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临门一脚:国考申论热点大猜想.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489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临门一脚:国考申论热点大猜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申论临门一脚:国考申论热点大猜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申论临门一脚:国考申论热点大猜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临门一脚:国考申论热点大猜想.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申论临门一脚:国考申论热点大猜想 授课教师:张小龙 1 2017 国考申论临门一脚 一、 审题第一 2016 国考地市级真题 一、请你根据 “ 给定资料 1” 的内容,将与会人员关于 “ 好政策 ” 的有关见解,汇总整 理成一份简报。( 20 分) 二、请你根据 “ 给定资料 2” ,列出 H 市政府办理 “ 市长信箱 ” 群众来信的基本流程和 要求。( 20 分) 三、根据 “ 给定资料 3” ,回答下列问题。 ( 1) T 县政府出台的规定引发了社会热议。请你分析引发热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0 分) ( 2)对于 T 县政府出台的规定,网友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请你对网友们的意见进

2、行梳理,概括他们赞成和反对的主要理由。( 10 分) 四、 “ 给定资料 4” 中提到: “ 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 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 ” 请你从对这句话引发的思考说开去,写一篇文章。( 40 分) 2016 国考省部级真题 一、阅读 “ 给定资料 2” ,概括全国 “ 两会 ” 代表委员们所关注的若干问题,及其所给 出的具体建议。( 15 分) 2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 200 字。 二、 “ 给定资料 6” 中说 “ 中国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 灵魂 跟不上了。 ” 请根据 “ 给定资料 6” ,指出这句话的含义。( 10 分) 要

3、求:全面、准确,不超过 150 字。 三、某美术馆正在策划艺术家黎明的作品展,请根据 “ 给定资料 4” ,为这一作品展撰 写一则导言。( 20 分) 要求:围绕黎明的创作宗旨、作品材质及其艺术追求等方面作答。 四、某区一所中学举办 “ 文明素养教育主题宣传周 ” 活动,假如你是该区文明办的负责 人,校方请你在这次活动的开幕式上讲话。请结合 “ 给定资料 5” ,写一篇题为 “ 素质养成, 从学会道谢和应对致谢开始 ” 的讲话稿。( 20 分) 五、 “ 给定资料 3” 引用了论语中的话: “ 不学礼,无以立。 ” 请以这句话 为中心 议题,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35 分)

4、二、细心为王 一、请你根据 “ 给定资料 1” 的内容,将与会人员关于 “ 好政策 ” 的有关见解,汇总整 理成一份简报。( 20 分) 某市市政府组织召开了 次专题研讨会,邀请了相关专家及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以 “ 好 政策 ”为话题展开讨论。以下是与会人员的发言摘要: A:我讲一个关于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治理西湖的事情。当时,西湖内淤泥壅塞、湖草 蔓生,使得西湖容量日渐减少,淡水不敷居民饮用。苏东坡决心清理淤泥蔓草,他动用数千 劳力,费时四个月得以竣工。工程完毕后,如何处理堆积如山的水草和淤泥又成了难题。苏 东坡实地考察后发现:西湖南北两岸居民顺着蜿蜒的湖边步行到对岸必须绕道数里。于是他 决定

5、用挖出的淤泥修 条直贯南北两岸的路堤,将湖面分隔为里湖、外湖,大大缩短往返路 程,沿堤垂柳和 6 座拱桥及 9 个亭子更增加了西湖的美景。这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3 如何使湖中的恶草不再滋生呢?那就把沿岸部分湖面开垦出来,让农民种菱角增收,条件是 必须在自己承包的湖面按期除草。同时,苏东坡还向朝廷上书,请 求向菱角种植户收的税金 应确保作为保养湖堤、湖体的专项资金。 三、热点猜想 共享经济 1、定义:共享经济,一般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 基于 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 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 经济模式 。其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 劳动力 、教育医疗资源, 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

6、,共同获得经济红利。此种共享更多的是通过 互联网 作为 媒介 来实现的。 2、模式:共享经济牵扯到三大 主体,即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方、供给方和共享经济平台。 共享经济平台作为连接供需双方的 纽带 ,通过移动应用、动态算法与定价、双方互评体系等 一系列机制的建立,使得供给与需求方通过共享经济平台进行交易。 3、特点:共享经济的发展 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的过程。去中介化:共享经济的出 现,打破了劳动者对商业组织的依附,他们可以直接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或产品;再中介化: 个体服务者 虽然脱离商业组织,但为了更广泛的接触需求方,他们接入互联网的共享经济平 台。 4、作用:共享经济平台的出现,在前端帮助个体劳

