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梁预制施工技术交底新规范.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4141916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梁预制施工技术交底新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T梁预制施工技术交底新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梁预制施工技术交底新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梁预制施工技术交底新规范.pdf(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通知单 施工单位: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编号:单位 工程 桥梁工程 交底时间 2018.7.2 分项 工程 T 梁预制 工程 部位 全线 接受班组及管理部门 T 梁预制班组及项目部人员 工程 数量 25mT/173榀;40mT/28 榀 进度 要求 2018.7.3-2018.12.30 质量 标准 1 作业标准 1.1 基本要求 1)拼接粗糙面的质量和键槽的数量、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2)在吊移出预制底座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 C50,预制件不得受到损伤。梁(板)预制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强度(MPa)在合

2、格标准内 按附录 D 检查 2 粱长度(mm)总长度+5,-10 尺量:每梁顶面中线、底面两侧 梁段长度 0,-2 3 断面尺寸(mm)宽度 其他梁、板 湿接缝(梁翼缘、板)20 尺量:每梁测 3 个断面,板和梁断测 2 个断面 高度 其他梁、板 5 顶板、底板、腹板或梁肋厚+5,0 4 平整度(mm)5 2m 直尺:沿梁长方向每侧面每 10m 梁长测 1 处2 尺 5 横系梁及预埋件位置(mm)5 尺量:每件 6 横坡(%)0.15 水准仪:每梁测 3 个断面,板和梁断测 2 个断面 1.2 外观质量标准 1)混凝土表面不应存在附录 P 所列限制缺陷(详见附件 1)。2)应无建筑垃圾、杂物和

3、临时预埋件。3)梁段接缝胶结材料不得存在脱落和开裂。施工程序及操作要点 1.1 施工内容 1#预制场 25mT 梁截至目前剩余共 173 榀,40mT 梁剩余共 28榀。1.2 施工环境 1.2.1 气候水文情况 福宝镇 5-9 月为降雨集中期,10 月至次年 2 月降雨较少,境内流经大槽河,地表水资源丰富,地下水资源相对贫乏。1.2.2 地质地貌情况 项目所在区为中低山与河谷阶地地貌类型,总体地形起伏较大。多为靠近山脚的傍山或沿溪公路,线路两侧自然坡度较陡,多为 3060的斜坡,部分路段为河滩阶地地貌。主要为山间凹地、丘陵地貌,整个路段以粉砂质泥岩、细砂岩、角砾岩为主。1.3 资源配置 1.

4、3.1 机械设备 现场配备 2 台 80t 龙门吊、1 台 10t 龙门吊,QYU50t 汽车吊 1台,25mT 梁模板 5 套,40mT 梁模板 2 套,砼吊罐(2m)1 个,智能张拉设备 1 台。1.3.2 劳动力配置 技术主办 1 人,试验员 2 人,模板工 7 人,钢筋工 13 人,砼工 4人,张拉工 3 人,预制场门卫员 1 人。1.4 完工要求 2018 年 12 月 30 日 2.施工方法及操作要点 2.1 工艺流程 台座清理钢筋加工及安装波纹管、钢绞线加工及安装模板清理打磨、刷脱模剂及安装翼板钢筋加工及安装混凝土浇注养护预应力张拉灌浆封锚移运、存梁 2.2 施工方法 2.2.1

5、 场地建设及布置 1#预制场内分制梁区、存梁区、钢筋加工区。现场已布置 25mT梁台座 21 个,40mT 梁台座 4 个。现有台座长度:按照最长梁体长度加两端张拉所需的工作距离确定。25mT 梁最长为 25.889m,(郑家坡 2 号大桥),最短为 23.871m(三角丘大桥);40mT 梁最长为 40.25m(福田 1 号大桥),最短为39.611m(福田 1 号大桥)T 梁存放区 40m 双层存梁台座 1 个,可存梁 16 榀;25m 双层存梁台座 2 个,可存梁 40 榀,共存梁数为 56 榀。场地已设置 1 道供水主管道和 4 道支管供喷淋养生用,支管在梁端设阀门和接口,供每榀梁接喷

