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损害和成本的环境污染损失核算—以山东省为例.pdf

上传人:qwe****56 文档编号:74648339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1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损害和成本的环境污染损失核算—以山东省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于损害和成本的环境污染损失核算—以山东省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损害和成本的环境污染损失核算—以山东省为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损害和成本的环境污染损失核算—以山东省为例.pdf(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2010 年年 7 月月 中中 国国 工工 业业 经经 济济 July.,2010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基于损害和成本的环境污染损失核算 以山东省为例 杨丹辉1,李红莉2(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36;2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 济南 250013)摘要摘要本文在回顾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 SEEA 中,建立基于损害和成本的环境污染损失核算指标体系,比较两种核算方法的技术特征,并以山东省为例,运用这两种方法,对 2000-2005 年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进行核算。结果表明,与成本法相比,基于损害的污染损失评估方法和指

2、标体系更为合理,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退化。针对计算期内山东省环境污染损失增长较快、其占 GDP 比重上升、且治理投入规模与污染损失存在较大缺口等具有典型性的问题,提出加强环境污染损失控制的政策建议:建立完善绿色 GDP 核算体系,大力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加快推进环境税试点,采取多元化的污染治理模式,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化、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关键词 环境污染损失;环境损害;治理成本;市场价值法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 Q51 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 1006-480X(2010)07 环境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其价值核算是环境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

3、曾长期被排除在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外,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A System of Integrated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Accounting,SEEA)逐步完善。山东省是我国人口、经济和工业大省,GDP 和工业增加值分别居全国第二和第三位。近年来,尽管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随着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山东省资源消耗增大,工业污染物排放控制难度加大,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呈上升态势。山东省的情况在全国很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对 20002005 年山东省大气污染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核算,探讨地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损失之间的关

4、系。一、相关文献回顾 随着人类对环境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入,以环境科学和经济学为基础的环境经济损失评估 收稿日期 收稿日期2010-06-05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0 年度国情调研项目“山东省工业污染排放情况及治理效果”。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杨丹辉(1969),女,山东济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李红莉(1970),女,山东济南人,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理学博士。方法和指标体系不断完善。美国环境经济学家克鲁梯拉(Krutilla,1967)在测算环境污染 的经济影响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开创性研究。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环境问题由单一的环境污染

5、演变成为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并存的复合性问题。这一时期有关环境成本的计算推动了对大气、水、土壤污染损失的评估,确立了市场价值法为核心的环境经济损失评估方法(Dean,2002)。目前,环境损失评估在计算对象的内容上,已由微观层面上升到全球系统层面,由环境资源估算扩展到环境服务估算,由经济效益估算深化到人类福利估算,逐步形成了以替 2代市场法和假想市场法为代表的新一代环境经济损失评估技术。环境损失评估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带动了相关实证研究。Dubourg(1996)采用“剂量反应法”得出了英格兰和威尔士汽车尾气排放的铅造成的污染损失。Quah(2003)采用损害函数和剂量效应法估算了新加坡大气颗粒污染

6、物(PM10)造成的健康损失,得出 1999 年大气污染损失占当年新加坡 GDP 的比重为 4.31%的结论。Cowell et al(1996)运用剂量反应法和市场价值法对欧洲酸性大气污染物腐蚀建筑物和材料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核算。Delucchi(2002)利用享乐价格法、损害函数分析和条件价值法等方法,计算美国大气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失和能见度损失。Seung-Jun Kwak(2001)采用 MAUT(多属性效用理论)对韩国首尔大气污染损失进行了计算。这些研究对单项污染损失估算的定量分析更为细化。我国环境污染经济损失计量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1984年,过孝民等在公元2000年中国环境预测与

7、对策研究中,首次对全国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核算。1990年,过孝民、张慧勤主持了“六五”时期环境经济损失研究。这项研究在计量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表述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实用价值,其采用的研究方法被称为“过张模型”。进入20世纪90年代,污染损失的核算再次受到重视。夏光(1997)估算出1992年中国环境污染损失值约为986.1亿元,但由于该研究中核算的环境污染损失不够全面(如未计入乡镇企业引起的污染损失),实际发生的损失远高于估算值。1997年郑易生等以1995年基准价的计算结果为环境污染的经济损失占当年GNP的3.27%;在区域层面的研究,颜夕生(1993)采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

