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辅助系统(车间)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pdf

上传人:qwe****56 文档编号:74650000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74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力发电厂辅助系统(车间)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火力发电厂辅助系统(车间)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力发电厂辅助系统(车间)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力发电厂辅助系统(车间)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pdf(3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 CS 2 7.P6 1备案号:1 0 0 J 4 4 1-2 0 0 5K I L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力 行 业 标 准DL/T 5 2 2 7 一 2 0 0 5 火力发电厂辅助系统(车间)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T e c h n i c a l r u l e o f t h e r m a l p o w e r a u t o ma t i o n d e s i g n f o r a u xi li a r y s y s t e m(s h o p)o f f o s s il f u e l p o w e r p l a n t2 0 0 5-0 2-1 4发

2、布2 0 0 5-0 6-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 布DL/T-5 2 2 7一 2 0 0 5目次前言 .n范 围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2总则.3监控技术要求.400了,12监控项 目,1,白八j月咔勺条文说 明D L/T 5 2 2 7一 2 0 0 5月 g吕 本标准根据原电力工业部 关于下达 1 9 9 7 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综科教 1 9 9 8 2 8号文)的要求编制的。本标准总结了9 0 年代以来火力发电厂辅助系统(车间)自动化设计的经验,特别反映了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的特点;广泛采用新技术和新产品;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条文编制重视与

3、国家标准的协调一致。根据火力发电厂辅助系统(车间)的不同工艺系统,制定自 动化检测和控制的设计原则及标准。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北 电力设计 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宏。DL/T 5 2 2 7 一 2 0 0 5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凝汽式和供热式、自备电厂、发电厂辅助系统(车间)的 自动化设计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新建电厂的设计。扩建工程、电站、燃气轮机等电厂的设计可参照执行。燃气轮机等火力技改工程、自 备D L/T 5 2 2 7 一 2 0 0 52 规范性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

4、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 B 5 0 2 2 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G B 5 0 0 5 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 B 5 0 1 1 6 火灾自 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D L 5 0 0 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 L/T 5 2 2 7 一 2 0 0 53 总则3.0.1 辅助系统(车间)的热工自动化设计是发电厂热工自 动化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照“安全可靠、

5、经济适用、符合国情”的原则,针对机组的 特点进行设计。应选用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设备和元件。3.0.2 火力发电厂辅助系统(车间)热工自动化设计应积极采用标准设计、参考设计、典型设计和通用设计。3.0.3 本标准是D L 5 0 0 1)中 热工自 动化部分的补充和具体化,在辅助系统(车间)的热工自动化设计时应按D L 5 0 0 1)以及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执行,并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DL/T 5 2 2 7一 2 0 0 54 监 控 技 术 要 求4.1 自 动 化 水 平4.1.1 辅助系统(车间)热工自动化水平应从控制方式、热工自动化系统配置与功能、运行组织、辅助车间设备可

6、控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4.1.2 辅助系统(车间)相应的工艺系统(设备)应与热工自动化水平相适应。4.1.3 辅助系统(车间)热工自 动化水平设计可根据性质相近的辅助工艺系统或相邻的辅助生产车间的划分及地理位置,适当合并控制系统及控制点,辅助系统(车间)监控点不宜超过三个(煤、灰、水),其余车间可按无人值班设计。每个控制点采用上位机进行监控。4.1.4 采用上位机统一监控的辅助系统(车间)的自 动化水平应达到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运行人员在巡检人员的配合下在辅助系统(车间)控制室内通过上位机实现辅助系统(车间)的启/停运行的控制、正常运行的监视和调整以及设备运行异常与事故工况的处理。4.1.5

7、采用车间集中控制的辅助系统(车间)宜在无人值班车间 (区域)设置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并与主厂房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统一考虑,以便于就地设备的监视。4.1.6 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 L C)及上位机监控的辅助系统(车间),不应设常规显示、记录仪表及报警窗。4.1.7 采用P L C及上位机监控的辅助系统(车间),不应设常规手动操作。4.1.8 下列辅助系统(车间)(包括但不限于此)宜采用P L C控制,经技术经济论证也可采用小型D C S 或专用控制器。D L/T 5 2 2 7 一 2 0 0 5 1 锅炉补给水。2 凝结水除盐系统。3 空气调节系统。4 除灰、除渣(石子煤)系统。5 废水处理系统