6、淋管。另场内已配有一套智能数控张拉设备和一套真空辅助压浆设备,用于梁板的张拉压浆。2.2.2 台座调平钢板预埋件安装 因梁长和梁的纵坡不同,致使梁底预埋钢板的安装坡度及在台座上放置的位置不同,需在台座上设置活动钢板,用来调节预埋钢板位置及坡度。活动钢板尺寸要求:长度要满足最长梁和最短梁预埋钢板的要求,而且要有一定的富余量以便梁体在张拉、收缩、徐变时自由伸缩;宽度按照钢板设计宽度;厚度按照最大纵坡的调节量。2.2.3 台座吊点预留位置 25mT 梁吊点中心距离台座中心 11.40m,两侧对称,预留宽度为20cm;40mT 梁吊点中心距离台座中心 18.70m,两侧对称,预留宽度为 30cm。2.

7、2.4 台座预埋模板拉条孔设置 预埋5cmPVC 管50cm 为模板拉杆孔,台座两侧用红油漆从跨中向两侧每 0.5 米做一个标记,便于波纹管定位器的安装和定位。台面板需设断缝,以适应温度变化。2.2.3 钢筋加工及安装 1)钢筋安装应保证设计要求的钢筋根数。2)钢筋的连接方式、同一连接区段的接头面积应满足设计要求;接头位置应设在受力较小处,任何连接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 接头。3)钢筋的搭接长度、焊接和机械接头质量应满足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4)受力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缝及其它损伤。5)钢筋的保护层垫块应分部均匀,数量及材料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和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6)钢筋加工及安装实测项目应符合

8、表 8.3.1 规定,且任一点的保护层厚度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 1.5 倍的允许偏差,在受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中保护层厚度的偏差不得出现负值,保护层厚度应在模板安装完成后混凝土浇筑前检查。钢筋安装实测项目 2.2.4 模板安装 按照梁设计尺寸将模板固定,模板两侧确保稳固防止偏倒。1)台座两侧及模板拼接处有黑色橡皮管,不需粘贴止浆海绵胶条,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并将锚垫板固定在端模上。2)模板正式安装前,进行试拼、调整、打磨内表面,各接缝部位贴海棉胶条,防止漏浆。安装模板从端模开始,接着安装端侧模;同时密封波纹管与锚垫板结合处,将螺旋筋调整至与锚垫板结合处;安装调试端横隔模板主筋至正确位置,拼装另一

9、块模板,利用楔形垫块调整侧模高程位置,利用上下拉杆固定侧模,利用垂线或者靠尺检查侧模是否垂直于梁座平面,同时组装其它侧模和端模板,最后装梁端侧模。模板安装、调整、加固后,检查各部位几何尺寸,无误后,进行下道工序。2.2.5 混凝土浇注 25m、40mT 梁均采用 C50 混凝土;浇注混凝土前应检查附着式振捣器是否牢固、插入式振捣设备是否工作正常,检查模板是否稳定牢固。严格检查预埋件是否齐全,位置是否准确无误,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后浇注,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及骨料粒径,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拌合站拌和,水平运输采用混凝土运输车,龙门吊或汽车吊起吊入模。混凝土灌注方向从梁的一端循序进行至另一端。水平分

10、层,竖向分段,每层厚度不得大于 30cm,上下层时间间隔不超过 45 分钟。混凝土振捣以附着式振动器为主,插入式振动器为辅。主要采用侧振工艺,附着式振动器要集中控制,浇筑到什么位置振捣到什么部位,振动器和侧模要密贴牢固,以使混凝土最大限度地吸收振动力,振动时间以 24 分钟为宜,入模混凝土进入附着式振动器位置以上,开启梁端振动器使混凝土密实,用振动棒加快混凝土下沉充盈,待混凝土浇筑至上翼板时,以振动棒振捣为主。振捣时采取必要措施保护锚具处及梁端处混凝土密实。特别是锚下混凝土,应充分振捣,严格控制其质量。每次振捣完毕,慢慢提出振捣器,避免产生气泡或发生碰撞预应力筋的预留管道、模板及预埋件等,并经