8、等方法,估算了江苏省农业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指出20世纪80年代末江苏省农业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6.6%;在专项污染损失计算方面,相关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如针对大气污染损失,李莹等(2001)采用意愿调查法对北京市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范围内的北京市居民为5年内降低大气污染物质浓度50%的平均支付意愿是143元/户.年(1999年价格)。郝吉明(2002)推导出适用于我国硫沉降导致森林损失的剂量响应函数,并以湖南省为例,以1995为基准年,推算出2000-2020年高中低3种SO2排放情景下的森林损失。杨志明等(1997)采用损伤函数和市场价值法对广东、广西两地酸

9、沉降破坏材料造成的损失进行了估算,得出这两个省区大气环境腐蚀材料造成的损失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0%和0.9%的结论。尽管国内相关研究在计算方法、指标选取以及数据来源等方面仍存在差别,但无论是对总体污染损失测算,还是区域或专项污染评估,现有研究成果大都支持了“我国环境污染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这一基本判断,并对后续的深入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二、环境污染损失评估的指标体系与核算方法 环境污染损失核算主要有基于损害和成本两种方法。在 SEEA 中,其核算内容为环境提供的沉淀功能,即生产活动产生的残余物排放到同化残余物的空气、水和土地等环境媒介中。1基于损害的环境污染损失指标体系 基于损害的

10、环境污染损失指标的建立,主要依据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类型,重点评估健康损失、生产损失和固定资产损失三个方面的损失。这三类损失又涉及多个损失项目,受制于取证条件,很难将所有损失项目进行核算,因此,本文基于损害的指标体系中只列出在总污染损失中所占份额较大的污染损失项目,识别出主要污染因子,并在分析核算期内山东省环境质量的基础上,就污染因子对各种受体的影响进行判断(见表 1)。表 1 基于损害的环境污染损失核算的指标体系 3人体健康损失 医疗费用、病人及陪床人员的误工损失、过早死亡损失、生命质量损失 农业损失 农作物减产损失及品质下降损失 森林损失 材积量和生物量的减产损失、对森林生态功能的破坏损失

11、大 气 污 染 腐蚀材料造成的损失 酸雨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对建筑及金属材料的腐蚀及损失 人体健康损失 医疗费用、病人及陪床人员的误工损失、过早死亡损失 农业损失 污灌造成的农作物减产损失及品质下降损失 工业损失 增加的水处理成本和缺水损失 生活用水损失 增加的水质净化和处理成本 水 污 染 渔业损失 渔业产量的损失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2基于损害的环境污染损失核算方法 本文主要对大气污染损失和水污染损失进行核算。人体健康损失核算方法为人力资本法,其余采用市场价值法。大气污染损失。其中,人体健康损失计算公式如下:MLWPLHPLYLTPSiipiipiiipp+=01 (1)(1)式中,SP为人

12、体健康损失;PP为人力资本;M 为污染区的人口数;Ti为污染导致的i 种疾病患者人均丧失的劳动时间;Yi为 i 种疾病患者平均医疗费;Hi为 i 种疾病患者陪床人员的平均误工费;Wi为 i 种疾病患者死亡工作年损失;Li为污染区和清洁区 i 种疾病的发病率差值;L0i为污染区和清洁区 i 种疾病的死亡率差值,单位是 1/105。大气污染对农业的损害以二氧化硫和酸雨为主,主要表现为粮食、蔬菜、经济作物等的减产降质。本文主要计算农作物长期在低浓度作用下的减产损失,公式如下:WAQARA/(1-RA)PA (2)(2)式中,QA为受污染时某作物的实际年产量;RA为在一定 SO2浓度或酸雨 pH 值影