8、。6 输煤系统。7 电除尘系统。8 反渗透系统。9 化学加药系统。1 0 汽水取样系统。1 1 净化站。1 2 燃油泵房。1 3 制氢站。1 4 弱酸处理。巧原水预处理。1 6 污水处理。4.1.9 脱硫系统的检测和控制宜采用独立分散控制系统(F G D-D C S)或纳入单元机组分散控制系统(D C S)。小型分散控制系统应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模拟量调节系统,以及顺序控制系统。4.1.1 0 直接空冷机组宜纳入主厂房D C S系统。4.1.1 1 空压机系统、循环水泵房、凝结水精处理、汽水取样系统、化学加药系统控制可纳入主厂房分散控制系统(D C S).4.2 控制方式4.2.1 按照辅助系统

9、(车间)适当合并的原则,根据工艺系统的划分及地理位置可设置煤、灰、水就地集中控制室,在条件许可时可进一步减少控制点。4.2.2 灰集中控制室宜包括下列辅助系统(车间)的控制(包括但不限于此):DL/T 5 2 2 7 一 2 0 0 5 1 除灰系统。2 除渣及石子煤系统。3 电除尘系统。4 石灰石输送(对循环流化床机组)系统。4.2.3 水集中控制室宜包括下列辅助系统(车间)的控制(包括但不限于此):1 锅炉补给水。2 凝结水精处理(可根据电厂管理情况纳入D C S)o 3 化学取样。4 化学加药。5 反渗透系统。6 废水系统。7 净化站。8 制氢站。9 弱酸处理。4.2.4 灰系统集中控制

10、室可设在除灰控制楼。4.2.5 水系统集中控制室可设在化学补水车间。4.2.6 燃油泵房宜进入主厂房分散控制系统(D C S),也可进入其他监控点进行控制。4.2.7 启动锅炉房可采用就地集中控制方式。4.2.8 热网站控制可纳入主厂房分散控制系统(D C S)o4.2.9 火灾报警系统的监控宜布置在主厂房单元控制室内。4.2.1 0 空气调节控制系统监控可设置在主厂房单元控制室内。4.3 控 制 系 统 结 构4.3.1 控制网络系统的一般规定 1 采用煤、灰、水集中控制的控制网络系统其网络拓扑可采用总线型网络、星型网络或环行网络。2 网络系统的通信速率、通信距离应充分满足辅助系统(车D L

11、/T 5 2 2 7 一 2 0 0 5间)监控功能实时性要求,充分考虑辅助系统(车间)分散、距离较远的特征。3 煤、灰、水控制网络系统应能与主厂房分散控制系统 (D C S)、全厂信息监控系统(S I S)进行通信,并有互相联接的功能以实现全厂监控和管理信息网络化。不同种类网络互联宜采用开放型的标准协议和接口。4 灰控制网络系统上位机,可配置两台互为冗余的操作员站。5 水控制网络系统上位机,可配置两台互为冗余的操作员站。6 网络传输介质宜采用光纤通信电缆,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采用同轴电缆和屏蔽双绞线,也可是以上几种方式的组合。7 主干网络通信应冗余设置,某一通信线路的故障不应影响控制系统的通

12、信。对于远距离或重要的辅助系统(车间),当采用远程U O总线传输监控信息时,宜采用冗余通信方式。8 网络关键设备宜采用热备方式。4.3.2 可编程控制器(P L C)的一般规定 1 下列重要辅助系统(车间)的P L C控制宜采用双机热备配置:2FO.3规格。41)除灰、除渣(石子煤)。2)凝结水精处理。3)燃油泵房。4)石灰石输送系统(循环流化床机组)。被控对象较远、较分散的辅助系统(车间),可采用远程各辅助系统(车间)P L C装置必须统一系列、统一技术中央处理单元(C P U)应设置足够容量的存储器,考虑4 0%的备用量。DL/T 5 2 2 7一 2 0 0 5 5 输入/输出(I/O)

