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944186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编纂:互联网教材分析:1、认识古诗生字,指点书写“蓑,精确,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2、通过注释,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悟诗歌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大意。3、通过对诗歌的感受、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感悟诗人的心。学情分析:教学目的:1、认识古诗生字,指点书写“蓑,精确,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2、通过注释,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悟诗歌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大意。3、通过对诗歌的感受、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感悟诗人的心。重点难点:能通过读、想象,体验诗歌的境界。教学预备:教学经过教学经过二次备课第一课时诗人导入,整体感悟1、导

2、入: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两位诗人板书:吕岩、杨万里。吕岩,我们对他很生疏;杨万里呢?引导背诵杨万里的小诗。看来大家很熟悉它们了。但是教师要讲,看似生疏的诗人,其实我们早已耳闻他的台甫;看似熟悉的杨万里,但我们并未真正走进他的内心。相信吗?不信,等我们认真学完它们的古诗,你一定会恍然大悟。2、你们讲,怎么学?读准-读懂-读出感受。请同学们渐渐地,认真、细心地将这两首诗读三遍以上。教师板书课题3、谁有勇气单独为大家朗读这两首诗。评价、正音。指点书写“蓑字:手和教师一起书空,默记5秒钟4、故事读正确,读通了,我们还应该争取把诗歌-读懂。请大家借助注释,理解故事的大意。同学们能够单独考虑,可以以前后阁下互

3、相提醒学习,还能够询问教师。5、学生讲故事大意,教师纠正。6、从刚刚同学对故事的理解,你能发现这两首诗有许多共同点吗?1、都是些孩童的故事。2、都是表达一种愉快的心情。3、都表达了诗人向往孩童生活的闲适。学生假如讲不全:教师相信同学们学完他们的两首古诗,一定还会有更多地发现二、从形象下手,教学(牧童)1、让我们先来认识第一位孩童,他是一位-牧童,大家在电视动画片中看过牧童吗?你印象中的牧童是如何的?2、让我们认真地读,没读懂,细细领会,你一定会从诗句中找到牧童的形象。3、大家讲你从古诗的哪些字句中看到了牧童? 预设一: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1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牧童?你看他,正撑着小肚皮

4、,一路归来,吃饱了,喝足了。困了,就往草地上一趟,有清风明月为伴2这样的生活真是-?板书:悠闲、安闲、自由自在 (3)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牧童会是如何归来呢?展开丰富的联想4如此悠闲、安闲、轻松的牧童,谁能将他读出来?指点朗读,范读 预设二: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1你能给我们描绘叙述一下那是一幅如何的画面。在一片葱翠的广阔原野上,牧童正在逗弄他的短笛,偶然吹出几声清脆的笛声,好不安闲2那是一片如何的原野?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铺:着一“铺字,让我们想起眼前绿草葱翠,一片生机。 “六七里:眼前是无限宽阔的原野。随身一躺,都似乎躺进了大天然的怀抱。3你能读出这样的原野吗?4

5、眼前绿草茵茵,我们耳畔似乎又听到什么?清脆悦耳愉快牧童的笛声。你是从哪个字中,听到了这样的笛声。 “弄:逗弄的意思。快乐的牧童吹着悠扬的笛声。同学们,张开我们想象的同党,听着晚风中传来的牧笛声音乐(牧童短笛)或许,他刚一吹气,老牛便张起头看着牧童;或许,不远处传来了更有远的牧童声,或许老牛一听着笛声,便或许4、眼前绿草茵茵,耳畔牧笛声声;白天老牛牧笛为友,晚上清风明月为伴,真如世外桃园的生活。在这样的怀抱中的牧童,是如何的牧童?板书:童乐你能读出这样的快乐吗?5、你向往这样的生活吗?读出你的向往。6、吕岩又为何要写这样的牧童呢?展开吕岩小传你知道了些什么?7、总结:生于兵荒马乱的吕洞宾更渴望能

6、过上这样安悠、快乐的生活。谁能读出这种渴望。三、从场景下手,学习(舟过安仁)1、牧童在清风明月下安然入睡,让我们目光跟随杨万里。在晴空之下,碧波之上,路过安仁,看到了什么?课件: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你看到了什么2、看到这样的一幕,假设此时你也和杨万里立于船上,心中会发出如何的疑问?3、诗人也和我们一样百思不解,冥思苦想,愣是想不明白。大日间撑着一把雨伞,撑篙、船桨叶放在船上。突然,他明白了,他-恍然大悟,原来是用伞使风,让船前进,你是从哪里读出了诗人的恍然大悟?-怪生理解“怪生来,谁能读出这样的恍然大悟?(知道朗读)4、请同学们想象:假设是你,假设你就是杨万里,恍然大悟,你会是如何

7、的表情?体验诗人情绪-引出童趣5、小结:一个“怪生让我们看出了诗人的恍然大悟,还让我们看到两个有趣的孩童,更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孩童的喜欢之情。6、如此有趣的一幕,如此可爱的诗人,谁能用你的读书声,传递给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呢?7、拓展:诗人杨万里,还写过其他描写孩童的诗篇呢。请同学们读读这几首诗,再看看我们今天学的诗歌轻音乐起,结合起来,你能见到诗人一颗如何的心?喜欢儿童,未泯的童心8、总结:诗人杨万里就是这样一位对孩童充斥喜欢之情,童心未泯的大诗人。杨万里还写了很多其他的田园杂诗,每一首诗的背后,我们都能见到诗人深藏的美妙的心。四、诗人结尾,两手整合。1、如今我们在读这两首诗教师范读),你发现他