13、响下某作物的减产率;PA为某作物的收购价格。对于森林损失,主要表现为酸雨对森林的危害,包括生物量、材积生产量减少以及森林纳污、净化等生态功能的降低。由于缺少生物量及生态功能的相关数据,这里只计算林木材积生产量的减产损失。材积生产量的减产率与降水的 pH 值有关,减产率由插值法计算得出:FFFFFQWPKR1R=(3)(3)式中,QF为受污染时林木的实际蓄积量;RF是在一定酸雨 pH 值影响下森林的减产率;K 为由林木蓄积量到材积生产的调整系数;PF为原木的市场价格。在材料损失方面,酸雨对暴露在户外的材料,尤其是金属材料具有很大的腐蚀性,降低了材料的使用寿命。本文主要核算酸雨对建筑材料和自行车造

14、成的损失:Cp(1/Lp1/L0)C0 (4)(4)式中,Cp为每年酸雨对材料造成的损失;C0为材料一次维修或更换的总费用,C0材料数量维修或更换单价;Lp为酸雨条件下材料的使用寿命(即维修或更换的周期);L0为无酸雨条件下材料使用寿命。其中,材料使用寿命根据各种材料的损伤函数和公式得出:LCDL/Y (5)(5)式中,L 为材料的使用寿命;CDL 为材料的临界损失阈值;Y 为材料的腐蚀速率。由此可计算出二氧化硫浓度为二级标准时,在不同 pH 值区间取其中间值时各种材料的使用寿命。4由式 1-4 得出,大气污染总损失为人体健康损失、农业损失、森林损失和材料损失之和:VA=SP+WA+WF+Cp

15、 (6)水污染损失。水体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失同样采用人力资本法(同式 1)。水污染对农业的损害主要表现为污灌造成的农作物损失,盲目污灌会导致农田土壤污染,镉、铅、铬、铜等重金属蓄积量成倍增加。计算污灌造成的农作物损失采用市场价值法:=+=niiiiiiiiiiApyxQSpxQSD1)1((7)(7)式中,DA为污灌造成的农作物损失;Si为 i 种农作物的污灌面积;Qi为清灌区 i种农作物的单产;xi为 i 种农作物由于污灌造成的减产率;yi为 i 种农作物由于污灌品质下降造成的市场价格下降幅度;pi为 i 种农作物的收购价格;i 为农作物种类。水污染造成的工业损失主要是指由于使用不达标的

16、水而使工业品质量下降的损失,该损失可通过充分的水处理措施防治,即采用防护费用法计算。由于采用地下水作为工业用水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并不明显,因此只考虑使用地表水造成的工业损失。假定全部工业用水均受到污染且为劣 V 类,劣 V 类水经过二级处理后,能达到工业用水要求,相当于 IV 类水质,再由工业用水量可求得水处理成本,用公式表示为:WI=QI PI (8)(8)式中,WI代表使用污水的工业损失;QI代表工业用水量;PI代表水处理成本。一旦水质污染导致不能满足生活用水的水质要求,即会增加水质净化和处理成本。按每吨水增加的净化和处理成本计算,再根据生活用水量可求得这一部分损失。用公式表示为:WW=QW

17、 PW (9)(9)式中,WW代表生活用水损失;QW代表生活用水量;PW代表每吨水的水质净化成本。在渔业损失(WF)方面,如果渔业用水功能区的水质不符合用水要求,会使淡水渔业产量降低,但这一部分损失无法直接获得,因此,本文采用成果参照法(类比其他研究成果)计算这类损失。综上所述,水污染造成的总损失为人体健康损失、农作物损失、工业损失、生活用水损失和渔业损失之和:VW=SP+DA +WI +WW+WF (10)3基于成本的环境污染损失指标体系 在 SEEA 框架中,基于成本的核算方法,一般采用治理成本法(也称维护成本法),即计算为避免环境污染所支付的成本,衡量减少污染达到给定标准所需的费用。污染