11、常检查模板、钢筋、预埋件等的位置,保证其位置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浇注完毕,在梁混凝土初凝后立即覆盖养护,并将同条件养护试块放置于梁顶上。2.2.6 拆模养护 1)不承重的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损坏的情况下方可拆除,一般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 3Mpa 时方可拆除侧模。2)承重侧模架和支架,应在混凝土强度能承受自重时方可拆除,应达到混凝土设计等级的 80%。拆模后如果表面有粗糙、不平整、蜂窝或不良外观,凿到工程师同意的深度,并以工程师同意的混凝土等级重新填筑和修整表面。3)拆模过程中不得对梁体混凝土造成过大冲击及损害。拆模后,梁体表面涂刷养护剂。4)预制 T 梁翼缘板、梁端及

12、梁顶面等与现浇混凝土接触面必须凿毛、冲洗,以保证新老混凝土结合效果。2.2.7 混凝土养生 1)混凝土浇注完成后,用塑料薄膜覆盖,终凝后洒水养护。在同一条件下,洒水养生最少保持 7 天。2)梁体不应有由于混凝土的收缩而引起的裂缝。3.预应力筋加工和张拉 3.1 预应力筋加工和张拉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预应力束中的钢丝、钢绞线应顺直,不得有缠绞、扭结现象,表面不得有损伤。2)单根钢绞线不得断丝,单根钢筋不得断筋或滑移。3)预应力筋张拉或放拉时混凝土强度和龄期应满足设计要求,应按设计要求的张拉顺序进行操作。4)管道应安装牢固,接头密合,弯曲圆顺。锚垫板平面应与孔道轴线垂直。5)张拉设备应配套标定

13、和使用,并不得超过标定期限使用。7)锚固后,预应力筋应采用机械切割,外露长度符合设计要求。预应力筋加工和张拉实测项目应符合表 8.3.2-2 要求。后张法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管道坐标(mm)梁长方向 30 尺量:每构件抽查 30%的管道。每个曲线段测 3 点,直线段每 10m测 1 点,锚固点及连接点全部测。梁宽方向 10 梁高方向 10 3.2 预应力筋加工和张拉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应力筋应无油污、超过 20%表面积的锈迹,锚具、连接器表面应无裂痕、油污、锈迹,外套管应无裂痕、机械损伤。2)预应力筋及管道线性不得出现弯折。3)预应力

14、管道应无破损、连接松脱。3.3 预应力钢束张拉控制力及张拉控制应力如下表。3.4 预应力管道的位置必须严格按坐标定位并用定位钢筋固定,定位钢筋与 T 梁腹板箍筋点焊连接,严防错位和管道下垂,如果管道与钢筋发生碰撞,应保证管道位置不变而只是适当挪动钢筋位置。浇筑前应检查波纹管是否密封,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阻塞管道。2 管道间距(mm)同排 10 尺量:每构件抽查 30%的管道,测 2 个断面 上下层 10 3 张拉应力值(MPa)符合设计要求 查油压表读数:全部 4 张拉伸长率 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6 尺量:每根(束)检查 5 断丝滑丝数 钢束 每束 1 根,且每断面总数不超过钢丝总数的 1%

15、;钢筋:不允许 目测:每根(束)检查 3.5 预制 T 梁混凝土立方体强度达到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的 90%且龄期不少于 7d,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N1-N2-N3;预制梁钢束采用两端同时张拉,锚下控制应力为 0.75fpk=1395Mpa。两根N3 钢束采用对称分级张拉的方式:先张拉任一 N3 束至 50%张拉力,再张拉另一根 N3 钢束,最后完成第一根 N3 钢束张拉。3.6 施加预应力应采用张拉力与引申量双控。当预应力钢束张拉到设计张拉力时,实际引伸量与理论引伸量值得误差应控制在6%以内。实际引伸量值应扣除钢束的非弹性变形影响。3.7 张拉其它注意事项(1)应根据每批钢绞线的直径