13、模件。应满足U O总量的1 0%做备用,同时留有扩充 1 5%的插槽余地。共模抑制比)9 0 d B.差模抑制L L,6 0 d B o 6 远程I/O机柜防护等级应满足I P 5 6,同时应满足现场实际环境要求。4.3.3 电源与接地 1 煤、灰、水控制网络系统的电源应高度可靠,煤、灰、水集中控制室内的计算机电 源应采用交流不间断电 源(U P S).2 交流不间断电源(U P S)宜采用单相供电:交流 2 2 0 V,5 0 Hz o 3 煤、灰、水控制网络系统的P L C装置应可靠接地。4.4 设备选择4.4.1 在满足安全、经济运行的前提下,检测仪表宜精简,避免重复设置。4.4.2 装

14、在易燃易爆危险场地的仪表设备,应符合G B 5 0 0 5 8的规定,选用防爆型产品。4.4.3 测量腐蚀性介质或勃性介质时应选用有防腐性能的仪表、隔离仪表或采用适当的隔离措施。4.4.4 仪表的选择应满足程控连锁要求,其动作必须安全、可靠。4.4.5 开关量的仪表应选用质量可靠的产品,宜选用双刀双掷开其触点容量满足2 2 0 V A C,3 A 1 1 0 V D C,I A的要求。4.5 安 装 要求除一次仪表外,不应在酸、碱计量间及酸碱储藏间布置热 ,-hU、门/月呀工仪表设备。4.5.2 净化站、制氢站、废水处理、反渗透系统、化学取样加药、D L/T 5 2 2 7 一 2 0 0 5

15、弱酸处理、凝结水精处理、综合泵房等P L C或远程U O应布置在各自车间内。4.5.3 除灰、除渣(石子煤)系统的控制气源距离主厂房较近时应采用主厂房仪用气源。4.5.4 除尘器灰斗、风机房、灰库、脱水仓、泵房等处可设置远程 U Oo4.5.5 锅炉补给水、凝结水精处理等具有腐蚀性介质的辅助车间,应采用耐腐蚀电缆桥架,架空布置,不应在车间内设置电缆沟。4.6 控 制 系 统 设 计4.6.1 两台炉的灰渣系统及公用系统可按一个控制系统配置,也可各台炉及公用系统单独配置。4.6.2 火力发电厂火灾报警及检测系统的设计,应符合G B 5 0 2 2 9及G B 5 0 1 1 6的有关要求。4.6

16、.3 应考虑空气调节系统与火灾报警及检测系统的连锁设计。4.6.4 回转式空预器的火灾检测、报警,应与全厂火灾报警及检测系统有接口设计。4.6.5 用于消防联动的检测探头、控制模块,应按双探头、双模块设计。DL/T 5 2 2 7 一 2 0 0 55 监控项目5.1 主 要 检 测 项 目主要检测项目见表S.l o表 5.,主要检测项目辅助系统车间名称r号测点名称就地P L C上位机或D C S备注模拟量开关量报警除灰除渣系统1除尘器灰斗料位J2空预器灰斗料位J3省煤器灰斗料位J4输送风机入口 压力JJ5输送风机出口 压力JJ6气化风机入口 压力J7气化风机出口 压力J8输灰管压力JJ9灰库

17、料位JJ高值报警1 0灰库过滤装置前后差压J高、低值报警1 1渣斗水位JJ高、低值报警1 2渣斗溢流池水位JJ1 3中转仓水位JJ1 4输渣泵密封水压力JJ1 5输渣母管压力JJ1 6脱水仓料位J1 7石子煤斗料位J1 8蓄水池水位JJ高、低值报警1 9灰渣池水位JJ高、低值报警1 0D L/T 5 2 2 7 一 2 0 0 5表 5.1(续)辅助系统车间名称号测点名称就地P L C上位机或D C S备注模拟量开关量报警循环水泵房1循环水泵出口压力JJ2循环水泵母管压力了J3旋转滤网前后差压J4集水井水位了5循环水泵轴承温度J了6循环水泵电动机定子绕组温度J7循环水泵电动机电流化学取样系统1

