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稳态系统教师用书.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42960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稳态系统教师用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稳态系统教师用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稳态系统教师用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稳态系统教师用书.doc(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36【2019【2019最新最新】精选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稳态系统教精选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稳态系统教师用书师用书 “稳态系统”专题,重点探讨生物个体稳态的维持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揭示“系统”内部稳定的原因及其调控机制。以“系统”的观点分别从个体的非生命系统“内环境”以及宏观的生命系统“生态系统”两个方面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了阐述,但二者之间并非孤立、割裂的,它们是从不同层面印证生命系统稳态的两个实例。因此,以稳态为主线,建立个体和生态系统两个视角间的联系,对于培养整体性思维十分有益,并有助于形成认识生命活动所应具有的动态观。本专题按照生

2、命系统的层次性,顺次按“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水平编排。对每一个层面我们都能够从“系统”的角度去考量它们的组成、结构与功能以及发展变化过程。1模型构建2模型分析本专题仍然可以依照“系统的组成系统的结构系统的功能系统的发展变化”这一主线展开分析:(1)对于生物个体的稳态(以人体为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稳态系统的组成;呼吸、消化、循环和排泄等器官是稳态系统的结构基础;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稳定是系统的功能;内环境的失调及恢复是系统的发展变化。(2)关于群体的稳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生物体外的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系统的结构包括种群、群落等;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

3、传递;系统的发展变化包括种群数量的波动、群落的演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维持。可见,以稳态系统为线索,运用系统思想阐释生命稳态,把握专题架构,对我们理解生命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性和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2 / 36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系统稳态与免疫第1课时 稳态及其调节考点一内环境及其稳态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血浆蛋白和抗体都是内环境的成分B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K主要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C内环境的稳态仅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人体剧烈运动过程中虽然产生较多的乳酸,但不会引起血浆酸碱度的明显下降解析:选C A项中的三种物质都是

4、内环境的成分。由于Na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而K主要分布于细胞内液,所以它们分别是维持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渗透压的重要物质。内环境的稳态不仅指温度、pH和渗透压等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还指各种物质的含量(如血糖浓度等)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虽然人体剧烈运动过程中机体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乳酸,但由于血浆中含有酸碱缓冲物质,所以血浆的酸碱度不会明显下降。2乳酸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为病人补充碱制剂或者胰岛素,以降低血液中乳酸的含量及提高血液的pH。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碱制剂可选用NaHCO3、Na2HPO4B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乳酸和CO2C患者补充胰岛素的主要目

5、的是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D人体出现乳酸酸中毒症状,表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解析:选B 据题意,乳酸酸中毒者血液中乳酸较多,可用碱性缓冲物质NaHCO3、Na2HPO4中和;丙酮酸在人体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产生乳酸,不产生CO2;糖尿病病人3 / 36血糖浓度偏高,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功能,补充胰岛素的目的是加速血糖的利用(氧化分解、合成糖原);人体出现乳酸酸中毒症状,说明人体内的缓冲物质未把乳酸中和,表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3(2016绵阳二诊)下表为人体血浆中部分成分的平均含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成分含量(%)成分含量(%)成分含量(%)水90.7葡萄糖0.08Cl0.36血

6、清白蛋白4.4脂肪0.14Ca20.01血清球蛋白2.1Na0.38I极其微量A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两种血清蛋白B血浆中所有脂肪比所有葡萄糖储存的能量多C血浆中的Ca2浓度偏高时会导致肌肉抽搐D长期碘摄入不足会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偏低解析:选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蛋白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其中无机盐对渗透压的贡献大于血浆蛋白,表中数据虽然显示血清白蛋白和血清球蛋白的含量较高,但由于这两种物质是大分子,所以物质的量并不高,而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溶质微粒的数目,而不是质量;从表中看出血浆中脂肪含量高于葡萄糖,而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故血浆中所有脂肪比所有葡萄糖储存的能量多;血浆中的Ca2浓度

7、偏低时会导致肌肉抽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长期碘摄入不足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偏低,通过反馈调节使促甲状腺激素偏高。4.下图1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的乙可能是血细胞或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B如果图1中6过程受阻,则甲中的水分会增加C图2中过程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参与而不需要泌尿系统的参与D图2中可表示细胞产生的CO2等废物4 / 36解析:选C 图1中丙是淋巴,甲是组织液,乙是血浆,丁是细胞内液。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在血浆和组织液中。如果图1中6过程受阻,则会引起组织水肿,即甲中水

