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检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49651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检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检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检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检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检测试题检测试题(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第卷 选择题(共 36 分)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水有三态变化,是由于水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 B.煤或石油只要完全燃烧就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C.氢氧燃料电池是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供人们使用 D.自来水净化中加入明矾的目的是杀菌消毒 解析:物质发生三态变化是由于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发生改变的结果,故 A 错误;煤和石油完 全燃烧也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故 B 错误;氢氧燃料电池是把氢气和氧气 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

2、化为电能,供人们使用,故 C 正确;加入明矾的目的是吸附水中较大颗粒,加 速沉降,不是杀菌消毒,故 D 错误。 2.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C.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析: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例如纯净的氢气能够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故 A 错误;燃烧必须 同时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故 B 错误;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可以隔绝氧气,所 以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故 C 正确;用水灭火,利用了水能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其着火

3、点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故 D 错误。 3.(2017 青岛)“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下列做法不符合 这一要求的是( A ) A.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解析: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会造成空气污染,A 错误;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有利于保护环境,B 正确;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C 正确;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有 利于改善环境质量,D 正确。 4.如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A.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B.

4、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例为 68% C.应提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 D.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 解析:煤、石油是古代动植物的遗体在地壳中经过几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时间才能形成,属于 不可再生能源,A 不正确;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占能源消费结构的 90%,B 不正确;煤 炭资源有限,且含杂质多,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多,不能大力提倡,C 不正确;水电、风电、核电2属于新能源,污染小,目前利用率不高,但核电也存在泄漏,会造成污染的问题,因而要适度发 展,D 正确。 5. (2017 枣庄)2017 年 5 月 18 日,我国首次在南海神孤海域试采“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成 功。下列关于“可燃

5、冰”说法正确的是( B )A.“可燃冰”外形像冰,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 B.“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被誉为“绿色能源” C.通常状况下,天然气和水就能结合成 D.“可燃冰”储量巨大,属于可再生能源 解析:“可燃冰”外形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A 错误;“可 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被誉为“绿色能源”,B 正确;“可燃冰”不是天然气 和水结合成的,C 错误;“可燃冰”储量巨大,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 错误。 6.通常情况下,几种物质的着火点如下表:物质白磷红磷木炭无烟煤着火点/C40240320370700750根据上表所给信息和所学相关知识

6、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白磷、红磷、木炭、无烟煤都是可燃物 B.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C.实验时,用于吸干白磷的滤纸片不能丢在废纸篓里 D.红磷燃烧属于分解反应 解析: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2P2O5,属于化合反应,不是分解反应。 7. 如图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C )A.有可燃物 B.有助燃剂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 解析: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所以装置中火柴头燃烧, 是因为与空气接触,并达到着火点;火柴梗是可燃物,与空气接触,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 着火点,所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

7、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 C。 8.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天然气、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3解析: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错误的说法,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白磷 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是错误的叙述,燃烧需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将煤块粉碎后再燃 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是正确的叙述,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天然气、乙醇均是可再 生能源是错误的叙述,天然气不是可再生能源。 9. 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8、A.白磷是可燃物,红磷不是可燃物 B.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C.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它的着火点 D.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 解析:白磷和红磷都具有可燃性,均为可燃物,红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 故 A 错误;热水中的白磷温度虽然达到了其着火点,但是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不能燃烧,故 B 正确;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故 C 正确;实验中水的作用 是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故 D 正确。 10.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B.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

9、能发生爆炸 C.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解析:可燃物燃烧不但要达到着火点,还要与氧气接触,故 A 错误;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 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 B 正确;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能改变,通过降低可燃 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故 C 错误;氢气不含碳,但能够燃烧,只生成水,故 D 错误。 11.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 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生成大量水蒸气

10、,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D.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解析: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能使温度降低,但不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生成的氧化铝 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能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C.该反应生成了水,形成的水蒸气降低了可燃 物周围氧气的浓度 ;D.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能使温度降低,使温度达不到 可燃物的着 火点。 12.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 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 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 Y 和 Z 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 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 X 和 Y 火焰上方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