18、省 煤器 入口p H 值了2炉水导电度了3饱和蒸汽导电度74过热蒸汽导电度了5省煤器入口 导电度J6凝结水导电度77凝 结水p H 值了8除氧给水含氧量79再热蒸汽导电度J锅炉补给水系统1阳床入口母管生水流量J2阳床入口母管生水温度J3阳床入口母管生水压力J4阳床入口生水流量,/5弱碱阴床入口水流量76强碱阴床入口水流量J7混床入口水流量JD L/T 5 2 2 7一 2 0 0 5表 5.1(续)辅助系统车间名称JTA勺测点名称就地P L C上位机或 D C S备注模拟量开关量报警锅炉补给水系统8强碱阴床出口水导电度了了高值报警9混床出口 水导电 度JJ高值报警1 0阴床入口自用除盐水母管流

19、量了1 1除盐水泵出口母管水导电度71 2除盐水泵出口母管水p H值J1 3除盐水泵出口母管水流量J1 4除盐水泵出口母管水压力了,/1 5除碳器中间水箱水位JJJ高、低值报警1 6除盐水箱水位J了J高、低值报警1 7除盐水泵出口 压力显示JJ1 8酸喷射器出口酸浓度J1 9碱加热器出口碱温度J2 0碱加热器出口碱浓度J2 1碱加热器入口蒸汽温度72 2酸泵出口酸压力J2 3酸液储存槽液位,/2 4酸计量器液位J2 5酸喷射器入口除盐水流量了DL/T 5 2 2 7一 2 0 0 5表 5.1(续)辅助系统车间名称序号测点名称就地P L C上位机或D C S备注模拟量开关量报警锅炉补给水系统2

20、 6酸喷射器入口除盐水压力J2 7碱泵出口 碱压力J2 8碱液储存槽液位2 9检计量器液位J3 0碱喷射器入口除盐水流量J3 1碱喷射器入口除盐水压力J3 2碱加热器入口蒸汽压力J3 3除盐水泵电流了3 4清水泵电流J3 5自 用除盐水泵电流了3 6中间水泵电流J反渗透脱盐系统1加热器进水母管压力J,/J低值报警2加热器出水母管压力J3加热器进水温度J4加热器出水温度J了/J高、低值报警5加热蒸汽压力J6加热蒸汽温度./7精密过滤器进水(或出水)母管浊度J了高值报警8精密过滤器进水母管流量J9精密过滤器进水流量了了低值报警1 0精密过滤器进水母管压力JJ低值报警1 3D L/T 5 2 2 7

21、一 2 0 0 5表 5.1(续)辅助系统车间名称序号测点名称就地P L C上位机或D C S备注模拟量开关量报警反渗透脱盐系统1 1精密过滤器进口压力J1 2精密过滤器出口压力J1 3精密过滤器进出口差压JJ高值报警1 4活性炭过滤器进水流量J巧活性炭过滤器进水母管压力J1 6活性炭过滤器进口压力J1 7活性炭过滤器出口压力J1 8活性炭过滤器进出口差压JJ高值报警1 9保安过滤器进口 母管压力J2 0保安过滤器进口 母管温度J21保安过滤器进口 母管导电度J2 2保安过滤器进口 母管p H值J2 3保安过滤器进口 母管余氯值或氧化还原值J2 4保安过滤器进口压力J2 5保安过滤器出口压力J

22、2 6保安过滤器进出口母管差压JJ高值报警2 7高压泵前压力JJJ低值报警1 4DL/T 5 2 2 7一 2 0 0 5表 5.1(续)辅助系统车间名称序号测点名称就地P L C上位机或】D C S备注模拟量开关量报警反渗透脱盐系统2 8反渗透膜组件前压力J了J7高、低值报警2 9反渗透膜组件产水压力J43 0反渗透膜组件浓水压力J3 1反渗透膜组件产水流量73 2反渗透膜组件浓水流量或生水流量J3 3反渗透膜组件生水与浓水差压J3 4反渗透膜组件产水导电 度了3 5预脱盐水箱水位了J3 6各加药箱液位了J3 7反洗水箱水位J了3 8反洗水流量73 9电动机电流J凝结水力 口药系统1氨溶液箱

