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交友经权思想的体现和当代启示,伦理学论文.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33837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交友经权思想的体现和当代启示,伦理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孔子交友经权思想的体现和当代启示,伦理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子交友经权思想的体现和当代启示,伦理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交友经权思想的体现和当代启示,伦理学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孔子交友经权思想的体现和当代启示,伦理学论文摘 要: 儒家的经权思想始现于孔子,孔子经权思想中的 经 是儒家遵循的基础准则和道德标准, 权 则是儒家思想中的灵敏与变通之处。而交友思想作为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华而不实亦具体表现出了经权之妙。本文从阐述经权的含义及孔子经权思想的主要内容入手,着重探析孔子交友之道的经权之处。同时,交友作为时代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孔子交友思想的经权内容在现代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关键词语: 孔子; 交友; 经; 权;孔子思想内涵丰富,华而不实经权思想牵涉守经与权变两方面,具体表现出了孔子思想中的原则性与灵敏性,阅读(论语能感遭到孔子经权思想的妙处。一、经权释

2、义及孔子经权思想的主要内容一 经 权 释义经 字本义是指织物上纵方向的纱或线。段玉裁(讲文解字注中有: 织之从丝谓之经。 孔子经权思想中的 经 则是其引申义,指常道,有原则性而不会更改的含义。权 字最初是指黄桦木,因其坚硬的特点常被用于秤锤。许慎(讲文解字中有: 权,黄桦木,从木,声,一曰反常。 与 经 的 常 这一含义相反, 权 有 反常 即变的意思。(论语 子罕 可与立,未可与权 中于 权 ,朱子集注有 权,称锤也,所以称物而知轻重者也。 此则具体表现出 权 通权达变之意。二孔子经权思想的主要内容孔子经权思想中 经 具有原则性与不变性,(中庸载: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此三者亦是

3、孔子常提及的,孟子在这里基础上发展出 仁、义、礼、智 四端,董仲舒进而扩大为 仁、义、礼、智、信 后称 五常 。经 是孔子思想中坚守的大道。至于 权 ,(论语 子罕载: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这是孔子直接表示出 权 的一处,孔子以为可与共学的,不一定能与之适道;能与之适道的,不一定能与之坚守不移;能与之坚守不移的,则不一定能与之通权达变。可见孔子也不赞成一味的坚守不移,为人处世要 可与权 ,能够灵敏变通。(论语 子罕中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也直接具体表现出孔子为人是不喜任意、专断、固执而自大的人, 言必行,行必果,然小人哉! 孔子将这样的人也

4、称作 小人 。只知道坚守 经 的固执而不知 权 反而不能把握孔子思想的内在深意。儒家思想是儒家在追求理想社会与人生中构成与发展的,孔子思想的 经 使得儒家思想在发展经过中一直能够把握思想核心, 权 则让儒家思想在传承经过中不断保持活力,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契合有新的适应性发展。然一味死守 经 或 权 都不是孔子本义, 经者,道之常也;权者,道之变也。 朱熹强调经、权不离道,而经是常行之道,权究其根本是不离经的。二、孔子交友之道的经权思想具体表现出朋友 的本义是指同族内的兄弟,而至春秋时期, 朋友 作为独立的意思成为新型社会关系,此时 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孔子处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中也特别重视交友。

5、(中庸载: 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孔子将朋友之交视为人处于社会中不可避免的基本人伦关系之一,可见其对交友的态度。交友之道作为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华而不实也具体表现出了孔子的经权思想。一孔子交友之道的 经 具体表现出1. 仁 方面孔子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希望人能到达仁德境界。 仁 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亦在交友之道中是 经 中之重。(论语 卫灵公载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孔子以为贤者应当结交所寓居国家中的 士之仁者 。而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交友之仁者,不仅仅是对结交的朋友具有仁德的原则性要求,也因而可与之影响,来成就与实践