8、分增加。图2中过程需要泌尿系统的参与。图2中的代表O2和养料,代表CO2等废物。考点二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的过程5.如图是寒冷时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EF过程中,效应器为垂体B寒冷时E合成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CC既能释放神经递质又能释放激素DD战栗主要通过无氧呼吸产热解析:选C 图中C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冷觉引起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因此效应器为下丘脑,而不是垂体;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合成的;下丘脑能释放神经递质,也能释放激素;骨骼肌战栗主要通过有氧呼吸产热。6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

9、中甲、乙、丙表示结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细胞外液 渗透压升高尿量A食物过咸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结构甲、乙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C抗利尿激素在结构甲细胞中合成D结构丙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减少解析:选D 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都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分析图示可知,结构甲、乙分别是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和垂体;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的内分泌细胞合成;结构丙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对水的重5 / 36吸收增加,尿量则减少。7下面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A、B、C表示激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表示胰岛A细胞

10、C结构通过传出神经,直接影响B的分泌D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通过主动运输分泌相应激素解析:选D 分析题图信息可知,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表示胰岛A细胞,A表示胰高血糖素,B表示胰岛素,C表示肾上腺素;下丘脑可以通过神经调节支配胰岛A、B细胞和肾上腺分泌相关激素,此为神经调节,血液中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以直接刺激胰岛A、B细胞分泌相关激素,此为体液调节,故血糖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胰岛素为蛋白质类激素,其分泌方式是胞吐。8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

11、运输B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的分泌量随之增加C胰岛B细胞以胞吐方式将胰岛素释放到细胞外D脂肪细胞和骨骼肌细胞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解析:选A 题干已经说明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说明脂肪细胞和骨骼肌细胞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又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故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血糖的激素,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会刺激胰岛B细胞以胞吐的方式分泌胰岛素,使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多,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在细胞内氧化分解或转化为非糖物质或合成糖原,从而降低血糖浓度。6 / 36考点三生命活动的调节模型9.下图表示信号传导的一种

12、方式,甲表示产生信息分子X的细胞,乙是X的靶细胞。下列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A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X使乙发生膜电位的变化B甲是下丘脑细胞,乙是垂体细胞,X促进乙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C甲是胰岛A细胞,乙是肌细胞,X促进乙中储能物质水解D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细胞,X加快乙的新陈代谢解析:选D 如果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甲与乙之间应当是神经中枢,而不是血管;如果甲是下丘脑细胞,乙是垂体细胞,X是促激素释放激素,促进乙分泌促激素;如果甲是胰岛A细胞,X应当是胰高血糖素,不能促进乙(肌细胞)中储能物质肌糖原水解;如果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细胞,X是甲状腺激素,能加快乙的新陈代谢。10现

13、有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五种激素。a、b、c、d、e分别代表其中的一种。右图中除d、e两种激素为拮抗作用之外,其余直接相邻的激素之间在某些生理作用方面均为协同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c、e分别代表的激素为生长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Ba、b两激素在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协同作用,a侧重促进生长,b侧重促进发育Cd激素最主要的作用部位是肝脏D切除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是激素b、c解析:选D 由于d、e为拮抗作用,其余直接相邻激素之间都是协同作用,故a为生长激素,b为甲状腺激素,c为肾上腺素,d为胰高血糖素,e为胰岛素;生长激素侧重促进生长,甲状腺激素侧重

14、促进发育;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为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由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控,因此切除下丘7 / 36脑和垂体的联系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影响较大。考查综合迁移应用能力11下图1为正常成人血液中X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图2为机体血糖调节过程图,其中m、n为相关激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若X代表甲状腺激素,则ab时段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时,与之相关的_(激素)分泌减少,以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中存在着分级调节和_机制。(2)若X代表抗利尿激素,则当细胞外液渗透压_(填“升高”或“降低”)时,cd时段该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_增

15、强,最终维持渗透压平衡。(3)图2中的n由胰腺中的_合成和分泌。m和n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中为_关系。若组织细胞表面缺乏胰岛素受体,则组织细胞将_(填“加快”和“减缓”)摄取血糖。解析:(1)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既有分级调节又有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2)若X是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cd时段表示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最终维持渗透压平衡。(3)图2中的m可使血糖升高,为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合成和分泌;n可使血糖降低,为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

