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5月模拟试卷.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3149464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6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5月模拟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生物5月模拟试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5月模拟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5月模拟试卷.pdf(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付兑市石事阳光实验学校市高考生物模拟试卷付兑市石事阳光实验学校市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 5 月月份)份)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6 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有一项是符合要求)1昆虫是变温动物越冬昆虫的抗寒性与体内甘油、山梨醇、葡萄糖有机物的积累相关根据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昆虫越冬时,细胞膜的流动性有所减弱B昆虫越冬时,呼吸作用,耗氧量上升C昆虫越冬时,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上升D昆虫越冬时,葡萄糖有机物主要储存在昆虫细胞的液泡中2毛竹是我国亚热带山区有发展潜力的经济生态

2、型竹种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一片毛竹林,调查毛竹的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B毛竹林纯林化过程中,自我调节能力降低导致抵抗力稳性降低C竹木混交林中,毛竹不断扩张并纯林化,这一过程一属于次生演替D毛竹林风景优美,可作为文学艺术创作的素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3肺炎双球菌转化中,S 型菌的 DNA 片段进入 R 型菌内并整合到 R 型菌的 DNA分子上,使这种 R 型菌转化为能合成荚膜多糖的 S 型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R 型菌转化成 S 型菌前后的 DNA 中,嘌呤所占比例发生了改变B进入 R 型菌的 DNA 片段上,可有多个 RNA 聚合酶结合位点CR 型菌转化成 S 型菌的过程中,

3、R 型菌发生了染色体变异D该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描述,错误的是()A植物激素必须与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B植物激素具有调节作用,但不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C植物激素都是由特的组织细胞产生的微量有机物D外界因素会影响激素的合成,进而调节基因组的表达5下列有关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花生籽粒匀浆可用于脂肪的检测,不能用于蛋白质的检测B调查人群白化病发病率时,调查多个患者家系以减少误差C“设计并制作生态缸”中,需要密封生态缸,不需要通风D“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中,可用卡诺氏液对根尖进行固6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每 1600

4、个人中就有 1 个患者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有关该病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不一患病B该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为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染色体上也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D患者的一个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 2 个致病基因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7 电镜下观察某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发现细胞膜上有许多种不同的膜蛋白 如:与 Na+和葡萄糖转运有关的膜蛋白 A、与细胞黏着性有关的膜蛋白 B、能与某种激素发生结合的膜蛋白 C、水解二糖的膜蛋白 D请回答:(1)膜蛋白的合成场所是(填细胞器),导致该细胞中四种膜蛋白分子结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2)膜蛋白 D 的功能特性是(写出两点即可)(

5、3)发生癌变的小肠上皮细胞的膜蛋白(填“A”或“B”或“C”或“D”)减少将发生癌变的小肠上皮细胞用含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多代培养使所有染色体都被标记,再移至培养液中培养三个细胞周期,检测到有3H 标记的癌细胞的比率范围是8某小组以番茄为材料开展了多项研究 如表为大棚番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测得的 CO2吸收()或释放()的速率(mg/h)组别条件20303540黑暗10183440弱光,CO2浓度为 0.03%082433全光照的 50%,CO2浓度为 0.03%+501624全光照,CO2浓度为 0.03%+8+4+2+1全光照,CO2浓度为 1.00%+20+40+28+1

6、2(1)表棚番茄长势最佳的条件是,该条件下叶肉细胞合成 ATP 的场所是(2)用番茄的绿叶做“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及拓展”时:将色素提取液置于第组的条件下(能/不能)产生氧气;已知叶绿素分子中的 Mg2+可被 H+置换如将色素提取液用 5%的 HCl 处理一段时间后,其颜色与研磨时未加时的色素提取液颜色相似(3)在黑暗中把叶绿体的类囊体放在 pH=4 的溶液中,让类囊体腔的 pH 下降至4,再加入 ADP、Pi 和 pH=8 的缓冲溶液,可检测到有 ATP 生成据此可推测:光反合成 ATP 的原理是:9图为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请回答:(1)图甲说明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机制是调节

