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中国文字与书籍课件.ppt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73604738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PPT 页数:142 大小:16.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中国文字与书籍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第六章中国文字与书籍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中国文字与书籍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中国文字与书籍课件.ppt(14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 第一节第一节 汉字的结构及其神韵汉字的结构及其神韵世界语言可归为九个语系:1)汉藏语系,)汉藏语系,2)印欧语系,)印欧语系,3)阿尔泰语系,)阿尔泰语系,4)闪含语系,)闪含语系,5)乌拉尔语系,)乌拉尔语系,6)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7)马来玻里尼西亚语系,)马来玻里尼西亚语系,8)南亚语系,)南亚语系,9)达罗毗荼语系。)达罗毗荼语系。1、汉语的结构特点与西方语言相比,汉语的结构特点是:与西方语言相比,汉语的结构特点是:利用单音词和双音词的弹性组合,灵活运利用单音词和双音词的弹性组合,灵活运用而成为音句。再循自然事理之势巧为推用而成为音句。

2、再循自然事理之势巧为推排成为义句,于音节铿锵之中传达交际意排成为义句,于音节铿锵之中传达交际意念。念。明代解缙有一副对联明代解缙有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代顾宪成有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王之涣王之涣登鹳雀楼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枯藤老树昏鸦,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西风瘦马。夕

3、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下,断肠人在天涯。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文字的形态及其演变中国文字的形态及其演变一、汉字的历史一、汉字的历史:(一)一)、汉字的产生:、汉字的产生:三是说,汉字的创造者为黄帝的史官仓颉。二是说,汉字起源于结绳记事;一是说,汉字是由八卦演变来的;周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宋郑樵通志六书略论便从(纵):“文字便从不便衡(横)。坎、离、坤,衡卦也,以之为字则必从。故从而后成水,必从而后成火,必从而后成(川)。”易系辞下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许慎

4、说文解字序说:“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结绳记事是古人用以帮助记忆的方法,大致是:“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周易系辞郑玄注)(二二)汉字发展历程汉字发展历程阴虚甲骨文是目前已经发现的性质明确的汉字资料,它代表的是已经能够完整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陶符仰韶文化遗迹姜寨出土陶符仰韶文化遗迹半坡出土甘肃辛店彩陶图案甘肃辛店彩陶图案它们绝大部分都刻在同一种陶器的同一部位上,规律性很强。有些符号重复出现在很多器物上,还出现在不同的遗址中。陶符大汶口文化遗迹山东莒县出土旦用图画传递信息,应当是文字的源头,当表示

5、某一意义的绘形经过信息传递的多次重复,与这一意义建立了相对固定的关系,形意关系有了约定性,也就有了图画文字的性质。2、据现有文献资料透漏的信息考察,夏代、据现有文献资料透漏的信息考察,夏代理应有了文字。理应有了文字。尚书多士说:“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革夏命”史记夏本纪不仅记载了由黄帝至夏禹的五代传承世袭,而且记载了夏禹至夏桀十七位君王的名字和传承关系。夏代为何没有文字资料发现呢?夏代为何没有文字资料发现呢?、记载汉字的材质可能不易保存。2、距离年代久远,能够确定位夏代的遗址较少。甲骨文甲骨文殷墟甲骨殷墟甲骨(二二).flv 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就是刻在龟甲和兽骨

6、上的文字,据说是清光绪二十五年由清朝的金石学家王懿荣等首先发现的,出土地点在河南安阳。新的考古成果证明,甲骨文包括两个阶段:原始甲骨文和殷墟甲骨文。王懿荣罗振玉三三、汉字的结构、汉字的结构六书六书象形象形:说文解字叙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日月车指事指事:说文解字叙中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上甲骨文为金文为小篆为下甲骨文为金文为小篆为形声:形声:说文解字叙中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这类字多为后起,在结构上有六种:左形右声:如:“江、河、松、枫”;右形左声:如:“期、朔、鸠、鸽”;上形下声:如:“空、穹、笔、篆”;下形上声,如:“

