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pdf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73521346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pdf(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会写“诞、澡”等11 个字,会写“真理、定理”等28 个词语。2.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并说说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发。3.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真理向前一步,即是谬误。同学们,那么,真理到底是什么?(唤起学生对真理这个话题的兴趣)(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2.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简单交流作者信息。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叶永烈探讨真理为什么诞生于一百个问

2、号之后的道理吧!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2.指名读生字、新词。着重指导:诞(d n)生 锲(qi)而不舍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着重分析指导“诞”“澡”“械”“域”“锲”,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诞”右部是“延”,不要写成“廷”;“澡”是三点水旁;“械”“域”不要忘写倒数第二笔短撇;“锲”右上部是“丰”和“刀”,不要写成“丰”和“刃”。)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第1 自然段,说一说这篇议论文的论点是什么。(标题本身就是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学习第2 自然段,并思考:句子中的“?”和“!”各

3、指的是什么?作者不用文字而是用符号代替,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指的是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指通过探索,解决了问题,发现了真理。这里用符号而不是用文字,能形象地表述由“?”到“!”的“拉直”。能让我们更加直观、形象地认识“?”和“!”的区别和联系。)3.课文是通过哪三个具体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论点的?(为什么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为什么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有同一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4.默读课文,说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以及它给了你怎样的启发。(真理的发现需要我们有敏锐的直觉,有求知的欲望,有

4、不断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有不断追求、锲而不舍的韧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解开疑问,发现真理。)四、交流探讨,见微知著。三个事例中,科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的?默读课文,找到并勾画出来。推此说说你有什么想法。“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引起了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他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2.我发现,他们都是从生活的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见微知著)五、课堂小结。本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是怎样提出论点,然后怎样通过三个具体的事例去论证这个论点的。这就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第二课时-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5、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请按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先提出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然后用三个具体的事例去论证自己的观点,层层深入。)3.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科学家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质疑,追根溯源,直到解决,进而得出真理。下面这节课就让我们从文章的过渡词或者过渡句谈起。二、朗读课文,分清详略。1.全文写了三段论据进行论证,这些论据中间是怎么衔接起来的?(“无独有偶”“最有趣的是”:过渡句和递进作用)2.朗读课文,思考在三段论据中,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三个人都遇到了很奇怪的问题,并且都抓住问题不放,锲

6、而不舍,追根寻底,最终发现真理。)三、深入片段,品读课文。1.第一个事例中的谢皮罗教授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怎样在一百个问号之后去研究问题并最终得到他的真理的?(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最终凭着对科学的执着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得出了真理。)2.第二个事例中的密卡尔逊教授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怎样在一百个问号之后去研究问题并最终得到他的真理的?(美国东海岸有一种蚯蚓,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这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这引起了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经过研究,最终魏格纳推论出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3.第三个

7、事例是一位奥地利医生发现儿子睡觉的时候,眼珠转动起来,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他又是怎样在一百个问号之后去发现他的真理的?(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4.这三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每个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叙述的。)四、领悟写法,拓展延伸。1.快速浏览课文,体会这篇课文的写作手法。(开头第1 自然段直接提出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结尾引用华罗庚教授的话:“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这句话呼应开头,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使文章读起来一气呵成。)2.学习了本篇课文,你知道议论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才能将自己的观点阐释清楚吗?(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又可分为三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3.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你是否知道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准确、严密;概括性和简洁性;运用修辞手法,体现其用词鲜明、生动。)真理诞生于一 百个问号之后日常生活 发现问题 教学时,重视学生自读自悟,在交流中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同时重视联系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得到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