16、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中为拮抗关系。若组织细胞表面缺乏胰岛素受体,则胰岛素不能有效地作用于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将减缓摄取血糖。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 (2)升高 对水的重吸收 (3)胰岛B细胞拮抗 减缓12如图表示人体血糖调节的部分生理过程,图中X、Y表示物质,表示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8 / 36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_,此过程属于_调节,胰岛属于该反射弧中的_;当血糖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经过程使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减弱,这一调节方式称_调节,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_增加,提高血糖含

17、量,从而维持血糖平衡。(2)研究表明,型糖尿病的病因是免疫系统对自身的胰岛B细胞进行攻击造成胰岛B细胞受损,此疾病属于免疫异常中的_病。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患者体内X的含量_,使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_减弱,导致血糖升高并出现尿糖。解析:(1)血糖浓度升高,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胰岛素,此过程属于神经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使血糖浓度升高。(2)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正常细胞属于自身免疫病。胰岛B细胞受损,分泌的胰岛素减少,使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减弱。答案:(1)胰岛素 神经 效应器 (负)反馈 胰高血糖素 (2)自身免疫 减少

18、 摄取、利用和储存13在寒冷环境中,人的体温调节机理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激素b指的是_。在图中“”内画上“”或“”,其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2)当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机体会通过相应的调节,使该激素的含量不至于过高。请在图中用虚线箭头及“”或“”表示相应的调节。(3)为验证小白鼠体温调节中枢是器官A而不是脊髓,请完成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小白鼠若干,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并测量三组小白鼠的体温;甲组_,乙组破坏器官A,丙组破坏脊髓;将三组小白鼠_,一段时间后,测量体温并比较体温是否9 / 36变化。预测实验结果:_。解析:(1)由图可知

19、,器官A为下丘脑、器官B为垂体,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2)机体通过负反馈调节的方式来维持机体内激素的相对稳定。(3)甲组为空白对照,即不作处理。三组小白鼠应置于相同的寒冷环境中,比较体温的变化情况。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所以甲组和丙组小白鼠体温不变化,而乙组小白鼠体温变化。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 、(2)(3)实验步骤:不作处理 放在相同的寒冷环境中预测实验结果:甲组小白鼠体温不变化,乙组小白鼠体温变化,丙组小白鼠体温不变化在本课时复习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加深对基本概念与原理的理解。(2)借助网络图识记内环境的物质组成及相互关系

20、。(3)构建血糖调节、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模型,理解相关原理和过程。(4)能用所学知识对常见生理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考点一Error!明考向不走弯路10 / 36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转化、稳态的维持及意义等内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考生常因不能准确识别内环境的物质组成及相互转化关系图而失误,如课前诊断卷T4。联知识简洁串记1明确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三个“必须认准”(填空)(1)必须认准三类“内环境物质”:小分子物质CO2、O2、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等。大分子物质血浆蛋白、抗体等。信号分子淋巴因子、激素、神经递质等。(2)必须认准两类“非内环境物质”:专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呼吸酶等)不属内环境

21、成分。专存在于与外界相通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等)中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3)必须认准发生于内环境中的三类反应:酸碱缓冲对参与的对碱或酸的缓冲反应。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的反应。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反应。2巧用单、双箭头判断体液转化关系(填空)示意图只有单方向(箭头)的Error!具有双向箭头的Error!因此,可根据单向箭头先判断淋巴,指向淋巴的是组织液,淋巴指向的是血浆,与组织液双向交换的是细胞内液和血浆,即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丁是淋巴。防易错无障通关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而糖原不会出现在其中()(2)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抗原

22、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都发生在内环境中()11 / 36(3)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4)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其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下肢水肿()(5)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6)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7)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8)当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后,一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9)体液就是内环境()(10)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考点二Error!明考向不走弯路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的原理过程及相关激素的