18、发生之前的预防为避害成本,发生之后的扭转为恢复成本。对避害和恢复成本的划分有利于了解为预防和纠正环境退化所造成的损害需要支付的实际治理成本,反映出人们为维护环境所愿意且已经支付的价值。污染治理成本法核算的环境价值包括两部分,一是环境污染实际治理成本,二是环境污染虚拟治理成本。由于环境的公共物品性质,常常导致维护环境的实际投入不足以抵消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实际环境维护支出并不充分的情况下,有必要估算环境退化的虚拟成本。污染治理虚拟成本是假设所有污染物都通过市场行为得到治理,则环境退化不会发生,因此,已发生的环境退化的经济价值应为治理所有污染物所需的成本。4基于成本的环境污染损失核算方法

19、基于成本的环境污染损失核算相对来说比较简便,根据治理成本法,分别核算各类污染物的治理成本。根据统计资料得到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实物量,计算公式如下:iiiaQPVV=(11)5(11)式中,Va为总治理成本,Vi分别代表大气和水污染中第 i 种污染物的治理成本;Pi和 Qi分别代表大气和水污染中第 i 种污染物的单位治理成本和排放实物量。三、基于损害的山东省环境污染损失核算 1基于损害的山东省大气污染损失 在山东省 17 地市中,威海、日照历年的大气环境质量均符合二级标准,济南、淄博、德州、菏泽、临沂的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多年超过三级标准,其他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则在二级和三级标准之间变动。由此确定威

20、海、日照为清洁区,其他城市为污染区。从污染类型来看,山东省主要大气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属煤烟型污染。另外,山东半岛也是我国长江以北一个独立的酸雨区,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的青岛和潍坊地区。2002 年和2004 年青岛市降水的 pH 年均值均小于 5.6,因此酸雨污染以青岛市为主。受制于数据来源,本文仅估算山东省 2000-2005 年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农业、森林、材料造成的损失。(1)人体健康损失。由于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在城镇地区表现较明显,因此该项损失计算主要考虑污染区的城镇地区。由于没有足够的数据建立大气污染物与疾病的剂量反应模型,只能简单地通过污染区与清洁区的对比,粗略反

21、映大气污染导致的患病情况,其前提是假设污染区与清洁区除污染因子的浓度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依据各种疾病与大气污染的密切程度,主要计算呼吸道疾病引起的死亡所造成的损失。其中,人力资本用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表示,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住院时间及费用借鉴了相关研究的调查结果(张林波、曹洪法等,1997;欧寿铭、潘荔卿、庄马展,1996)。肺癌死亡率由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得。提前死亡造成的工作年损失主要考虑 15-59 岁之间各年龄段的人由于肺癌早死而损失的工作年限。由此获得公式 1 中各种参数的取值,并计算出 2000-2005 年山东省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失。计算期内山东省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

22、成的损失呈快速上升态势,2005 年此项损失达 160.05 亿元,为 2000 年的 1.97 倍(见表 2)。表 2 2000-2005 年山东省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失 年份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年人)污染区人口数(万人)医疗护理费用(亿元)陪床人员误工损失(亿元)患者丧失劳动时间损失(亿元)提前死亡损失(亿元)合计(亿元)2000 8772 2252.57 32.82 2.78 44.40 1.13 81.13 2001 10007 2351.66 34.26 3.31 52.88 1.31 91.76 2002 11374 2461.29 36.15 3.98 63.13 4.

23、02 107.29 2003 12567 2651.82 39.03 4.76 75.22 5.53 124.54 2004 14332 2761.62 40.68 5.66 89.38 6.97 142.69 2005 16614 2766.65 40.82 6.58 103.86 8.8 160.05 资料来源:作者计算。(2)农业损失。对农业损害较大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氟化物、烟尘、光化学氧化剂、氮氧化物、乙烯、氯气、氨气等。本文仅讨论二氧化硫造成的农作物损失。由于山东省农村地区二氧化硫的日均浓度一般不高于 0.04 毫克/立方米,因此粮食等农作物受影响较小,仅计算蔬菜的减产损失