7、动解决办公场地、资金的问题,在 后端帮助他们解决集客的问题。同时,平台的集客效应促使单个的商户可以更好的专注于提 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共享经济将激活金融业。 “ 钱 ” 的共享可以促进社会财富流动 ,提高 社会财富的循环效率,扩大人们消费需求,满足更多人的利益。 互联网 + 1、定义: “ 互联网 +” 就是 “ 互联网 +各个传统行业 ” ,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 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 生态。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 2、特征: 一是跨界融合。 +就是跨界,就是变革,就是开放,就是重

8、塑融合。敢于跨界了,创新 的 基础 就更坚实;融合协同了,群体智能才会实现,从 研发 到产业化的路径才会更垂直。 二是创新驱动。中国粗放的资源驱动型增长方式早就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到创新驱动发 展这条正确的道路上来。这正是互联网的特质,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来求变、自我革命,也 更能发挥创新的力量。 4 三是重塑结构。信息革命、全球化、互联网业已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 缘结构、文化结构。权力、议事规则、话语权不断在发生变化 。互联网 +社会治理、虚拟社 会治理会是很大的不同。 四是尊重人性。人性的光辉是推动 科技 进步、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最根本 的力量,互联网的力量之强大最根

9、本地也来源于对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对人体验的敬畏、 对人的创造性发挥的重视。 3、作用: “ 互联网 +” 中重要的一点是催生新的经济形态,并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提供环境。 “ 互联网 +” 是中国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成果与标志,也是进一步促进信息消费的 重要抓手。 “ 互联网 +” 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 4、互联网 +与消费 (一)满足了消费需求,使消费具有互动性 在传统模式下,消费者是商品服务的被动接受者,同时因为技术、资金等各方面的限 制,供给方很难满足需求者的个性化需求;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为各种类型商业机构,商业 机构充当了供给方和需求方的中间枢纽。 但在 “ 互联网 +” 背

10、景下的消费模式中,互联网 为消费者和商家搭建了一个快捷而实用的互动平台,供给方直接与需求方打交道,中间枢纽 环节被省去,供给方与需求方直接形成了消费流通环节,同时互联网使得个性化 “ 私人订制 ” 成为可能。 (二)扩展了消费范围,使消费具有无边界性 传统消费由于时间、 空间限制,在消费内容、 消费时空上都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互 联网消费由于成功运用了互联网技术,使得传统消费的时空限制趋于消失,形成了一种无边 际消费模式。 首先,消费者在商品服务的选择上是没有范围限制的。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背景 下,互联网能够以无限的商品来满足消费者的 需求; 其次,互联网消费突破了空间的限制。随着互联网在全

11、球普及范围的逐步扩大,消费 者能在世界各地购买世界各地的商品和服务,互联网提供了超越国家和地区边界的能力,互 联网消费没有了边界限制; 再次,消费者的购买效率得到了充分的提高。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包括商品搜 寻、 支付手段等在内的各种消费支撑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完全能够满足当前消费者方 便快捷购物的需求; 最后,互联网提供信息是无边界的。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类型信息排山倒海般地 被消费者接收到,信息的传播同样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同时借助于大数据 技术,消费者的 消费偏好、 消费习惯等微观信息也被归纳统计,生产方更能借助于这些数据为消费者提供 完善的服务,消费信息在生产与消费方的充分流动

12、促使整个互联网消费稳步健康发展。 5 (三)改变了消费行为,使消费具有分享性 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消费者也成为了自媒体的代言人,能够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 信息,能够将自身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体验与其他人分享。正是因为消费者自主 “ 搜索 ” 和 “ 分享 ” 行为的普遍,所有的信息将以互联网为中心聚合扩散,产生成倍的传播效果,对 消费者购买决策及信息收集模式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这就使得消费者能直接接触到网络中 由其他消费者分享的商品服务的各式各类信息。 网络的日趋普及,带来了全民传播、全民 分享消费信息的趋势。互联网的时效性、 综合性、 互动性和使用便利性使得消费者能方便 地对商品的价格、 性能、

