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pdf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411930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pdf(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 一、说教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是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属于议论文。课文的题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用三个具体确凿的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二、说教学理念:这是一篇议论文,但是议论文课堂也不能偏离语文教学,不能偏离学生语

2、文素养的培养。所以教学这课时,除了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多读多悟,并且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追根求源地解决问题的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意识。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写“澡、械”等 5 个生字,正确读记“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2.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育学生懂得“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

3、、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道理”。3.过程与方法目标:本文所蕴含的道理比较抽象,教学时组织学生研究三个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追根求源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意识。四、说教学重难点:1.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2.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五、说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与本文相关的图片或资料,以及课件。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六、说教法与学法:1.形式多样,自读感知。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充分的自读自悟的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圈画、思考、

4、批注、交流、汇报、朗读、表达等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2.诵读领悟,重点研讨。文中的三个具体事例,是为具体说明作者的观点,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服务的。对这三个事例,引导学生抓住“敏锐地注意到”“敏感地意识到”“百思不得其解”以及“反复的研究和实验”“许多实验”“反复的观察实验”等词句来学习。引导他们发现三个事例在内容、写法上的相同点。通过读、议、思、想,让学生领悟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了解议论文的特点:用具体确凿的事例说明道理。3.回归整体,能力迁移。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让学生从全文角度

5、发现课文的写作思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举出和本文类似的事例,使学生感受到这些成功的事例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与此同时,训练学生结合课文进行仿写,学以致用。七、说过程:(一)导入课题,理解真理。1.出示几句与科学有关的格言。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华罗庚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郭沫若 科学始终是不公道的。如果它不提出十个问题,也就永远不能解决一个问题。萧伯纳 2.生读,谈谈从这些格言中分别得到了什么启发。(文章的开始

6、就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就是一个真理,什么是真理,这个词很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课的开始可以引领学生读、悟一些格言,让学生理解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进而切入课题,告诉学生,课题就是一个真理。)(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3.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初步感知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圈画、批注、

7、朗读、交流等等来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三)品读感悟,研讨文法。1.明确观点。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研读事例。对于这样一个道理,一个观点,作者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它的?请大家浏览课文,试试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第一个事例写的是谢皮罗教授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第二个事例写的是英国的化学家波义耳偶尔发现紫罗兰溅到盐酸会变红色,最后发明了石蕊试纸。第三个事例写的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推断出凡睡者眼球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1)学习第一个事例。学生边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思考:具体事例中的人物是

8、谁?发现的现象是什么?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2)学习第二、三个事例。总结学习第一个事例的具体学习步骤。按步骤自主学习第二、三个事例。全班交流学习体会,在交流时注意以读为主,读悟结合,共同填写上面的表格。3.了解写法。这三个事例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可以独立思考,可以同桌小声讨论。三个故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从具体事例中具体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和学习课文的写法,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对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样一个观点作者用了三个

9、事例来证明它,教学中重点研讨:1.事例中的问号是什么?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2.三个事例在内容、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引导学生抓住具体的语句来交流,让学生从具体事例中获得认识,理解作者的观点。这一环节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从而读懂课文内容,感悟文本,提高教学效果,形成开放课堂。)(四)感悟升华,拓展延伸 1.句子研读。小组交流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教师相机指导,进一步体会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最后把“?”拉直成了“!”,找到了真理。(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

10、,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2.列举从生活中的细小现象中找出真理的事例。鲁班根据荷叶发明了伞。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根据鸟的飞行发明了飞机。3.仿照课文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思维呈现开放状态,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可以广泛的交流。结合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体会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回归整体,从全文角度发现课文的写作思路。让学生举出类似的事例,进一步理解问号与真理的关系。组织学生进行随堂练笔,仿照本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达到学以致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