24、。参考相关研究(曹洪法、舒俭民,1991)的减产率(5%),由公式 2 得出 2000-2005 年山东省大气污染造成的农业损失(见表 3)。本文省略了部分参数和阈值的取值方法及获得渠道。需了解相关内容的读者,请直接与作者联系。之所以借鉴上述调查结果,是因为其调查范围的污染水平与山东省污染区的水平比较接近。虽然医疗和消费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考虑的是污染区的平均水平,因而对结果影响不大。6表 3 二氧化硫对山东省农业造成的损失 年份 蔬菜实际年产量(万吨)蔬菜收购价格(元/千克)经济损失(亿元)2000 6385.80 0.46 15.54 2001 6713.49 0.48 16.9

25、6 2002 7411.86 0.47 18.32 2003 7763.51 0.52 21.25 2004 7983.40 0.55 23.11 2005 7798.68 0.59 24.20 资料来源:根据山东省统计年鉴相关年份计算。对于青岛市,由于农作物受二氧化硫和酸雨的共同影响,因此根据农作物产量与二氧化硫浓度和 pH 值的回归方程(阮俊华,2001),求得农作物减产率,再计算出青岛市农作物损失。结果显示,2000-2005 年环境污染使青岛市农业遭受的损失急剧增加(见表 4)。表 4 酸雨和二氧化硫共同影响下的青岛市农业损失 粮食 蔬菜 棉花 年份 降水 pH 值 产量(吨)减产率(

26、%)损失(亿元)产量(吨)减产率(%)损失(亿元)产量(吨)减产率(%)损失(亿元)损失合计(亿元)2000 5.73 2780481 0.02 0.0166493220.080.0220770 0.00 0.03 2001 5.67 2539257 0.28 0.1062503610.450.1434090.20 0.00 0.24 2002 5.25 2383802 2.13 0.7268475703.051.0137552.38 0.01 1.74 2003 5.69 2221697 2.68 1.2773056183.361.5753240 0.00 2.84 2004 5.43 23

27、23352 2.86 1.3767208863.251.3572162.46 0.03 2.75 2005 5.71 3095744 3.10 1.7057921103.111.0840420 0.00 2.78 资料来源:根据山东省统计年鉴相关年份计算。(3)森林损失。一般而言,森林在二氧化硫单一污染物下的损失小于酸雨的影响。当降水 pH 值小于 5.0、二氧化硫浓度为 0.05 毫克/立方米时,才会引起林材积量减少。由于山东省林木周围二氧化硫的浓度小于 0.05 毫克/立方米,且 2000-2005 年青岛市降水的 pH值均大于 5.25,因此计算期内大气污染对木材蓄积量基本没有影响,可以

28、认定该项损失为 0。(4)材料损失。酸雨腐蚀性很大,直接降低材料的使用寿命。借鉴相关研究,本文仅对门窗油漆、砂浆灰水和自行车的损失进行估算。根据公式 4 计算出二氧化硫环境浓度为二级标准、在不同 pH 值区间取其中间值时各种材料的使用寿命,确定公式中临界损失阈值,并将 pH5.6 时的使用寿命作为无酸雨条件下材料的使用寿命 L0。再根据公式 4,可以得到青岛市 2000-2005 年酸雨对建筑材料和自行车造成的损失(见表 5)。由于各年酸雨的 pH值有差别,因而酸雨对材料造成的损失出现了较大波动。表 5 酸雨对材料造成的损失 单位:万元 年份 门窗漆 砂浆灰水 自行车 合计 2000 0 0

29、0 0 2001 0 0 0 0 2002 27.86 69.65 163.04 260.54 72003 0 0 0 0 2004 35.69 89.56 167.89 293.14 2005 0 0 0 0 资料来源:作者计算。由以上各项损失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山东省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害构成中,人体健康损失所占比重最大,在总污染损失中比重超过 80%,农业损失次之,所占比重约为 20%,材料损失仅发生在 2002 和 2004 年,所占比重较小,而森林损失在现有数据下可认定为零。2水污染损失(1)人体健康损失。污染水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通过饮水或洗涤取用而接触污染水质造成的,也可能通过

