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选训习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37899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选训习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选训习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选训习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选训习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13【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选训习题(精选高考历史一轮选训习题(5 5) (含解析)(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李仕才一、选择题链接-秦律中记载:“父盗子,不为盗。今假父(即继父)盗假子(即继子),何论?当为盗。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秦朝用法律来规范经济关系B.继子未被当作家庭成员看待C.体现秦律同罪不同罚的原则D.秦律保护继子的私有财产权解析:C 结合题意可知秦朝对亲生父子与继父子在盗窃问题上的量刑、定罪方面有所不同,这体现出秦律中的一个特点同罪不同罚原则,与此吻合的是 C 项。A 项“规范经济关系”材料无体现,排除;B 项是对材料的误解;D 项不符合

2、材料主旨,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故排除。1.(2018临沂一模,4)辞海称:“唐以后特派负责某种政务者称使,如节度使、转运使等。 ”唐朝,中央由工部下的屯田郎中和司农寺主管屯田、营田,而州郡却无相应的主管机构或官员;中央由工部、少府监和将作监主管手工业生产,州郡亦无相应的主管机构或官员。于是才有营田使、盐铁使、群牧使等使职的设置。材料反映唐朝使职大量出现的具体原因是( )2 / 13A.唐朝现行官制的弊端B.职官制度运行的惯性C.唐朝行政制度的僵化D.唐朝政治形势的剧变答案 A解析 据材料可知唐朝中央和地方的官制并不配套,才有了唐朝使职大量出现,说明唐朝现行官制是有弊端的,故 A 项正确;唐朝使

3、职大量出现的具体原因是由于唐朝中央和地方的官制不配套,而不是职官制度运行的惯性,故 B 项错误;材料提供的信息只是有关唐朝使职大量出现的具体原因,唐朝行政制度的僵化不合题意,故 C项错误;唐朝政治形势的剧变也不合题意,故 D 项错误。2.(2018全国 100 所名校高考冲刺一,26)唐高宗、武后之世,国人日益弃武就文,风气所趋,民族尚武精神已经是日渐消失。这主要是由于( )A.私学教育的广泛兴起B.门阀世族势力的衰落C.三省六部制度的完善D.科举制度的日益推行答案 D解析 国人弃武就文和民族尚武精神日渐消失与“私学教育的广泛兴起”无必然关系,且与史实不符,故 A 项错误;门阀世族势力的衰落主

4、要涉及选官的范围,与材料中国人弃武就文和民族尚武精神日渐消失无关,故 B 项错误;三省六部制是解决君权和相权的关系问题,与材料意思不符,故 C 项错误。链接-(2017全国名校联盟联考)一位西方观察家在 1919 年 5 月这3 / 13样报道了当时的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 ”这说明当时( )A.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C.近代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D.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解析:D 材料指的是五四运动

5、的影响。鸦片战争之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A 项错误;19 世纪中期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B 项错误;19 世纪末维新变法使近代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C 项错误;据材料“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可知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D 项正确。3、(2018全国卷高考模拟一,29)1897 年梁启超首次提出地方自治的设想, “故为今日计,必有腹地一二省可以自立,然后中国有一线之生路” 。这表明地方自治的设想是( )A.民族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B.梁启超救国思想出现重大转折C.戊戌变法改革措施的延续D.应对列强瓜分狂潮的救国策略答案 D解析 民族工

6、业发展需要统一的国内市场,地方自治不符合民族工4 / 13业发展的要求,故 A 项错误;材料仅体现梁启超的地方自治思想,不能反映梁启超救国思想的转折,故 B 项错误;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 年,因而梁启超 1897 年提出的地方自治设想不可能是戊戌变法改革措施的延续,故 C 项错误;1897 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梁启超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主张地方自治以避免被列强瓜分,故 D 项正确。4.(2017兰州一模,28)1899 年孙中山说:“今之耕者,率贡其所获之半于租主而未有已,农之所以困也。土地国有,必能耕者而后授以田,直纳若干租税于国,而无复一层地主从中朘(剥削)削之,

