效:润肺化痰,下气止咳。本品苦温下气而不燥,甘温润肺而不腻,为化痰止咳要药。应用:咳嗽痰多,无论新疾旧患、无论寒热,均可使用。用量用法:510克。蜜炙后尤善润肺,可用于肺虚久咳、肺燥阴伤。款冬花款冬花来源:菊科草本植物款冬的花蕾。别名:颗冻、钻冻、冬花、九九花、看灯花等。炮制:生用;蜜炙。功用疏要:本品辛苦温润,然温而不热、辛而不燥,功能润肺下气、化痰止咳,较之紫菀,化痰力逊而专长止咳。

22、临床用于一切咳嗽,无论寒热虚实均可,但相对宜于肺虚久咳、风寒咳嗽。马兜铃来源:马兜铃科藤本植物北马兜铃、马兜铃的果实。别名:马兜零、玉皇瓜、茶叶包、臭铃铛、臭瓜蛋、臭瓜瓜等。炮制:生用;蜜炙。功用疏要:本品苦、微辛而寒,可散肺热、降肺气、化热痰,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作用。临床用于肺热咳喘痰黄稠之证,又可用于痔疮肿痛。兼有缓慢而持久的降血压作用,用于高血压病。枇杷叶来源:蔷薇科乔木枇杷的叶片。别名:卢桔、卢桔叶、无忧扇、如意扇、芭叶等。炮制:生用;蜜炙。功用疏要:本品苦而微寒,上可清肺热、降肺气而化痰止咳,中可清胃热、和胃气而止呕,性善清降。用于肺热咳喘、痰黄稠及胃热呕吐。桑白皮来源:桑科乔木桑

23、树刮去表层黄色栓皮的白色根皮。别名:桑根皮、白桑皮、桑根白皮等。炮制:生用;蜜炙。功用疏要:本品甘寒,可清肺热、泻痰饮、降肺气而泻肺平喘,并能利水消肿。临床用于热痰壅肺,肺气上逆的咳喘;水肿、小便不利。葶苈子来源:十字花科草本植物独行菜、播娘蒿的种子。别名:苦葶苈子(独行菜)、甜葶苈子(播娘号)、丁历、辣辣根子(蒙、冀、关)、辣麻麻子(关、蒙、晋)、羊辣罐子(关)、尿溜溜(陕西)、辣辣子等。炮制:生用;炒用。性能:苦、辛,大寒。归肺、膀胱经。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本品苦寒沉降而泻肺中痰水,辛可散肺气之壅实,又可利水消肿。李时珍:“肺中水气贲郁满急者,非此不能除。”应用:1、痰涎壅肺,咳喘胸

24、满。2、悬饮。3、水肿、小便不利。按:今常用于肺气肿、肺心病心衰及渗出性胸膜炎等。用量用法:310克。北葶苈长于攻逐水饮,南葶苈专用于咳喘痰多。白果来源:银杏科乔木银杏的种子。别名:银杏、白杏、鸭脚子、灵眼等。炮制:去外种皮,生用;炒用。性能:甘、苦、涩,平。有毒。归肺经。功效:敛肺平喘,止带,缩尿。本品涩可敛肺气,苦可降肺气,长于平喘;苦涩之性又可除湿止带、缩小便。应用:1、哮喘痰嗽。2、带下、白浊、遗尿、小儿腹泻、遗精等。用量用法:610克。注意:不可过量。附药:银杏叶银杏叶为白果的叶片。可敛肺平喘、活血止痛。今用于肺虚咳喘、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矮地茶来源:紫金牛科小灌木紫金牛的全株。

25、别名:平地木、叶下红、矮茶、地茶、矮茶荷、小凉伞等。炮制:生用。功用疏要:本品苦、辛而平,可止咳平喘、清利湿热、活血化瘀。临床用于肺热痰多咳喘、跌打损伤、痛经、风湿痹痛、黄疸、水肿等症。洋金花来源:茄科草本植物白花曼陀罗的花。别名:曼陀罗、羊惊花、大颠茄、冯茄、老鼠愁、闹羊花、喇叭花、吃娘花、娇气花、酒醉花、耗子阎王等。按:曼陀罗由梵语Mandrara而来。炮制:生用。功效:辛,温。有毒。归心、肺、脾经。功效:止咳平喘,镇痛止痉。应用:1、喘咳无痰或痰少。2、心腹疼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3、癫痫、小儿慢惊风、精神分裂症。4、麻醉。用量用法:入散剂0.30.6克。注意:表证、痰多忌用;青光眼忌

26、用;00高血压、心脏病、孕妇慎用。妙法莲华经第一卷:“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佛说此法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之味,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天花乱坠天花乱坠:两晋南北朝时佛教盛行,全国有寺庙3万多所,僧尼200多万。南朝的梁武帝带头求神拜佛,在全国大建寺庙。他曾经三次舍身同泰寺,他还聘请古印度僧人波罗末到中国讲经。波罗末翻译了不少印度佛经,并培养了许多中国弟子。有了经书,讲经的风气更加兴盛。为了宣传民众,佛教徒编了许许多多讲经的传说。其中一则是: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了上天,天上的鲜花纷纷坠落。后来,佛教在中国分成许多宗派,影响最大的是“禅宗”。宋真宗时,道原和尚编了一本景德传灯录,记载了禅宗师徒的故事。书中讲到对佛意要真正领会,反对“讲得天花乱坠”。从此,人们用“天花乱坠”来形容说话极其动听,但多指过分夸张,不切实际。南京雨花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