13、 使用感受进行分享,消费者 “ 货比三家 ” 的困难程度被大大降 低。 (四)丰富了消费信息,使消费具有自主性 “ 互联网 +” 时代的消费者不喜欢被动接受消费品和消费服务,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流行、 时尚、 前卫的新鲜事物来彰显自我魅力。这种倾向性的选择缘于互联网把产品、 信息、 应 用和服务连接起来,使消费者的 “ 搜索引擎 ” 有了 “ 库 ” 、 有了 “ 源 ” 。消费者如果 想购买商品,可以方便地找到同类产品的信息,并根据其他消费者的消费心得、消费评价作 出是否购买的决定。也就是说, “ 互联网 +” 的消费时代最大限度地扩大了消费增量、 盘 活了消费存量,强化了消费者自由选择、 自主

14、消费的系列权益。 人本城镇化 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每个人在城镇中自由、公平和全面的 发展。 要实现人的 “ 身份的城镇化 ”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首当其冲是要推进农村转移 人口市民化,特别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村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从而实现人的 “ 身 份的城镇化 ” 。 要实现人的 “ 发展机会的平等化 ” 。人进入城市就业生活,更重要的是实现 “ 发展机 会的平等化 ” 。一方面,应通过现有户籍、社保等制度的改革,实现城市常住人口公共服务 的公平和均等化。特别是把原来被排除在社保供给体系范围之外、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 村转移人口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使其享受与

15、城市居民平等的权利;另一方面,应建立全方位、 多层次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使其经过培训进入城市以后能够获得平等的发展机 会,实现稳定就业和职业升迁。 要实现人的 “ 生产生活空间的优质化 ” 。传统的城镇化忽略了对人的生产生活空间的 关注,城市开发建设偏向物的尺度而非人的尺度,给城市居民的就业生活带来很多问题,比 如城市空间尺度过大导致出行不便、公共活动空间偏少等。因此,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 化,首先要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 6 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 ,构建以人为尺度的生产和生活社区;另一方面,城市 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

16、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提高城市建设品质。 要实现人的 “ 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化 ” 。在城镇化刚刚步入中期阶段的时候,许多城市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减弱,水土资源和能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部分特大城市还 出现了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为特征的 “ 大城市病 ” ,导致城市居民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 推行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不断 改善环境治理,促进人地和谐, 最终实现人的 “ 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化 ” 。 人本城镇化应是人的和谐共生的城镇化。一座吸引人、留住人、造福人的城镇;

17、应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应让蓝天、碧水、青山与城市其他要素浑然一体;应是人与社会 和谐共生的整体,人人都能安其居、畅其行、乐其业,在城市这个大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与尊严;应是人与城市和谐共生的整体,城市不因人多而枯燥、人不因城市繁杂而厌倦,城 市因人更具活力、人因城市更加幸福。 四、精选范文 转型当有新思维 文 /苏 北 适应新常态,转换新动能,发展新经济, 这是当下中国发展转型的主旋律。唱响这主 旋律,我看,重在践行新理念,开拓新视野,解放新思维。 中国经济的深刻转型,催促着人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创新发展,突破既有的思维 定式,革除顽固的路径依赖,在更开放、更深刻、更灵活的层面上,

18、为转型的顺利推进贯注 思维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 传统的生产模式在转换,个性化制造已是企业界的市场自觉。 当中国消费者 “ 海购全球 ”呈现爆发性增长势头,当日常消费品如电饭煲也进入国人 出境游 “ 抢购清单 ” ,我们为巨量的消费力外流而震惊,也为国内的制造业缺失而焦虑。人 们的消费需求已在升级,消费观念正在变革,而商品的供给价格优势不再,供给结构大大落 后。社会大众的消费行为正从大规模排浪式向个性化多样化升级,强力倒逼中国制造的生产 模式由集中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向精细化、人性化和个性化转型。这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 市场自觉和创新取向。 “ 您来设计我来实现 ” 引发的柔性化生产,在重构消费

19、者的主体地位, 一种新商业文明就此诞生。 深刻的技术进步在换轨,颠覆性创新成为竞争者的超车弯道。 7 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颠覆性创新的机会,众 多的中国企业 正积极抓取这个机会。他们不再株守于浅层的现有产品性能的改善和现有客户人群的增长, 不再满足于既定的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和习惯的市场运行模式,去探索创造或利用技术和市场 的突变,努力成为市场竞争的引领者、产业变革的主导者。 当下,最具革命性的颠覆性创新,当数全球工业 4.0 的潮流。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 自动化,我们在迎接智能化新时代。抢搭这一轮革命的列车,从而彻底实现工业现代化,既 需要原始性创新能力和商业化创利模式的

