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无答案) 新版-人教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42905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无答案) 新版-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无答案) 新版-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无答案) 新版-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无答案) 新版-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192019 期中联考期中联考高二历史高二历史(全卷满分:100 分 考试用时:90 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题有且仅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1.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 宗法血缘关系B. 家国同构观念C. 中央集权意识D. 安土重迁理念2.有学者对春秋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 516 人和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 713 人做了研究统计发现,战国时期出身微贱的人的百分比两倍于春秋时期。这种变化反映战国时期( )A. 社

2、会阶层流动日趋频繁B. 平民成为官员主要来源C. 贵族阶层退出政治舞台D. 平民政治代替贵族政治3.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 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B. 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C. 因孔子受到历代推崇D. 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4.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 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治国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 制度创新B. 武力掠夺C. 发展经济D. 科技强国5.文献通考

3、载:唐代“监察,其选拜多自京徽县尉”;玄宗诏定:“凡官,不历州县不拟台省”;肃宗时重申“御史须曾任州县理人官者方得荐用”。由此可见,唐代选任监察官( )A. 用于维持地方的治安B. 是由皇帝个人钦定的C. 强调人选的实践经历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6.宋仁宗年间,“刘保衡鬻卖房产案”曾给嘉佑政坛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三司使张方平因贱买了商人刘保衡的房产,遭御史中丞包拯弹劾而罢免外放。继任三司使宋祁因与宰相宋庠为兄弟,又遭包拯弹劾而离职改任。这表明宋代( )A. 注重通过监察制度来防范官员贪腐 B. 文臣注重道德操守C. 回避制度能够有效杜绝官员的腐败 D. 官场争斗十分激烈7.元朝设置行省时,多人

4、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如从地理位置上看,汉中以及安康属于南方,其生活习俗与四川差距很小,与陕西中、北部差距较大;但是,行省划界时不将它们划入四川反而划入陕西。据此可以推知,元朝设置行省的出发点是( )A. 便于传达政令B. 提高行政效率C. 扩大国家疆域D. 防止地方割据8.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重大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皇帝作用暂不考虑)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9.白钢在中国政治史中说,唐代的科举制采用了“行卷制”,主考官除详阅试卷

5、外,有权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誉决定录取结果。宋代的科举制实行“糊名制”,将考生所填写- 2 -的姓名、籍贯等一切资料信息全部密封,使主考官和阅卷官无法得知每张卷子是谁的。下列对于唐宋科举制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A. 唐代行卷制注重考生平日作品,带有主观性B. 宋代的糊名制杜绝了请托造假等科场舞弊现象C. 反映了科举制在人才选拔程序上的进一步僵化D. 反映了对官吏选拔制度的公正性的不断的探索10.2015 年 7 月,包括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遗址在内的中国土司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 48 处世界遗产。元代开始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由地方民族首领世袭土司职位;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

6、;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改为中央政府任命的流官统治。土司制度的这一变化轨迹反映了( )A. 中央集权的强化B. 西南军务的强化C. 文化交流的强化D. 民族融合的强化11.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 )A. 政府的主要形式不是君主制B. 内阁掌握着行政大权C. 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D. 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12.中国历史上的众多朝代中,清朝的君主以“勤政”著称。如康熙帝感慨道

7、“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行未敢少懈,自朝至于日昃,坐卧起居,曾无片晷余闲。”联系对比同时期的西方,对清朝君主“勤政”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顺应了强化君权的历史趋势B. 与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极为相似C. 阻碍了现代化在中国的启动D.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稳定发展13.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样排序主要体现了( )A. 皇权的独尊B. 中央集权的强化C. 等级制度的森严D. 文化专制的扩展14.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

8、连续。”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中国文明的统一和连续”的是( )A. 军事独裁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中央集权制15.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 )A. 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B. 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 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16.申漳在中国古代科技简史中写道:“造纸技术的改革是在宫廷官员领导下取得,经皇帝下令推广的。张骞、班超、甘英等探险家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交流,都是由朝廷组织的。标志航海技术水平的郑和远航,完

9、全是由国家组织领导的。”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是( )A. 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B. 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C. 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D. 开放自由的学术氛围- 3 -17.“在他们看来,抽签的整个过程,神都在显示着他的作用,抽签的结果是神意的表达,他们必须执行。古希腊人对神意怀有敬畏之心,所以,抽签方法被雅典人广泛地应用到了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城邦公职人员的选任上面。”这一措施( )A. 彰显了神权在雅典崇高地位B. 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C. 便利了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D. 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正确18.有学者认为,“罗马法中体现和包含了可以适用于全部人类社会

10、的、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人文思想、行为规范和交往规则,这就是罗马法能够长久不衰的生命活力之所在。”此语评论罗马法的视角是( )A. 社会变迁B. 阶级分析C. 道德标准D. 文明传承19.查士丁尼法典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该法典( )A. 形成重证据的传统B. 包罗广泛涵盖细致C. 已经具有契约思想D. 带有人文主义色彩20.1784 年,英国下议院以 208 票对 196 票延搁了首相小威廉皮特关于增收补助金的议案,并上书国王要求改组政府。小威廉皮特宣称:“我信任我的同僚,但我更信