23、液位4JJ高、低值报警2联氨溶液箱液位,/JJ高、低值报警3磷酸盐液箱液位JJ了高、低值报警4凝结水导电 度45凝结水联氨表了6取样水温度7循环水力 口次氯酸钠系统1稀盐水箱水位JJJ高、低值报警2循环箱水位了JJ高、低值报警3次氯酸钠储存箱水位JJ了高、低值报警4循环泵出口 流量J5浓盐水泵出 口流量JD L/T 5 2 2 7 一 2 0 0 5表 5.1(续)辅助系统车间名称序号测点名称就地P L C上位机或】A C S备注模拟量开关量报警循环水加次氯酸钠 系统6各泵出口 压力JJ7次氯酸钠温度J凝结水精处理系统1混床入口母管凝结水压力JJ2混床入口母管凝结水导电度J3混未 入口 凝结水

24、流量J4混床出口凝结水硅值J召高值报警5混床出口凝结水导电度JJ高值报警6混床出口 母管凝结水硅值J7混床出口母管凝结水酸、碱浓度了8混床树脂安全阀保安器出口压力79混床入口母管凝结水温度J1 0混床入口凝结水压力JJ1 1混床出口 凝结水压力JJ1 2混床入口母管压缩空气流量J1 3混床入口母管压缩空气压力J1 4混床入口母管冲洗水流量J1 5再循环泵出口压力JJ1 6混床出口树脂捕捉器压差JJ高值报警1 6D L/T 5 2 2 7 一 2 0 0 5表 5.1(续)辅助系统车间名称序号测点名称就地P L C上位机或】D C S备注模拟量开关量报替凝结水精处理系统1 7混床进出口凝结水压差

25、JJ高值报警1 8凝结水精处理装置旁路阀前后压差了J高值报替1 9阳离子再生罐出口导电度了2 0阴离子再生罐出口导电度了2 1树脂捕捉器压差J,/高、低值报警2 2酸计量箱液位JJ高、低值报警2 3碱计量箱液位JJ高、低值报警2 4酸储存槽酸位JJ高、低值报警2 5碱储存槽碱位了J高、低值报警2 6混月 旨 罐入口冲洗水流量./2 7阳离子再生罐入口冲洗水流量,/2 8阴离子再生罐入口冲洗水流量了2 9树脂储存罐入口冲洗水流量了3 0酸喷射器出口酸浓度J3 1碱喷射器出口 碱浓度J3 2冲洗水泵出口压力J了了低值报警3 3罗茨风机出口压力JJ了低值报警3 4中和池液位,/J高、低值报警净化站1

26、旋转滤网差压JJ高值报警2蓄水池水位7了高、低值报警3升压泵出口 压力7JDL/T 5 2 2 7 一 2 0 0 5表 5.1(续)辅助系统车间名称h=0与测点名称就地P L C上位机或D C S备注模拟量开关量报警净化站4原水流量J5各泵出口 压力JJ6澄清池出口水浊度J制氢站1氢气压力JJJ高值报警2氢氧差压JJ高、低值报警3电解槽温度J4洗涤器液位JJJ高、低值报警5漏氢检测JJ高值报警脱硫系统石灰石湿法脱硫1增压风机出入口差压了J高值报警2吸收塔出入口 差压JJ高值报誓3吸收塔液位了J高、低值报誓4吸收液接收池液位了,/高、低值报警5吸收剂浆池液位JJ高、低值报警6石膏粉仓料位J高、