8、们还有什么共同点?2、生疏的诗人:吕岩,其实我们早已认识,今天更让我们看到了吕岩对悠闲、安宁生活的向往。熟悉的诗人:杨万里,之前我们并没真正走进他的内心,今天让我们看到了他那颗未泯的童心。千百年前的诗人,今天仍然呈现他们那么美妙的心,让我们怀着对诗人的崇拜,齐读一遍,教师引读。你们愿意了解更多的诗人吗?那就去读更多的诗,是个给我们指明了一条走进诗人内心的路。第二课时清平乐村居课前预热1同学们,你在农村生活过吗?2和城里相比,有什么十分的感受?一、导入1、光阴如水,岁月如流,今天让我们一起渐渐回头,走进南宋词人辛弃疾笔下的田园,去品味那个时代的乡村生活-一起读:(清平乐?村居)。2自己读一读这首

9、词,看看和我们平常所学的诗有什么不一样?读沟通:词牌名上下片押韵长短句二、初读1、翻开课本,自己读读课文,留意读正确,读流利,争取读得有感情。2、谁来读一读。1-2人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再读一读,看看你能读懂哪些文句。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1学生自在读。2沟通:我们来沟通沟通,讲讲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A翁媪:根据字形就能猜想它的意思。在这首词里,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关系是?夫妻所以,在这首词里“翁媪的意思是?一对年老的夫妻相媚好:你以为呢?吴音:吴的地方话!醉:知道意思吗?可能是谁喝醉了?你们以为呢?无赖:淘气的样子。卧剥:谁知道?躺、趴词语的意思你们都读懂了,这首词你们读懂了吗?谁来讲

10、一讲。三、品读。过渡:刚刚有同学提到了“相媚好,教师还有更深的考虑:词中讲到“茅檐低小,足以看出生活的贫寒,可为什么他们还这么“相媚好呢?一自在读:自己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考虑这个问题。二沟通:感悟大儿、中儿的勤劳孝敬这个问题读懂了吗?谁来讲一讲。1、学生发言:我觉得儿子勤劳孝敬,他们才相媚好。2、你是从哪儿读懂的?出示: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3、你是怎么理解的?大儿子正在锄草,他觉得父母年纪大了,想尽孝心,谅解父母。谁来补充的?你以为呢?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理解的呢?二儿子正在织鸡笼固然没有哥哥力气大,能干,但也很尽力。4、小结:夫妻俩看着勤劳能干的大儿、中儿,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

11、表。那么年幼的小儿也让他们喜欢吗?三感悟小儿淘气可爱。1、你是从哪儿读懂的?点击“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2、为什么喜欢?小儿子淘气可爱3、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哪些地方写出了小儿的淘气可爱?无赖:a一般情况下“无赖是指什么样的人呢?蛮不讲理游手好闲b在课文中是这个意思吗?C从“无赖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老夫妇对小儿十分喜欢,是对小儿的爱称卧点击图a“卧可能是什么姿态?躺趴b从“卧字你感遭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自由自在自在安闲天真可爱淘气可爱C练习讲话:看看图,想象一下小儿顽皮的样儿,能够自己讲一讲,好能够同桌讨论讨论。4指点朗读:小儿顽皮的样儿该怎么读出来呢?1听教师读一读?2你觉得教师哪些

12、词读得好呢?好在哪儿3谁能读出小儿的顽皮?小结过渡:大儿、中儿勤劳孝敬,小儿淘气可爱,难怪他们“醉里吴音相媚好过渡:还有什么原因让他们相媚好呢?再读读课文,想一想四感悟景美1、生回答: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这儿的景色很美。2、你从哪儿读懂的?3、谁来读读这句话: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4、从青青草你读懂了什么?草青草茂盛生机勃勃5、他们就生活在这样优美的山村,你能按顺序讲讲这乡村的美景吗?能够由远到近,可以以由近到远A自在练讲B指名讲6、指点朗读:这么美的风景,真是如诗如画呀!你能读好吗?指名读。草真青啊!7、小结:瞧这一家子,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农村真是自有一番乐趣呀。那就让我们走进画中,听他们聊聊

13、吧!五感悟:醉里吴音相媚好,鹤发谁家翁媪。1、自己读一读,想一想,你仿fo听到老两口在讲什么?2、自己讲一讲,然后同桌讨论讨论,3、沟通:假设你是老爷爷、老奶奶,你会讲什么?4、小结:乡村的景色如此优美,农家的生活如此幸福,真令人沉醉呀!5、指点朗读:女生齐读,男生齐读。四、感情朗读全文。1、喜欢这首词吗?自己练习读一读,留意把感情读出来。2、教师读上阕,谁来读下阕。3、还有谁愿意读的?你读上阕,教师读下阕。4、回过头来,我们来看看作者的生平:出示: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南宋爱国词人。21岁加入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任地方官期间,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华,可是却遭到

14、朝廷当权者忌恨,被罢免职务,闲居在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前后近20年,中间虽短期出任福建抚慰使等职,但很快就被免职。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谢世。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1这样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经历了风风雨雨,饱受了打击,而如今还要面对晚年的凄凉和寂寞。当他看到眼前这一农家的生活时,他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向往之情油然而生2羡慕有多深,忧愁就有多深,面对如此美景,诗人天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让我们在静静地聆听中走进他的忧愁,读懂他的向往。5、配乐吟唱。五拓展积累1、像这样清爽的诗,辛弃疾还写过不少。辛弃疾一生写过600多首词。你读过他的哪些词?2、学生推荐宋词历来和唐诗并称双绝。每首宋词都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一段绵长不停的情。课后,找来宋词读读,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