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_v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387612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_v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_v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_v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_v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_v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 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v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 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 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 一.接送病人的制度 二.术中输血制度 三.术中医嘱执行制度 四.术中辅诊检查制度 五.术中防止器械敷料遗留的制度 六.手术室安全制度 七.手术查对制度 八.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九.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十.给药制度 十一.术前患者访视制度 十二.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三.术中医嘱执行制度 1.术中,由主管医师及麻醉医师所作的口头医嘱,由巡回护士执行并应复诵1遍,会同另1人核对药名、浓度、剂量,然后使用。 2.用

2、药后,应保留空瓶,以备核对,待手术结束后方可弃去。 3.执行医嘱完毕后,应在病历医嘱栏内做好记录,同时告知麻醉 医师记录于麻醉记录单 上。 4.术中会诊工作制度 (1)术中因病情复杂、剧变或发生紧急意外需会诊者,应按急诊会诊处理。 (2)由巡回护士及麻醉医师设法尽快传呼有关会诊人员。情况紧急者,应同时报告有关领导。 (3)术中会诊由在场有关领导或职位高的医师负责组织,指定有关人员做好记录或术后补记。 四.术中辅诊检查制度 1.凡术中需进行有关辅诊检查如摄片。造影、穿刺活俭、冰冻切片、超声与内窥镜检查等,均应手术前1日由主管医师与有关单位联系,做好充分准备,指派专人配合。 2.术中进行辅诊检查时

3、,巡回护士应协助做好联系和准备工作,并注意无菌管理。辅诊人员进入手术间前,应按规定更衣换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3.检查操作完毕后,及早作出报告,以缩短手术等待时间。 4.器械护士须注意台上无菌管理,应将取下的病理标本用湿林水纱布包裹,夹以皮肤巾钳(或其他钳),作为标志,妥善放置。若标本需作冰冻切片者,巡回护士应尽快将标本及病理送检单派人送至病理检查室。所有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报告结果均须以正式文字报告为准,不得以电话或口头报告,以防误差。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五.术中防止器械敷料遗留的制度 1.凡随病人带入手术间的创口敷料。绷带等,以及麻醉、消毒所用纱布、纱球等,均应在手术开始前全部送出

4、手术间。 2.手术开始前,由器械护士会同巡回护士认真清点器械、纱布、纱垫、缝针、残卷等数量,至少两遍,并由巡回护士准确登记备查。手术中,所增减的器械及敷料,巡回护士应及时补充记录好。 3.台上手术人员应始终保持手术器械及敷料放置有序,有条不紊。手术医师不得乱取器械。暂不用的器械物件应及时交还器械护士,不得乱丢或堆积在手术区周围。 4.凡胸、腹腔及深部手术所用纱布垫,必须留有长带,带尾夹止血钳放在创口外,以防遗留体内。凡创口内置放的纱布、引流物种类及数目,均应详细记录在麻醉记录单上。 5.凡手术台上掉落的敷料、器械、缝针、线卷等,均应捡起,未经巡回护士许可,不得带出室外。 6.缝合胸、腹腔及深部

5、创口前,除手术医师应认真清查外,巡回护士及器械护士必须清点器械、敷料、缝针、线卷等数目,准确无误后方可缝合。缝合完毕,再清点l遍(即手术开始时,关闭体胶前及关闭体腔后共清点3遍)。 六.手术室安全制度 1.定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爱护消防设施,不准移动或搬动做他用,消防器材专人负责,定期更换,定期检查。 2熟悉手术室的各种电器设备,遵守操作规程,手术结束后,应拔去所有电源插头。电器设备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剧毒药品应有专柜贮藏,配上锁,并派专人保管,使用进行登记。 4易燃物品,应安置在通风阴暗处,要求远离火源,专人管理。 5值班人员应巡视手术室每个房间,负责氧气、吸引器。

6、水、电、门窗的安全检查及大门的安全,坚守工作岗位。 6非手术相关人员勿任意进人手术室。 7手术室内严禁吸烟。 8接送病人注意安全,防止碰伤、摔伤。 9如发现意外情况,应立即汇报有关部门,并向院部汇报。 七.手术查对制度 1.六查十二对: 六查:(1)到病房接患者时查(2)患者入手术间时查(3)麻醉前查(4)消毒皮肤前查(5)开刀时查(6)关闭体腔前后查。 十二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带物品药品、药物过敏史及有无特殊感染、手术所用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及数量是否符合。 2、查手术名称及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 3、查无菌包的指示带

7、及指示卡是否达到无菌指标,手术器械是否齐全。 4、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核对纱布垫、纱布、缝针、器械数目与术前数目是否相符。核对者签全名。 5、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填写病理检验单送检。 八.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1.各科室要制定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2.科室内要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报告本。 3.发生差错事故后,要注意保留原始资料,以备检查,不可私自丢弃。 4.护士长要及时填写差错事故登记本,并上报护理部,如隐瞒不报要严肃处理。 5.当事人要按规定进行检查,科室要有讨论记录,要有整改措施。 6.护理部每季度组织各科护士长对差错事故进行讨论分析,以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九