7、则民可以大苏。 ”孙中山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土地兼并B.废除土地私有制C.巩固民国政权D.减轻农民负担答案 D解析 材料中孙中山认为地主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剥削严重导致农民贫困,实行土地国有与“耕者有其田” ,使农民免受地主的剥削,农民负担则会大大减轻。A 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故 A 项错误;B 项不是孙中山主张的主要目的,故 B 项错误;此时民国尚未建立,故 C项错误;D 项符合题意,故 D 项正确。5.(2018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一次联考,13)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但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再到辛亥革命的“剪发易服”和随之出现的“保辫会” ,国人的

8、头发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下面对“辫发之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深受欧美文化的影响5 / 13B.体现了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C.是激烈政治斗争的反映D.反映了国人文明程度的不一答案 C解析 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是国内矛盾的反映,故 A 项错误;头发服饰的变化反映了思想观念的变化,辛亥革命后出现的“保辫会”反映的是当时一种复辟倒退思潮,故 B 项错误;依据所学, “辫发之争”的出现,都与当时出现的清朝统治全国、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政治斗争相关,故 C 项正确;头发服饰与人们思想相关,与文明程度不能绝对等同,故 D 项错误。链接-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

9、、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 。 “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的形成B.工业革命的开展C.商业革命的影响D.亚洲人口的膨胀解析:C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 20 世纪初,题干中时间是明末,故 A项错误;明末处于 17 世纪,工业革命是 18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故 B项错误;材料意思是欧洲、美洲、亚洲的交流加深,造成这一现象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其表现之一为物种交流扩大,故 C 项正确;高产农作物的引进推动了人口的增加,D

10、项因果关系倒置,且人口膨胀问题材料体现不出,故 D 项错误。【新知生成】 “餐桌革命”突出的含义是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各6 / 13地物种的大迁移,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餐桌,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养活了更多的人口。这是从社会史观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6、(2017宣城二模,33)卢梭曾说过:“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摆布一样可悲。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情感这个东西。 ”这表明卢梭的主张( )A.完全背离启蒙运动宗旨B.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C.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D.科学地诠释了启蒙思想答案 B解析 卢梭是启蒙运动的

11、代表人物,其思想不会完全背离启蒙运动的理性核心,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卢梭认为理性容易产生谬论,故应重视人自身的情感,故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故 B 项正确;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不是材料主旨,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对启蒙思想进行诠释,故 D 项错误。7、(2017孝感一模,16)孟德斯鸠曾指出,英国革命把封建贵族打垮以后处于最危险的状态,很有可能会蜕变成最可怕的一种专制,个人最自由的情况实际上是专制产生最可怕的一个契机。材料反映出孟德斯鸠( )A.反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赞成英国的立宪政体C.违背了三权分立精神D.同情英国的封建贵族7 / 13答案 B解析 材料信息是对英国

12、资产阶级革命的一种解释,并非反对,故A 项错误;据材料“英国革命把封建贵族打垮以后处于最危险的状态,很有可能会蜕变成最可怕的一种专制,个人最自由的情况实际上是专制产生最可怕的一个契机”可知赞成英国的立宪政体,故 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违背三权分立精神,故 C 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同情英国的封建贵族,故 D 项错误。链接-学者在剖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相关政策时,说“欧洲所需要的是一个综合的复兴计划。这一观念要求欧洲经济融为一体,打破战前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缩小国家间的差别,创建一种欧洲经济的新结构。只要美国援助是被一项项分给各个国家,只要欧洲仍然是被分为各自独立的国内市场,那么美国经济援助努力

13、就将失败,并且将继续失败” 。此观点强调美国应该( )A.为遏制苏联平等对待欧洲盟友B.为实施“冷战”推行马歇尔计划C.为复兴经济推行知识经济模式D.为控制欧洲设计复兴新途径解析:D 材料强调的是美国援助欧洲应当将欧洲经济融为一体,而非将援助一项项分给各个国家,没有强调美国与欧洲盟友的平等地位问题,且平等对待欧洲盟友不符合美国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的目的,A项错误;材料是对马歇尔计划的反思,B 项错误;知识经济模式材料中没有涉及,C 项错误;材料对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方式的可行性存在疑虑,若不重新设计,“将失败,并且将继续失败”,因此最终要设计新8 / 13的复兴途径,故 D 项正确。8、(2017昆