20、跟进,也需要砥砺承受变革阵痛的意志和敢于否定 自我的勇气。在中国的 “ 华为 ” 公 司内部,很早就设立了自己的 “ 蓝军部队 ” 。它的主要任 务是虚拟各种对抗性声音,模拟各种可变性信号,发出一些危言性预警,从而保证华为持续 探索创新型的战略发展模式,在全球化竞争中永葆企业青春的活力。 稳固的产业疆界在突破,融合型发展重构新常态的产业格局。 全球化的数字经济,正大踏步地走来,重塑着产业变革的布局。产业之间的界限变得 模糊起来,一个个边界被打开,一处处篱笆在撤除,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跨界 发展,成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大趋势。 我们正在拥抱一个流行书写符号 “+” 的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21、。 “ 网络 +” :互联网正 在加速与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和产业布局 ;“ 要素 +” :例如, “ 文化 +科技 ” 、 “ 文化 +金融 ” 、 “ 文化 +创意 ” 等等,新兴文化业态如雨后春笋 ;“ 行业 +” :如 “ 旅游 +, ” 与现代农业、度 假养生、生态养老、文化民俗体验等方面的融合,有力地撬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 平台 +” : 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构建起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 ;“ 产业 +” :制造 业和服务业的融合互动,已经成为推动全球产业升级的主要驱动力量。 既有的经济形态在拓新, 共享型经济开启民主化的商业时代。 出门在网络平台上约车,有了闲

22、置房可以网上短租。我国的分享经济正破土而出,惠 及寻常百姓。 “ 闲置就是浪费,使用但不购买 ” 。分享经济借助创新平台,优化配置分散的 闲置资源,大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模糊了供需双方的原有身份,拆解了所有权与使用权 的坚固藩篱,颠覆了传统商业的游戏规则,为产业发展赢得了新的巨大商机,为大众创业万 众创新注入了新的旺盛活力,也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能。分享经济不 仅释放了新的生产力,而且衍生出新的生产关系,开启了商业民主化的新局。 活跃 的创新动能在积聚,多维度跨越引领特色化的高地经济。 千篇一律,千城一面。说的是区域性发展跳不开产业雷同的 “ 魔咒 ” 现象。同质化竞 争如

23、何转换为变道式竞争 ?市场力量的强化,新兴技术的革命,创新动能的积聚,为不同区 域的特色彰显、共同发展打开了宽敞的窗口,也为落后地区的异军突起、后发先行构建了高 速的通道。西部的重庆发展为什么能在整体经济下行中一马当先引领风骚?重庆人自己的解 8 读是秉承创新发展理念,聚焦战略新兴产业,主打的电子产品向着智能显示、智能手机、可 穿戴设备等多终端体系拓展,走出一体化整合、全链式培育、集群化发展的新路。长期戴着 贫穷帽子的贵州发展,近年来何以面目一新惊艳亮相 ?就是站到了时代的 “ 风口 ” ,抓住了 数字化革命的契机,在大数据产业发展中 “ 后发先行 ” ,开花结果。 个性化制造,颠覆性创新,融

24、合型发展,共享型经济,多维度跨越,既是发展方式的 革命,也是发展思维的创新。我们常常困惑,转型的内涵怎么看?转型的动力是什么?转型 的路径在哪里?换一种思维看转型,就会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就能尽快找准新的着力点,点 燃新的增长点,登上新的制高点。 我们读过托马斯 库恩的经典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吧 ?书中提出,科学研究的每一 项重大突破,几乎都是起源于思维定式的转换,即 “ 范式转换 ” ,超越老传统,突破旧思维, 才能取得新的成功。这里有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之钥,也会有中国转型升级的成功之钥。 城市也是新市民的家园 文 /苏北 新一波城市化的核心,是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在深重的城乡二元历史背景中,注

25、定 了这是一个伟大而又艰难的历程。新市民走出乡土,怎样在城市中寻找到、营造出温暖、幸 福的另一个家园? 我们正创造着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世界奇迹。短短 30 多年 ,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已达 55%, 两亿多农民挤进城门,实现了非农就业。如何让更多的农民工扎根城市 ?让更多的新市民融 入城市?产业发展是融合的基础,公共服务是融合的纽带,社会保障是融合的支撑。我们不 能忽略,更深层的还有文化认同,这是融合的精髓,也恰恰是当下城市化木桶中最短的那一 块木板。 无疑,农民工融入城市,有一个文化改造、转型的问题。 毋庸讳言,由于生活的贫困、信息的闭塞、教育的落后,还有小农经济带来的自给自 足的耕作方式、相对