7、基、垄、悲、愁”;内形外声,如:“闷、园、闽、唐”;外形内声,如:“街、裹、序、固”,转注:说文解释:“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说文解字说:“老,考也”;“考,老也”。形转,有以“一首”指字形上同一部首的(考和老同属“老”部);音转,有以一首指词源上同韵或同声的,考和老,同属一韵,颠和顶同属一声;义转,有以一首指同一主要意义的(考和老两字的主要意义相同,都有“长寿”之意,可以互调)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我自耳且四四、汉字形态的转变、汉字形态的转变1、图画文字(表形文字):描写物体形象的文字,在六千年至四千年间,先人的木刻、图画以及陶器上的符号,都是表

8、形文字。兽面纹文字符号甘肃辛店彩陶图案甲骨文:殷商时期,常利用龟甲、兽骨刻写文字,谓之甲骨文。甲骨文不是最古老的汉字,但却是现存的最可识的文字。现用汉字是从甲骨文演变来的。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汉字,汉字的几种造字法已能从甲骨文中看出来。一篇甲骨文在结构上包括前辞、命辞、占辞、验辞。甲骨文的特点是:在笔画上平直利索,朴实纯真;结构上以方折为主,章法上强调对称,追求对称美,金文:周代的代表文字。旧称钟鼎文,是铸刻在周代青铜器上的文字,它在结构上和点画上与甲骨文稍有不同:甲骨文笔画细,而金文则粗;甲骨文结体以方折为主,而金文则以圆转为主,这可能与书写材料不同有关。金文是浇铸而成的。篆:篆文起源于周代末

9、年,流行于秦国,到秦始皇时达到鼎盛,习惯上,人们把篆文分为大篆和小篆。隶书:隶书在秦代是民间创造的一种篆书的简化体。特征是(蚕头雁尾),笔势舒展飞扬,字形方扁,由篆书变为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次最深刻的变革,被称为隶变,他打破了古文字象形的传统,使汉字完全成为符号,隶书属隶书系统。东汉史晨碑天发神谶碑楷书:是当时人们看来可以作为楷模的一种字体。兴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唐代达到顶峰造极的程度,颜柳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楷书的特点是形体方正,结构匀称,横平竖直,笔画清楚。楷书产生后,汉字就定型了,一直沿用到今天。除了楷书外,还有草书及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行书,楷书快写是草书,楷书、草书、行书属于楷

10、书系统。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欧阳询道因法师碑欧阳询皇甫诞碑欧阳询梦奠帖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体。兰亭序苏轼祭黄几道文黄庭坚松风阁诗帖米芾致彦和国士尺牍蔡襄扈从帖.jpg赵孟頫洛神赋草书所谓草,即草率、草创、草稿的意思。汉代以后由隶书草率的快写法,逐渐演变成一种独具体势的字体,这就是草书。张芝的冠军帖怀素自叙帖【汉字的演变之路】“金山WPS杯”第四届锐普PPT大赛56号作品.flv教案中国文化概论教案PPT课件第六章1【汉字的演变之路】.flv、表意性、表意性其表意性表现在以下三方面:汉字在字形上基本是方块格式,每个汉字独立占有一个方格,书写时不以词为单

11、位,而以字为单位,不实行词儿连写;汉字一字一音节,在语音上表示音节而不表示音素,除儿化中的“儿”字不代表完整的音节外,一个汉字代表语言里的一个音节;汉字一字一本义,在语义上表示语素,除少数多音节的单纯词以外,每个汉字都有意义。五五、汉字的特点、汉字的特点、超时代性、超时代性汉字具有超时代性和超方言性。汉字的超时代性为我们的学习和使用文字带来了方便,对传承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非常有利。、独特的艺术性、独特的艺术性首先是文字的具象性首先是文字的具象性。汉字是由最初的图象和象形文字产生的,如:人山大田木口其次是结构的方正性其次是结构的方正性。从书写形式看,汉字是平面型方块体文字。汉字图形虽然对汉字