7、络;图中的激素和递质的生理效体现了细胞膜有的功能(2)由图甲可知:神经末梢可通过,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焦虑、紧张精神因素能使 T 细胞活性下降,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可能原因是(3)图乙为过敏反示意图医学上进行脱敏治疗:将主要抗原物质制成一浓度的浸出液,以注射、含服方法输入病人体内,促使体内产生相的抗体,从而达到免疫耐受 脱敏治疗的方法属于(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图乙中抗体与正常人体内抗体的分布的区别是:10考察某闭花授粉植物茎的高度和花的颜色,发现与三对遗传的位基因有关现以纯合矮茎紫花为母本、纯合高茎白花为父本进行杂交,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发现 F1中有一株矮茎紫花(记

8、作植株A),其余均为高茎紫花F1中高茎紫花自交产生的 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27:21:9:7请回答:(1)以纯合矮茎紫花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粉前,对其花所做的操作是(2)由 F2可推测茎的高度受一对位基因控制,依据是(3)在 F2中高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4)为了研究植物 A 出现的原因,现让植株 A 自交,发现子代表现为矮茎紫花:矮茎白花=9:7据此,某同学认为植物A 出现是由于母本发生了自交,你认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生物【生物-1-1:生物技术实践】:生物技术实践】11毒死蜱(C9H11C13NO3PS)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长期使用将导致土壤中农药残留严重某研究

9、小组从长期施药的韭菜温室土壤(偏酸性)里分离出能降解毒死蜱的木霉,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初步研究请回答:PYL9 基因(2)一个 PYL9 基因进行扩增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技术,如果这个过程中消耗了引物 62 个,则进行了轮的 DNA 复制(3)家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培育了该转基因水稻 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上除了图(1)用于分离木霉菌种的培养基属于培养基配制此培养基时,加入示标注外,还必须含有,所填充的这些序列(需要/不需要)作为唯一碳源接种前,将培养基在适温度下放置适当的时间,观察培养基,以确培养基是否被污染(2)纯化木霉时,统计出 0.2mL 的稀释液在稀释倍数为 105的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 40

10、个,则每 mL 样液中的菌落数为个用此法测木霉数量,实际活菌数量要比统计的菌落数量,原因是(3)探究 pH 对木霉降解毒死蜱活性的影响研究小组向不同 pH 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 100mg/L 毒死蜱,5 天后检测毒死蜱的残留量(图 1)由图可推知:在偏酸性的土壤中,研究小组向不同 pH 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 100mg/L 毒死蜱,再分别接种 1mL木霉悬液,混合均匀,5 天后检测毒死蜱的残留量(图 2)在此韭菜温室土壤中,若要提高木霉对毒死蜱的降解活性,可对土壤作何处理?【生物【生物-3-3:生物科技专题】:生物科技专题】12植物的抗旱机制很大程度上依赖植物激素脱落酸2 月,中、美两国家宣布发

11、现了 PYL9 蛋白(脱落酸的一种受体蛋白),利用转基因技术实现了启动子pRD29A 控制 PYL9 过量表达,让水稻自身产生大量PYL9 蛋白,显著提高了其抗旱性请回答:(1)已知 PYL9 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培育转基因抗旱水稻可用法来获得转入到农杆菌 Ti 质粒的 TDNA 区域(4)导入目的基因的重组细胞可通过技术培育成完整植株(5)检测水稻细胞是否含有 PYL9 基因的分子工具是从个体水平上检测转基因水稻是否有抗性及抗性程度的方法是市高考生物模拟试卷(市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 5 月份)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6 6 小题,每小

12、题小题,每小题 6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有一项是符合要求)1昆虫是变温动物越冬昆虫的抗寒性与体内甘油、山梨醇、葡萄糖有机物的积累相关根据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昆虫越冬时,细胞膜的流动性有所减弱B昆虫越冬时,呼吸作用,耗氧量上升C昆虫越冬时,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上升D昆虫越冬时,葡萄糖有机物主要储存在昆虫细胞的液泡中【考点】1T: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2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分析】结合水与抗逆性的关系:当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化较多时,代谢强度就会下降,抗寒、抗热、抗旱的性能提高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具有较强抗旱能力,其