27、低值报警7洗涤液箱水位JJJ高、低值报警g缓冲箱液位JJJ高、低值报警9吸收液接收池液位JJJ高、低值报警1 0工艺水箱水位JJJ高、低值报警1 1排污水母管压力JJJ低值报警1 2吸收塔真空JJ低值报警1 3工业水母管压力JJJ低值报警1 4氧化风机润滑油泵出口压力JJ低值报警1 5增压风机润滑油泵出口压力JJ低值报警1 6增压风机入口烟气温度J1 7增压风机入口烟气流量J1 8DL/T 5 2 2 7 一 2 0 0 5表 5.1(续)辅助系统车间名称序号测点名称就地P L C上位机或D C S备注模拟量开关量报警脱硫系统石灰石!湿法脱硫1 8增压风机入口烟气湿度J1 9增压风机入口烟气浓

28、度了2 0增压风机入口 S 0 2浓度J2 1吸收塔出口烟气温度J2 2吸收塔出口烟气浓度J2 3吸收塔出口烟气湿度J2 4吸 收塔出口S 0 2 浓度丫2 5吸收塔p H值./2 6吸收剂浆池入口 排污水流量J2 7氧化风机润滑油泵出口压力JJ2 8增压风机润滑油泵出口压力JJ2 9增压风机轴承温度了3 0增压风机绕组温度了3 1烟气旁路挡板差压JJ高、低值报警3 2吸收塔左右侧 p H值偏差7高值报替3 3吸收塔供浆流量了石灰石系统1石灰石日 用粉仓 琳;随7JJ2石灰石粉输送母管压力了J7J3输粉压缩空气母管压力JJ1 9DL/T 5 2 2 7一 2 0 0 5表 5.1(续)辅助系统

29、车间名称05测点名称就地P L C上位机或D C S备注模拟量开关量报警石灰石系统4石灰石粉库仓泵压力了5石灰石粉库料位,/6石灰石粉库仓泵压力J7石灰石粉库仓泵料位J了8污水池液位了J燃油泵房1供油泵出口 压力JJ2供油母管压力JJ低值报警3供油母管温度44供油流量J5回油流量J6供油罐油位J了了高、低值报警7供油罐油温了8供油泵入口 滤网差压了了高值报警9卸油泵出口 压力J1 0卸油泵滤网差压J启动锅炉房1主汽压力,/J高、低值报警2给水压力,/3送风机出口压力J了4汽包水位J了J高、低值报警空压机系统 1空压机出口压力,/了了2储气罐压力JJ了低值报著3供气母管压力JJJ低值报警4空压机

30、出口空气温度J了高值报警S过滤器前后差压JJ高值报警6空压机空气母管 湿夏J2 0D L/T 5 2 2 7 一 2 0 0 55.2 火灾检测单机容量为3 0 0 MW及以上的发电厂,应符合表5.2的规定。表 5.2 主要建(构)筑物火灾探测器类型建(构)筑物和设备火灾探测器类型一、单元控制室(集中控制楼)、电气控制楼(主控制楼、网络控制楼)1.电缆夹层线型感温型和感烟型组合2.电子设备间感烟型和感烟型组合3.控制室感烟型和感烟型组合4.工程师室感烟型和感烟型组合5.继电 器室感烟型和感烟型组合二、微波楼和通信楼感烟型和感温型组合三、汽机房1.汽轮机油箱感温型和感光型组合2.电液装置感温型和

31、感光型组合3.氢密封油装置感温型和感光型组合4.汽轮机油泵感温型和感光型组合5.汽轮机运转层下及中间层油管道感温型6.给水泵油箱感温型四、锅炉房及煤仓间1.锅炉本体燃烧器区感温型2.磨煤机润滑油箱感温型3.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感温型(设备温度自 检)五、变压器1.主变压器感温型2.启动变压器感温型3.联络变压器感温型4 厂用高压工作变压器感温型2 1DL/T 5 2 2 7 一 2 0 0 5表 5.2(续)建(构)筑物和设备火灾探测器类型六、运煤系统1控制室配电间感烟型或感温型2.运转站及筒仓线性感温型3.碎煤机室线性感温型4.运煤栈桥(燃用褐煤或易自 燃高挥发分煤种的电厂,长度大于2 0 0