12、的结构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却脱离不了它的方形。汉字的方正,表现了严整、划一之美,纵有行、横有列。再次是书写的均衡性。再次是书写的均衡性。书法是汉字的审美艺术化,不同的笔画表现的线条形态不同,线条的丰富性、可变性,体现了汉字书法的动态美和力度美,故人们说汉字最适合作艺术品。六六、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1)、写实主义精神)、写实主义精神以象形为例,象形的手法是由图画文字和文字画发展而来的,如最初的象形文字马水鹿羊会意字也设法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实在的事物去象征它的意义。家保2)、人体本位精神)、人体本位精神千姿百态、风情万种的“人”正面站立的人(大);侧身站立的人(人)倒立着的人(屰

13、)跪在地上的人(卩);躺倒在地的人(尸)长头发的人(长)身怀六甲的人(身),双手交叉于胸前、端坐在地上的人(女)首目心骨3)、原始社会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反应)、原始社会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反应田:田:男、畴禾:禾:黍、稼、穑秋利鼎酉4)、传统朴素思维的投影)、传统朴素思维的投影姓第三节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一、一、古代的书籍古代的书籍(一)简牍制度(一)简牍制度1、简牍的起源和历史简,是指竹木制成的简册;牍,是指木制的版牍。“王命作册。王命作册。”(尚书(尚书洛诰)洛诰)“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尚书(尚书多士)多士)战国楚竹简战国楚竹简木牍木牍2、简牍的形制、简牍的形制

14、截竹为简,破以为牒。(论衡量知)杀青、汗简、杀青“刘向别录云,杀青者,直治竹作简书之耳。新竹有汁,善朽蠹,凡作简者,节于火上炙干之,陈楚间谓之汗。汗者,去其汁也。吴岳曰杀,亦治也。”(风俗通)册、策册、策把单根的简编起来,就是册,古书也把单根的简编起来,就是册,古书也常写作常写作“策策”。刊削:刊削:指简上文字如有错谬需要改动时,用到刮削,以补新字。史记孔子世家:“笔则笔,削则削。”唐颜师古:“削者,谓有所删去,以刀削简牍也;笔者,谓有所增益,以笔而就书也。”(汉书礼乐志颜注)(二)金刻、石刻:金刻、石刻:金刻是指铸或刻在铜器上的铭文,从周代到汉代钟鼎等,许多青铜器上都有铭文。石刻是指刻在石头

15、上的碑文,以碑文当作书籍是流传甚广的形式,我国现存的最早的石刻文字是石鼓文,世称“石刻之祖”。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石鼓文”。石经的价值主要有:一是汉、一是汉、魏、唐石经,因当时无雕版,魏、唐石经,因当时无雕版,所据古文赖以传后,所以有所据古文赖以传后,所以有很高的价值,为后世校订经很高的价值,为后世校订经典之依据。典之依据。二是唐代发明传拓的方法,拓墨之后,便可将纸联成卷轴,成为当时通行的书籍。(字帖)历代石刻的精华珍品在西安碑林西安碑林。碑林是中国最大的石刻博物馆。(三)卷轴制度1、帛书的起源和历史、帛书的起源和历史(论语卫灵公):“子张书于绅。”(墨子名鬼):“故书之竹帛

16、,传遗后世子孙。”(韩非子安危):“先王寄理于竹帛。”(晏子春秋外篇第七):“著之于帛,申之以策,通之诸侯”2、帛书的形制、帛书的形制“古者以缣帛,依书长短,随事裁之。”(初学记)(初学记)早期收藏方式是:折早期收藏方式是:折叠与卷束叠与卷束轴轴3、纸张纸张:西汉初年灞桥纸三国时代,随着造纸术的改进还纸张的大量出现,纸写本才取代简册和帛书,成为书籍的主要形式。我国现存最早的纸写本书籍是晋人写的三国志残卷。卷轴制度到唐代发展到顶峰,唐代后期开始演进到折叠式样。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蝴蝶装蝴蝶装大约出现在唐代后期,盛行于宋朝,是把书页依照中缝,将印有文字的一面朝里、对折起来,再以中缝为准,将全书各页