13、生理原因之一就是结合水含量较高【解答】解:A、昆虫属于变温动物,昆虫越冬时,细胞膜的温度降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所减弱,A 正确;B、昆虫越冬时,体温下降,则呼吸作用减弱,耗氧量下降,B 错误;C、昆虫越冬时,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下降,C 错误;D、昆虫细胞中没有液泡,D 错误故选:A2毛竹是我国亚热带山区有发展潜力的经济生态型竹种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一片毛竹林,调查毛竹的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B毛竹林纯林化过程中,自我调节能力降低导致抵抗力稳性降低C竹木混交林中,毛竹不断扩张并纯林化,这一过程一属于次生演替D毛竹林风景优美,可作为文学艺术创作的素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考

14、点】H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F3: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F6:群落的演替;G6:生态系统的稳性【分析】1、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性越高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其中直接价值包括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科研、美学,间接价值主要是生态价值【解答】解:A、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A 正确;B、毛竹林纯林化过程中,生物种类减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降低,最终导致抵抗力稳性降低,B 正确;C、竹木混交林中,毛竹不断扩张并纯林化,这一过程一属于次生演替,C 正确;D、毛竹林风景优美,可作为文学艺术创作的素材,体现了

15、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 错误故选:D3肺炎双球菌转化中,S 型菌的 DNA 片段进入 R 型菌内并整合到 R 型菌的 DNA分子上,使这种 R 型菌转化为能合成荚膜多糖的 S 型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R 型菌转化成 S 型菌前后的 DNA 中,嘌呤所占比例发生了改变B进入 R 型菌的 DNA 片段上,可有多个 RNA 聚合酶结合位点CR 型菌转化成 S 型菌的过程中,R 型菌发生了染色体变异D该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考点】72:肺炎双球菌转化【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证明 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

16、”,能将 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2、基因是有遗传效的 DNA 片段;基因首段的启动子是 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解答】解:A、R 型细菌和 S 型细菌的 DNA 都是双链结构,其中碱基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后的 DNA 中,嘌呤碱基总比例不会改变,依然是占 50%,A 错误;B、基因是有遗传效的 DNA 片段,即一个 DNA 分子中有多个基因,每个基因都具有 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因此进入 R 型菌的 DNA 片段上,可有多个 RNA 聚合酶结合位点,B 正确;C、原核细胞不含染色体,R 型菌转化成 S 型菌

17、的过程中,R 型菌发生了基因重组而不是染色体变异,C 错误;D、荚膜多糖不属于蛋白质,所以该不能体现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 错误故选:B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描述,错误的是()A植物激素必须与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B植物激素具有调节作用,但不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C植物激素都是由特的组织细胞产生的微量有机物D外界因素会影响激素的合成,进而调节基因组的表达【考点】C7: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有机物质,并自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在极低浓度下就有明显的生理效的微量物质2、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区别:(1)产生部位不同:植物激素是由植物的一部位

18、产生,而动物激素由内分泌细胞或器官产生;(2)化学本质:植物激素一般为有机物,动物的较为丰富包括氨基酸衍生物,蛋白质,固醇类(3)运输:植物激素通过横向运输,极性运输与非极性运输;动物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4)作用方式:动物激素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大是不进入细胞的,而是和受体结合,当然也有激素需要进入细胞植物激素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并不进入细胞【解答】解:A、植物激素必须与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A 正确;B、植物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不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B 正确;C、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一部位产生的微量有机物,不是特的组织细胞产生,C 错误;D、外界因素

19、会影响激素的合成,进而调节基因组的表达,例如光照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激素合成的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D 正确故选:C5下列有关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花生籽粒匀浆可用于脂肪的检测,不能用于蛋白质的检测B调查人群白化病发病率时,调查多个患者家系以减少误差C“设计并制作生态缸”中,需要密封生态缸,不需要通风D“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中,可用卡诺氏液对根尖进行固【考点】19:检测蛋白质的;1P:检测脂肪的;4B: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A2: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分析】1、进行显色反时,该选择富含检测物质且颜色浅的组织作为材料2、设计生态瓶必须依据生态系统稳性原理,保障其结构

20、与功能的完善,既包括生态系统的四大成分(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又要使各成分确实能进行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即各生物间遵循正常的食物联系 同时注意源源不断地为该系统提供能量,以保障其能量需求小生态瓶是一个相对的生态系统,密闭,生物呼吸的氧气由生产者提供3、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解答】解:A、花生籽粒匀浆中富含脂肪,同时也含有蛋白质,因此可用于脂肪的检测

