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系统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整编】.pdf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73532163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工地系统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整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智慧工地系统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整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工地系统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整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工地系统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整编】.pdf(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智慧工地系统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一、视频监控系统(一)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完成后通过网络运营商视频专线(或 4G 专线)对接至“业主方平台”。(二)硬件配置要求 作业现场摄像头应采用球机,固定场景摄像头应采用球机或枪机,具体技术参数详见表 1,所有摄像头独立供电,未经许可不得断电,停工期间保障正常使用。表 1 硬件配置要求 设备类型 技术要求 其他要求 球机 200W 像素以上,主码流最大分辨率不小于 1920*1080P,最大码流 6144;子码流最大分辨率 704*576 最大码流2048;最大倍率 20 应使用支持国标GB/T28181 2016 的摄像头,支持 H.265 视频编码

2、标准和支持 1080P 的视频显示格式,具有红外功能,推荐使用海康威视、大华、宇视或同档次品牌摄像机 枪机 200W 像素以上,主码流最大分辨率不小于 1920*1080P,最大码流 4096;子码流最大分辨率 704*576 最大码流1024 存储设备 本地视频存储时长不少于 30 天 连接网络 视频专线(或 4G 专线)对接至“平台”网络硬盘录像机(NVR)NVR 应具备多个 LAN 口,需预留一个具备外网接入功能的 LAN 口供视频接入人员配置 IP,调测 NVR 接入“平台”应使用支持国标GB/T28181 2016 或ONVIF 的设备 无线网桥 无线网桥频段应为 5.8GHz,传输

3、速率 150Mbps-900Mbps,支持 POE 网线供电,传输距离应满足现场需要 (三)摄像头安装位置、数量要求 1、施工现场监控范围应覆盖施工作业现场整体区域,满足全景式监控要求,对于作业现场相对不固定的,宜设置移动球机。2、班前教育讲评台摄像头应安装于班前教育讲评台高处,摄像头应覆盖班前讲评区域。3、车辆出入口摄像头应安装于所有车辆出入口,摄像头正对行车通道。4、人员出入口摄像头应安装于所有人员出入口,摄像头正对实名制闸机。5、全景摄像头应安装于场地至高点,摄像头应对向安装,安装数量不少于2 个,且应保证施工场地内全部平面区域能被200m 范围内的摄像头所覆盖,做到施工区域全覆盖。6、

4、应对施工作业面、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区、主要材料堆放区等重点部位实现视频监控覆盖,全景摄像头若覆盖不到重点部位应单独设置摄像头。7、施工现场应按照固定场景和作业现场要求分别配置视频监控系统,固定场景配置要求详见表 2,作业现场配置要求详见表 3。表 2 固定场景摄像头配置要求 安装位置 安装数量 备注 班前教育讲评台 1 车辆出入口 2 按照出入口数量配置 人员出入口 1 按照出入口数量配置 表 3 作业现场摄像头配置要求 施 工阶段 安装位置 数 量要求 备注 主体 全景(制高点)2 应安装球机,摄像头应根据现场平面布置图对向安装,监控区域应保证监控摄像头点位具有一定的冗余度,确保监控效果。

5、施工场地占地特别大需安装 8 台及以上塔吊的,应在塔吊高处位置安装不少于 3 个全景摄像头。主体 施工作业面 若全景摄像头未覆盖施工作业面,应单独设置并动态调整。主体 钢筋加工场 若全景摄像头未覆盖钢筋加工场,应单独设置并动态调整。主体 主要材料堆放区 若全景摄像头未覆盖主要材料堆放区,应单独设置并动态调整。装修 施工作业面 1 室内装修工程独立空间面积超过 3000 平方米的应单独设置摄像头。宜设置移动摄像头。8、若存在同一地块不同总包单位共用摄像头的情况,应明确视频监控系统管理维护单位并经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确认后报监督部门同意。(四)图像设置要求 每个摄像头显示的图像上,需要

6、在图像的左下角标注项目名称和摄像头位置,并在右上角标注时间,时间格式为“2019-10-09 11:34:52”,字体为宋体,大小为四号。左下角显示名称和位置。各工地在配合运营商接入视频监控时,应及时修改摄像头列表名称,摄像头列表的具体名称与图像右下角的名称标识一致。为避免视频图像中出现绿色网格,在摄像头设置里应关闭移动侦测功能。二、实名制管理系统(一)硬件配置要求 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出入口均应配置实名制管理系统,确保对进入工地的全部从业人员进行实名制管理,实名制管理系统包括闸机设备、生物识别模块、信息录入模块,具备4G 传输功能,局域网(LAN)或 RS485 或 CAN 或 Wi-Fi 通信