17、对齐,用浆糊粘附在另一包装纸上,最后裁齐成册的装订形式其优点有:其优点有:一是便于一版内刊载整幅图画,不像一般册页书将大幅面图分作两半,一面一半,不便阅览;二是因插架时书口向下,四周向外,如遇虫鼠咬损,不易损及文字;三是蝴蝶装书籍存放插架时书口向下,书背向上,灰尘不会进入书内,对保护书籍有利,不像今日之平、精装书,书背向外,天头向上,日久为灰尘所污。其缺点是其缺点是:阅读时,每翻阅一面则遇到两个空白面(无字面)。包背装包背装又称裹背装、裹后背。是在蝴蝶装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装订形式。它与蝴蝶装的主要区别是对折书页时字面朝外,背面相对,书页呈双页状线装线装是用线将书页连同前后书皮装订在一起的装订形式

18、二、二、雕版与活字印刷雕版与活字印刷雕版雕版又叫刻板,在木板或金属板上刻上文字或图形,使之成为印刷用的底版。再在底版上着墨印刷。这种技术起于中唐,最初是从印刷历书和佛经开始的,甘肃敦煌发现的唐代印的金刚经,是我国发现的雕版印刷实物。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中国古籍的最大特点就是包罗丰富和经典第一所谓“包罗丰富”。是指包括了天文、地理、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宗教、军事、经济、农学、医学、烹调以及历代典章制度等等,涉及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表明了中国人在各个领域的探索和贡献。所谓“经典第一”,是指儒家著作在所以典籍中的崇高地位,同时也指儒家著作及研究和解释性的著作数量很多。延续至今的古籍分类法依然是

19、“经史子集”四部,历代对经书的研究,产生了中国文化特有的“经学”,因此,“经学”为尊,众学为从;“经学”为纲,中学为目,构成了中国近两千年的藏书特色和治学原则。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概览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概览享誉世界的中国八大文化典籍八大文化典籍是:周易:即易经,17世纪传入欧洲,德国的莱布尼茨由周易中的八卦排列当中得到启示,提出了数学上的“二进制”思想,计算机中的二进制就是根据周易中的八卦二进制排列发明的。道德经:即老子,目前在西方国家已成为研究东方伦理思想的必修课,宗教人士对它有浓厚的兴趣。充满神秘色彩。孙子兵法:孙武所著,被世界各国的企业家视为指导现代经济管理、经济战略的重要著作。

20、本草纲目:1659年被译成拉丁文,促进了欧洲植物学及草药的进步。目前,欧洲草药占欧洲市场的80%,中国的中草药仅占20%。三国志:以三国志为题材的各种作品(包括三国演义)在日本倍受欢迎。商战获胜,请教三国已成为时尚。红楼梦:有日本、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多国译本。菜根谭:被日本奉为集儒、道、佛思想为一体的经典著作。三字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选作儿童道德丛书之一。古代典籍大致可以分为:经、史、子、集、类书经、史、子、集、类书和丛书丛书六类。名词解释:名词解释:“经、史、子、集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读书人对经典的分类法。“经、史、子、集”四分法始于隋朝,隋书经籍志著录了东汉以来的大量文献,并

21、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另附佛道二部类,不列入四部之内,从此有了“四部”之称。“经部”包括儒家经典以及研究、解释这些经典的著作,有儒学十三经: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史部”包括所有的史书以及研究、评论这些经典的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子部”包括儒家经典之外的兵、法、农、医、天文、算术等各家著作;“集部”包括历代作家和文学作品,如:诗、词、赋、曲、散文等,分为楚辞、别集、诗文评、诗、词五类。一、经学著作:经学著作:所谓经书经书,是指以孔子为

22、代表作的儒家书籍,它的形成经历了从春秋到南宋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包括历代儒家经典和人们对儒家经典的注疏,历史上流传至今的经典为儒家“十三经十三经”,它们包括诗经、书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305篇诗,内容分为诗风、雅、颂三大类,表现手法分赋、比、兴三种。2、书经书经即尚书我国最古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又是公文总集,是文章的源头。按内容分为五大类。一是典典记载君主的日常事物。二是谟谟记载臣对君的言论。三是训训记人们对一般政事的议论。四是诰诰政府发布的政策、文告。五是誓誓祭祀天地或出兵时的誓言、誓