8、.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1.对危重患者,应做到详细询问病史,准确掌握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抢救。 2.抢救工作应由值班医师、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并将病情及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对重大抢救或特殊情况(如查无姓名、地址者,无 经济来源者)须立即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及分管院长。 3.在抢救过程中,应按规定做好各项抢救纪录,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 4.各科应有抢救室,抢救车及抢救器械专人保管,做好急救、抢救药品、器械的准备工作,随时检查,随时补充。确保药品齐全、仪器性能完好,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5.抢救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到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护士在医生未到以前

9、,应根据病情,及时做好各种抢救措施的准备,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在抢救过程中,护士在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认真、仔细核对抢救药品的药名、剂量,抢救时所用药品的空瓶,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抢救完毕立即督促医生据实补写医嘱。危重病人就地抢救,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6.抢救时,非抢救人员及病人家属一律不得进入抢救室或抢救现场,以保持环境安静,忙而不乱。抢救完毕,整理抢救现场,清洗抢救器械,按常规分别消毒以便备用,清点抢救药品,及时补充,急救物品完好率要达到100%。 7.认真书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字迹清晰、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全面,能体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确保护

10、理记录的连续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8.凡遇有重大灾害、事故抢救,应服从医院统一组织,立即准备,随叫随到。科室之间支持支援配合,必要时成立临时抢救组织,加强抢救工作。 十.给药制度 1.护士必须严格根据医嘱给药,不得擅自更改,对有疑问的医嘱,应了解清楚后方可给药,避免盲目执行。 2.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目的,熟悉各种常用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向患者进行药物知识的介绍。 3.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 4.做治疗前,护士要洗手、戴帽子、口罩,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5.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需要时作过敏试

11、验)并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用药后要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及治疗效果,如有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医师,并记录护理记录单,填写药物不良反应登记本。 6.用药时要检查药物有效期及有无变质。静脉输液时要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口有无裂缝、液体有无沉淀及絮状物等。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7.安全正确用药,合理掌握给药时间、方法,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8.治疗后所用的各种物品进行初步清理后,由中心供应室回收处理。口服药杯定期清洗消毒备用。 9.如发现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处理,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十一.术前患者访视制度 1.为了更好地使患者配合医护人员

12、顺利地完成手术,手术前1天手术室护士必须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访视。阅读病历,了解患者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 龄、民族、体重、文化程度等),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入路、各种检验结果;有无特殊感染、配血情况、过敏史及手术史等)。 2.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及护理。 3.做好术前宣教工作: (1)向患者讲解有关的注意事项,如术前禁食、水,勿化妆,去掉饰物、义齿、更换手术衣裤等。 (2)介绍手术、麻醉体位的配合方法及重要性。 (3)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时注意事项等。 4.访视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怀,护士态度要热情,主动自我介绍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

13、疑虑和恐惧心理。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告知,认真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5.访视内容要认真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 十二.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1.必须分清非无菌区、相对无菌区、无菌区。 2.手术间分清无菌间、有菌间。如手术间有限,应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污染手术。 3.对感染和特异性感染等手术,所用的器械、敷料等用物要有严格消毒处理措施。不得与其他敷料混合,并有标记。手术后手术间地面和空气严密消毒。 4.手术室洗手、护士铺台、刷手、穿隔离衣、戴手套和手术配合均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5.巡回护士进行各种治疗注射、拿放无菌物品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6.各种无菌包及无菌容器中的消毒液,由专人负责

14、定期消毒或更换,尽量减少用浸泡消毒的器械,丝线、刀片、剪等应高压蒸汽消毒。 7.工作人员熟悉各种消毒液的浓度及使用方法,可根据其效能定期检测。 8.经常启盖的无菌盒,每周重复消毒灭菌,固定的敷料包、器械包,过期应重新灭菌。 9.每月对各项灭菌项目进行细菌监测,每月对工作人员作细菌培养,并做好记录。 10.用紫外线杀菌灯消毒时,应有时数登记和紫外线强度监测并登记。 11.手术室应有定期清洁卫生制度,每日、每周、每月定人、定点、定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定期做空气培养,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个m3。 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材料) 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1、接送病人的制度2、

15、术中输血制度3、术中医嘱执行制度4、术中辅诊检查制度5、术中防止器械敷料遗留的制度6、手术室安全制度7、手术. 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 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一.接送病人的制度 二.术中输血制度三.术中医嘱执行制度 四.术中辅诊检查制度五.术中防止器械敷料遗留的制度 六.手术室安全制度 七. V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 V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交接班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手术室查对制度 手术室物品清点制度 术中安全用药制度术中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手术室抢救制度 手术室标. 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试题答案 护理核心制度考试题答案1.护理查对制度包括:(医嘱查对制度)、(服药、注射、处置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手术查对制度)、(供应室查对制度)、(饮食查对制度)。2.抢救患者时,下达口头医. 手术室核心制度 第一部分 核心制度一、手术室一般规则1、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除参加手术及相关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准入内。2、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按规定凭名牌领取手术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