11、浊。 则 X、Y、Z 分别是( C )A.CH4 H2 CO B.CH4 CO H2 C.CO CH4 H2 D.H2 CH4 CO 解析: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氢气只由氢元素组成,燃烧产 物是水;一氧化碳含有碳、氧两种元素,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在 X 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4没有水珠,说明没生成水,则 X 是一氧化碳,在 Y、Z 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有水珠出现,且 Y 烧杯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 Y 为甲烷,Z 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有水珠,注入的澄清石灰水 没有变化,说明只生成了水,为氢气;所以 X、Y、Z 分别是 CO、CH4、H2。 第卷 非选择题(共 64 分

12、) 二、填空简答题(共 6 小题,共 36 分) 13.(4 分)煤、石油、天然气常被称为三大化石燃料,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1)CH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4 价。 (2)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从宏观角度看,甲烷是由 碳元素和氢元素 组成的;从微 观角度看,甲烷是由 甲烷分子 构成的,一个甲烷分子是由 1 个碳原子和 4 个氢原子 构成的。 解析:(1)氢元素显+1 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零,可得 x+(+1)4=0,则 x=-4。(2)从宏观角度看,甲烷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从微观 角度看,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一个

13、甲烷分子是由 1 个碳原子和 4 个氢原子构成的。 14.(4 分)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煤主要含有碳元素,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气反应所放出的 热量 。煤 还含有少量的 硫 元素,燃烧产生的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沸点 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的产品之一是 汽油(煤油等) 。 解析:(1)煤主要含有碳元素,煤燃烧放热,煤中还含有少量的 S 元素,燃烧时生成 SO2,SO2是 酸雨的主要成因之一。(2)炼制石油主要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分离 出的产物有汽油、煤油、柴油等。 15.(6 分)请认真回答下列

14、问题,愿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1)PM2.5是指大气中 小于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行 为不会形成 PM2.5的是 C (填字母序号)。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雾霾天气尽量避免外出,外出时使用防 PM2.5专用口罩,该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 活性炭的 吸附 作用。 (2)酸雨是指 pH 小于 5.6 的降水。煤燃烧时排放出 SO2、NO2 (写出两种主要物质的化学 式)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

15、是 B (填字母序号)。 A.少用一次性用品:纸杯、筷子、塑料袋等 B.多挖煤、多发电、加快经济发展 C.提倡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出行 解析:(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在露天焚烧秸秆可以产生烟 尘,直接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 PM2.5,故 A 不符合题意;汽车排放尾气中含有一些烟尘,进 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 PM2.5,故 B 不符合题意;利用太阳能发电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的 能源之一,具有无污染性,不会增加空气中 PM2.5,故 C 符合题意。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具有吸附作用,防 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其具有吸附作用。(2)煤

16、燃烧时能 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 形成酸雨。(3)A.少用一次性用品:纸杯、筷子、塑料袋等,能减少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 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B.多挖煤、多发电、加快经济发展,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增 加了二氧化碳、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理念。C.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 行车出行,能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516. (6 分)(1)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 40 、240 。某学习小组按照如图所示 装置去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通过多次实验,他们对燃烧的三个条件始终未能探究

17、全面,你认 为他们不能探究到的燃烧条件是 物质具有可燃性 。 (2)“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它接触到火焰 35 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 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隔绝氧气 。 解析:(1)白磷和红磷都属于可燃物,因此不能探究到的燃烧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若要探 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条件,应该设计对比实验,即选择一种可燃物和一种非可燃物。 (2)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17.(8 分)人类社会需要充足的能源,良好的环境。 (1)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日趋枯竭,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科学家正在积极

18、开 发新能源,请写出一种有待开发、利用的新能源: 核能 。 (2)大气中 CO2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所以提倡“低碳生活”。下列关于“低 碳生活”做法正确的是 BCD (填字母序号)。 A.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提倡使用节能灯 C.随手关灯 D.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等方式出行 解析:(1)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生物质 能、核能等。(2)A.目前的能源结构主要是化石燃料,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错误;B.提倡 使用节能灯可以节约能源,正确;C.随手关灯可以节约能源,正确;D.选择步行、骑自行车、 乘坐公交车等方式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

19、用从而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正确。 18.(2017 扬州)(8 分)能源和环境一直受到人们关注。 (1)太阳能和天然气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太阳能 ,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天然气 ,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CH4,CH4中 H 的质量分数为 25% 。CH4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热 能。 (2)造成大气中 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c (填字母序号)。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实验室逸出 CO2 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3)汽车尾气中的 CO 和 NO,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转化为 CO2和 N2,该反应中 CO 和 NO 的分子个 数比为 11 。 解析:(1)太阳能和天然气中,