30、水生食物链或经农田灌溉污染粮食和蔬菜,影响人体健康。本文主要考虑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肝癌等与水污染密切相关的消化系统癌症和肠道传染病。由于缺少山东省受水污染影响的人口数及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住院时间等统计资料,本文通过间接推导和参考类似地区典型调查结果的方法获得相关数据。污染区人口数推导如下:将未饮用自来水的人口视为受水污染影响的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2003 年山东省水利厅普查结果显示,截至 2002 年底,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 40%,占农村人口数60%的人未饮用自来水,该人口比例即为受污染人口比例;由于受污染的人口集中于农村地区,人力资本以农民人均纯收入表示。采用人力资本法

31、和公式 1,得出山东省水污染造成的人体健康损失。结果表明 2000-2002 年,水污染造成的人体健康损失变化不大,但 2005年比 2002 年的损失则上升幅度较大(见表 6)。表 6 水污染造成的人体健康损失 年份 全省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农村人口(万人)受污染人口数 M(万人)人力资本 P(元/(a人)人体健康损失S(亿元)2000 8997 3419 5578 3347 2659.20 10.07 2001 9041 3544 5497 3298 2804.51 10.31 2002 9082 3660 5422 3253 2953.97 10.57 2003 9108 28

32、33 6275 3765 3150.49 12.82 2004 9163 2951 6212 3727 3507.43 13.76 2005 9248 2978 6270 3762 3930.55 15.17 资料来源:根据山东省水利厅普查结果计算。(2)污灌造成的农业损失。山东利用污水灌溉农田已有 30 余年的历史,由于农业用水日益匮乏,污灌面积迅速扩大。参考相关研究,据公式 7,求出计算期污灌区土壤污染所造成的农作物损失。结果表明,2000-2005 年山东省污灌造成的农作物损失大幅上升(见表 7)。表 7 2000-2005 年山东省污灌区土壤污染造成的农作物损失 年份 污灌面积(万公顷

33、)粮食作物损失(亿元)蔬菜损失(亿元)污灌的农作物损失(亿元)2000 249.08 18.19 4.27 22.46 2001 373.61 30.02 7.22 37.24 2002 560.42 41.30 11.34 52.64 2003 840.63 84.74 15.44 100.18 82004 1260.94 172.03 28.64 200.67 2005 1891.41 267.46 57.52 324.98 资料来源:作者计算。(3)工业损失。工业损失采用防护费用法计算。根据山东省水质监测资料,山东省大部分地表河流工业用水区的水质超标。假定全部工业用水均受到污染且为劣 V

34、 类,劣 V 类水经过二级处理的费用为 0.77 元/立方米。由公式 8 得出水污染造成的工业损失(见表 8)。由于近年来山东省对工业用水实行了较为严格的控制,2000-2005 年工业用水总量下降,水处理成本降低,可以判定水污染造成的工业损失减少。表 8 水污染造成的工业损失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工业用水量(亿 m3)12.80 19.17 17.06 15.01 14.04 1100 水处理成本(亿元)9.86 14.76 13.14 11.56 10.81 8.47 资料来源:根据山东省统计年鉴相关年份计算。(4)生活用水损失。生活用水污染会

35、增加水质净化和处理成本。按每吨水增加 0.2 元计算,再根据山东省生活用水量,由公式 9 可求得这一项损失(见表 9)。表 9 水污染造成的生活用水损失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生活用水量(亿 m3)26.98 27.90 27.53 20.22 20.7 21.39 水质净化成本(亿元)5.40 5.58 5.51 4.04 4.14 4.28 资料来源:作者计算。(5)渔业损失。目前,山东省地表水的渔业用水功能区水质大部分不符合用水要求,水污染使淡水渔业资源的产量降低,但这一部分损失量无法直接获得,因此,这里通过类比其他研究成果的方法来计算。其中,

36、一种方法是通过渔业损失占渔业总产值的比例推出;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减产率计算出水产品的减产量,再由市场价值法计算出损失。取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代表山东省水污染造成的淡水渔业损失(见表 10)。表 10 水污染造成的渔业损失 年份 淡水渔业产值(亿元)淡水渔业损失(亿元)水产品收购价格(元/吨)淡水养殖产量(吨)淡水捕捞产量(吨)养殖减产量(吨)捕捞减产量(吨)淡水渔业损失(亿元)淡水渔业损失均值(亿元)2000 66.10 1.98 6757.30 94125889916 47063 13487 3.88 2.93 2001 68.55 2.06 6716.54 94151288562 470