26、封闭的生产环境、简单重复的生产活动,导致农民的社会视野、文化知 识、公民素养多有局限。进城农民在环境卫生、行为规范、公共秩序等方面,有许多隔膜需 要打通,有许多陋习需要祛除,在契约意识、法治意识、权利意识等方面,有许多缺失需要 补课,有许多观念需要培育。入乡自然就要问俗,就要随俗,何况,今天农民工要融入的是 一个与他们已往心目中的 “ 乡 ” 具有全然不同的面目和灵魂的 “ 城 ”! 一味地怀念故土,株 守在封闭的流动人口扎堆的棚户区社会,延续着与其在家乡相似的村落化生活,终难摆脱边 缘化、弱势化的宿命。 9 从农民到市民,这是一步历史的跨越,也是一次文化的转型。农民工就业在城市,生 活在城市

27、,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牵动人际交往、社会参与、思想观念和行为模 式的改变。创造接纳新市民的人文环境,帮助提高适应能力,生长现代意识,转换行为方式, 在学习和模仿中,在汲取和内化中,增强新市民的自豪感、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顺利 地完成角色转变,融入城市社会,这是城市化的新使命。 同时,这里也有一个文化尊重、包容的问题。 在城乡二元的历史熏染中,我们似乎都形成了一个思维定论:乡土文化农耕文明注定 是落后的,陈旧的 ,而城市文化工业文明自然是先进的,引领的。这种自在的优越感,常常 使我们在城乡文明的冲突中模糊了视线,预设了结论,常常使我们在新市民与原居民的矛盾 中,先入为主地站上了文明

28、制高点,拥有了话语主导权。殊不知,有时恰恰是这种似是而非 的简单化、两极式思维定论,将我们引入文化建设、社会和谐的误区。乡土文化农耕文明中 蕴藏的热爱家乡、尊崇自然、晴耕雨读、自强不息、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善良 质朴、尊老爱幼、邻里相帮等,也是我们的软实力,也是我们应该尊重、传承的优秀传统文 化。作为一种文明形态,已是过去时。但 是,作为民族的智慧、传统的积淀和文化的资源, 则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财富和弥足珍贵的滋养。 接纳、引领新市民在陌生的城市中寻找精神家园,放飞人生梦想,这也是一个文化认 同、融合和提升的过程。 在原子化的演变中,在小时代的标榜中,在工具性的膨胀中,社会的冷漠症、孤

29、独症 开始流行,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成为时尚,人文精神失落、道德伦理紊乱警钟敲响。精神生 活中的这种种错乱现象,在城市社会中显得分外鲜明。大规模的拆迁建设,爆发式的造城运 动,轻易地割断了邻里、社区具有稳定性和亲密性的既有联结,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人际关 系,改变着淳厚的社会风尚,城市文化工业文明面临新的挑战。城市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 “ 乡愁 ” 是什么 ?正是人们对家园亲情、传统文化和美好人性深 情的遥望和永恒的眷念。 文化的融合,是一种丰富,是一种滋润,也是一种撬动。 “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 美与共,天下大同 ” ,中西文化的交流是如此,地域文化、族群文化、城

30、乡文化的交汇,也 当如此。 新市民的努力奋斗,丰富着城市的生活,焕发着城市的容光,也砥砺着城市的精神。 他们那种钻研打拼的韧劲,吃苦耐劳的品格,给富足安逸的城市注入了更多创造的活力;他 们那种粗糙爽朗的热情、自然坦荡的真诚,给精致细腻的城市增添了更多阳刚的气息;他们 那种爱岗敬业的执著、诚实守信的善良,给坚硬冷漠的城市带来了更多的温情。在新市民的 群体中,同样涌现出许多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 “ 草根英雄 ” 、 “ 城市好人 ” ,他们在社会 10 主流价值的践行中所闪耀的人性光辉,所释放的道德能量,同样在提升着城市精神的标高, 同样在激励着城市文明的进步。 城市,也是一个家园,是一个全体市民 共享、共建和共治的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