20、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CH4,CH4中 H 的质量分数为100%=25%。CH4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1 4 16能。 (2)造成大气中 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汽车尾气中的 CO 和 NO 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转化为 CO2和 N2,该反 应中 CO 和 NO 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答案:(1)太阳能 天然气 25% 热 (2)a、c (3)11 三、实验探究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619.(10 分)小煜同学通过学习知道,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车用燃料,于是他对汽油中添加

21、乙 醇的目的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 猜想 1: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猜想 2:可以产生更多的热量,增强汽车的动力。 【设计与实验】 序 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在两个蒸发皿中各加入 10 mL 冷水, 控制相同燃烧条件,分别用乙醇汽油 和汽油作为燃料进行加热,记录从开 始加热到水沸腾的时间用乙醇汽油加热耗时 118 s;用汽油加热耗时 56 s猜想 2 不成立 (填“成立”或 “不成立”) 实验停止加热后,取下蒸发皿,观察 蒸发皿的底部用乙醇汽油加热的蒸发皿 底部只有极少量炭黑,而 用汽油加热的蒸发皿底部 有大量炭黑猜想 1 成立 (可以照上格填写)【分析与讨论】 (1)实验是一个对比实

22、验,实验过程中不一定要控制的条件是 B (填字母序号)。 A.水的初始温度必须相同 B.加热开始计时点必须相同 C.燃具产生火焰的大小必须相同 D.蒸发皿的大小必须相同 (2)汽车的发动机、排气管等部件易出现积炭,使用乙醇汽油后,这些部件产生的积炭量将 减少 。 (3)目前乙醇汽油中乙醇的添加量约为 10%,可一定程度节省石油资源。结合实验的结论 分析,如果乙醇的添加量过大,会使汽车动力 减弱 (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解析:【设计与实验】 .加热相同量的水至沸腾,用乙醇汽油耗时多,用汽油耗时少,说明汽油的热值比乙醇汽油 高。 .用乙醇汽油加热的蒸发皿底部只有极少量炭黑,而用汽油加热

23、的蒸发皿底部有大量炭黑, 说明汽油燃烧生成的污染物比乙醇汽油燃烧生成的污染物多,所以汽油中添加乙醇可以减少 汽车尾气的污染,猜想 1 成立。 【分析与讨论】 (1)加热开始计时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因为开始计时点相同或不同,都不影响实验结论。(2)乙醇汽油比汽油清洁,燃烧时生成的固体颗粒物少,所以使用乙醇汽油后,这些部件产生 的炭黑将减少。 (3)使用乙醇汽油,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石油资源,但是结合实验的结论分析,如果乙醇的 添加量过大,会使汽车动力减弱。 四、计算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 20.(10 分)乙醇是一种清洁燃料,但在氧气不足时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现有 207 g 乙醇与

24、 一定量的氧气点燃后发生如下反应:3C2H5OH+8O2xCO2+2CO+9H2O。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 。 (2)计算该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7解析: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然后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一氧化碳的质量。配平化学 方程式要从能确定个数的原子入手,如氢、氧等原子,然后再依次确定其他的原子。 答案:(1)4 (2)解:设该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x。3C2H5OH+8O24CO2+2CO+9H2O 138 56 207 g x= x=84 g138 56207 答:该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84 g。 21.(8 分)火力发电厂用燃煤进行发电,由于煤中含有硫元素,

25、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所以 该发电厂采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大气,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CO3+2SO2+O22CaSO4+2CO2。若处理 2 000 t 这种废气(假设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全部被 吸收),理论上需要 62.5 t 含碳酸钙 80%的石灰石。请解答: (1)若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是 。 (2)所吸收的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析:(1)空气中二氧化硫增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酸雨。 (2)根据碳酸钙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二氧化硫的质量,进而可以计算出废气中二氧 化硫的质量分数。 答案:(1)酸雨 (2)解:设废气中 SO2的质量为 x。 反应所用 CaCO3的质量为 62.5 t80%=50 t2CaCO3+2SO2+O22CaSO4+2CO2 200 128 50 t x=200 12850 x=32 t100%=1.6%32 2 000 答:所吸收的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分数是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