37、76 13284 4.02 3.04 2002 63.16 1.89 6253.1 88874978764 44437 11815 3.67 2.78 2003 69.48 2.08 6171.81 91993010077145997 15116 4.16 3.12 2004 83.11 2.49 6881.57 95705010350047853 15525 4.97 3.73 2005 89.38 2.68 7308.22 97748512276848874 18415 5.47 4.08 资料来源:根据山东省统计年鉴相关年份计算。9以上各项水污染损失的核算结果显示,计算期内山东省水污染造

38、成的损害大幅度增加,由 2000 年 50.72 亿元上升到 356.98 亿元。其中,水污染中农作物损失所占比重最大,在总污染损失中比重从 2000 年 44%上升到 2005 年 91%,上升幅度也较大,主要原因在于山东省农业用水日益匮乏,污灌面积迅速扩大。人体健康损失、工业损失、生活用水损失和渔业损失都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但在水污染损失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四、基于成本的山东省环境污染损失核算 1大气污染治理成本 根据相关研究,山东省削减二氧化硫的投资额约为 5 万元/100 吨,运行费为每年 1 万元/100 吨,即二氧化硫的治理成本为 600 元/吨,烟尘的治理成本为 300 元/吨,

39、工业粉尘的治理成本按 200 元/吨。根据山东省环境公报得到污染物的排放实物量,采用恢复费用法,计算出大气污染治理成本。结果显示,尽管 2000-2005 年间山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构成发生了一定变化,表现为二氧化硫排放量上升,工业粉尘排放量大幅下降,但排放总量出现小幅下降。因此,计算期内基于成本的大气污染损失变化不大(见表 11)。表 11 2000-2005 年山东省大气污染治理成本 年份 SO2排放量(万吨)烟尘排放量(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万吨)污染治理成本(亿元)2000 179.6 67.3 74.6 14.3 2001 172.2 64.8 64.4 13.6 2002 169.0

40、 61.9 60.3 13.2 2003 183.6 62.4 76.1 14.4 2004 182.1 57.6 39.8 13.5 2005 200.3 61.9 37.3 14.6 资料来源:作者计算。2水污染治理成本 根据刘利(2001)的研究,COD 的单位处理成本取 1.66 元/千克,NH3-N(或 TN)的单位处理成本取 2.14 元/千克。由山东省环境公报的污染物排放量,采用恢复费用法,计算水污染的治理成本。2000-2005 年间,由于包括废水、COD 以及氨氮等主要污染物在内的水污染排放总量减少,山东省水污染治理成本基本呈下降的趋势(见表 12)。表 12 2000-20

41、05 年山东省水污染治理成本 年份 废水排放量(亿吨)COD 排放量(万吨)氨氮排放量(万吨)污染治理成本(亿元)2000 22.9 99.9-16.6 2001 23.5 92.2 8.4 17.1 2002 23.1 85.9 8.4 16.1 2003 24.6 82.9 7.8 15.4 2004 26.4 77.9 8.1 14.7 2005 28.0 77.0 8.4 14.6 资料来源:作者计算。参考烟台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烟台市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估算及环境保护对策的费用效益分析 的取值。10 五、结论 本文分别对 2000-2005 年间基于损害和成本的山东省各项环境污染损失进

42、行了核算。结果表明,计算期内基于损害的山东省污染总损失远大于基于成本的总损失。这是由于基于成本的核算思路假设当所有排放的污染物都得到治理,当年的环境退化不会发生。治理成本是环境退化价值的一种下限核算,而基于损害计算出的污染损失则将环境污染造成的各种损害纳入了核算体系。与治理成本法相比,基于损害的估价方法更为合理,也更能体现污染造成的环境退化成本。另从污染损失的变化趋势来看,2001-2005 年山东省基于损害的大气污染损失年增长幅度分别为 12.7%、16.9%、16.7%、13.4%、10.9%,水污染损失年增长幅度分别为 39.8%、19.3%、55.6%、77.0%、53.1%,反映出计

