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4).pdf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381175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4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4).pdf(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路中学 2016-2017-1 期中期质量检测试卷 七年级 语文(满分:150 时间:150 分钟)一、积累与应用(1-9 题 27 分,10 小题 10 分,11 小题 5 分;12 小题4 分,总计 46 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感慨(ki)窠巢(k)憔悴(zi)拆散(chi)B、一霎时(sh)脸颊(ji)匿笑(n)菡萏(dn)C、搓捻(nin)讽刺(fng)难堪(kn)确凿(zu)D、优雅(y)酝酿(yn)黄晕(yn)应和(h)2.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朗润 小心翼翼 各得其所 混为一谈 B、瘫痪 尴尬 烂慢 蛛丝马迹 C、点缀

2、搏学笃志 众目睽睽 人迹罕至 D、荫蔽 岐斜 祷告 恍然大悟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 分)A 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山赏雪。B 春华秋实,没有那海藻的春风,又那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收成呢?C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D 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开始向我求情。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B.通过这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大赛,使他对写作的信心增强了。C.我市领导仔细浏览市政府门户网页面,详细了解相关情况,认真

3、分析存在的问题,听取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反腐工作。D.七年级一班的语文成绩是全年级最好的一个班级。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 分)A.“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B.他看上去才十七八岁,一副朝气蓬勃的样子。C.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D.和平、和谐、和美、和煦“和”能构成一系列美好的词语。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1)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小“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 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2)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 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 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4、(3)我本来愿意显示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 地揭露我的无知。A劝慰 奥妙 千方百计 B劝慰 奥秘 千方百计 C劝告 奥妙 想方设法 D劝告 奥秘 想方设法 7、选出下列语句运用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3 分)A、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排比)B、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C、可是,这能全怪我么?(设问)D、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拟人)8、下列“而”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 分)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博学而笃志 学而不思则罔 C.温故而知新 D.曲肱而枕之 切问而近思 为人谋而不忠乎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 分)A散

5、步通过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的展示了这一家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B秋天的怀念秋天萧条景象衬托“我”遭遇不幸后的绝望心情,反映“我”的人生一直是“秋天”。C金色花通过写一个儿童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并由此引发联想,表现了家庭之爱、母子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和圣洁。D济南的冬天围绕“温情”这一特点,主要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城、山、水、天,呈现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10.“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会默背多少诗文。(10 分)(每空一分)(1)遥怜故园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2)十 二 则 中 论 述

6、学 与 思 的 辩 证 关 系 的 句 子是:,。(3)次北固山下富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哲理的句子是:“,。”(4)、夜雨寄北诗中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5)、,山入潼关不解平。(潼关谭嗣同)(6)、论语讲人应该有志向,任何情况下也不能改变心志,要坚定信念的句子是 ,。11.名著知识(5 分)(1)、“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这幅对联写的是(哪个人物),这个人物出自(哪部小说)。(2)“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3)再塑生命的人歌颂了一位慈爱而伟大的老师()。(老师的名字)12.仿写(要求句式相同

7、,字数一样,内容新颖独特,有创意)(4分)例句:青春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青春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宽容是 ,;宽容是 ,。二、阅读理解(39 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13、14 小题。(4 分)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3、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2 分)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

8、理趣。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14、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展现的画面。(2分)(二)文言文阅读(12 分)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1)不亦说乎

9、(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吾身 (4)不逾矩 16翻译下列句子(4 分)(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7、“吾日三省吾身”从 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的修养。(2 分)18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2 分)(三)现代文阅读(12 分)(一)课内语段阅读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

10、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19、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2 分)_ 20、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2 分)_ _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

11、去了。(2 分)_ _ 2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运用这种手法再续写两个句子。(2 分)_ _ 22、从本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写景的方法?(2 分)_ _ 23、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2 分)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11 分)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

12、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

13、妈妈醒来。妈妈刚睁开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妈妈笑了:“什么?”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来那个大信封。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砰砰地跳!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24第 2 自然段加点词“极其”,你认为“极”字用得好吗?请你说明理由。(3 分)25为什么把“老师”称为“妈妈式”的?(2 分)26文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14、(3 分)2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内容。(3 分)_ _ 三、综合性学习(共 5 分)2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1)请用一句简短的句子,概括这则新闻反映的现象。(3 分)【郑州日报10 月 29 日讯】今年夏天,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一档节目红极一时,引发了全民书写汉字的高潮。随后在社会各界反思传统文化衰落、呼吁国家加大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力度的声浪中,北京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 2016 年起语文学科分值将由 150 分提高到 180 分。由此进一步引发了大家对汉语的重视,现代汉语词典开始热销,成为家庭必备工具书。有家长甚至开始准备给孩子报汉语

