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黄山奇松_黄山奇松课文_1.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3919492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黄山奇松_黄山奇松课文_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年黄山奇松_黄山奇松课文_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黄山奇松_黄山奇松课文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黄山奇松_黄山奇松课文_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黄山奇松_黄山奇松课文 黄山奇松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黄山奇松课文”。 黄山奇松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朗读感悟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在读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在读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1、出示“黄山全景图”课件。同学们,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明代地理学

2、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两次游完黄山之后,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出示“徐霞客诗句” 2、黄山究竟有多大的魅力,让古今中外的许多游人如此迷恋?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黄山奇松,读通了课文,我们从中知道了那是因为黄山有四绝。哪四绝呢?(学生回答) 出示“第一段”课件,齐读、理解。 3、同样是“四绝”,人们为何对黄山松树特别偏爱呢?(指名回答)用“因为所以”说话 这就叫“情有独钟”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欣赏黄山奇松吧。 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告诉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出示“玉屏楼图”课件。

3、 2、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著名的奇松呢?它们有什么奇特之处呢?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提纲,自己读读课文第2小节。出示“学习提纲”课件。 (1)站在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 (2)读第二自然段,分别找出描写这三大奇松的句子,分别用“、”表示出来。 (3)这三大奇松 “奇”在哪里?在表示特点的词句下加小圆圈。 3、这三大奇松 “奇”在哪里?在表示特点的词句下加小圆圈。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过度:这三棵松到底奇在哪呢?我们一一来学习 板书:奇? 学习迎客松部分 1、出示迎客松图片 瞧,迎客松已经在迫不及待地等待着我们的到来,课文里是怎

4、样来描写迎客松的呢?迎客松到底奇在哪里呢?请一个同学找出迎客松的句子读一读,其他同学思考老师的问题(出示句子) 2、听了朗读之后,你觉得迎客松奇在哪里(指名说)(1)姿态优美、枝干遒劲 怎样的枝干才是遒劲的?结合图片说说(枝干苍劲有力)指导朗读,读出迎客松之奇 指名读,齐读(2)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想象一下:迎客松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一千多年里,迎客松经历了哪些艰难困苦?她的表现又怎样呢? * 请做下列的填空: 狂风来了,迎客松()暴雨来了,迎客松()电闪雷鸣,迎客松()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狂风暴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电闪雷鸣,课文用了一个怎样的词语来形容?(饱经风霜)请

5、用“饱经风霜”说一句话。 虽然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多少风吹雨打,但它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迎客松的生命力顽强)指导朗读,读出迎客松生命力之顽强 指名读,齐读 (3)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这是一个什么句?(比喻句) 把()比作()。(把斜伸出去一丛青翠的枝干比作好客的主人伸出的手臂)同学们可以伸出手臂,边做动作边反复读这段文字。指名读,齐读 (学生做动作、读课文) 远远望去,斜伸出去的枝干多么像主人伸出的手臂,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生动的比喻。 是啊,其实这就是“迎客松”(名称的由来)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一说

6、想象:如果现在老师是宾客,在座的各位同学来演一演迎客松,说说在宾客到来时,迎客松会说些什么呢? 3、如今,只要人们一提到黄山就会想到迎客松,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黄山。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4、朗读课文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让我们怀着赞叹,喜爱之情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学习陪客松部分 黄山松真神奇啊!当游客被迎客松热情地迎接到黄山后,接着谁来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陪客松) 1、出示图片,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陪客松又奇在哪呢? 2、“绿色的巨人”说明陪客松高大挺拔,苍翠茂盛 过度:是呀,陪客松如同一个“

7、绿色的巨人”,正在陪同客人欣赏黄山风光呢!所以给它取名叫陪客松。 3、指名读,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棵松,介绍出陪客松高大挺拔,苍翠茂盛的样子。齐读 学习送客松部分 当游人饱览美丽的黄山风光后,接着谁来向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送客松) 1、指名读送客松的句子,想想送客松奇在哪里? 出示“送客松图文”课件,(1)姿态独特,枝干蟠曲 刚才学习的迎客松,比较这两棵松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陪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从中不难发现作者观察非常细致,抓住枝干的特点来写,我们读读送客松的句子。(2)理解“天然盆景” 为什么把送客松比作“天然盆景”? 什么是盆景? (盆景是园丁精雕细刻、刻

8、意造型,为的是追求它优美的姿态。)那培养这棵天然盆景的园丁又是谁呢大自然(3)指名回答:谁来说说为什么叫他送客松? 送客松跟游客告别,多么依依不舍啊!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指名读,齐读 配乐朗读第二小节 同学们,读完了课文第二小节。看完了玉屏楼前的三棵奇松,我们一定会被枝干遒劲的迎客松,形似巨人的陪客松,姿态独特的送客松给深深地吸引住,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三棵奇松,好吗? 出示“描写三松的文字”课件 配乐齐读 总结:黄山松真是很神奇!(板书:“?”改“!”)学习课文写作方法 文中描写的三种松树,其中迎客松写得比较具体,而陪客松、送客松写得比较简单,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是不是陪客松和送客松没有迎

9、客松长得好呢?(习作时有详有略,文章才眉目清楚,中心突出,我们平时写作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其实黄山松数量成千上万,形态不一,用一个词那就叫“千姿百态”。出示“第3自然段”课件。 这样千姿百态的黄山松你们喜欢吗?那就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一起齐读课文最后一小节。齐读 2、黄山奇松的姿态仅仅是课文里介绍的这些吗?你是怎么知道的?()黄山松都有哪些姿态? 出示黄山松“千姿百态的图片”课件,3、发挥你的想象,仔细观察它们的姿态,试着给这些松树取名字,并说说理由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全文围绕一个“奇”字,为我们具体介绍了黄山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作者用词贴切,比喻