23、师之词如秦誓3、易经易经周易我们现在所谈的周易,即指周易的典籍系统,又包括后人对它所作的种种解释在内。十翼十翼:即:即易传易传,是对,是对易经易经(周易周易)的注释,共有十篇,因此又称)的注释,共有十篇,因此又称十翼十翼。一、彖上传二、彖下传一、彖上传二、彖下传 三、象上传(又三、象上传(又称称“大象大象”)四、象下传(又称四、象下传(又称“小象小象”)五、五、系辞系辞上传上传 六、系辞下传六、系辞下传 七、文言七、文言传八、传八、序卦传序卦传 九、说卦传九、说卦传 十、杂卦传。十、杂卦传。(1)经、传、学共同构成一个知识系统“经”是指西周时期形成的典籍,即原本周易,汉代人尊之为经,即易经。“

24、传”有传授之义,古代传授经书的经师,往往对“经”的内容作出解释。我们把解释易经的著作称为易传。易传有广、狭两义。狭义指先秦时期形成的解释易经的十篇著作,即“十翼”,翼有辅助的意思。“学”,指汉代以来的经师、学者对周易的经和传所作的种种解释,之所以称为“学”,是因为从汉代开始,凡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皆称为学,即“经学”,儒家经学系统的典籍从汉代开始,都包括经、传、学三部分。(2)周易本是卜筮之书,其中最基本的东西是“阴”、“阳”两个符号,“一”是阳,“-”是阴。由这两个符号连叠三层,即组成了八卦: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八个卦象坤

25、八,八个卦象,这八个卦互相重叠,就组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六十四卦。八卦符号:八卦符号:乾:乾三连坤:坤六断震:震仰盂艮:艮覆碗离:离中虚坎:坎中满兑:兑上缺巽:巽下断5、礼经礼经即仪礼,记录西周、春秋时代贵族的礼制、礼仪、仪式和风俗。分为八个部分。(1)寇,成年人戴寇时,要为自己加字。(2)婚(3)想见;(4)燕;(5)觐;(6)射;(7)乡,指国家底层的官吏;(8)丧;(9)穿丧服。但礼经礼经只讲礼仪的细节,不讲礼的意义。6、礼记礼记是补充说明解释礼经的著作。散文体,现存四十九篇。有一部分是儒家言论,一部分是古代礼节。该书不仅记载了许多生活中的仪式礼节,而且论述了各种典礼的意义以及制礼的精神

26、,比较全面地宣扬了儒家的礼治主义,表达了儒家对社会政治以及人生态度的理解。“四书”中的大学和中庸原来就是礼记中的两篇文章。周礼、礼经、礼记合称为三礼三礼。春秋春秋是春秋时代鲁国的编年史,记载了上起东周平王东迁之后,下至公元前476年间的史事。此书只是记载周王、诸侯、卿、大夫们的言论,并且按年代的顺序汇编成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史学著作。传说是由孔子编辑整理的。原来是单独一部,后来有专门研究对它的著作进行的引申和发挥,放在一起,合称春春秋三传秋三传,即,即左氏传左氏传、谷梁传谷梁传、公羊传公羊传。7、左传左传是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春秋时与孔子同时的简称,是春秋时与孔子同时代的史官左

27、丘明所撰。起自鲁隐代的史官左丘明所撰。起自鲁隐公元年(前公元年(前772年),终于鲁哀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公十四年(前468年),比春秋年),比春秋增多增多13年,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年,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8、公羊传公羊传是战国时齐国经学家公羊高口讲的,到汉代成书,主要是对春秋的经文注释,但多有附会,价值不高。9、谷梁传谷梁传同公羊传一样,战国时鲁国人谷谷梁赤所作,重在对春秋的经义解释。10、论语论语论语是“语言的论篡”,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编辑而成。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们今天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的重要典籍。11、孝经孝经是孔子的弟子