21、,也能用于蛋白质的检测,A 错误;B、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时,该在社会人群中随机调查,B 错误;C、“设计并制作生态缸”中,需要密封生态缸,但需要通风,C 错误;D、“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中,可用卡诺氏液对根尖进行固,D 正确故选:D6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每 1600 个人中就有 1 个患者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有关该病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不一患病B该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为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染色体上也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D患者的一个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 2 个致病基因【考点】A4: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

22、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携带致病基因,但

23、不一患病,A 正确;B、每1600 个人中就有 1 个患者(相关基因用A、a 表示),则aa 的基因型频率为,根据遗传平衡律,a 的基因频率=,B 正确;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染色体上也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C 正确;D、患者的原始生殖细胞中含有 2 个致病基因,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复制后,基因数目加倍,因此患者的一个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 4 个致病基因,D 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7 电镜下观察某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发现细胞膜上有许多种不同的膜蛋白 如:与 Na+和葡萄糖转运有关的膜蛋白 A、与细胞黏着性有关的膜蛋白 B、能与某种激素

24、发生结合的膜蛋白 C、水解二糖的膜蛋白 D请回答:(1)膜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填细胞器),导致该细胞中四种膜蛋白分子结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转录产生的 mRNA 不同(2)膜蛋白 D 的功能特性是高效性和专一性、反条件的温和性(写出两点即可)(3)发生癌变的小肠上皮细胞的膜蛋白B(填“A”或“B”或“C”或“D”)减少将发生癌变的小肠上皮细胞用含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多代培养使所有染色体都被标记,再移至培养液中培养三个细胞周期,检测到有3H 标记的癌细胞的比率范围是25%【考点】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39:酶的特性【分析】1、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其中转录的模

25、板是 DNA 的一条链,翻译的模板是 mRNA2、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物质减少,易转移4、DNA 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解答】解:(1)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其中转录的模板是DNA 的一条链,翻译的模板是mRNA,因此导致四种膜蛋白分子结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转录的 mRNA 不同(转录的 DNA 基因不同)(2)膜蛋白D 能水解二糖,是一种酶,其特性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3)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之间的黏着性

26、降低,因此发生癌变的小肠上皮细胞的膜蛋白 B 减少;将发生癌变的小肠上皮细胞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移至培养液中培养,依据 DNA 半保留复制特点,移到培养基的被标记细胞,由于 DNA 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不管复制几次,含有模板链的DNA 是 2 个,即检测到有3H 标记的癌细胞的比率=25%故答案为:(1)核糖体转录产生的 mRNA 不同(2)高效性和专一性、反条件的温和性(3)B 25%8某小组以番茄为材料开展了多项研究 如表为大棚番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测得的 CO2吸收()或释放()的速率(mg/h)组别条件20303540黑暗10183440弱光,CO2浓

27、度为 0.03%082433全光照的 50%,CO2浓度为 0.03%+501624全光照,CO2浓度为 0.03%+8+4+2+1全光照,CO2浓度为 1.00%+20+40+28+12(1)表棚番茄长势最佳的条件是全光照、CO2浓度为 1.00%、30,该条件下叶肉细胞合成 ATP 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2)用番茄的绿叶做“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及拓展”时:将色素提取液置于第组的条件下不能(能/不能)产生氧气;已知叶绿素分子中的 Mg2+可被 H+置换如将色素提取液用 5%的 HCl 处理一段时间后,其颜色与研磨时未加碳酸钙时的色素提取液颜色相似(3)在黑暗中把叶绿体的类囊体放

28、在 pH=4 的溶液中,让类囊体腔的 pH 下降至4,再加入 ADP、Pi 和 pH=8 的缓冲溶液,可检测到有 ATP 生成据此可推测:光反合成 ATP 的原理是:光反使类囊体膜内外产生 H+浓度差,从而能推动 ATP的合成【考点】3L:影响光用速率的环境因素;3I: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分析】1影响光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因素;2据表格分析,表中数据为净光用速率,黑暗条件测得数据为植物细胞呼吸强度,、两组 CO2浓度相同,但光照不同,、两组均为全光照,但 CO2浓度不同,根据变化的因素及数据做题【解答】解:(1)表显示的数据为净光用速率,全光照、CO2浓度为 1.00%、