23、生理功能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尤其是结合细胞代谢、人体健康考查血糖调节更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联知识简洁串记1理解下丘脑在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中的作用(填空)(1)图示:(2)分析:下丘脑的四个功能和三个中枢:a四个功能:感受、传导、分泌和调节;b三个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水盐调节中枢。水盐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但产生渴觉的中枢是大脑皮层。在升高血糖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在调节体温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2澄清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中的四大误区(填空)误区1:误以为寒冷环境中产热大于散热,或炎热环境中散热大于产热。其12 / 36实,无论是在寒冷还

24、是在炎热环境中,机体产热与散热都保持平衡,如果两者没有保持平衡,体温就会升高或降低。误区2:误以为温觉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中,但温觉感受器在皮肤、黏膜和内脏中。误区3:误以为抗利尿激素的来源是垂体。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误区4:误以为渴觉在下丘脑的水盐调节中枢中产生。渴觉和其他感觉一样,都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析考法命题扫描以流程图为载体,考查水和无机盐的调节典例1 如图为某同学“饥寒交迫”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AD为器官或细胞,为激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产生冷觉的A是_。(2)当激素以B为靶细

25、胞时,体现了激素的_调节,对B的作用效应有_、_。(3)激素的主要靶器官(细胞)是_,与其在血糖调节方面相互拮抗的激素是_。(4)相同饮水量的情况下,人在冬天比在夏天排尿量多的主要原因是_。解析 (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均位于下丘脑。温度感觉中枢是大脑皮层,故产生冷觉的A是大脑皮层。(2)由“下丘脑”、“甲状腺”可推知,图中B为垂体,分别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作用于下丘脑和B(垂体)时,可抑制和的分泌,这是一种反馈调节机制。甲状腺激素可提高靶细胞的代谢速率,故(甲状腺激素)作用于B(垂体)的效应为:抑制垂体合成和分泌促

26、甲状腺激素,促进13 / 36垂体细胞提高代谢速率。(3)饥寒交迫时,人体内血糖含量较低,机体会通过调节使血糖浓度升高,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由此可推出:C为胰岛A细胞,为胰高血糖素,D为胰高血糖素的靶器官或靶细胞,主要为肝脏细胞。胰岛素有降血糖的作用,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相互拮抗。(4)人体的摄水量和排水量处于动态平衡,在相同饮水量的情况下,人在冬天几乎不排汗,基本依靠排尿来排水,故冬天的排尿量比夏天的排尿量多。答案 (1)下丘脑 大脑皮层 (2)反馈 抑制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 提高细胞代谢速率 (3)肝脏细胞 胰岛素 (4)汗液分泌较少以模式图为载体,考查血糖调节与糖尿病典例

27、2 某健康人饮用一定的葡萄糖溶液后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图2是型、型两种糖尿病部分发病机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图1中曲线_表示的是胰岛素浓度变化,胰岛素在加工和运输过程中需要_等细胞器参与。(2)图2中靶细胞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细胞癌变后该物质的含量会_。(3)图2中型糖尿病的病因是_,该类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是_。(4)图2中型糖尿病的病因是_。解析 (1)图1中曲线甲先上升而曲线乙后上升,所以曲线甲表示的是血糖浓度变化,曲线乙表示的是胰岛素浓度变化。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加工场所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运输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8、。由于本小题只涉及胰岛素加工和运输,所以不必答出核糖体。(2)图2中靶细胞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14 / 36糖蛋白,癌细胞的特点之一就是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含量减少。(3)从图2中可以看出,型糖尿病中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较少,从而使得血糖浓度较高。由于胰岛素制剂是蛋白质,所以应注射而不能口服。(4)从图2中可知,型糖尿病的病因是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不足,从而使得含量正常的胰岛素不能发挥应有的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答案 (1)乙 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2)糖蛋白 减少 (3)胰岛素分泌不足 注射胰岛素制剂(4)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不足理清血糖浓度变化的原因备考锦囊(1)升高的原因:摄取了食物中的

29、糖类;在血糖浓度较低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也可使血糖浓度升高。(2)降低的原因:胰岛素促进血糖的三个去路,抑制两个来源;运动消耗了大量能量,而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即时练举一反三1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0 mL,尿量在短时间内将显著增多,其原因最可能是( )A肾小管中液体渗透压增高B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速率增加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D胰岛素分泌增加解析:选A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后,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C项错误;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速率增加会导致尿量减少,B项错误;该过程与胰岛素无关,D项错误。2如图是某人在摄食后及运动过程