15、补习班汉语,正悄悄变热变时尚。你的概括:(2)拟写标语 为了宣传汉字魅力,弘扬中国文化,重庆一中将举行一次“校园汉字听写大会”。请你为这次大会拟写一则宣传语。提示:宣传语大多分上下句,结构工整,语言凝练、精彩。(2 分)你的标语:四、作文(60 分)题目:他(她)是位性格 的人 要求:1、补全题目,紧扣个性,写一篇记叙文.2、运用描写,突出个性,力求形象生动.3、展开想象,情节设计,巧妙有真实感.4、字迹端庄,文面清洁,不少于 600 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避免学习中的“马太效应”拼命挤时间是没用的 到了中学阶段,学习时间就会紧张起来,为此,很多中学生认为,必须要挤时间才

16、能搞好学习。于是,他们会选择压缩睡觉的时间、吃饭的时间、体闲娱乐的时间等。把一切学习以外的时间都压缩到极致,就是管理时间的终极目标。甚至有些人为了花更多的时间学习,他们几乎达到了自己的生理极限,但进步仍然十分有限。看到自己在非常痛苦地看书做题的时候,有些成绩比自己好很多的同学却似乎很悠闲的样子。如果时间利用都到了这步田地,自己还有再改进的余地吗?实际上,你一定要明白时间和效率的关系,它们并不是一直成正比的。对此,不妨先来算一笔时间账:一个中等努力程度的初三学生,除了上课,一天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大概有 10 个小时。这个时间长度可以保证他每天有充足的睡眠、足够的时间来休息。如果要拼命地挤时间,大概

17、能多挤出来多少呢?假设你每天只睡 6 个小时一这已经很夸张了,偶尔一天只睡 6 个小时觉得没什么,而如果连续很长一段时间的话,很多人都会受不了。然后吃三顿饭总共只用 1 小时,用在走路上的时间也要 1 个小时,洗脸、漱口、上厕所以及其他杂务也要 1 个小时。这样算下来,每天用来学习的时间达到了 16 个小时。这样,你比别人的学习时间增加了60%。这是一个可喜的数字,实际上,每天多60%的话累加起来确实相当惊人。一个人如果真的能这样坚持下来,取得进步也是理所当然的了。不过,这笔账漏掉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比如,针对同样的学习内容,有些学生看一遍就能理解或者能记住,但换成另外一个同学

18、,可能就需要两倍或者更多的时间。不难发现,成绩好的同学,在同一个问题上所花的时间确实比学习差的同学少很多。有研究证明,他们之间的差距是,前者一天学习 10 个小时的效果反而比后者学习16 个小时还要高出 25%!换句话说,比别人多付出 60%的努力,却换来比别人低 25%的效果。这笔账算起来是比较吓人的。尽管这个效率的差距可能不是 2:1,但结论本身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果考虑到一天学习 16 个小时,如此高强度的学习会让人身心疲倦、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大幅度下降,那么这种效率上的差距只会更大。这就是为什么越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越觉得时间不够用;而越是成绩比较拔尖的同学,越觉得时间多得用不完。

19、这就是学习时间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指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社会现象。其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从前有一个国王,他要进行一次远行。在出门前,他交给他的三个仆人三锭银子,并吩咐他们说:“这些钱是我给你们做生意的本钱,等我回来时,你们再带着赚到的钱来见我。”段时间后,国王回来了。他的第一个仆人说:“陛下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 10 锭。”国王很高兴并奖励了他 10 座城池。第二个仆人报告说:“陛下,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 5 锭。”于是国王便奖励了他 5 座城池。第三个仆人报告说:“陛下,你给我的银子,因为我害怕丢失,所以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国王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便将第三个仆人的那锭银子赏给了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后来这一现象被人们称之为“马太效应”。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马太效应也处处存在。而在孩子的世界里,“马太效应”的作用多数是消极的。在学习中,也存在着类似于“马太效应”的现象。学习好的人,因为看书做题很轻松,时间剩下很多,可以用来让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而学习差的人,因为看书做题都很痛苦,效率低下,每天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难以完成,根本挤不出时间来学习,只能越来越痛苦。学习成绩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要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提高学习效率,而不能单纯地靠挤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