14、明一中第七次高考仿真模拟,29)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极力提倡西方的“个性自由”和“理性主义” ,同时又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中对墨家“非命”思想推崇备至。据此可推测胡适( )A.主张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B.认为东西方价值理念有相通之处C.以墨家思想来否定儒家思想D.肯定了墨家学派的个人自由思想答案 B解析 “非命”的观点认为不存在宿命,一切都是人自作的,必然且合理,材料中“胡适极力提倡西方的” “同时又对墨家非命思想推崇备至”表明东西方价值理念有相通之处,故 B 项正确。9、(2018泉州高考适应性练习一,29)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须做“言之有物” ,即有“情感” “思想”的文章;而对于当时青

15、年“不思奋发有为” ,但只知“发牢骚之音”的“暮气”给予了严厉的批评。这说明当时( )A.民族危机严重 B.出现尊孔复古逆流C.强调文学应自由讨论 D.社会急需思想变革答案 D解析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其著作文学改良刍议主张“言之有物” ,要有情感和思想,反对青年“发牢骚之音”的“暮气” ,文字是思想的载体,当时的社会思想界仍然充斥着三纲五常的封建思想文化,胡适的倡议表达了进行思想变革的愿望和要求,故D 项正确。9 / 1310、(2017南充三模,28)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中提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以激烈的全盘性反传统的姿态出现,而本身却受传统思想模式的熏陶与教

16、育。材料说明( )A.价值观念影响人的社会行为B.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完全脱离了历史轨迹C.五四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D.新文化运动完全受到西方民主思想影响答案 A解析 B 项与材料“而本身却受传统思想模式的熏陶与教育”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以激烈的全盘性反传统的姿态出现,而本身却受传统思想模式的熏陶与教育”可知五四新文化运动未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故 C 项错误;D 项与材料“本身却受传统思想模式的熏陶与教育”不符,故 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2017湖北武汉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至少在汉代,中国就出现了有关医院的概念。公元 510 年,第一个由政府管辖的“医院”由南朝君

17、主建立。省一级半官方半私人的“医院”在隋代已出现。明代以后,随着中医世俗化趋势的全面渗透,中医全面流入民间,成为每个人都可研习的一门技术。在古代中国,医院一直是宫廷的产物,传统的医事制度基本上是围绕王权的需要而设置的,朝廷医官主要通过选拔医家子弟入宫。古代医疗机构为平民医治的程度和规模相当有限,民间的医生主要由儒医和方郎中充任,走乡串户,悬壶行医。 “家庭”是原始的医疗单位和护理空间,10 / 13医生对病人的诊治以及病人家属照方护理皆在家中完成。在医患关系上,医疗的主体是病人,病人自由地择医而求治,医生只是被动地提供医疗服务。中医的学术传承一直恪守着师徒相授的模式,这种方式无论规模抑或质量都

18、相当有限。据廖育群岐黄医道等材料二 1820 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澳门开设一家眼科诊所,随后政府和民间人士相继开办了数目可观的新式医院,到 1920 年,在大城市新式医院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医家”,成为医疗机构的主体部分。在工作效率上,近代医院制度借助科学化的医疗器械和严密的病理分析,使医生的专业化水平大为提高。在医疗行政方面,1905 年清政府开始设巡警部(兼管卫生事务),1912 年,南京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卫生司,医院不再是传统的专侍皇宫的太医院,它的服务对象是京城官吏和居民,开始呈现社会化、大众化趋势西方医疗制度还开启了中国近代医学教育之先河,各方的努力下尤其是各地开始设置医科或医学院