32、m的栈桥)线性感温型5.煤仓层线性感温型七、其他1.柴油发电机室感烟型和感温型组合2.燃油罐线性感温型3.汽机房架空电缆处线性定温型4.锅炉房零米以上架空电缆处线性定温型5.汽机房至主控制楼电 缆通道线性定温型6.电 缆交叉、密集及中间接头部位线性定温型7.主厂房内主蒸汽管道与油管道交叉处感温型8.电 缆隧道、竖井线性感温型5.3 主 要 控 制 项 目主要控制项目见表5.3 0表 5.3 主 要 控 制 项 目序号控制对象名称就地控制P L C上位机或D C S备注开关量控制 模拟量控制1 除 灰 除一 渣.系 统碎渣机J渣浆机J2密封水泵73高压水泵了422DL/T 5 2 2 7 一 2

33、 0 0 5表 5.3(续)序号控制对象名称就地控制P L C上位机或D C s备注开关量控制模拟量控制s.除 灰 除.渣 系 统低压水泵J泥浆泵J67灰渣(浆)管道电动泵J8清水泵J9正负压风机J气化风机J1 01 1灰斗电动(气动)锁气器J1 2灰斗电动(气动)阀门J1 3搅拌槽水位控制J1 水 力 除 渣 系 统刮板捞渣机左侧关断门JJ2刮板捞渣机右侧关断门JJ3刮板捞渣机冲洗电动门JJ一级灰渣泵A进口电 动门JJ45一级灰渣泵B进口电动门JJ6一级灰渣泵 A进口反冲洗电动 门JJ7一级灰渣泵 B进口反冲洗电动 门JJ8二级灰渣泵A出口电 动门1JJ二级灰渣泵A出口电 动门27J91 0

34、二级灰渣泵B出口电动门1JJ1 1二级灰渣泵B出口电动门2了J1 2二级灰渣泵 A/B出口 联络电动门 1JJ二级灰渣泵 A/B出口 联络电动门2JJ1 31 4灰渣管至灰场洗电动门JJ灰浆池搅拌器 1,2JJ1 5轴封水泵A,BJJ1 623DL/T 5 2 2 7一 2 0 0 5表 5.3(续)序号控制对象名称就地控制P L C上位机或D C S备注模拟量控制井 大 夏 i Y 币 91 7.水 力 除.渣 系 统一级渣浆泵 A,BJJ1 8二级渣浆泵A,BJJ刮板捞渣机JJ1 92 0刮板捞石子煤机JJ石子煤斗进口 插板门JJ21喷射器进口门JJ2 2喷射器出口门JJ2 31循环水泵房

35、循环水泵J2循环水泵出口阀J3循环水泵入口阀J排水泵J4电动旋转滤网J51 锅 炉 补.给 水 系 统气动蝶阀、薄膜阀J除盐水泵J23自 用除盐水泵J生水泵J4中间水泵J5空压机JJ6酸、盐泵J7缺酸、盐泵J8碱加热器温度控制J91反渗透系统高压泵了进水 电动阀了2气动蝶阀、薄膜阀了3加热器出口 水温74加药泵了5风机了62 4DL/T 5 2 2 7一 2 0 0 5表 5.3(续)序号控制对象名称就地控制P L C上位机或D C S备注开关量控制模拟量控制1 凝.结 水精 处 理 系.统气动蝶阀、薄膜阀J进 口电动阀J23出口电动阀J旁路调节阀J45罗茨风机了冲洗水泵J6再循环泵J71.净

36、 化 站清水泵了2清水泵出口阀J澄清池进口阀J3澄清池出口阀J45澄清池排泥管电动阀J澄清池搅拌机J6澄清池刮泥机J71 烟 气 脱 硫 系 统 石 灰 石 !湿 式 脱 硫 、目 尹吸收塔供浆流量自动调节J吸 收塔p H 值及 烟囱 入口S 0 2含量自 动调节72烟气旁路挡板差压 自动调节了3吸收剂浆池给水流量自动调节J4吸收剂浆池液位自 动调节,/56液位自 动调节J吸收塔排浆泵出口液浓度自动调节,/7G G H出口未处理烟气温度自动调节J8G G H出口处理烟气温度自动调节J9加热器疏水箱液位自 动调节J1 025DL/T 5 2 2 7 一 2 0 0 5表 5.3(续)序号控制对象