16、随时调整千斤顶限位板的限位尺寸,最标准的限位板尺寸应使钢绞线只有夹片的牙痕而无刮伤。如钢绞线出现严重刮伤则限位板尺寸过小,如出现滑丝或无明显牙痕则可能是限位板尺寸偏大。(2)张拉所用千斤顶和油泵必须标定和配套使用,且张拉预制 T梁钢束时必须采用后卡式千斤顶,在下列情况下,千斤顶应重新标定:a、已使用 3 个月;b、严重漏油;c、主要部件损伤;d、延伸量出现系统性的偏大或偏小;e、张拉次数超过 200 次。(3)在张拉前必须检查千斤顶内摩擦阻力是否符合有关要求。否则应停止使用。(4)T 梁预应力张拉后,存梁不宜大于 90 天,存梁期 60 天反拱标准值 25mT 梁为 4cm,40mT 梁为 7

17、.5cm。4、管道压浆 4.1 预应力管道压浆及封锚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浆体的各项技术性能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2)预应力管道在压浆前应清除内部的杂物及积水。采用真空辅助压浆时,其气密性应达到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3)管道最高位置应设置排气孔,排气、排水孔应在原浆溢出后方可封闭。4)应在设计要求的时间内进行压浆,同一管道压浆应连续一次完成。不得有漏压浆的管道。5)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完成后 48h 内,环境温度低于 5时应采取防冻或保温措施。6)应按设计要求浇筑封锚混凝土。4.2 预应力管道压浆及封锚实测项目应符合表 8.3.3 规定。4.3 预应力管道压浆及封锚外观质量应符合下

18、列规定:1)封锚混凝土与相连混凝土应无大于 5mm 的施工接缝错台。2)封锚混凝土不应存在本标准附录 P 所列限制缺陷。(详见附件)4.4 预应力管道压浆其它注意事项 1)钢束张拉后,应立即对管道压浆,浆体强度不低于 50MPa,为确保管道压浆密实,应采用智能循环压浆技术。2)压浆前,应对孔道进行清洁处理,如采用高压水冲洗。3)灌浆采用压浆料,压浆料与水的配比按 1:0.28 配置。4)孔道清洁完毕后即可压浆,压浆泵伸入储浆桶的吸浆管端头绑扎两层滤网,使用活塞式压浆泵。5)压浆时浆液从一端压入,直至另一端冒出浓浆时封堵。压浆顺序为首先压注下面孔道,再压注上面孔道。压浆要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

19、断。较集中和邻近孔道,宜尽量连续一次完成压浆,对不能一次性完成压浆的其余管道,应用高压水冲洗干净后压管道,由另一端同法补压。每一工作班应留取不少于 3 组试件。6)真空辅助压浆主要步骤:清除管道内的水和杂物关闭其他通风口,开启真空泵抽管内空气在负压力下,将浆体泵入管道关闭阀门和真空泵打开排气阀灌浆泵继续工作,在 0.50.7Mpa 下,持压 12 分钟关闭灌浆泵及灌浆端阀门完成灌浆。7)浆体进入灌浆泵之前应通过 1.2mm 的筛网进行过滤。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浆体强度(MPa)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 M 检查 2 压浆压力值(MPa)满足设计要求 查油压表

20、读数:每管道检查 3 稳压时间(s)满足设计要求 计时器:每管道检查 8)灌浆孔数和位置必须做好记录、以防漏灌。9)储浆灌的体积应大于所要灌注的一条预应力孔道体积。5、移运及存梁 1)T 梁预制完毕经检查合格,经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之后,方可存放或架梁。2)T 梁在移运或存放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梁体横向倾斜不大于 3 度,纵向倾斜不大于 5 度。预制梁堆放时支撑位置与构造图中支撑位置保持一致,当多层堆放时,最多可叠放两层,且上下两层梁肋轴线位于同一铅垂线上,严禁上层预制梁梁肋置于下层预制梁翼缘板位置,同时采取措施防止预制梁侧倾。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技术交底 详见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技术交底 主要附件 设计图纸 其他 每榀梁技术参数表 施工草图 其他 配料单 其他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安全员 质量员 交底人 班组签认 序号 姓名 工种 序号 姓名 工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