29、30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最大为40,也是大棚番茄长势最佳的条件;该条件下叶肉细胞即进行光用也进行细胞呼吸,合成 ATP 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2)用番茄的绿叶做“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及拓展”时,由于色素提取时需要经过剪碎、研磨步骤,叶绿体结构已经破坏,色素用无水乙醇提取,没有水分,置于第组的条件下不能产生氧气;已知叶绿素分子中的Mg2+可被 H+置换,而 Mg2+是叶绿素的组分,如将色素提取液用 5%的 HCl 处理一段时间后,则叶绿素被破坏,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就是有机酸,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其颜色与研磨时未加碳酸钙的提取液颜色相似(3)在黑暗中把叶绿体的类囊体放在 pH=4

30、 的溶液中,让类囊体腔的 pH 下降至4,再加入 ADP、Pi 和 pH=8 的缓冲溶液,可检测到有 ATP 生成,而 ATP 合成过程中需要能量做动力,据此推测,推动 ATP 的合成的该是光反使类囊体膜内外产生 H+浓度差故答案为:(1)全光照、CO2浓度为 1.00%、30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2)不能碳酸钙(3)光反使类囊体膜内外产生 H+浓度差,从而能推动 ATP 的合成9图为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请回答:(1)图甲说明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机制是神经体液(激素)免疫调节络;图中的激素和递质的生理效体现了细胞膜有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传递)的功能(2)由图甲可知:神经末梢

31、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细胞),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焦虑、紧张精神因素能使 T细胞活性下降,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可能原因是淋巴因子分泌量减少,影响了 B 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3)图乙为过敏反示意图医学上进行脱敏治疗:将主要抗原物质制成一浓度的浸出液,以注射、含服方法输入病人体内,促使体内产生相的抗体,从而达到免疫耐受脱敏治疗的方法属于特异性免疫(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图乙中抗体与正常人体内抗体的分布的区别是:正常人抗体主要分布于血(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图乙中(过敏反)的抗体吸附在(某些)上皮细胞的表面【考点】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

32、作用;E1: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2、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和过敏反中的抗体的比较:项目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过敏反产生的抗体不同点分布血清、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吸附在皮肤、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和某些细胞的表面反时机第一次接触到抗原第二次以上接触过敏原反结果消灭抗原引发过敏反作用对象抗原过敏原相同点都来源浆细胞,化学本质都属于蛋白质【解答】解:(1)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络;图中的激素和递质通过与相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发挥生理效,这体现了细胞膜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传递)的功能(2)由图甲可知:神经末梢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细胞,直接调节免疫器官

33、或免疫细胞的活动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而浆细胞是由 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B 细胞的增殖分化需要 T 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若焦虑、紧张精神因素使 T 细胞活性下降,则淋巴因子分泌量减少,影响 B 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进而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3)脱敏治疗:将主要抗原物质制成一浓度的浸出液,以注射、含服方法输入病人体内,促使体内产生相的抗体,从而达到免疫耐受由于抗体是体液免疫中产生的,而体液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脱敏治疗的方法属于特异性免疫图乙中抗体与正常人体内抗体的分布的区别是:正常人抗体主要分布于血(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图乙中(过敏反)的抗体吸附在(某些)上皮细胞的表面故答

34、案为:(1)神经体液(激素)免疫、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传递)(2)(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细胞)淋巴因子分泌量减少,影响了 B 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3)特异性免疫正常人抗体主要分布于血(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图乙中(过敏反)的抗体吸附在(某些)上皮细胞的表面10考察某闭花授粉植物茎的高度和花的颜色,发现与三对遗传的位基因有关现以纯合矮茎紫花为母本、纯合高茎白花为父本进行杂交,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发现 F1中有一株矮茎紫花(记作植株A),其余均为高茎紫花F1中高茎紫花自交产生的 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27:21:9:7请回答:(1)以纯合矮茎紫花为母本进行