28、们论述孝道和宗法思想的书,传说是曾子所作。成书于汉代。全文分十八章,不到两千字,分别讲君王之孝、臣子之孝、大夫之孝等。12、尔雅尔雅是一部古代的分类词典,解释古书中的字和词,经学家常以此书解释儒家经典。分为释诂即以今天的话来解释古字;释言即以今天的话理解句意;释训对古书中形容词的解释。所以说,它是一部训诂之学。成书于汉代。13、孟子孟子孟子一书是研究孟子思想最为重要的材料。现存的孟子有七篇,有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篇、万章篇、告子篇、尽心篇,每篇又分上、下篇,共14篇。其中记载了孟子的政治活动,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学说,是我们研究孟子的宝贵材料。十三经作为儒家经典著作,曾为明清的教科书和科举

29、考试出题参考,因此,研究十三经的著作也难以胜数,最好的是流传至今的十三经注疏。十三经注疏:即指后人为了便于查阅,、的注和疏加上唐陆德明的注音合刊成的一部书.这就是现在通行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

30、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大学大学中庸中庸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重点在中、庸二字,中位于中间,不离两边,不走极端。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是完满的,而他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出自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

31、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三、诸子百家三、诸子百家:1、先秦诸子(1)儒家儒家: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代表性的著作是论语,孟子、荀子以及大学、中庸等,其中“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为“四书”,都己成为经书。(2)道家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老子和庄子是道家的主要经典。对他们的主要思想中也作过介绍。其中庄子是先秦诸子中散文成就最高的著作。(3)墨家墨家:代表著作是墨子、晏子春秋。墨家有十大纲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节葬、节用。(4)法家法家:以韩非子为代表。韩非子是他的代表作,另外,商鞅的也属法家,代表作是商君书。(5)阴阳家阴阳家:代表著作是邹衍的洪范。他

32、的著作已失传。主要学说是“五行”说,“土、木、金、火、土、水”,据说对后世的八卦之说有影响。中医学、哲学也受其影响。(6)兵家兵家:以孙武为代表。孙子一书是现存最古的兵书,孙膑也属兵家,1972年从山东的临祈发现了孙膑兵法及吕氏春秋均属综合道、儒、法等各派的著作。现用于指导企业管理,2、汉魏六朝诸子、汉魏六朝诸子:汉魏六朝诸子中的代表作有:淮南子,西汉刘安编著;论衡,东汉的王充所撰;世说新语,南朝的刘义庆撰.四、诗文集:四、诗文集:1、总集:、总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诗歌的合集,西汉刘向将战国时期时楚国屈原、宋玉的作品汇编成合集。汉魏六朝时,梁朝萧统编的昭明文选,是我

33、国现存最早的诗文集,南朝陈的徐陵编有玉台新咏,是一部十卷本的诗集,多收“艳歌”即男女艳情之作。唐代许敬宗等编了文官词林一千卷,该书分类选编了先秦至唐初的各体诗文。五代后蜀赵崇祚编有花间集,选录晚唐、五代词十八家,五百首,内容多选游玩享乐的作品。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词总集。宋代的诗文集较多,吕祖谦编录宋文鉴150卷,对后代影响较大的是文苑英华(李昉等十七人编定。)和乐府诗集(宋代郭茂倩编撰)。清代编辑的诗文总集,有一些我们现在还在使用。比如,吴楚材等编选的古文观止,选录了上至先秦下至明代的散文222篇。它曾是小学生的启蒙读本。唐诗三百首,清乾隆年间孙洙编的,实选三百一十三首唐诗,是私塾课本,流传甚

34、广。全唐诗,清代康熙时彭定求等十人编,九百卷,共收唐、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附有唐五代词。这是研究唐诗的重要的参考书,解放后,仍有出版,并传至日本。2、别集、别集收录个人所作的全部诗文的叫别集。历代文人,大多都有个人别集。别集的名称有的以姓名命名,如:陶渊明集;有的以官职命名,如:三国时的曹操谥号“武帝”,自己的诗称魏武帝集唐代的杜甫的诗集杜工部集(曾官至检校员外郎)。更多的选自己的字为诗集名,如李太白集(李白,字太白),欧阳文忠集,宋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五、类书与丛书五、类书与丛书1、类书:、类书: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资料汇编工具书。它将群书中的各种资料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