7、接口。生物识别模块应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设施实施有效实名考勤。(二)性能要求 施工现场实名制管理系统应满足表 5 性能要求。表 5 实名制管理系统性能要求 设备名称 性能要求(一)闸机设备 闸杆长:500700mm;闸杆最大承受力80Kg;闸杆工作驱动力 3;闸杆传动方式:数字方式、电动方式;闸杆转向:单向、双向(可选)(二)生物识别模块 1 人脸识别设备 1、采用主流的人脸识别技术;带安全帽检测功能;2、具备双目活体检测功能;3、能够排除眼镜、光线、脸部灰尘等干扰因素,准确识别;4、支持单机特征库容量10000人;5、具备脱机存储功能,单机考勤库容量60 万人次,考勤数据同时具备实时上传和脱机存

8、储联网补传功能;6、识别精准快速,识别速度1s(秒),通过率高于 99%;7、具备与市场上大部分闸机通道联动的要求,即验证通过就开闸;8、设备具备以太网、WI-FI、4G 等通讯模块,可支持将 考勤数据远程实时上传“平台”;(三)信息录入模块 1 人脸(照片)信息 具有人脸(照片)数据采集功能 (三)系统要求:实名制管理系统需要能写入业主方平台标准数据接口程序,可通过移动手机终端平台等方式进行实名制登记,人证比对,人员信息录入,实时照片抓拍等相关实名制功能操作;有集中的显示看板以及相关班组,人员进出记录的展示以及汇总统计。三、环境监测(一)硬件配置要求 工程施工时间在15 天以上的均应配置环境

9、监测系统,每个工地车辆出入口应安装一套环境监测设备,环境监测系统包括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TSP 传感器、扬尘(PM2.5)传感器、扬尘(PM10)传感器、噪声传感器,具备 4G 传输功能,局域网(LAN)或 RS485 或 CAN 或 Wi-Fi 通信接口。(二)性能要求 施工现场环境监测系统应满足表 7 性能要求。设备名称 性能要求(一)扬尘噪声一体 机监测 1 风速监测 分辨率:0.1m/s,测量精度:1m/s 2 风向监测 风向范围:0360/16 方位,分辨率:1,测量精 度:3 3 温度监测 分辩率:0.1,准确度:0.3 4 湿度监测 量程:0100%R

10、H,分辨率:0.1%RH,准确度:5%RH 5 TSP 监测 测量范围:0.00140mg/m,分辨率:1ug/m 6 扬尘(PM2.5)监测 测量范围:0.0016mg/m,分辨率:1ug/m 7 扬尘(PM10)监测 8 噪声监测 量程:30130dB,频率范围:20Hz-12.5kHz,准确度1.5dB 噪声(二)数据传输模块 支持 4G、LAN 或 RS485 或 CAN 或 WI-FI 等通讯功能(三)系统要求:环境监测系统需要能写入业主方平台标准数据接口程序,并且能向手机移动终端设备推送相关扬尘噪音数值报警,进行短信或者其他方式进行提醒通知功能,能准确看到当下相关数值的变化情况。四

11、、现场临时设施(一)场地排水 沿施工场地内侧布置排水沟,排水坡度为千分之三,在场地内设几处沉淀池。施工废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确保场地内不积水。(二)现场设施 根据现场施工需要,现场设加工区 6 处,临时建筑垃圾堆放点 4 处。现场四角设监控设备。5)安全宣传及消防设施布置 依据场区内现有消防设施(消火栓),配备足够的水龙带及灭火器,具体位置根据施工形象进度设置。在场区内醒目位置设置安全宣传标语及安全宣传栏,对于项目部的管理规定及业主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条例做到张贴公布。(三)加工区布置 加工成品及材料堆放区按照施工平面图设计进行放置,在不影响交通及施工的前提下分散放置;钢筋加工

12、区和木工加工区均应搭设防砸设施。(四)主要施工机具布置 地库施工及高层建筑较低层的混凝土浇筑由汽车泵完成,地库中部位置及高 层建筑较高层的混凝土浇筑由地泵完成,按照就近布置的原则,用运输车将所需混凝土运转到位;其他大型机具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放置在安全部位。(五)施工场地硬化及物流通道 施工场地道路依托原有道路与场内道路连接,主入口出设 30 米宽道路,内含冲车泵等设备,现场设置 6 米宽主路及 4 米宽支路,道路为临时车辆通道,现场临时道路要保证距基坑边至少 2 米以上。(六)施工现场消防设施布置 在生产区的材料库及施工区分别布置灭火器及沙箱等灭火工具及器材。(七)工地出入口 本工程主出入口位于施工场地西侧,直通进场道路。主出入口处为主要运输车辆及施工人员出入口,工地大门为推拉式,出口处设专用洗车槽及民警办公室及门禁,此处现场道路宽 30 米。两侧设置标识牌。次出入口在现场南侧并设地泵。(见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