43、算期内基于损害的山东省污染损失增长速度较快,这主要由于历史欠账,加之近年来山东省经济快速增长,重化工业化加快,造成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而同期山东省基于成本的大气和水污染损失年增长幅度均不大,说明计算期内山东省污染排放控制尤其是工业污染排放控制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再从20002005 年山东省大气和水污染治理投资来看,自 2003 年起,水污染的治理投资才略高于基于成本的水污染损失,而大气污染治理投资仅在 2005 年高于基于成本的大气污染损失。若将污染治理投资与基于损害的污染损失计算结果相比,两者相差非常大。这意味着山东省污染治理投资规模尚不足以弥补污染造成损失(见表 13)。再将环境污染损

44、失与山东省的 GDP 相比较,2000-2005 年山东省大气与水污染损失总和在 GDP 中所占比重分别为 1.77%、1.96%、2.06%、2.32%、2.67%和 2.94%。2001-2005 年山东省GDP增长速度为10.3%、11.8%、17.5%、24.4%、23.3%,而按照当年价格计算,2001-2005年大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增长率为 22.08%、17.9%、32.2%、43.3%、35.4%,与按当年价格计算的 GDP 相比,环境污染损失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 GDP 的增长速度。表 13 山东省环境污染损失与治理投资情况 单位:亿元 基于损害的环境污染损失 基于成本的

45、环境污染损失 环境治理投资 年份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大气污染 水污染 2000 96.70 50.72 14.3 16.6 9.38 11.96 2001 108.96 70.93 13.6 17.1 7.08 10.79 2002 127.38 84.64 13.2 16.1 9.36 15.71 2003 148.63 131.72 14.4 15.4 7.55 16.11 2004 168.58 233.11 13.5 14.7 10.82 16.30 2005 187.03 356.98 14.6 14.6 19.60 24.27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山东省的情况是处

46、于加速工业化阶段地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损失及其治理投入之间关系的典型实例,集中表现为:尽管各地污染物排放总体上得到了一定控制,但由于在工业化中后期的特定历史时期重化工业仍有较强扩张的动力,势必造成环境污染损失持续上升,其占 GDP 比重不断提高,加之污染治理技术相对落后,治理投入渠道和方式较为单一,导致治理投入规模与污染损失出现较大缺口,难以遏止环境退化发生。面对日益增大的环境压力,应加强制度创新和政策引导,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经济活动特别是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损失:加强环境污染损失核算,建立完善基于 SEEA 的绿色 GDP 核算体系,并将绿色 GDP 及相关指标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47、。加大节能减 11排力度,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手段,摒弃“生产-污染-治理-再污染”的传统模式。大力发展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战略性产业,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环境税试点,逐步形成以市场手段为主导的污染控制和排污交易体系,推动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鼓励各种投资主体参与污染治理,研发适用型污染治理技术,扩大污染治理投入规模,改善治理效果,实现治理投入的多元化发展。(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Krutilla,John V.Some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Daedalus

48、,Fall,1967,96(4).2 Dean,J.M.Does Trade Liberalization Harm the Environment?A New Test 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2,35(4).3 Dubourg,W.R.Estimating the Mortality Costs of Lead Emission in England and Wales J.Energy Policy,1996,24(7).4 Euston Quah and Tay Liam Boon.The Economic Cost of Particul

49、ate Air Pollution on Health in Singapore 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3,14(1).5 Cowell,D.and Apsimon H.Estimating the Cost of Damage to Buildings by Acidifying Atmospheric Pollution in Europe J.Atmospheric Environment,1996,30(17).6 Delucchi,M.A.,Murphy J.J.and McCubbin D.R.The Health and Visibili

50、ty Cost of Air Pollution a Comparison of Estimation Methods 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2,64(2).7 Seung-Jun Kwak,Seung-Hoon Yoo and Tai-Yoo Kim.A Constructive Approach to Air-quality Valuation in Korea J.Ecological Economics,2001,(38).8 过孝民,张慧勤.公元 2000 年中国环境预测与对策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9夏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财经金融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