35、定的方法编排,以便于检索。体列上有专收一类的和综合众类的两种。后者居多。通常分类编排,也有分韵分字等方法编排的。我国最早的类书是皇览皇览,三国魏文帝时编撰,自五经群书分类为篇,以供皇帝阅读,故称皇览。原书已经失传。唐代官修类书有三部,即欧阳洵等奉敕撰艺文类聚,许敬宗等奉敕撰文馆词林,徐坚奉敕撰初学记。私撰的有二部:虞世南撰北堂书抄和白居易撰白孔六帖。艺文类聚,唐高祖时编,100卷。该书从1400多种古籍中分类摘录,分岁时、政治、产业等48部,事实居前,诗文列后,内容丰富。其中征引的古代典籍,今多散佚,为我们保存了不少珍贵材料。文馆词林,唐高宗时编。1000卷。分类编纂自先秦到唐代各体诗文。原书

36、北宋时已散佚。流传在日本的残本约有数十卷,其中大部分已重新传入我国。各残卷分别有佚存丛书粤雅堂丛书二编古逸丛书适园丛书等刻本。北堂书钞,是唐初的虞世南任隋朝秘书郎时编辑。160卷。该书从当时各类书籍中摘录名言佳句,凡852类,供当时作文采摭词藻之用。初学记唐徐坚等编。三十卷,分天、岁时、地、州郡、帝王等二十三部。部下分子目,共三百一十三个子目。子目下,先为“叙事”,编引有关记述:次为“事对”,选编有关对句。后为“诗文”,节引有关讲诗文。本书虽然卷帙不大,但选材谨严,且皆为隋以前古藉,亦很有参考价值。有中华书局一九六二年版本。许逸民编初学记索引,可备查。白孔六帖由唐白居易白氏六帖事类集与宋孔传六

37、帖新书两书原各三十卷,合编后,析为一百卷,并用今名。体例同北堂书钞,分一千三百八十七个门类。一门类前,标有“白”字的,是白居易白书原文;标有“孔”字的,是孔书原文。每一门类采录古籍中有关史事、成语典故等,有一定史料价值。但录文很少注出处。有明刊本。宋代的著名类书是宋代的著名类书是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太平广记。太平御览,1000卷。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下诏命李昉等人编修,历时八年而成。初名太平总类,太宗令人日进三卷阅览。“此书千卷,朕欲一年读遍”,故改题今名。又简称“御览”。是书分55门,各门之下又分若干类,有些类下又有子目,大小类目共计约5474类。御览征引古书1690余种。可见其不仅是

38、一部重要的综合性资料工具书,而且是保存古代佚书最为丰富的类书之一。太平广记,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及释藏道经等和以小说家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2人奉宋太宗之命编纂。开始於太平兴国二年(977),次年完成。册府元龟,1000卷。宋真宗命令王钦若、杨亿等辑。始于景德二年(1005年),历时八年于太中祥符六年即1013年修成。分31门,1104门。将历代事迹,自上古至五代,分门顺序排列。所采以史籍为主,间取经、子引文多整章整节,对宋以前史辑的校勘工作有较高价值。明代类书中的规模最大的是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永乐大典,22

39、937卷,11095册,字数三亿七千万左右。明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诏令大臣解缙编纂文献大成,次年竣工。永乐三年,再令重修,永乐六年修成,命名为永乐大典。该书集中图书八千余种,依洪武正韵将有关资料整编。其体例是“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即以洪武正韵为纲,按韵分列单字。每一单字下详注音韵训释,录有篆隶楷草各种字体,字下将有关人物事件、制度名物、山川河流、天文地理、诗词歌赋、号令文章,随字所含之类收载。永乐大典篇幅浩繁,内容十分丰富,保留了不少古籍。可惜正本毁于明末,副本也在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洗劫,现仅存七百余卷。清代规模最大的类书是古古今图书集成今图书集成。该书有康熙、雍正年间陈梦雷等