6、本身的仁德。孔子以为要和有仁德的、知识渊博的人交友,这样能够提高本身修养到达仁德境界,这是孔子交友之道所坚守的 经 ,即交仁友,以辅仁。2. 义 方面(论语 乡载: 朋友死,无所归,曰: 于我殡。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此节记孔子交友之义。孔子以为朋友逝世如若无人埋葬,那么作为朋友之友就应当为逝友办理丧事,朱子于此处有 朋友以义合,死无所归,不得不殡。 对于朋友的馈赠的祭肉必拜谢,这是尊重朋友,将其祖先好像己亲一般情深意重。孔子交友注重朋友的人格价值与精神追求,他以为人要遵循 义 行事,因而交友之道也需以 义 为原则。3. 礼 方面孔子以为 礼 是 仁 的外在表现, 不学礼,无以立

7、 意思是不学习礼,就不能立身处世,可见孔子对 礼 的重视。交友之道中虽孔子没有直接提及 礼 ,但(论语 颜渊中有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侧面反映了君子为人谦恭有礼就不担忧没有朋友,而交朋友时若能平等相待,互相尊重那么朋友肯定能遍布各地。可见 礼 是交友之道 经 的具体表现出。4. 智 方面孔子强调为人要 智 且要善交 智 友。(论语 季氏载: 乐多贤友,益矣。 结交贤明的朋友对自个是有益的,这也是人际关系中的 三乐 之一。(论语 里仁: 子游曰: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交友不能过于性急,过于性急反而会遭到疏远,这具体表现出了交友时本身也要具备 智 。同时

8、,孔子交友强调 仁 。又曰: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论语 里仁表示清楚与仁相处是完美的,而不与仁相处是不明智的具体表现出,直接具体表现出孔子以为与仁相处是智的具体表现出,交仁友亦是 智 。5. 信 方面信 是孔子提及朋友之交中次数最多的一方面,能够讲是交友之道中最重要的一处。孔子一再强调 主忠信 ,与朋友相处最重要的也是 信 。(论语 为政: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人若不讲信誉如同车没有不能行走一般,为人没有凭借。其弟子曾子三省其身,华而不实审度本身与朋友交往能否守信,则在曾子每日审查本身的内容之列。朱熹于此注: 三者之序,则又以忠信为传习之本也。 子

9、夏亦强调交友要言而有信。除此之外,交有 信 之友且本身也有 信 ,如此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信 在交友中具有双向性,要结交言而有信之人,本身也要能做到信者信之。这是孔子交友之道 经 思想最核心的方面。总的来讲,孔子经权思想中 经 的方面是儒家所要遵循的道德标准与基础准则,在交友之道上则于 仁、义、礼、智、信 之中均能具体表现出。二孔子交友之道的 权 具体表现出孔子的交友之道并不是完全遵循 经 的五个核心思想就能够做好,还要根据实际道德情景把握交友的亲与不亲即交友的限度、信与不信以及交与不交的问题。1. 亲与不亲孔子重视朋友情谊却不主张过分亲密,交友要能够灵敏把握与朋友间的距离。子

10、游曾表示: 朋友数,斯庶矣。 与朋友过于亲密那么离疏远也就不远了。(论语 颜渊中子贡向孔子询问结交朋友的事,子曰: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也。 孔子以为朋友有过失时我们应该提出忠告并好心去引导,但是假如朋友不听劝导那么也就不必再劝,因数而见疏则是使自个受辱了。这也反映孔子提倡交友的同时主张与朋友之间不要过于亲密。当今我们总提及 闺蜜 兄弟 似乎和朋友形影不离,但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擅长把握孔子交友之道的 权 ,更有助于我们了解距离产生美,再好的朋友也不能够过分亲密。2. 信与不信信 作为孔子交友之道的基础准则并非一成不变的,孔子交友特别重视 信 ,为人不能够无信,但交友之中