30、中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其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摄食后血糖浓度升高,与胰岛B细胞无关B血糖浓度正常水平的维持是通过反馈调节实现的15 / 36CA点后血糖浓度降低,是因为胰岛素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DB点后血糖浓度升高,是因为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分解解析:选B 摄食后1小时内,由于食物中糖类被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以降低血糖。当人体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发生变化时,机体一方面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使血糖浓度恢复正常,另一方面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分泌腺进行反馈调节,两方面共同作用最终使血糖浓度恢复正常。据图分析,分泌物甲能使血糖浓度降低,分

31、泌物乙能使血糖浓度升高,因此甲是胰岛素,乙是胰高血糖素。A点后血糖浓度降低,是因为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化为非糖物质的功能。B点后血糖浓度升高,是因为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并转化为葡萄糖以提高血糖浓度,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转化为葡萄糖。考点三Error!明考向不走弯路人和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不同的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不同,但都有“感知刺激作出反应发生效应”三个阶段。从共性的角度归纳整合繁杂的调节过程,有助于记忆和理解相关知识。深思维纵引横连用知识联系法解读生命活动调节模型(1)联系水平衡调节:若图表示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a表示下丘脑,则下丘

32、脑渗透压感受器感知渗透压的变化,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b(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c(肾小管和集合管)。(2)联系反射弧结构:若图表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则兴奋在其中的传递形式是电信号(神经冲动)、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和特异性受体结合)。(3)联系二次免疫:若图表示预防接种一段时间后的二次体液免疫,c表示抗16 / 36体,则a表示记忆细胞,b表示浆细胞。二次免疫反应中抗体产生的特点是更快、更多。(4)联系血糖调节:若图表示血糖的调节途径,a表示胰岛,则b表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c表示相应的靶细胞,当血糖水平升高时,a的反应及调节的结果是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33、增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减少,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会迁移题组练通1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或细胞间某些信息传递过程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当e被切断时,刺激a,机体仍然能够产生感觉B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C如果该图表示激素调节过程,若a为下丘脑,b为脑垂体,c为胰岛A细胞D如果该图为细胞免疫过程,a为B细胞,b为浆细胞,c为靶细胞解析:选A 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a为感受器,d为传入神经,b为神经中枢,e为传出神经,c为效应器,则当e被切断时,刺激a,兴奋仍然能传到大脑皮层;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内

34、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d表示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其次也能发生在线粒体中;胰岛A细胞不受脑垂体控制,直接受下丘脑调节;B细胞和浆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的是T细胞和效应T细胞。2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图为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三种调节方式,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若方式甲中的靶腺体为甲状腺,则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垂体的相关分泌活动B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图中方式乙,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能增加其分泌量C兴奋在M处传递的特点是单向传递,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K将大量内流17 / 36D方式丙中激素的释放为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内分泌

35、腺属于效应器解析:选B 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分泌的;内环境渗透压升高,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及释放符合图中方式乙;兴奋在M处传递的特点是单向传递,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大量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图中方式丙中激素的分泌是神经调节的结果。一、练全国卷高考真题知考查重点1(2016全国甲卷)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解析:选D 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如在寒冷环境中甲状

36、腺激素的分泌会增多,人体血糖浓度下降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会增多。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故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会下降。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故可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2(2016全国丙卷)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解析:选B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通过刺激下

37、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进而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肾小管通过自由扩散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摄盐过多后细胞外液渗透压过高,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饮18 / 36水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增加尿的生成,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3(2015全国卷)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 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解析:选A 静脉注射的生理盐水会通过血浆进入内环

38、境,如组织液中。虽然输入兔体内的生理盐水的渗透压等同于内环境的渗透压,但输入生理盐水后,机体会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将多余的水分和Na排出体外。由于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外,所以增加的Na大部分分布于细胞外液中,不会有50%分布在细胞外液,50%进入细胞内液的现象发生。4(2014全国卷)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解析:选D 内环境

39、指的是组成细胞外液的血浆、淋巴、组织液,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中。5(2014全国卷)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19 / 36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解析:选A 在毛细血管的动脉端,血液运输的氧气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在毛细血管的静脉端,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经组织液进入血液被运输到肺排出体外,因此生成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大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两者氧气的含量不相等。血浆可以形成组织液,组织液可