37、名称就地控制P L C上位机或D C s备注开关量控制模拟量控制1 1 烟 气 脱 硫 系 统 石 灰 石 I 湿 式.脱 硫抛浆槽液位自动调节J1 2抛浆槽浆泵出口流量 自 动调节J1 3皮带脱水机上石膏厚度自动调节J1 4石膏分离器溢流流量自 动调节J1 5F G D危机保护J1 6吸收塔再循环泵JJ1 7吸收塔排浆泵JJ1 8吸收塔除雾器JJ1 9吸收塔集水坑排水泵JJ2 0抛弃浆池泵JJ21石灰石浆泵JJ2 2石膏浆抛弃泵JJ2 3GG H吹灰器J增压风机JJ2 42 5增压风机润滑油泵JJ氧化风机JJ2 62 7氧化风机润滑油泵了了2 8F G D入口 挡板J丫2 9F G D出口

38、挡板JJ3 0F G D旁路挡板JJ3 1F G D排气挡板JJ3 2石灰粉仓风机甲73 3密封水升压泵JJ清洗水泵JJ3 43 5G G H再循环泵,/J3 6过滤液回收泵了./26D L/T 5 2 2 7 一 2 0 0 5表 5.3(续)序号控制对象名称就地控制P L C上位机或】二 Cs备注开关量控制 模拟量控制3 7 烟气 脱一硫 系一统一石 灰石 !湿_式 脱.硫石灰石给粉机JJ吸收塔搅拌器JJ3 8弃浆池搅拌器JJ3 9吸收塔浆液储槽搅拌器及泵JJ4 0石灰浆槽搅拌器JJ41F G D密封风机JJ4 2石灰石粉输送带JJ4 3石膏清洗泵JJ4 4皮带脱水机清洗泵JJ4 51 石

39、 灰一石 系 统石灰发送器号平衡阀JJ石灰发送器号进料阀JJ23石灰发送器号出料阀JJ4石灰发送器号进气阀JJ石灰发送器补气阀JJ5石灰发送器排堵阀JJ6石灰粉母管电 动分路阀J了7污水泵JJ81燃油.泵房供油泵J卸油泵J23加热器温度控制了1 启 动锅 炉 房给水泵J2送风机J引风机J3汽包水位调节了4风量调节J5蒸汽压力调节J61空压机系 统空压机J2 7DL/T 5 2 2 7 一 2 0 0 5火力发电厂辅助系统(车间)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条文说明DL/T 5 2 2 7 一 2 0 0 5目次飞1件八,八今监控技术要求监控项 目 41勺D L/T 5 2 2 7一 2 0 0 54

40、 监 控 技 术 要 求4.1 自 动 化 水 平4.1.1 随着当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辅助车间及系统控制联 网提供了必备条件。4.1.5 灰、水控制室可设置2-4台彩色监视器。1 辅助车间监视探头的多少,应根据车间及系统的规模、需要监视的重要设备的数量合理设置,一般可设置2-9台摄像机。2 厂区工业电视监视系统应满足系统的设置编码、切换及现场控制要求。3 摄像机应能水平/垂直转动,并满足现场照度、变倍、调焦要求。4.2 控制方式 条件成熟时,也可采用主厂房单元控制室集中监控的方但考虑到调试/初期运行的需要,应在就地设少量操作员站。4.3 控 制 系 统 结 构4.3.3 电源与接地 1 灰、水控制网络系统的电源可单独设置 U P S,也可共设一套U P S,根据灰、水控制点之间的距离确定。3 根据调研情况,辅助车间及系统的控制装置接地均可接入全厂接地 网。D L/T 5 2 2 7 一 2 0 0 55 监控项目 5.1 主 要 检 测 项 目主要检测项目 应根据工艺系统的要求适当增减。5.3 主 要 控 制 项 目主要控制项 目应根据工艺系统的要求适当增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