11、也强调其 权 。孔子以为完全把 信 当做道德准则,讲话必真诚实在可信,行为举止必果断的 然小人哉 。进而 信 是交友的原则之一,但是假如朋友做了明显违背道的事,还坚持信任,这种不问是非曲直只懂得贯彻言行一致的人孔子视作 小人 。孔子交友中的 信 是建立在儒家的道的基础上的,不是愚蠢的信任,有时需要我们懂得 权 而 不信 。3. 交与不交(论语 述而载: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可见孔子交友是具有包涵性的,人无完人,几个人在一起总有比自个好或者不好的地方,而与这些人为友能够参照取友善而去其不善之处,进而使自个获得提升。(论语 学而中孔子却又提出: 无友不如己者。 与

12、之类似的是 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便是交友 权 之处。也许这个人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值得学习,但是在儒家 道 的标准上如若不同或者还不如自个,那孔子是以为这样的人最好 不交 。那对于已经交的朋友该怎样 权 ?子游与曾子都曾讲自个的朋友子张仪表堂堂,但是不能够到达 仁 。固然 仁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但是却也不能因而放弃已经结交的子张,这种情况下就能够采取一起共勉,或者适度保持距离来 权 朋友情谊。孔子还将朋友分为三类。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依此损益,能够看出孔子交友之道的 权 。我们要交正直、真诚实在且学识渊博的朋友。不交奉承、谄媚与巧言令色

13、的人。总之,儒家经权思想的首创者孔子在其交友之道思想中也具体表现出出 经 与 权 ,交友要遵循 仁、义、礼、智、信 ,而在交友的度、信与能否结交上则要在守经的基础上能自我灵敏变通。把握孔子交友之道的经权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把握儒家思想。三、孔子交友之道经权思想的现实意义朋友之交作为孔子以为的社会必须的五种人伦关系之一,即便在现代还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关系。而孔子交友之道的经权思想对于我们交友具有启示意义。于 经 ,孔子交友之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在现代对我们交友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交友之时,我们会结交讲仁义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朋友之间以礼相待,那么这样善交友,结交益友逐步遍布各地。当下社

14、会发展,父母兄弟不能够时刻在身边,而生活中无处不需要沟通合作,仅仅一个人是困难的,而各地朋友的关心让我们充满勇气。对交友 信 的把握有助于我们重建社会信任,构成良好社会风气。如今社会中诚信缺乏严重,追求个人利益而不讲 信 ,这样背景下孔子交友在 信 方面的遵守能够催促本身成为能够让朋友信任的人,并结交讲 信 的朋友。如此构成一条以 信 为基础的立足于社会的交友链,逐步改善社会风气。于 权 ,孔子交友之道能够让我们灵敏把握朋友关系,不断与社会情况相适应。当下我们作为独立的个体重视朋友情谊,但是我们不应该过分依靠与亲近朋友。同时若朋友有做的不妥当之处,我们在合理劝导之下不应固执否则反成 自辱 。比

15、起结交有 信 之友更要结交善 信 之友,当下为人处世强调灵敏变通,一味不顾实际情况 言必信,行必果 的朋友虽讲义气,但不懂得权衡事情发展而取舍。除此之外,交友之道的 权 还能为我们指引择友方向。结交的朋友应该是 益友 而要远离 损友 ,对于在道的层面不如自个的或者是完全不同的人则避免与他们结交。总之,孔子交友之道的经权思想在处理当下朋友关系方面能让我们重省本身,亦对现代交友有所启示。我们应该在把握 仁、义、礼、智、信 的原则基础上灵敏变通。在交友之道上既日省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又当做到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以下为参考文献1段玉裁.讲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安保罗.四书本义官话M.济南:齐鲁书社,2021.3程颢,程颐.二程集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4许慎.讲文解字M.长沙:岳麓书社,2006.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M.金良年,今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6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下M.金良年,今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7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 文化交流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