10、生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带着赞美之情,来赞美一下黄山奇松! 五、布置作业,总结延伸。出示“作业”课件。 1、记一记把奇特的黄山松记在脑海里。 2、找一找收集更多的关于黄山资料。 (可以是黄山的来历; 关于黄山的传说;有关黄山的诗词;有关黄山的名言;黄山风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人文景观;)板书设计: 迎客松 16、黄山奇松 陪客松 奇?(!)送客松 黄山松千姿百态。有“卧龙松”的腾云驾雾,有“凤凰松”的展翅高翔,有“团结松”的簇拥相抱,有“扇子松”的娇小玲珑,有“贴壁松”的攀龙附凤,有“蒲团松”的厚重稳健,有“黑虎松”的虎虎生威它们有的倚岸而立,有的独钓寒江,有的悬空绝壁;

11、它们有的亭亭如盖,有的尖削似剑,有的迎风展翅它们在风雨中碧如大海,在阳光下颜如翠玉,在大雪中状若珊瑚每一棵黄山松都是一处独立的风景,以各自独有的本色展示其个性的魅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2、搜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黄山去游览一番。高兴吗?谁先说说课外搜集到的关于黄山的资料? 师结:黄山是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在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它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峨眉

12、之秀丽于一身,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我国古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在游览了黄山之后,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四绝中最奇的要数黄山松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黄山奇松。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三、细读课文,感悟松之奇美。 1、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里哪个词最能体现人们对黄山松的喜爱?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情有独钟”的意思吗? 过渡:黄山松到底奇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登上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观赏奇松吧。 2、出示小组讨论,按要求学习。 3、交流。我们先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迎客松的

13、?(出示)谁来读读写迎客松的句子?你从哪些词语能看出迎客松的美?(“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迎客松不光美,更奇的是(生:更奇的是“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师:说得真好。 (出示投影)同学们看图,你想象中的迎客松是不是这样的?(指图)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来,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多么热情好客啊!所以,人们把它叫做(生齐:迎客松)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其实,岂只是黄山的象征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里陈列着巨幅铁画迎客松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热情好客。真是国之瑰宝啊!你能

14、用读来表现它的奇吗? 请同学们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多练习读几遍。指名朗读,学生评价,可让同一生再读比较。 4、你把迎客松给读活了,老师觉得他好像在朝我们招手呢!迎客松的热情好客,给人以宾至如归的感觉,陪客松又有什么特点呢?谁来读读写陪客松的句子。(出示投影) 师:同学们,当你登上黄山欣赏着这美丽的黄山风光时,陪客松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你旁边,陪伴着你,保护着你,你会是怎样的感觉呢?想想这儿应该怎么读?生:(自由练读。) 师:(指一生读)观赏完美丽的黄山风光,天也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这时,你会发现,还有人在送你呢!谁呀?(生答:迎客松)你能找出送客松与迎客松的不同之处吗? 生:(看书后回答

15、)迎客松姿态优美,送客松姿态独特。 生:迎客松枝干遒劲,送客松枝干蟠曲。 生:虽然都是伸出手臂,但迎客松是欢迎游客的到来,而送客松是向游客告别。 师:你看的真细,找得多准。要想把写送客松的句子读好,就要把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些词语读好,特别是把最后一句写送客松与游客依依惜别的样子读出来。 生:(练读后,指名读) 5、师:三大名松的确美,的确奇,美在姿态奇特,更奇在它们仿佛通了灵性,好像成了黄山的主人了。有的伸出手臂,把你迎上山;有的伴你左右,陪你看风景;还有的送你下山,伸出长手臂,向你告别。真是奇迹!读了这段文章,相信同学们也一定会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了吧!下面让我们再次去黄山领略一下这“三大奇松”

16、的风采。 生:(全神贯注地欣赏)(看录像,听老师配乐背诵)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把这一段连起来读一读,看谁读得好,老师也给他配上音乐。 6、师:黄山处处有松树,棵棵有奇态,作者不可能把每一棵松树都一一详细地描述一番。但是不写又不能体现黄山松的奇,所以,作者在最后一段概括地写出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板:千姿百态)怎样才能读出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呢?自己练习读一读。(自由练习有感情朗读。) (指一生读) (生齐读) 四、作业设计。(投影出示) 教后记:“不读书的语文课,不是一节好的语文课”。我在教黄山奇松一课时,读书成了重头戏。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欣赏,引导学生探求美、学习美,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读,

17、贯穿本课教学始终,读的方式多,读的面很大,读的要求又逐渐提高,使学生入情入境读出美。以教师之情激发学生之情,以文章之情动学生之心,使学生在动情、动心、入情、入境的状态下受到感染,水到渠成的感情朗读。从学生绘声绘色的朗读中,我再一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黄山奇松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案淮安市码头中心小学夏继振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感受黄山松的奇美,. 黄山奇松 说教材黄山奇松是一篇写景的美文,课文以生动细腻的笔触介绍的黄山四绝之一的奇松,并分别介绍了奇松的三大名松,突出了黄山奇的特点。文章以总分总的结构,第一自然段先总写游. 黄山奇松 四、教学过程:一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指读),第、复习巩固,引入情境。16课,黄山奇松。2.引读第一段。这黄山松到底奇在哪儿,引得人们对它如此偏爱呢? 3.奇特之一,通过上节课的学. 黄山奇松 一.教材分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都是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黄山奇松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 黄山奇松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城关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周海婷【教材依据】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设计思想】本单元的主题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