40、以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也可以回渗到血浆,淋巴通过淋巴循环回流到血浆,因此组织液处于不断生成与回流之中,并保持着动态平衡。动脉中的血浆沿动脉流入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其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吸收进入血浆。6(2016全国丙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与其在进食后的情况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_,其原因是_。(2)在饥饿条件下,一段时间内人体血浆中葡萄糖和酮体浓度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酮体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其酸性较强。人在某些情况下不能进食时,需要注射

41、葡萄糖溶液,据图分析,注射葡萄糖溶液除了可以满足能量需求外,还可以_。解析:(1)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由于血糖浓度较20 / 36低,会使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此时胰岛素分泌相对减少,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会增加;在进食后则相反。(2)由题中信息可知,人在饥饿时,缺少糖类等能源物质,此时脂肪分解提供能量,脂肪会先分解成脂肪酸,脂肪酸再分解,此过程中会产生酮体,酮体的酸性较强,因此血浆中酮体增多时,会破坏血浆的酸碱平衡。注射葡萄糖溶液后,葡萄糖氧化分解提供能量,脂肪的分解减少,避免血浆中酮体的浓度持续升高,防止内环境的pH下降。答案:(1)高 在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使

42、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在进食后则相反 (2)避免因酮体浓度升高而引起的内环境pH下降(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二、练各地市调研试题知命题热点1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B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量增多C白蛋白减少,O2运输能力减弱D白蛋白增多,机体免疫力增强解析:选B 白蛋白增多,血浆的渗透压上升,组织液减少,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白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液增多;白蛋白没有运输氧气的能力;白蛋白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血浆渗透压,不参与免疫

43、调节。2小鼠肠道中双歧杆菌减少会使肠道吸收内毒素脂多糖增加,导致正常数量的胰岛素不能有效促进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致使小鼠患糖尿病。小鼠以植物或植物的果实等为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鼠肠道中的双歧杆菌与小鼠为寄生关系B双歧杆菌获得的能量主要来自生产者同化的能量C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离不开胰岛素受体的识别D双歧杆菌减少会使小鼠患糖尿病21 / 36解析:选A 双歧杆菌减少会导致小鼠患糖尿病,因此小鼠肠道内的双歧杆菌有助于小鼠血糖平衡,二者为互利共生关系。小鼠以植物或植物的果实等为食物,因此小鼠为初级消费者,而双歧杆菌和其是互利共生关系,因此双歧杆菌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同化的能量。胰岛素作

44、用于靶细胞离不开胰岛素受体的识别。由题干信息可知,双歧杆菌减少会导致小鼠患糖尿病。3(2016衡水调研)给实验用的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分别从其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和动脉采集尿液和血液并进行成分分析,如果如下表。据此结果可以推测注射食盐水后( )尿液血浆NaKNaK 体积(mL/单位时间)(mgkg1)(mgkg1)(mgkg1)(mgkg1)注射食盐水前25153515545注射食盐水后40123013537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C肾小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解析:选B 由表格分析可知:血浆中,注射食盐水后Na浓度降低了,所以细胞外液渗透压

45、降低;注射食盐水后尿液的体积增多了,说明尿液多了,则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与该过程无关。4血糖是人体各组织细胞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胰岛素对血糖的平衡发挥重要作用。图1为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部分作用机理模式图。给人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图122 / 36图2A出现丙种异常抗体的糖尿病病人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取得治疗效果B图2中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C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肝细胞D图2中当胰岛素浓度为40 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

46、稳定解析:选B 从图1可以看出,出现丙种异常抗体的糖尿病病人胰岛素的分泌是正常的,该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靶细胞上缺乏胰岛素受体,故通过注射胰岛素不能治疗该类型的糖尿病。图2中横坐标表示的是血浆胰岛素浓度,所以b代表血糖消耗速率,a代表血糖补充速率;血糖消耗的原因是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被摄取、利用和储存。胰岛素可通过体液运输运至全身各处。当胰岛素浓度为40 U/mL时,血糖消耗速率大于血糖补充速率,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降低。5肾小管上皮细胞主要利用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重吸收原尿中的水分。如图表示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细胞重吸收水分的调节机制(字母表示体液,罗马数字表示过程)。(1)抗利尿激素由_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能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的有效刺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_(填“升高”或“降低”),图中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