35、人工授粉前,对其花所做的操作是(未成熟前)去雄并套袋(2)由 F2可推测茎的高度受一对位基因控制,依据是F2中高茎:矮茎=3:1(3)在 F2中高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10种(4)为了研究植物 A 出现的原因,现让植株 A 自交,发现子代表现为矮茎紫花:矮茎白花=9:7据此,某同学认为植物A 出现是由于母本发生了自交,你认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不认同,如果是母本自交得来,植株 A 自交,子代全为(矮茎)紫花【考点】87: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用【分析】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是闭花授粉植物,豌豆人工授粉的方法步骤: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2、基因分离律和自由组合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

36、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律问题进行解答【解答】解:(1)人工授粉前,在花未成熟前要出去雄蕊,防止自花传粉,同时去除雄蕊后要进行套袋,防止异花传粉(2)由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知,子二代中高茎:矮茎=(27+21):(9+7)=3:1,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的结果,因此豌豆的高茎与矮茎这一相对性状由 1 对位基因控制(3)F1中高茎紫花自交产生的 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27:21:9:7,

37、其中紫花:白花=9:7,因此豌豆花颜色由 2 对位基因控制,且符合自由组合律,假如两对位基因用 A、b 表示,则 A_B_为紫花,A_bb、aaB_、aabb 为白花,高茎如果由 D 基因控制,则子一代高茎紫花的基因型是 DdAaBb,子二代中高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D_A_bb、D_aaB_、D_aabb,基因型种类是 221+221+211=10 种(4)以纯合矮茎紫花为母本、纯合高茎白花为父本进行杂交,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发现F1中有一株矮茎紫花(记作植株A),其余均为高茎紫花,高茎紫花的基因型是 DdAaBb,F1中的该株矮茎紫花(A)如果是由母本发生了自交,由于母本的基因型是 ddAA

38、BB,则该植株 A 的基因型也是 ddAABB,自交后代都表现为矮茎紫花,不会出现白花故答案为:(1)(未成熟前)去雄并套袋(2)F2中高茎:矮茎=3:1(3)10(4)不认同,如果是母本自交得来,植株 A 自交,子代全为(矮茎)紫花【生物【生物-1-1:生物技术实践】:生物技术实践】11毒死蜱(C9H11C13NO3PS)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长期使用将导致土壤中农药残留严重某研究小组从长期施药的韭菜温室土壤(偏酸性)里分离出能降解毒死蜱的木霉,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初步研究请回答:(1)用于分离木霉菌种的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配制此培养基时,加入毒死蜱作为唯一碳源接种前,将培养基在适温度下放置适当

39、的时间,观察培养基是否产生菌落,以确培养基是否被污染(2)纯化木霉时,统计出 0.2mL 的稀释液在稀释倍数为 105的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 40 个,则每 mL 样液中的菌落数为2107个用此法测木霉数量,实际活菌数量要比统计的菌落数量多,原因是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3)探究 pH 对木霉降解毒死蜱活性的影响研究小组向不同 pH 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 100mg/L 毒死蜱,5 天后检测毒死蜱的残留量(图 1)由图可推知:在偏酸性的土壤中,毒死蜱稳性较好研究小组向不同 pH 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 100mg/L 毒死蜱,再分别接种 1mL木霉悬液,混合均匀,5

40、天后检测毒死蜱的残留量(图 2)在此韭菜温室土壤中,若要提高木霉对毒死蜱的降解活性,可对土壤作何处理?适当提高土壤的 pH 至 7 左右【考点】I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I3: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分析】1、培养基按功能分:种类制备方法特征用途选择培养基中加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加入青霉素分离得到酵母培养入某种化学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和霉菌基成分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率鉴别加入某种试依据微生物产生的某种代谢产物与培养基中特试剂或化鉴别和区分菌落相似的微培养剂或化学药学药品反,产生明显的特征变化而设计生物伊红和美蓝培养基可基品以鉴别大

41、肠杆菌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计数活菌【解答】解:(1)要分离出能降解毒死蜱的木霉,需要以毒死蜱作为唯一碳源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只有能降解毒死蜱的木霉能生存,其它微生物都不能生存,因此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接种前,将培养基在适温度下放置适当的时间,观察培养基是否产生菌落,以确培养基是否被污染(2)纯化木霉时,统计出 0.