19、,医学人才的培养迅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西方医学在中国的整体传播,改变了单一的中医学独立存在的局面,中国出现中西医并存的医疗格局,现代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事业逐渐确立,中国人的医疗观念也发生了转变。马伯英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医疗制度的特点及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12 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医疗制度的变化,11 / 13并简要分析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13 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传统的医事制度基本上是围绕王权的需要而设置的”概括出医院围绕王权而设置;根据“古代医疗机构为平民医治的程度和规模相当有限”概括出

20、为平民医治的医疗机构相当有限;根据“家庭是原始的医疗单位和护理空间”概括出“家庭”是原始的医疗单位和护理空间;根据“医疗的主体是病人”概括出病人是医疗的主体;根据“中医的学术传承一直恪守着师徒相授的模式”概括出学术传承一直恪守着师徒相授的模式;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从古代社会的核心政治制度、经济形式和思想观念三个方面来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在工作效率上专业化水平大为提高”概括出借助科学化的医疗器械和严密的病理分析,促进了医疗的专业化、高效化;根据“在医疗行政方面开始呈现社会化、大众化趋势”概括出设置专门的医疗行政结构,医疗开始呈现社会化、大众化趋势;根据“中国出现中西医并存的医疗格

21、局,现代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事业逐渐确立”概括出出现中西医并存的医疗格局,现代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事业逐渐确立;第二小问,从对传统医疗的冲击、对现代医疗的促进和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学教育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答案:(1)特点:医院围绕王权而设置;为平民医治的医疗机构相当有限;“家庭”是原始的医疗单位和护理空间;病人是医疗的主体;学术传承一直恪守着师徒相授的模式。(8 分)原因:君主专制制度;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儒家思想的影响。(412 / 13分)(2)变化:借助科学化的医疗器械和严密的病理分析,促进了医疗的专业化、高效化;政府设置专门的医疗行政结构,医疗开始呈现社会化、大众化趋势;出现中西

22、医并存的医疗格局,现代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事业逐渐确立。(8 分)影响:冲击了传统的医疗制度与医疗观念;提升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现代医疗制度和医学教育的发展。(5 分)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阅读史,是一部以“仕”为主体的阅读史,阅读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导,甚至还规范了经史子集学习的先后秩序。但是,伴随着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带来纸质书籍的“贬值” ,加之科举制度的实行,阅读权力也从绝对垄断到有限控制。藏书和阅读不再是王室和官吏的专利,民间藏书数量和读书的人数逐渐增多,书籍种类和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元。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著书立说,还是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历代读书

23、人,发奋苦读,求取功名,其目的都只是期待有朝一日,能“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 “学而优则仕”无疑是封建时代读书人的最佳出路。摘编自郇红梅中国古代民众阅读的演进材料二 晚清的阅读革命经过了一个较长的酝酿期。新式媒体、新式出版机构及西学类书刊的增加,为阅读革命的生成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条件,但并未使潜在的阅读革命转化为现实。甲午一役后,为了救亡,士大夫阅读的主题逐渐由四书五经转到西学,关注的焦点正由内而外、由古而今,推崇的学问家由诸子百家转为卢梭、孟德斯鸠等,士大夫津津乐道的关键词正由仁义、纲常、13 / 13名教而转为民权、自由、革命等。一场外力推动型的“阅读革命”正悄然兴起。摘编

24、自闾小波论晚清阅读革命的兴起及政治功效(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民众阅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阅读革命”兴起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晚清士大夫阅读与古代的主要不同。答案 (1)特点:以儒家经典为主导,内容逐渐丰富;以“仕”为主体,人数逐渐增多;以仕进为主要目的,致力于求取功名。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科举制度的推行;儒家思想的影响;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2)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新式传媒的推动;西学的传播;知识分子的觉醒。不同:晚清以西学为主,古代以儒家经典为主;晚清重在救亡图存,古代重在谋求功名;晚清推动了社会变革,古代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从阅读的内容、主体、目的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方面归纳。(2)第一小问原因,从民族危机、西学传播、媒体作用、知识分子的主动性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不同,结合所学从内容上、目的上、影响上三个角度进行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