11、任自己。”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 交给最高法院裁决B. 提交国王作出决策C. 悍然出兵驱散议会D. 解散议会重新选举21.英国政府与议会围绕“脱欧”程序主导权问题产生分歧。政府表示,启动“脱欧”程序由政府自行决定。议会议员则主张政府“脱欧”需议会批准。对此英国高等法院裁定,政府在正式启动“脱欧”程序前需经议会批准。这体现了英国政治运作中( )A. 政治协商原则B. 首相没有实权C.行政权在议会D. 分权制衡原则22.1845 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A.

12、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B. 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C. 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D. 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23.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 世纪和 18 世纪大西洋两岸先后发生三个伟大的历史事件,三者的相同点是( )A.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社会的构建 B. “权利”的诉求和“人权”的伸张C. 民主代议制和共和政体的建立 D. 新兴资产阶级和君主专制的斗争24.代议制是近代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民主政治形式。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新中国的代议机关,是高权力机关和最高立法

13、机关。下列关于近代西方国家的代议机关中被法律赋予权力最小,无足轻重的是( )A. 英国的议会B. 美国的国会C. 法国的议会D. 德国的议会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3 小题,共 5252 分。请把答案作答在答题卷上)25.(25 分)“传统与变革传统与变革”的主题几乎是每一个民族在寻求发展时所面临的共同难题,这的主题几乎是每一个民族在寻求发展时所面临的共同难题,这对矛盾能否处理好,直接关系一个民族的盛衰荣辱。对矛盾能否处理好,直接关系一个民族的盛衰荣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吉利民族既尊重传统又善于变革,当他们发现只有推行变革才能更好地尊重传统- 4 -时,他们就放弃旧的阵地

14、,接受变革,去尊重新的传统;他们在推行变革时,又以维护和尊重传统为已任。以传统在外壳上的完整延续和内涵上的不断更新,英国形成了以退和的改革与合理的妥协为特征的政治文化特色,即“在冲突中达到融合”的渐进模式。“光荣革命”后,英国再没有发生过政治革命近代以英国经济发展、政治变迁和社会进步,无不是与温和、渐进的改革联系的。 -摘自英国渐进式发展道路的启示材料二 所谓阳光,是指北美革命的性格,温和而耐久;而闪电则指法国革命之特色,爆发于黑暗,电闪雷呜,暴雨如注,照亮并荡涤旧世界的角角落落,但也迅速回归黑暗。 1787 年美国建立的宪政制度,从历史来源说,与其说是与以往冲突一刀两断,不如说是诸多传统因素

15、的综合。总统为民选,为民主制之大陆,然而总统执行权之集中,则可使人想起历史上的酋王与君主;国会一分为二,参议院如贵族制,众议院则回归民主制;最高法院大法官干脆与民主制绝缘,由总统钦定,且终身任职,有如罗马元老制之予遣。这是个民主、贵族、元老、君主四合一的制度,不今不古,只能称“复合共和制”。而在法国,“共和”则仅仅理解为君主制的对立面,以一根腿的“民主”踢翻四个脚的“共和”。议行合一,“金鸡独立”。单一民主爆发为千均霹雳之“闪电”,复合共和只能集束为冬日之一缕“阳光”。摘自阳光与闪电法国革命与美国革命启示录(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近代政治民主化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3 分)请结合史实说

16、明之。(6 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和法国革命中对待“传统与变革”方面有何区别?( 8 分)(3)综合材料一、二分析,英美式的“阳光革命”和法国式“闪电革命”对其社会发展有何影响?(8 分)26.(12 分)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在西方人眼里,中国形象五花八门,观点迥异。如下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在西方人眼里,中国形象五花八门,观点迥异。如下图所示。图所示。中国中国中国- 5 -请你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时期的观点,以“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为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27.(1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元朝至元五

17、年(1268 年),制定了定台纲三十六条,随后,行台(行御史台)体察条例等法规陆续出台并录入元典章。这些法规改变了历朝奉行的“以卑察尊”传统,第一次使监察制度得到国家法律保障。元在中央设御史台,在地方置行台和廉访司,对御史台负责,定台纲三十六条规定御史台与中书省、枢密院地位等同,并有权弹劾这些部门。定台纲三十六条规定行台具有“弹劾行中书省、宣慰司及以下诸司官吏、奸邪”的权力,行省行政体系与行台监察体系各自平行,互不统属。廉访司负责监察行省以下路、府、州、县。元代监察体系覆盖全国,为明清监察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是现代中央、省、市(县)三级监察体系的最早模型。-摘编自 李晓春 从制度改革看元代监察体制的历史贡献(1)根据材料,概括元代监察体制的特点。(9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元代监察体制改革的影响。(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