42、2mL 的稀释液在稀释倍数为 105的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 40 个,则每 mL 样液中的菌落数为 40=2107个用此法测木霉数量,由于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实际活菌数量要比统计的菌落数量多(3)由图 1 可推知:在偏酸性的土壤中,毒死蜱稳性较好由图 2 可知,在此韭菜温室土壤中,若要提高木霉对毒死蜱的降解活性,可适当提高土壤的 pH 至 7 左右故答案为:(1)选择毒死蜱是否产生菌落(2)2107多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3)毒死蜱稳性较好适当提高土壤的 pH 至 7 左右【生物【生物-3-3:生物科技专题】:生物科技专

43、题】12植物的抗旱机制很大程度上依赖植物激素脱落酸2 月,中、美两国家宣布发现了 PYL9 蛋白(脱落酸的一种受体蛋白),利用转基因技术实现了启动子pRD29A 控制 PYL9 过量表达,让水稻自身产生大量PYL9 蛋白,显著提高了其抗旱性请回答:(1)已知 PYL9 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培育转基因抗旱水稻可用人工合成法来获得 PYL9 基因(2)一个 PYL9 基因进行扩增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CR技术,如果这个过程中消耗了引物 62 个,则进行了5轮的 DNA 复制(3)家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培育了该转基因水稻 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上除了图示标注外,还必须含有启动子 pRD29A、PYL9 基因、终

44、止子,所填充的这些序列需要(需要/不需要)转入到农杆菌 Ti 质粒的 TDNA 区域(4)导入目的基因的重组细胞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成完整植株(5)检测水稻细胞是否含有 PYL9 基因的分子工具是DNA 分子探针/基因探针从个体水平上检测转基因水稻是否有抗性及抗性程度的方法是转基因水稻植株分别种植在干旱程度(或含水量)不同的田地里(观察其生长状况以检测其是否有抗性及抗性程度)【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1、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1)原理:DNA 双链复制(2)过程:第一步:加热至 9095DNA 解链;第二步:冷却到 5560,引物结合到互补 DNA 链;第三步:加热

45、至7075,热稳DNA 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3)第 n 轮:需要消耗(2n2)2+2 个引物2、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从基因文库中获取、PCR 技术扩增、人工合成3、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 DNA 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 DNA分子杂交技术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方法是采用用标记的目的基因作探针与 mRNA 杂交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 蛋白质,用相的 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有时还需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如 转基因抗虫植物是否出现抗虫性状【解答】解:(1)在已知PYL9 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可

46、以推测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因此培育转基因抗旱水稻可用人工合成方法来获得目的基因(2)一个 PYL9 基因进行扩增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 PCR 技术第一轮:1 个 DNA含 2 条脱氧核苷酸链复制得 2 个 DNA4 条脱氧核苷酸链消耗 2 个引物;第二轮:2 个 DNA 含 4 条脱氧核苷酸链复制得 4 个 DNA8 条脱氧核苷酸链消耗(222)2+2=6 个引物;第三轮:22个 DNA 含 8 条脱氧核苷酸链复制得 23个 DNA16 条脱氧核苷酸链消耗(232)2+2=14 个引物;第四轮:23个 DNA 含 16 条脱氧核苷酸链复制得 24个 DNA32 条脱氧核苷酸链消耗(242)2+

47、2=30 个引物;第三轮:24个 DNA 含 32 条脱氧核苷酸链复制得 25个 DNA64 条脱氧核苷酸链消耗(252)2+2=62 个引物(3)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目的基因(PYL9 基因)、标记基因、复制原点、启动子和终止子家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培育了该转基因水稻需要将目的基因转入到农杆菌 Ti 质粒的 TDNA 区域,之后才可以转移到水稻细胞的染色体上(4)导入目的基因的重组细胞培育成完整植株,所用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一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5)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常用 DNA 分子杂交技术,该方法常用的分子工具是探针;从个体水平上检测转基因水稻是否有抗性及抗性程度的方法是转基因水稻植株分别种植在干旱程度(或含水量)不同的田地里(观察其生长状况以检测其是否有抗性及抗性程度)故答案为:(1)人工合成(2)PCR5(3)启动子 pRD29A、PYL9 基因、终止子需要(4)植物组织培养(5)DNA 分子探针/基因探针转基因水稻植株分别种植在干旱程度(或含水量)不同的田地里(观察其生长状况以检测其是否有抗性及抗性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