40、人花了二十年编成的,将清代所能见到的各种古籍加以整理。全书一万卷,虽然它不及永乐大典的一半,但却是现存的最完善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清康熙时陈梦雷等编。康熙四十五年书成,赐名古今图书集成。雍正时复命蒋廷锡等重新增删润色。原书分六编,三十四志,修订后的该书改为三十二典,6109部仍旧,共一万卷。全书体例以六汇编为总纲(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各编下分典,计三十二典。典下分部,凡六千余。部下又分别列有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造句、纪事、杂录、外篇等细目。所引图书资料,一律注明出处。古今图书集成卷帙浩翰正如雍正所称赞:“贯穿古今,汇合经史,天文地理,皆有图记。下至山川草木,百工制

41、造,海西秘法,靡不备具。洵为典籍之大观。”为世界文化史上所罕见。佩文韵府 类书,是清代官修大型词藻典故辞典之一,专供文人作诗时选取词藻和寻找典故,以便押韵对句之用的工具书。清张玉书、陈廷敬、李光地等七十六人奉敕编撰。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开始编写,康熙五十年(1711年)成书。“佩文”是康熙的书斋名。其正集四百四十四卷,单字约一万个,引录诗文词藻典故约一百四十万条。佩文韵府所收之词,上自先秦典籍,下至明代文人著作,至今仍然是人们查阅古代词语、成语和典故出处的极为重要的工具书,对于语言学习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因为它所引书证,卷帙过于浩繁,编制欠精,所据资料又多辗转抄袭,讹误不少。且

42、引书不注篇名,使用不便。所收语词全按倒序排列,也不便查找。商务印书馆和上海古籍书店的影印本,书後附有四角号码索引和笔划索引,可供不熟悉古韵的人使用2、丛书、丛书丛书和类书在编纂方式上有所不同:类书是将群书中的各种类书是将群书中的各种资料汇编成工具书;丛书则是以数人之书合为一编而另提一总资料汇编成工具书;丛书则是以数人之书合为一编而另提一总名,它保留了原书中的原始资料,类书是工具书,检索用的,名,它保留了原书中的原始资料,类书是工具书,检索用的,丛书则是历史文献原文。丛书则是历史文献原文。我国最早的丛书是宋宁宗时愈鼎孙、愈经汇愈鼎孙、愈经汇编的儒学警悟儒学警悟古代丛书当中,规模最大的是四库全书四

43、库全书,在清乾隆年间编纂,历时十年,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分经、史、子、集四部,总纂官是纪昀(纪晓岚),由360多个大学者参编。“北四阁北四阁”。文渊阁(故宫)、文溯阁(沈阳)、文源阁(圆明园)、文津阁(承德)“南三阁南三阁”文宗阁(镇江),文汇阁(扬州)和文澜阁(杭州)文渊阁(故宫)文溯阁(沈阳)文源阁(圆明园)遗址文津阁(承德)文宗阁(镇江)文汇阁(扬州)文澜阁(杭州)阁名所在地藏本毁存情况文渊阁北京故宫文华殿后台北故宫博物馆文溯阁沈阳故宫1966年由沈阳图书馆移至甘肃省图书馆文源阁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所毁文津阁承德避暑山庄国家图书馆文宗阁镇江金山寺行宫毁于太平天国文汇阁扬州天宁寺行宫毁于太平天

44、国文澜阁杭州圣音寺行宫残存,现藏浙江省图书馆功过功过四库全书保存了中国历代大量文献。所据底本中,有很多是珍贵善本,如宋元刻本或旧抄本;还有不少是已失传很久的书籍,在修书时重新发现的;也有的是从古书中辑录出来的佚书,如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书有385种。四库全书的编纂,无论在古籍整理方法上,还是在辑佚、校勘、目录学等方面,都给后来的学术界以巨大的影响。但是,四库全书毕竟是乾隆皇帝以“稽古右文”为名,推行文化专制政策的产物,乾隆借纂修四库全书之机向全国征集图书,贯彻“寓禁于征”的政策,对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分别采取全毁、抽毁和删改的办法,销毁和篡改了大批文献。四库全书突出了儒家文献和反映清朝统治者“文治武功”的文献,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儒家经典放在四部之首,把一般儒家著作放在子部之首;轻视科技著作,认为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是“异端之尤”,可以“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除了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类收录少数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是不收录的;排斥了有民主色彩或敢于批评儒家思想的文献及戏曲和通俗小说如宋元杂剧、话本小说、明代传奇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